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4399发布日期:2019-11-12 23:5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支撑架,特别是一种具有转动结构并用以承载一显示设备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有支撑架通常连接在该显示器后方,而该显示器后方有众多线材(例如电源线或HDMI连接线等),分布杂乱且未经收束,因此在显示器转动过程中,线材容易与该支撑架相互干涉或缠绕拉扯而受损。

为避免线材缠绕受损,通常会在现有的支撑架的一直立柱上单独装设一理线件,而该理线件与现有支撑架的一底盘的一水平转动结构相隔一段距离。因此,即使这些线材已被该理线件整理固定,现有直立柱通过该水平转动结构相对于一水平面转动时,仍无法避免拉扯到这些线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水平转动单元具有理线结构的支撑架,用以承载一显示设备,更详细而言,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水平转动单元的中央处具有一理线槽,以便于整理显示设备后方的众多线材,又同时使显示设备相对于支撑架转动时,可以避免线材和水平转动结构相互干涉或缠绕拉扯而受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支撑架,用以承载一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含至少一线材。该支撑架包括一基座;一立柱,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及一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包含一环形载件、一环形转动件以及一理线槽。该环形载件连接于该立柱,并包含至少一止挡柱。该环形转动件位于该环形载件上,并用以连接该显示设备。该环形转动件具有一本体、至少一止挡板,所述止挡板自该本体水平延伸而出,使该本体外表面及所述止挡板共同界定了至少一弧形滑槽,而各所述止挡柱穿设于各所述弧形滑槽中。该理线槽,供所述线材穿设。

其中,该环形载件及该环形转动件共同界定出该理线槽,以对所述线材限位,该环形转动件可相对该环形载件转动,以带动该显示设备相对于该立柱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该环形转动件还具有一穿孔,该穿孔形成于该本体上,且该环形载件还具有一穿孔,所述穿孔相互连通并共同界定出该理线槽。

在一实施例中,该环形转动件可在一左转极限位置与一右转极限位置之间转动,当环形转动件位于该左转极限位置或该右转极限位置时,该至少一止挡板与该至少一止挡柱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该转动结构还包含一压掣板及至少一锁附件,该压掣板具有至少一孔洞,该压掣板位于该环形转动件上,该至少一孔洞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一止挡柱的一锁孔,该至少一锁附件通过该至少一孔洞并锁附于该至少一止挡柱的该锁孔中,使该压掣板提供该环形转动件一正向力。

在一实施例中,该转动结构还包含两个垫片,其中一所述垫片设于该环形载件及该环形转动件之间,其中另一所述垫片设于该环形转动件及该压掣板之间。各所述垫片具有至少一通孔及至少一流体容置槽,该至少一通孔供该至少一止挡柱对应穿设,所述流体容置槽面对该环形转动件。

在一实施例中,该本体还具有一圆柱,该环形转动件的该穿孔形成于该圆柱上。该盘体还具有一圆柱,该环形载件的该穿孔形成于该圆柱中央处。

在一实施例中,该转动结构还包含一盖板,该盖板罩在该压掣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环形载件在一水平面上的一投影完全重叠于该基座在该水平面上的一投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一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一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另一作动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0 支撑架

2000 显示设备

1 基座

2 立柱

21 顶面

3 转动结构

31 环形载件

311 盘体

3111 圆柱

312 止挡柱

3121 锁孔

313 穿孔

32 环形转动件

321 本体

3211 圆柱

322 环体

323 止挡板

324 弧形滑槽

325 接头

326 穿孔

33 压掣板

331 孔洞

332 穿孔

34 锁附件

35 垫片

351 流体容置槽

352 通孔

353 穿孔

36 盖板

361 穿孔

37 理线槽

A 中央轴线

C 中轴

P 水平面

θ1 角度

θ2 最大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支撑架1000用以承载一显示设备2000(请参阅图3)。支撑架1000具有一基座1、一立柱2、及一转动结构3。

支撑架1000的基座1可置于一水平面P上(例如置于一桌面上),立柱2设于基座1上,而立柱2的一顶面21远离该基座1。

转动结构3包括一环形载件31、一环形转动件32、一压掣板33、四锁附件34、二垫片35、一盖板36及一理线槽37。环形载件31具有一盘体311、四止挡柱312及一穿孔313。盘体311用一面贴附于顶面21并具有一圆柱3111,且所述止挡柱312彼此间隔地设置于盘体311的另一面,穿孔313形成于圆柱3111的中央处。一中央轴线A通过环形载件31的中心(也就是通过穿孔313的中心),且中央轴线A垂直于水平面P,但并不以此为限。

其中一所述垫片35具有二流体容置槽351以及四通孔352,所述通孔352供所述止挡柱312对应穿设,而使垫片35套设于圆柱3111。环形转动件32再配置于垫片35上方,且所述流体容置槽351面对环形转动件32。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调整流体容置槽351的数量或省略流体容置槽351,在此不做限制。

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环形转动件32具有一本体321、环体322、四止挡板323、四弧形滑槽324、一接头325及一穿孔326。中央轴线A同样通过了环形转动件32的中心(亦通过穿孔326的中心)。各止挡板323彼此间隔地自本体321水平延伸而出,并连接至环体322,使得环体322环绕本体321,且各弧形滑槽324位于两相邻的止挡板323之间,也就是本体321表面及所述止挡板323共同界定了所述弧形滑槽324。接头325设于环体322,接头325用以连接显示设备2000,而本体321具有一圆柱3211,穿孔326形成于圆柱3211上。

当环形转动件32对应位于环形载件31的上方,且其中一所述垫片35位于环形载件31及环形转动件32之间,各止挡柱312通过所述通孔352,并位于各弧形滑槽324中,且当环形转动件32相对于环形载件31以中央轴线A为中心转动时,接头325带动显示设备2000相对立柱2转动,而使各止挡柱312在各弧形滑槽324中的相对位置改变。举例而言,参照图3,各止挡柱312位于各弧形滑槽324的中央处(此时显示设备2000正对一使用者)。当环形转动件32由图3的位置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一左转极限位置(如图4所示),各止挡板323碰触到各止挡柱312,环形转动件32相对于环形载件31转动了一角度θ1。此时,若环形转动件32再以逆时针方向由该左转极限位置转动至一右转极限位置,参图5,各止挡板323碰触到另一相邻的止挡柱312。也就是,环形转动件32由该左转极限位置直接转动至该右转极限位置,则相对于环形载件31转动一最大角度θ2(若是环形转动件32由图3的位置逆时针转动至图5所示的该右转极限位置,则同样是转动角度θ1)。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1约为45度,而最大角度θ2约为90度。但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可依据需求调整止挡板323的数量,以调整环形转动件32在转动时的最大角度θ2,在此不作角度上的限制。

另一所述垫片35配置于环形转动件32上,且同样具有四通孔352及二流体容置槽351,所述通孔352供所述止挡柱312对应穿设,所述流体容置槽351面对环形转动件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5的流体容置槽351均可储存润滑剂,因此,所述垫片35的配置不仅避免环形转动件32与环形载件31之间的磨耗,且通过流体容置槽351中的润滑剂,可增加环形转动件32相对于所述垫片35及环形载件31转动的顺畅度。

接着,参见图2及图3,压掣板33配置于另一所述垫片35上,使得压掣板33的各孔洞331对应于各止挡柱312的一锁孔3121,各锁附件34通过各孔洞331并锁附于锁孔3121中,盖板36则罩于压掣板33上。在本实施例中,各锁附件34为一螺丝,各锁孔3121为一螺孔。通过锁附件34锁附于锁孔3121而施压于压掣板33,使得压掣板33对环形转动件32提供一正向力,而通过将各锁附件34旋入或旋出所述锁孔3121,可调整正向力大小,因此,可改变让环形转动件32转动所需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压掣板33、锁附件34及锁孔3121的搭配,能够调整显示设备2000相对于立柱2转动的手感。

须说明的是环形载件31、所述垫片35、环形转动件32、压掣板33、盖板36均呈环形,且分别具有穿孔313、353、326、332、361,中央轴线A通过所述穿孔313、353、326、332、361。当各组件相结合后,所述穿孔313、326连通并共同界定出了转动结构3的理线槽37。当显示设备2000与接头325连接后,位于显示设备2000背面的至少一线材(如前所述的电源线等)穿设通过理线槽37,然后再进行适当地电连接(例如与计算机主机电连接或与市电插座电连接),由于线材是被限制在所述环形载件31及环形转动件32中间的理线槽37,显示设备2000进行水平转动时就不会造成线材干涉或拉扯。

又,如图1所示,环形载件31在水平面P上的一投影是部分重叠于基座1在水平面P上的一投影,因此中央轴线A是远离基座1的一中轴C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结构3也可调整位置,如图6所示,使得环形载件31在水平面P上的一投影是完全重叠于基座1在水平面P上的投影,因此中央轴线A邻近基座1的中轴C。

综上所述,不同于现有支撑架通常具有分开的转动结构及理线件,本实用新型将转动结构及理线功能整合,详细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转动结构的各组件呈环形,本实用新型转动结构具有理线槽可用以使显示设备连接的至少一线材穿设,并可对所述线材限位,因此显示设备相对立柱转动时,线材不会相互干涉拉扯,使显示设备转动的更为顺畅。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