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7437发布日期:2020-04-14 19:5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轮,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机械制动系统普遍采用铸造式制动轮,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制动器的质量和制动性能。因为铸造过程中轮缘易产生夹渣、砂眼等缺陷,所以在热处理提高表面硬度的过程中,轮缘易开裂,不易达到设计要求,热处理工艺本身也会导致制动轮产生表面裂纹甚至开裂,因此现有制动轮的成品率低,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并且在起重机、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中都需要配备制动装置,通过制动器的闸瓦抱紧制动轮,依靠闸瓦与制动轮之间强大的摩擦力实施制动。在制动过程中,由于制动轮安装在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端,转速往往在1000r/min以上,因此高速摩擦必然导致制动轮的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在频繁制动的重载工况时制动轮的表面温度能达到600℃,甚至更高,如此高的温度不仅导致制动轮表面硬度降低、变形,而且能使得制动轮的非正常磨损失效,严重的可能会烧毁制动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改善散热效果,防止轴向移动,增大与制动瓦片间的摩擦力,安全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包括轮圈、轮芯和轮辐,所述轮圈和轮芯均为筒状结构,轮芯设置于轮圈中部,所述轮辐外边缘与轮圈内壁固定连接,轮辐内边缘与轮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圈的外侧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外侧面分别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凹槽,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均倾斜设置,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轮辐圆周均布若干通孔,所述轮芯外侧设置有套筒,套筒外侧圆周均布若干叶片。

优选的,所述轮辐与轮圈、轮辐与轮芯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轮芯固定连接,叶片外端与轮圈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轮芯转动连接,叶片外端边缘与轮圈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轮芯之间设置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轮圈外侧面的两部分设置倾斜方向不同的凹槽,与制动瓦片接触时,起到更好的制动效果,在制动后通过更大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由于两部分凹槽的倾斜方向不同,平衡制动轮的轴向力,防止制动轮轴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轮芯和轮圈之间设置叶片,在制动轮高速旋转时,能够带动叶片的旋转,配合轮辐上的通孔,促进轮芯和轮圈之间空气流动,使制动发热后的制动轮快速降温,为制动轮的再次良好制动提供基础,适用于频繁制动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侧视展开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侧视展开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圈,2、轮芯,3、轮辐,4、凹槽,5、通孔,6、套筒,7、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包括轮圈1、轮芯2和轮辐3,所述轮圈1和轮芯2均为筒状结构,轮芯2设置于轮圈1中部,所述轮辐3外边缘与轮圈1内壁固定连接,轮辐3内边缘与轮芯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圈1的外侧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外侧面分别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凹槽4,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4均倾斜设置,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4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轮辐3圆周均布若干通孔5,所述轮芯2外侧设置有套筒6,套筒6外侧圆周均布若干叶片7。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辐3与轮圈1、轮辐3与轮芯2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的数量为六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6与轮芯2固定连接,叶片7外端与轮圈1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实施时,起重机正常运转时,制动轮随着轮轴高速旋转,制动瓦片对轮圈1外侧面接触进行制动,凹槽4的设置增大了轮圈1的表面散热面积,凹槽4与制动瓦片作用提高了摩擦力,从而改善制动效果;轮芯2的高速旋转带动叶片7高速旋转,促进空气轴向流动,叶片7将外部空气引入轮圈1和轮芯2之间,并从通孔5排出,快速散热,在下次制动来临前,制动轮的轮圈1表面温度更低。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包括轮圈1、轮芯2和轮辐3,所述轮圈1和轮芯2均为筒状结构,轮芯2设置于轮圈1中部,所述轮辐3外边缘与轮圈1内壁固定连接,轮辐3内边缘与轮芯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圈1的外侧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外侧面分别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凹槽4,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4均倾斜设置,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4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轮辐3圆周均布若干通孔5,所述轮芯2外侧设置有套筒6,套筒6外侧圆周均布若干叶片7。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辐3与轮圈1、轮辐3与轮芯2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的数量为六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6与轮芯2转动连接,叶片7外端边缘与轮圈1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6与轮芯2之间设置有轴承。

本实施例实施时,起重机正常运转时,制动轮随着轮轴高速旋转,制动瓦片对轮圈1外侧面接触进行制动,凹槽4的设置增大了轮圈1的表面散热面积,凹槽4与制动瓦片作用提高了摩擦力,从而改善制动效果;轮芯2的高速旋转带动叶片7一定速度的旋转,促进空气轴向流动,叶片7将外部空气引入轮圈1和轮芯2之间,并从通孔5排出,快速散热;制动时,轮圈1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制动轮逐渐停止,叶片7在惯性下继续旋转,大大提高散热效果。

总之,本实用新型在轮圈1外侧面的两部分设置倾斜方向不同的凹槽4,与制动瓦片接触时,起到更好的制动效果,在制动后通过更大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由于两部分凹槽4的倾斜方向不同,平衡制动轮的轴向力,防止制动轮轴向窜动;本实用新型轮芯2和轮圈1之间设置叶片7,在制动轮高速旋转时,能够带动叶片7的旋转,配合轮辐3上的通孔5,促进轮芯2和轮圈1之间空气流动,使制动发热后的制动轮快速降温,为制动轮的再次制动提供良好基础,适用于频繁制动的场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包括轮圈、轮芯和轮辐,所述轮圈和轮芯均为筒状结构,轮芯设置于轮圈中部,所述轮辐外边缘与轮圈内壁固定连接,轮辐内边缘与轮芯外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的外侧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外侧面分别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凹槽,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均倾斜设置,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轮辐圆周均布若干通孔,所述轮芯外侧设置有套筒,套筒外侧圆周均布若干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与轮圈、轮辐与轮芯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轮芯固定连接,叶片外端与轮圈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轮芯转动连接,叶片外端边缘与轮圈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轮芯之间设置有轴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用机械制动轮,包括轮圈、轮芯和轮辐,所述轮圈和轮芯均为筒状结构,轮芯设置于轮圈中部,所述轮辐外边缘与轮圈内壁固定连接,轮辐内边缘与轮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圈的外侧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外侧面分别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凹槽,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均倾斜设置,两部分外侧面的凹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轮辐圆周均布若干通孔,所述轮芯外侧设置有套筒,套筒外侧圆周均布若干叶片;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制动轮,改善散热效果,防止轴向移动,增大与制动瓦片间的摩擦力,安全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娥;冯永琴;李宝祥;胡金艳;秦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德克起重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