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3421发布日期:2020-02-28 07:2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变速箱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变速箱广泛利用于汽车、农用机械等领域,将发动机传递的高转速进行降低以及实现转向的变换,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目前的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在多方面保证正常工作的要求,但在动力传递方面还存在冲击问题,主动轮起始阶段的冲击伤害有待降低,如何更便于拆卸安装也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与输入轴间隙配合,且输入轴和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安装有轨道,且轨道的内表面与滑块的表面光滑接触,所述滑块一端设置有钢珠,且钢珠与凹槽配合,所述滑块另一端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插块配合,所述插块安装在直流电动推杆上,且直流电动推杆通过支撑杆与箱体内壁连接,且输入轴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下方的第一中间轮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轮与中间轴过渡配合,且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轮与下方的第一从动轮配合,且第一从动轮与第一输出轴焊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一支撑板间隙配合,所述中间轴远离第一中间轮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中间轮,所述第二中间轮与上方的第二从动轮啮合,且第二从动轮与第二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球体,且球体与第二支撑板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和直流电动推杆设置有两组,所述轨道设置有十二个凹槽,且关于轨道的中心点呈环形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有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输入轴过渡配合,所述输入轴靠近滚动轴承的一端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圆环面与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光滑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左端部分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箱体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块与右侧的中间轴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出轴右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第一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表面光滑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中间轴间隙配合,且中间轴的圆周面与箱体的表面光滑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输出轴设置有放物槽,且放物槽内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球体的一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当主动轮外接动力开始转动时,带动轨道旋转,使轨道的不同凹槽与钢珠进行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起始阶段的冲击损伤,当主动轮旋转起来后,利用直流电动推杆使插块脱离插槽,此时钢珠将处于一个凹槽中并跟随轨道进行旋转运动。

(2)、该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利用主动轮和第一中间轮的配合,使中间轴与主动轮的转向和转速产生差异,以满足实际需要,限位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保证中间轴的运转稳定。

(3)、该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利用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中间轮的配合,可得到与主动轮转向相同但转速不同的运转特性,通过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的螺栓连接方便进行拆卸安装。

(4)、该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利用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中间轮的配合,可满足与主动轮转向相同但工作位置不同的传动需要,借助球体和复位弹簧的配合,在进行拆卸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输入轴、3主动轮、4轨道、41凹槽、5滑块、51钢珠、52插槽、6直流电动推杆、61支撑杆、62插块、7第一支撑板、71滚动轴承、72套筒、8第一中间轮、9限位块、10中间轴、11第一从动轮、12第一输出轴、13固定板、14第二中间轮、15第二从动轮、16第二输出轴、17放物槽、18复位弹簧、19球体、20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与输入轴2间隙配合,减少输入轴2的运动阻力,输入轴2和主动轮3固定连接,两者为一体,主动轮3安装有轨道4,主动轮3支撑轨道4工作,轨道4的内表面与滑块5的表面光滑接触,滑块5的运动阻力减少,滑块5一端设置有钢珠51,钢珠51具有活动能力,钢珠51与凹槽41配合,钢珠51卡在轨道4上,滑块5另一端设置有插槽52,插槽52与插块62配合,插块62安装在直流电动推杆6上,直流电动推杆6带动插块62工作,直流电动推杆6为hb-dj801型直流电动推杆,且直流电动推杆6通过导线与外界汽车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直流电动推杆6通过支撑杆61与箱体1内壁连接,直流电动推杆6得以稳定工作,输入轴2与第一支撑板7转动连接,主动轮3与下方的第一中间轮8啮合,第一中间轮8与中间轴10过渡配合,第一中间轮8与中间轴10同时运动,中间轴10与箱体1转动连接,第一中间轮8与下方的第一从动轮11配合,第一从动轮11与第一输出轴12焊接,两者为一体,第一输出轴12与第一支撑板7间隙配合,中间轴10远离第一中间轮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中间轮14,第二中间轮14与上方的第二从动轮15啮合,第二从动轮15与第二输出轴16键连接,第二输出轴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球体19,球体19可进行位移,球体19与第二支撑板20配合。

其中,支撑杆61和直流电动推杆6设置有两组,轨道4设置有十二个凹槽41,关于轨道4的中心点呈环形分布,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

其中,第一支撑板7安装有滚动轴承71,滚动轴承71的内圈与输入轴2过渡配合,输入轴2更好地进行运转,输入轴2靠近滚动轴承71的一端安装有套筒72,套筒72使输入轴2的运动方向受到限制,套筒72的圆环面与第一支撑板7的表面光滑接触,减少摩擦损失。

其中,箱体1的左端部分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与箱体1间隙配合,限位块9在箱体1上进行运动,限位块9与右侧的中间轴10固定连接,中间轴10带动限位块9进行旋转。

其中,第一输出轴12右端设置有固定板13,且固定板13与第一输出轴1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13限制第一输出轴12的移动方向,固定板13与第一支撑板7表面光滑接触,减少运动阻力。

其中,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20与中间轴10间隙配合,中间轴10的圆周面与箱体1的表面光滑接触。

其中,第二输出轴16设置有放物槽17,放物槽17内安装有复位弹簧18,球体19的一端与复位弹簧18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8支撑球体19运动,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0接触。

工作原理:输入轴2接发动机的输出轴,输入轴2顺时针旋转将带动主动轮3进行顺时针旋转,主动轮3将带动第一中间轮8逆时针旋转(主动轮3从静止到开始运动,与第一中间轮8接触将发生较大冲击,在轨道4的凹槽41和钢珠51的配合作用下,轨道4的不同凹槽41会与钢珠51接触,可缓冲一定的冲击力,当主动轮3运转稳定后,控制直流电动推杆6使插块62离开插槽52,此时滑块5的钢珠51将处于始终一个凹槽41中,并随着轨道4的运转进行运动),中间轴10和第二中间轮8也进行逆时针旋转,中间轴10右端可外接设备,第一中间轮9带动第一从动轮11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输出轴12也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输出轴12外接设备进行传动工作,第二中间轮9带动第二从动轮15进行顺时针运动,第二输出轴16外接部件来完成传动工作,这就是该发动机变速箱体的动力结构的使用方法,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