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704发布日期:2019-11-12 23:4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直线模组是一种能提供直线运动的机械结构,可卧式或者立式使用,也可以组合成特定的运动机构使用——即自动化行业中通常称为XY轴、XYZ轴等多轴向运动机构。这个机构细分到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直线滑台、线性滑台、电动缸、电动滑台、机械手臂、机械手等。直线模组通常配合动力马达使用,在其滑块上安装其它需求工件组成完整输送运动设备以及设定一套合适的马达正反转的程序,即可实现让工件自动循环往复运动的工作。从而达到设备大批量生产和密集生产的目的。直线模组发展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当中,普遍运用于测量、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涂胶机、喷涂机、打孔机、点胶机、小型数控机床、雕铣机、样本绘图机、裁床、移载机、分类机、试验机及适用教育等场所。

直线模组作为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是起导向和支撑作用。为了保证设备有较高的导向精度,要求其模组的直线运行具有较高的导向精度和良好的运动平稳性。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模组里面的配件易损易碎,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振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作为载物部件的滑台或滑块在承压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震荡,会影响设备本身的完整度,易受到破损,甚至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以解决模组减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包括基座、丝杠副、动力源、滑块、盖板;其中,所述基座为U型座,U型座两侧设置所述盖板,两侧所述盖板上安装滑动轨道;所述基座的两端设置轴承座,所述丝杠副包括丝杠和螺母,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一端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滑块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上,中间套设在设置有螺母的所述丝杠副上;所述滑块两侧以所述滑动轨道为支撑;所述滑块底部与所述滑动轨道接触部分安装减震装置,用于所述滑块承压时,在纵向上减震,降低对所述滑块以及位于滑块内部的所述丝杠副结构的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底部设置减震槽,所述减震装置安装在所述减震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底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方,与所述滑动轨道上表面接触,便于在所述减震装置跟随所述滑块移动的过程中在纵向上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顶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减震槽内部,便于零件的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槽垂直向设置,方向与所述基座所在的平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至少设置两个,且至少设置的两个所述减震装置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气压减震装置、油压减震装置、弹簧减震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该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该结构中减震结构的添加使得设备中的易碎滚轮、精密部件等减少震动造成的损害,保护设备结构,提高使用寿命;

(3)该结构中减震结构的添加对载物部件承压后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载物部件承压后造成断裂、破损等情况。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具有减震结构的线性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减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座;11、盖板;12、轴承座A;13、轴承座B;

20、丝杠;21、螺母;

3、伺服电机;

4、滑块;40、减震装置;41、减震槽;

5、滑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2对于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2所示的直线模组的减震结构,包括基座1、丝杠副、伺服电机3、滑块4、盖板11;其中,基座1为U型座,U型座两侧设置盖板11,两侧盖板11上安装滑动轨道5;基座1的两端设置轴承座A12和轴承座B13;丝杠副包括丝杠20和螺母21,丝杠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承座A12和轴承座B13上;基座1上还安装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与一端轴承座A12连接;滑块4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上,中间套设在设置有螺母21的丝杠20上;滑块4两侧以滑动轨道5为支撑;滑块4底部与滑动轨道5接触部分安装减震装置40,用于滑块4承压时,在纵向上减震,降低对滑块4以及位于滑块4内部的丝杠20、螺母21结构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源选用伺服电机3,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其他电机或驱动装置,以实现驱动丝杠副作业的效果。

进一步的,滑块4底部设置减震槽41,减震装置40安装在减震槽41内。

进一步的,减震装置40底部设置在滑动轨道5上方,与滑动轨道5上表面接触,便于在减震装置40跟随滑块4移动的过程中在纵向上的支撑。

进一步的,减震装置40顶部可拆卸连接在减震槽41内部,便于零件的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减震槽41垂直向设置,方向与基座1所在的平面垂直。

进一步的,减震装置40至少设置两个,且至少设置的两个减震装置40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减震装置40包括气压减震装置、油压减震装置、弹簧减震装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端”、“侧”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