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疏通的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4741发布日期:2020-01-21 22:1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疏通的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疏通的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是应用十分广泛的流体控制部件,具有导流、截流、调节、分流等作用。市场上常见的球阀通过旋转阀芯使阀芯与阀座接触而关闭阀门,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

在下水管道中,污水中常常含有较多的淤泥,容易导致球阀全部堵住或部分堵住,使得管路系统的输送能力下降或造成故障,现有的球阀大多都不具有疏通功能,或者疏通效果不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疏通的球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提高球阀内部的疏通能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包括球阀主体,所述球阀主体的内部设有阀球,所述球阀主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阀球顶部固定连接的阀杆,所述阀杆的顶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阀球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阀杆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通孔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气缸、第二转动电机、推杆、搅拌叶以及转轴,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槽背离所述阀球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设于所述气缸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推杆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输出端,所述搅拌叶通过所述转轴活动连接与所述推杆的表面,所述搅拌叶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扭簧相连接且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扩张,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搅拌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气缸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所述推杆边转动边边向下运动,同时所述推杆表面的所述搅拌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撑开,通过所述搅拌叶对所述阀球的内腔进行搅拌,使得淤泥能够得到疏通从而顺着水流冲走,从而使得本球阀具有较好的疏通功能,减少在下水管道中,因为球阀堵住而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阀球的直径,所述推杆背离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一端为圆锥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阀球的直径,使得所述推杆能够顺利到达所述阀球的底部,对所述阀球的内腔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理,同时将所述推杆底部设置为圆锥状结构,便于所述推杆向下运动时进入管道淤泥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螺纹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螺纹叶片进行搅拌,增加所述推杆的搅拌能力,便于提升对所述阀球内部的疏通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背离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垫,所述搅拌叶通过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橡胶垫,当所述搅拌叶在所述阀杆内壁挤压下收缩至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时,所述搅拌叶端部的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接触,避免产生刮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相对所述阀球内腔的一侧开口处设有防磨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防磨垫,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推杆回撤,所述推杆上的所述搅拌叶首先与所述通孔外部的所述防磨垫接触,减少磨损。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疏通的球阀,通过设置所述气缸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所述推杆边转动边边向下运动,同时所述推杆表面的所述搅拌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撑开,通过所述搅拌叶对所述阀球的内腔进行搅拌,使得淤泥能够得到疏通从而顺着水流冲走,从而使得本球阀具有较好的疏通功能,减少在下水管道中,因为球阀堵住而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推杆和螺纹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球阀主体;2、阀球;21、通孔;3、阀杆;31、固定槽;4、第一转动电机;5、搅拌机构;51、气缸;52、第二转动电机;53、推杆;54、搅拌叶;55、转轴;56、橡胶垫;57、螺纹叶片;6、防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推杆和螺纹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便于疏通的球阀包括球阀主体1,所述球阀主体1的内部设有阀球2,所述球阀主体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阀球2顶部固定连接的阀杆3,所述阀杆3的顶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4;所述阀球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阀杆3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与所述通孔21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槽31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5,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气缸51、第二转动电机52、推杆53、搅拌叶54以及转轴55,所述气缸51固定于所述固定槽31背离所述阀球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设于所述气缸51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推杆53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背离所述气缸51的一端输出端,所述搅拌叶54通过所述转轴55活动连接与所述推杆53的表面,所述搅拌叶54与所述转轴55之间通过扭簧相连接且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扩张,所述推杆53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搅拌叶54;通过设置所述气缸51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带动所述推杆53边转动边边向下运动,同时所述推杆53表面的所述搅拌叶54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撑开,通过所述搅拌叶54对所述阀球2的内腔进行搅拌,使得淤泥能够得到疏通从而顺着水流冲走,从而使得本球阀具有较好的疏通功能,减少在下水管道中,因为球阀堵住而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53的长度大于所述阀球2的直径,所述推杆53背离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的一端为圆锥状结构;通过设置所述推杆53的长度大于所述阀球2的直径,使得所述推杆53能够顺利到达所述阀球2的底部,对所述阀球2的内腔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理,同时将所述推杆53底部设置为圆锥状结构,便于所述推杆53向下运动时进入管道淤泥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53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螺纹叶片57;通过设置所述螺纹叶片57进行搅拌,增加所述推杆53的搅拌能力,便于提升对所述阀球2内部的疏通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54背离所述推杆53的一端设有橡胶垫56,所述搅拌叶54通过所述橡胶垫56与所述固定槽31的内壁接触;通过设置所述橡胶垫56,当所述搅拌叶54在所述阀杆3内壁挤压下收缩至所述固定槽31的内部时,所述搅拌叶54端部的所述橡胶垫56与所述固定槽31的内壁接触,避免产生刮痕。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1相对所述阀球2内腔的一侧开口处设有防磨垫6;通过设置所述防磨垫6,当所述气缸51带动所述推杆53回撤,所述推杆53上的所述搅拌叶54首先与所述通孔21外部的所述防磨垫6接触,减少磨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所述球阀主体1的内部因为淤泥而发生堵塞时,首先启动所述第一转动电机4打开所述阀球2,使得管道中的液体对所述阀球2内部形成冲击力,然后启动所述气缸51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带动所述推杆53边转动边向下运动,所述推杆53表面的所述搅拌叶54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撑开,通过所述搅拌叶54以及所述推杆53上的所述螺纹叶片57对所述阀球2的内腔进行搅拌,使得淤泥能够得到疏通从而顺着水流冲走,疏通完毕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停止,所述气缸51带动所述推杆53回撤,所述推杆53上的所述搅拌叶54首先与所述通孔21外部的所述防磨垫6接触,减少磨损,然后在所述阀杆3内壁挤压下收缩至所述固定槽31的内部,收缩时,所述搅拌叶54端部的所述橡胶垫56与所述固定槽31的内壁接触,避免产生刮痕。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疏通的球阀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疏通的球阀,通过设置所述气缸51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带动所述推杆53边转动边边向下运动,同时所述推杆53表面的所述搅拌叶54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撑开,通过所述搅拌叶54对所述阀球2的内腔进行搅拌,使得淤泥能够得到疏通从而顺着水流冲走,从而使得本球阀具有较好的疏通功能,减少在下水管道中,因为球阀堵住而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

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

涉及到电路和电器元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