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6873发布日期:2020-01-03 11:22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上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现有的减速机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油量正常,然而现有的减速机在上油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减速机上油过程中油嘴容易松动漏油;其次,减速机油孔较小,从油桶内部直接倒油比较困难;最后,减速机油孔往往位于壳体底部,使得注油过程中容易倒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幽邃松动漏油和倒油比较麻烦以及注油时倒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包括下壳体以及下壳体侧表壁焊接的支杆,所述下壳体顶部设置有上壳体,且上壳体顶部开设有锥形油嘴,所述下壳体内腔关于支杆中心轴对称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部套设有第一球阀,且第一球阀顶部下壳体侧表壁焊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弧形槽内部套设有第二球阀,且第二球阀底部下壳体侧表壁焊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支杆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远离下壳体的一侧焊接有把手,所述支杆内腔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壳体顶部侧表壁开设有第二螺纹齿,所述上壳体下端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槽,且第二螺纹槽与第二螺纹齿螺纹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壳体内腔滑动连接有锥形板,且锥形板底部侧表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齿,所述上壳体侧表壁转动连接有转轮,且转轮内表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齿与第一螺纹槽螺纹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壳体侧表壁开设有斜滑槽,所述上壳体侧表壁滑动连接有l形支杆,所述斜滑槽与l形支杆转轴处滑动连接,所述l形支杆通过压缩弹簧与锥形油嘴顶端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锥形油嘴侧表壁套设有梯形挡板,且梯形挡板上端面与l形支杆转轴处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壳体上端面贴合与有滤网,所述滤网与第二螺纹槽上端面卡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第一螺纹槽与第一螺纹齿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转轮带动锥形板向顶部运动,又由于采用了l形支杆与斜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锥形板带动l形支杆转动,同时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对于l形支杆与锥形油嘴上端面的贴合,实现了压缩弹簧带动l性支杆卡住减速机油嘴处的内腔,方便固定住上壳体,避免注油时滑落或者泄漏。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活塞与支杆内腔的滑动连接,实现了把手带动活塞在支杆内部活动,又由于采用了第二球阀和第二弧形槽之间的卡接,实现了下壳体顶部的密封,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球阀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贴合,使得下壳体底部油路通畅,从而使得下壳体内腔的低气压带动液压油从外界吸到下壳体内腔中,方便注油。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把手带动活塞在支杆内部的滑动,实现了活塞下压增加下壳体内腔中的压力,又由于采用了第一球阀与第一弧形槽之间的卡接,实现了下壳体底部的密封,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二球阀与第三限位块的贴合,使得下壳体顶部的油路通畅,从而使得润滑油通过滤网的过滤后通过锥形油嘴注入减速机中,一方面防止注油时的倒灌,另一方面使得注油更加方便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压缩弹簧;2、锥形油嘴;3、梯形挡板;4、第一螺纹槽;5、转轮;6、上壳体;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9、第一球阀;10、第一弧形槽;11、活塞;12、把手;13、支杆;14、下壳体;15、第一螺纹齿;16、斜滑槽;17、l形支杆;18、第三限位块;19、第二螺纹槽;20、第二球阀;21、第二弧形槽;22、第二螺纹齿;23、滤网;24、锥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速机的上油工具,包括下壳体14以及下壳体14侧表壁焊接的支杆13,下壳体14顶部设置有上壳体6,且上壳体6顶部开设有锥形油嘴2,下壳体14内腔关于支杆13中心轴对称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0和第二弧形槽21,第一弧形槽10内部套设有第一球阀9,且第一球阀9顶部下壳体14侧表壁焊接有第二限位块8,第二弧形槽21内部套设有第二球阀20,且第二球阀20底部下壳体14侧表壁焊接有第三限位块18,支杆13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11,且活塞11远离下壳体14的一侧焊接有把手12,支杆13内腔靠近下壳体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块7,使得第一限位块7杜宇活塞11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避免活塞11从支杆13内腔中滑出。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下壳体14顶部侧表壁开设有第二螺纹齿22,上壳体6下端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9,且第二螺纹槽19与第二螺纹齿22螺纹旋合连接,使得上壳体6与下壳体14之间相互固定,避免漏油以及滤网23的更换。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壳体6内腔滑动连接有锥形板24,且锥形板24底部侧表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齿15,上壳体6侧表壁转动连接有转轮5,且转轮5内表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4,第一螺纹齿15与第一螺纹槽4螺纹旋合连接,使得转动转轮5带动锥形板24上下滑动,方便控制l形支杆17的转动。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壳体6侧表壁开设有斜滑槽16,上壳体6侧表壁滑动连接有l形支杆17,斜滑槽16与l形支杆17转轴处滑动连接,l形支杆17通过压缩弹簧1与锥形油嘴2顶端弹性连接,使得压缩弹簧1带动l形支杆17卡住减速机油孔处内腔。

具体的,如图1所示,锥形油嘴2侧表壁套设有梯形挡板3,且梯形挡板3上端面与l形支杆17转轴处贴合,使得l形支杆17卡住梯形挡板3,避免与油孔产生缝隙导致漏油。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下壳体14上端面贴合与有滤网23,滤网23与第二螺纹槽19上端面卡接,使得滤网23对于润滑油进行过滤,减少减速机中进入杂质的可能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锥形油嘴2伸到减速机的油孔处,推动梯形挡板3使得梯形挡板3侧表壁与油孔贴合,此时转动转轮5,通过第一螺纹槽4与第一螺纹齿15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使得转轮5带动锥形板24向顶部运动,通过l形支杆17与斜滑槽16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l形支杆17在锥形油嘴2侧表壁滑动,通过压缩弹簧1对于锥形油嘴2顶端与l形支杆17转轴处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锥形板24推动l形支杆17转动,使得压缩弹簧1带动l形支杆17卡住减速机油孔处的内表壁,从而将油孔处卡死,避免上壳体6脱落或者漏油;其次,拉伸把手12,使得把手12带动活塞11在支杆13内腔中滑动,从而使得下壳体14内部气压降低,从而使得第一球阀9和第二球阀20互相靠近,一方面使得第二球阀20与第二弧形槽21卡接,另一方面使得第一球阀9顶住第二限位块8,从而使得下壳体14内腔底部对于润滑油进行抽取,使得润滑油进入下壳体14内腔中,方便取油;最后,按压把手12,使得把手12带动活塞11向下壳体14的方向运动,此时下壳体14内腔中气压增加,使得下壳体14内部第一球阀9和第二球阀20互相远离,从而使得第一球阀9和第一弧形槽10之间卡接,同时第二球阀20顶住第三限位块18,此时下壳体14内腔中的润滑油通过滤网23的过滤后进入锥形板24内部,从而使得润滑油注入到减速机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