车桥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4613发布日期:2020-04-03 19:2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车桥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桥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



背景技术:

这种车桥传动装置在机动车辆中使用,以便将驱动力矩从驱动马达,例如电动机传输到两个从动轴上,尤其传输到机动车辆的左侧的和右侧的轴上并且最后传输到被驱动的车轮上。

在此,在车桥传动装置上能够将驱动转速加速或减速到从动器的所期望的转速上。

也已知的是,车桥传动装置能够具有差速器,以便允许在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的转速差。

已知的是,这种车桥传动装置能够使用行星传动装置以将驱动扭矩分配到从动轴上。也已经存在如下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使用多个行星传动装置,并且在此通常需要较大的轴向的结构空间。这种传动装置例如从de102014201245a1或者de102011102749a1中已知。

de102011005615a1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被驱动的车桥的驱动设备,包括驱动马达、电机和传动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具有两个相同地构造的负-行星轮组,所述负-行星轮组彼此共轴地设置,其中第一行星轮组和第二行星轮组的太阳轮借助于轴抗扭地彼此连接,其中第一行星轮组的齿圈和第二行星轮组的齿圈除了用于实现齿圈功能的连续的内齿部之外还具有构成为冠状齿轮齿部或者锥齿轮齿部的外齿部,与电机的从动器抗扭地连接的主轴的锥齿轮或者冠状齿轮与所述外齿部啮合,其中驱动马达的从动器借助于加速级与如下轴连接,所述轴使第一行星轮组的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组的太阳轮彼此连接,并且其中所述驱动设备的从动器经由第一行星轮组的接片和第二行星轮组的接片实现,所述接片分别与被驱动的车桥的车轮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车桥传动装置,所述车桥传动装置实现转速传动比和差速功能并且在此需要小的轴向的结构空间。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车桥传动装置实现,所述车桥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其中驱动轴的驱动力矩可借助于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传输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上,其中第二行星传动装置在径向外部围绕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共轴地构成,其中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形成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

根据本发明,使用两个行星传动装置,所述行星传动装置彼此共轴地设置在至少大致同一轴向位置上,使得车桥传动装置的轴向长度能够是小的。

为此,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双重地使用。所述齿圈除了其内齿部外还具有外齿部并且借助于该外齿部同时形成环绕的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

通过使用两个行星传动装置,这两个从动轴因此能够与驱动轴连接,使得所述从动轴通常被加载同一扭矩。根据在车轮或从动轴上的负荷,在从动轴上设定不同的转速是可行的从而提供差速作用。

优选地,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在其外侧和/或在其内侧上具有齿部,尤其斜齿部。

尤其优选地,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在其外侧和在其内侧上具有斜齿部,使得整体上平衡在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上的轴向力。“平衡”在此根据本发明也包括力的部分平衡,即部分地相互抵消。但是,优选进行力的完全的或者近似完全的平衡。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于是优选能够通过仅两个滑动引导装置轴向地引导并且通过斜齿部径向地引导。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优选形成环,所述环在其外侧和其内侧上具有斜齿部。该环仅经由侧向的滑动引导装置轴向地支承。

车桥传动装置的驱动轴优选驱动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或者构成太阳轮。

优选地,实现从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到第一从动轴上的输出。

优选地,实现从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到第二从动轴上的输出。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优选逆着第一和第二从动轴的旋转方向旋转。

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优选固定于壳体地安装。

驱动轴优选能够构成为空心轴,并且第一从动轴能够在径向内部设置在驱动轴中。

在第一和第二从动轴之间优选设置滚针轴承和/或摩擦元件。这种摩擦元件尤其能够由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的斜齿部在牵引负荷中加载轴向力,以便实现差速器的闭锁作用。

附图说明

接下来示例性地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传动装置的运动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传动装置,所述车桥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1’、第一从动轴2和第二从动轴3,所述第一从动轴在图1中向右引导,所述第二从动轴在图1中向左引导。驱动轴1’能够由电动机驱动。

车桥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第二行星传动装置在径向外部围绕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共轴地构成。借助于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驱动轴1’的驱动力矩可传输到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3上。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太阳轮6,其中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6由驱动轴1’驱动或者在驱动轴1’上构成。

太阳轮6与行星齿轮11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支承在行星架7上。

扭矩从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7传输到第一从动轴2上,或者行星架7能够与第一从动轴2一件式地构成。

行星齿轮11与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4的构成为斜齿部的内齿部啮合。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4同时形成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齿圈4的外侧同样具有斜齿部。齿圈4能够构成为环,所述环在侧面通过两个滑动轴承5支撑。

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4从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9啮合。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9固定于壳体地安装。也就是说,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通过壳体构成或者与车桥传动装置的壳体抗扭地构成。

行星齿轮9与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8的内齿部啮合。扭矩从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8传输到第二从动轴3上,或者齿圈8能够与第二从动轴3一件式地构成。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4在这种配置中逆着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3的旋转方向旋转。

驱动轴1’构成为空心轴,并且第一从动轴2在径向内部设置在驱动轴1’中。

驱动轴1’和第二从动轴3经由轴承12支承在车桥传动装置的壳体上。

在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3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10。替代于此或者附加地,能够在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3之间也设置摩擦元件,以便通过借助于由斜齿部引起的轴向力来提高从动轴2和3之间的摩擦实现差速器的更高的自锁作用。在从动轴2和3之间也能够设置可控制的差速闭锁器。

图2示出图1中的车桥传动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环周速度,其中在x轴上分别示出环周速度v,并且在图2的y轴上的高度对应于根据图1的部件的或相应环周的径向间距。

实线13在此描述车桥传动装置的运行,在第一从动轴2和第二从动轴3处具有相同的转速从而具有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7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8——关于同一半径——的相同的速度。因此,行星架7的环周速度的所示出的线在从动轴2和3的速度相同时与齿圈8的环周速度的线重合。

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11和齿圈4相对于驱动轴1’和从动轴2和3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

虚线14描述在运行时相应的速度,在所述运行中第一从动轴2从而行星架7与第二从动轴3从而齿圈8相比更快地旋转。也就是说,在这种状况中,实现机动车辆的左侧和右侧车轮的不同的速度。

所示出的传动装置的固定传动比(在固定式行星架中太阳轮相对于齿圈)例如为3.8。因此,4.8倍的输入扭矩传输到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7上从而传导到右侧的第一从动器2上。外部的行星传动装置的固定传动比为-1.263,即4.8/-3.8。由此,在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8上或在左侧的第二从动器3上同样产生4.8倍的输入扭矩。力矩分配由此为50:50,车桥传动比为9.6。该车桥传动比也可从图2中读出,因为当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3的环周速度v在大致相同的环周中为1时,在驱动轴1’处的环周速度v为9.6。借助于这种车桥传动装置,可简单地实现在大约5至10的范围中的传动比,更高的传动比例如通过在上游连接另一行星传动装置来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1’驱动轴

2第一从动轴

3第二从动轴

4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

5滑动引导装置

6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

7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

8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

9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

10滚针轴承

11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

12轴承

13第一和第二从动轴的相同的转速

14第一从动轴比第二从动轴更快

v环周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