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密封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0774发布日期:2020-02-04 09:5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双密封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密封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20239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瓷阀芯,包括外壳、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阀芯杆、设置于阀芯杆下方的固定块、设置于固定块下方的陶瓷阀芯片、设置于所述外壳下方的底盖,所述陶瓷阀芯片包括上陶瓷阀芯片以及下陶瓷阀芯片,所述下陶瓷阀芯片上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不过该陶瓷阀芯内部缺少将间隙密封的密封件,也就是说在使用该陶瓷阀芯的过程中,水容易从间隙中流出,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密封阀芯,其具有在使用过程中,水不易从间隙中流出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密封阀芯,包括一端开设有开口的阀壳、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壳的阀杆、设置于所述阀壳内部并与所述阀杆周向固定的动瓷片、设置于所述阀壳内部并与所述动瓷片贴合的静瓷片、连接于所述阀壳上且用于将所述开口遮盖的阀座,所述静瓷片上对称分布有进水口一以及出水口一,所述阀杆伸入至所述阀壳的端部上形成挡肩,所述阀杆上套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抵触于所述挡肩,且所述密封垫圈用于将所述阀杆与所述阀壳之间的间隙密封;所述阀壳与所述静瓷片之间密封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包括包围所述进水口一以及所述出水口一的圈体以及隔开所述进水口一以及所述出水口一的隔离条;所述阀壳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嵌槽,所述嵌槽内部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凸出于所述嵌槽的槽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阀杆与阀壳之间的密封垫圈能够将阀杆与阀壳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不易从阀杆与阀壳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将进水口一以及出水口一包围的圈体能够将阀座与静瓷片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不易从阀座与静瓷片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将进水口一以及出水口一隔开的隔离条挤压在阀座与静瓷片之间,使得进水口一以及出水口一之间的水不易相互流通。密封垫圈以及橡胶圈配合使得阀壳内部形成有一空腔,且水不易从空腔中流出。在将该阀芯安装至龙头内部时,设置于阀壳外壁上的密封圈能够将阀芯与龙头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不易从阀芯与龙头之间的间隙中流出。

优选的,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供所述橡胶圈放入的密封槽,当所述橡胶圈位于所述密封槽内部时,所述橡胶圈凸出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嵌设于密封槽内部并与密封槽的内壁抵触,以此保证在组装以及使用该阀芯的过程中,阀座与橡胶圈之间不易发生相对位移,且橡胶圈能够将阀座与静瓷片之间的间隙有效密封。

优选的,所述密封槽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所述凸块压紧所述橡胶圈的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圈放置于密封槽内部时,凸块抵紧于橡胶圈,使得橡胶圈不易于密封槽内部移动。

优选的,所述嵌槽的中心轴线与阀壳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嵌槽的槽口形状为方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嵌槽的中心轴线与阀壳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嵌槽对阀壳结构强度的破坏较小,使得阀壳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嵌槽的槽口形状为方形,在橡胶圈受压变形时,橡胶圈能够将嵌槽的槽口填充满。

优选的,所述阀壳的内壁上对称分布有两块限位块二,且所述限位块二沿所述阀壳轴向延伸;所述阀杆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两块限位块一,且两块所述限位块一对称分布于所述阀杆两侧;当所述阀杆转动时,所述限位块一于两块所述限位块二之间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阀壳内壁上的两块限位块二能够在限位块一移动的过程中与限位块一的侧壁抵触。限位块一以及限位块二配合对阀杆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阀杆凸出于所述阀壳的端部上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阀杆上的防滑纹使得使用者在用手转动阀杆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手与阀杆之间不易发生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组成;

图3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中各部分的结构。

附图标记:1、阀壳;2、阀杆;3、动瓷片;4、静瓷片;5、阀座;6、开口;7、嵌槽;8、密封圈;9、密封垫圈;10、定位端;11、限位块一;12、限位块二;13、锁定块;14、锁定柱;15、锁定槽;16、通槽;17、蓄水槽;18、储油槽;19、进水口一;20、出水口一;21、卡槽;22、引导槽;23、卡块;24、倾斜面;25、穿槽;26、限定块;27、锁止块;28、凹槽;29、进水口二;30、出水口二;31、橡胶圈;311、圈体;312、隔离条;32、密封槽;3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密封阀芯,如图1至图3所示,阀壳1、阀杆2、动瓷片3、静瓷片4以及阀座5。

阀壳1的一端上开设有开口6,且开口6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阀壳1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嵌槽7,且嵌槽7的中心轴线与阀壳1的中心轴线重合。嵌槽7内部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圈8,且密封圈8的外壁凸出于嵌槽7的槽口。在将该阀芯设置于龙头内部时,阀壳1侧壁上的密封圈8能够抵触于龙头的内壁,以此提升阀壳1与龙头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阀杆2同轴转动连接于阀壳1的内部,且阀杆2远离开口6的端部贯穿阀壳1的端面,阀杆2凸出于阀壳1的端部上设置有防滑纹。阀杆2与阀壳1之间密封有密封垫圈9,密封垫圈9使得水不易从阀杆2与阀壳1之间的间隙中流出。

阀杆2位于阀壳1内部的端部扩径形成定位端10,定位端10用于抵触于阀壳1的内壁,使得阀杆2不易持续向远离开口6一侧移动并最终与阀壳1分离。阀杆2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两块限位块一11,且两块限位块一11以阀杆2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限位块一11背离阀座5的端部上设置有倒角。阀壳1的内壁上凸设有两块用于与限位块一11抵触的限位块二12,且两块限位块二12以阀壳1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定位端10靠近开口6的端面上凸设有两块锁定块13,且两块锁定块13对称分布于阀杆2轴线的两侧,两个锁定块13相对的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定位端10靠近开口6的端面上还凸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锁定柱14,两根锁定柱14对称分布于阀杆2轴线两侧,且两根锁定柱14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块锁定块13之间的连线。

动瓷片3设置于阀壳1内部,且动瓷片3与阀壳1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动瓷片3靠近阀杆2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供锁定柱14伸入的锁定孔,且两个锁定孔联通形成锁定槽15。动瓷片3的边沿处设置有两个与锁定块13相对的通槽16,当锁定柱14伸入至锁定槽15内部时,通槽16的内壁与锁定块13上的平面贴合。动瓷片3背离阀杆2的端面上开设有扇形的蓄水槽17。

静瓷片4设置于阀壳1内部并与动瓷片3贴合,静瓷片4朝向动瓷片3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储油槽18,且两个储油槽18对称分布于静瓷片4中心轴线的两侧。储油槽18内部填充有润滑油,润滑油用于对静瓷片4与动瓷片3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润滑。静瓷片4上穿设有联通于蓄水槽17的进水口一19以及出水口一20,且进水口一19与出水口一20对称分布于静瓷片4轴心线的两侧。

阀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联通于开口6的卡槽21,且两个卡槽21以阀壳1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阀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联通于卡槽21的引导槽22,且引导槽22的一端贯穿于阀壳1背离阀杆2的端面,引导槽22的槽深向卡槽21一侧逐渐减小。阀座5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卡块23,且两个卡块23对称分布于阀座5轴心线的两侧。卡块23背离阀座5的端部上设置有倾斜面24,且倾斜面24朝向远离阀杆2一侧。阀座5通过卡块23与卡槽21的配合抵紧于阀壳1。

阀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穿槽25,且两个穿槽25对称分布于阀壳1轴心线的两侧,两穿槽25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卡槽21之间的连线,两穿槽25远离阀杆2的端部均贯穿于阀壳1。阀座5靠近阀壳1的端部上一体成型有两个限定块26,限定块26与穿槽25一一对应,当限定块26伸入至穿槽25内部时,限定块26的外壁抵触于穿槽25的内壁。

限定块26靠近阀座5轴心线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锁止块27,静瓷片4上开设有供锁止块27伸入的凹槽28,且凹槽28贯穿于静瓷片4的侧壁。当阀座5抵紧于阀壳1时,锁止块27伸入至凹槽28内部,且锁止块27的侧壁贴合于凹槽28的内槽壁。

阀座5上开设有联通于进水口一19的进水口二29,联通于出水口一20的出水口二30。阀座5与静瓷片4之间密封有橡胶圈31,橡胶圈31包括圈体311以及隔离条312,圈体311包围进水口一19/进水口二29以及出水口一20/出水口二30,隔离条312将进水口一19/进水口二29和出水口一20/出水口二30隔开。阀座5上开设有供橡胶圈31放入的密封槽32,当橡胶圈31放置于密封槽32内部时,橡胶圈31的外壁贴合于密封槽32的内壁,且橡胶圈31凸出于密封槽32的槽口。密封槽32的内壁上凸设有凸块33,当橡胶圈31放置于密封槽32内部时,凸块33抵紧于橡胶圈31,使得橡胶圈31不易于密封槽32内部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