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阀和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1651发布日期:2021-02-26 18:4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阀和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阀和空压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安全阀如图1所示,该安全阀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连接螺母5和防护罩;连接螺母5的右端与阀体1的内圈螺纹连接,连接螺母5的左端与防护罩的内圈螺纹连接,连接螺母5上位于阀体1和防护罩之间还配合有锁紧螺母6,锁紧螺母6与连接螺母5螺纹配合,阀杆3包括阀芯配合部31和移动杆部32,阀芯配合部31位于阀体1内,阀芯2固定设置于阀芯配合部31的端部,移动杆部32穿设在连接螺母5上,移动杆部32的右侧部上穿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连接螺母5相抵,另一端与阀芯配合部31相抵,使阀芯2常闭连接气孔104,移动杆部32的左端穿过防护罩设置有拉环100,失效时,用手拉动拉环100,拉动移动杆部32左移使阀芯2脱离常闭状态,使安全阀打开。
[0003]
现有的安全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由于阀杆是外露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接触拉杆,从而将安全阀不经意的打开,这样安全阀无法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二)由于外露也很容易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三)目前部分国家对外露的拉环方式已经下令停止使用,在适用范围上也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安全阀阀杆外露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阀,该安全阀便于失效时更好的拉动阀杆将安全阀打开,方便操作员操作,同时也增加了该安全阀的适用范围。
[0005]
为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连接螺母和手动旋钮;所述的阀体的中心上设置有连接气孔,右端内部为连接气腔,左端内侧设置有阀杆移动腔,连接气孔连通连接气腔和阀杆移动腔,并在阀杆移动腔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气孔;所述的连接螺母的右端与阀体的内圈相连接,连接螺母的左端与手动旋钮的内圈相连接,所述的手动旋钮在连接螺母上具有能够相互切换的一个锁止位置和相对位移位置,在锁止位置上手动旋钮与连接螺母固定连接,在相对位移位置手动旋钮与连接螺母之间能实现轴向的相对位移;所述的阀杆包括阀芯配合部和移动杆部,阀芯配合部位于阀杆移动腔内,所述的阀芯固定设置于阀芯配合部的端部,并在所述的连接螺母中部设置有轴孔,移动杆部穿设在轴孔上,移动杆部的右侧部上穿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螺母相抵,另一端与阀芯配合部相抵,使阀芯常闭连接气孔,所述的移动杆部的左侧部位于手动旋钮内,手动旋钮的内圈设置有限位凸环,移动杆部右侧端部穿过限位凸环设置有外凸环。
[0007]
作为优选,连接螺母的左端与手动旋钮的内圈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螺母与手动旋钮的内圈螺纹的行程大于限位凸环与外凸环之间的距离,通过旋动手动旋钮,手动旋钮左移,限位凸环能驱动外凸环拉动移动杆部左移使阀芯脱离常闭状态。
[0008]
作为优选,连接螺母的左端与手动旋钮的内圈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螺母与手动旋钮的内圈螺纹的行程小于等于限位凸环与外凸环之间的距离,通过旋动手动旋钮使连接螺母与手动旋钮的内圈螺纹脱离连接,拉动手动旋钮左移,限位凸环能驱动外凸环拉动移动杆部左移使阀芯脱离常闭状态。
[0009]
作为优选,连接螺母上设置一个弹性凸台,手动旋钮内圈设置有一个滑道,该滑道具有一个锁止凹槽和至少一条直槽,弹性凸台在锁止凹槽内锁定,在旋转手动旋钮一个角度后,弹性凸台脱离锁止凹槽,能在直槽上滑动,使手动旋钮左移,限位凸环能驱动外凸环拉动移动杆部左移使阀芯脱离常闭状态。
[0010]
作为优选,手动旋钮的左部与外凸环之间设置有移动间隙,手动旋钮上的限位凸环经过移动间隙后与外凸环相配合移动。
[0011]
作为优选,手动旋钮的左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的右部外壁设置有配合卡环,配合卡环与配合卡口相配合固定连接。
[0012]
作为优选,阀体的内圈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螺母的外圈设置外螺纹,阀体和连接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螺母外侧还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且锁紧螺母位于阀体和手动旋钮之间。
[0013]
作为优选,连接螺母的右部设置有与弹簧相匹配的u型槽,且弹簧的左侧部位于u型槽内。
[0014]
作为优选,移动杆部左侧设置有挡圈槽,挡圈槽上套设有挡圈。
[0015]
一种空压机,该空压机包括储气罐和上述的安全阀,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开关支架孔,安全阀的右端设置有连接螺纹,安全阀通过连接螺纹与压力开关支架孔相连接,且安全阀通过连接螺纹与储气罐连通。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安全阀,该安全阀通过阀杆设为内置,提升对阀杆保护性,防止外界其他因素对阀杆造成干扰,防止将阀杆触碰使安全阀开启从而影响空压机正常工作;失效时,通过防护套与调节螺母以螺纹配合的方式、螺纹和拉动配合方式以及锁止调节拉动代替直接拉动的方式,防止直接将安全阀开启,使安全阀缓慢打开,提升安全阀开启效果,同时也便于操作员更好的对阀杆进行移动操作,通过该安全阀也避免了部分国家无法使用外露阀杆的安全阀,增加了适用范围。
[0017]
综上所述,本专利的优点是将提升对阀杆的保护性,防止被触碰,并且便于失效时打开安全阀,防止直接拉动打开,提升开启效果,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现有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微型空压机用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微型空压机用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微型空压机用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23]
一种空压机,该空压机包括储气罐和微型空压机用的安全阀,储气罐上设置有压
力开关支架孔,安全阀的右端设置有连接螺纹103。安全阀通过连接螺纹103与压力开关支架孔相连接,且安全阀通过连接螺纹103与储气罐连通实现气压安全控制。
[0024]
如图1所示,现有的安全阀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连接螺母5和防护罩;阀体1的中心上设置有连接气孔104,右端内部为连接气腔105,左端内侧设置有阀杆移动腔101,连接气孔104连通连接气腔105和阀杆移动腔101,并在阀杆移动腔101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气孔102;连接螺母5的右端与阀体1的内圈螺纹连接,连接螺母5的左端与防护罩的内圈螺纹连接,连接螺母5上位于阀体1和防护罩之间还配合有锁紧螺母6,锁紧螺母6与连接螺母5螺纹配合,阀杆3包括阀芯配合部31和移动杆部32,阀芯配合部31位于阀杆移动腔101内,阀芯2固定设置于阀芯配合部31的端部,连接螺母5中部设置有轴孔51,移动杆部32穿设在轴孔51上,移动杆部32的右侧部上穿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连接螺母5相抵,另一端与阀芯配合部31相抵,使阀芯2常闭连接气孔104,移动杆部32的左侧部位于防护罩内,且移动杆部32的左端穿过防护罩设置有拉环100,失效时,用手拉动拉环100,拉动移动杆部32左移使阀芯2脱离常闭状态,使安全阀打开。
[0025]
现有的安全阀工作原理:通过将连接螺母5拧入阀体1内进行气压调整,气压调整完毕后,拧紧锁紧螺母6,当储气罐的气压超过正常气压时,压缩空气从连接气腔105处进入经过连接气孔104推动阀芯2向左运动,使安全阀打开并通过泄气孔102排出,储气罐内气压随之下降,达到正常气压时,通过弹簧4的回复力将阀芯2推回至原始位置,安全阀自动关闭。
[0026]
安全阀在失效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控制,通过拉动移动杆部32端部的拉环100带动阀杆3向左侧移动,从而使阀芯2向左移动,使安全阀打开。
[0027]
目前的安全阀通过阀杆3左端是外露,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接触拉杆,从而将安全阀不经意的打开,这样安全阀无法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并且在外露状态下也很容易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在操作员外力控制时,直接拉动拉环100的方式,将安全阀直接打开,没有一定的缓冲,容易对安全阀造成,手动开启效果较差;并且目前现有这种外露阀杆式的安全阀在部分国家已经下令停止使用,所以这种外露阀杆式的安全阀在适用范围上也有所影响。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2所示,一种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连接螺母5和手动旋钮7;阀体1的中心上设置有连接气孔104,右端内部为连接气腔105,左端内侧设置有阀杆移动腔101,通过阀杆移动腔101便于阀杆3在阀杆移动腔101进行移动,从而调节阀芯2位置,使安全阀实现开关。连接气孔104连通连接气腔105和阀杆移动腔101,并在阀杆移动腔101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气孔,通过泄气将孔气体排出,从而进行气压调节。连接螺母5的右端与阀体1的内圈相连接,阀体1的内圈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螺母5的外圈设置外螺纹,阀体1和连接螺母5通过螺纹配合,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便于使连接螺母5进行定位调整。连接螺母5的左端与手动旋钮7的内圈相连接,手动旋钮7在连接螺母5上具有能够相互切换的一个锁止位置和相对位移位置,在锁止位置上手动旋钮7与连接螺母5固定连接,在相对位移位置手动旋钮7与连接螺母5之间能实现轴向的相对位移。连接螺母5外侧还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6,且锁紧螺母6位于阀体1和手动旋钮7之间,锁紧螺母6用于连接螺母5调整位置后将其锁紧,防止连接螺母5后续进行移动,提升稳定性和锁紧牢固性。阀杆3包括阀芯配
合部31和移动杆部32,阀芯配合部31用于与阀芯2相配合,带动阀芯移动,移动杆部32用于阀杆3进行移动调节。阀芯配合部31位于阀杆移动腔101内,阀芯2固定设置于阀芯配合部31的端部,阀芯配合部31的右侧设置有阀芯安装座301,阀芯2设置在阀芯安装座301内,通过阀芯安装座301便于更好将阀芯2进行限位,进一步提升阀芯2定位精度。在连接螺母5中部设置有轴孔51,移动杆部32穿设在轴孔51上,移动杆部32的右侧部上穿设有弹簧4,且连接螺母5的右部设置有与弹簧4相匹配的u型槽501,且弹簧4的左侧部位于u型槽501内,弹簧4的一端与连接螺母5相抵,另一端与阀芯配合部31相抵,使阀芯2常闭连接气孔104,通过u型槽501便于更好将弹簧4限位在连接螺母5内,从而便于使弹簧4带动阀杆3上的阀芯2进行复位。移动杆部32的左侧部位于手动旋钮7内,手动旋钮7的内圈设置有限位凸环73,移动杆部32右侧端部穿过限位凸环73设置有外凸环10,通过限位凸环73与外凸环10相配合进行限位,提升配合度的同时限位效果,通过旋动手动旋钮7,手动旋钮7左移,限位凸环73能驱动外凸环10拉动移动杆部32左移使阀芯2脱离常闭状态,通过外凸环10用于使用时防止将移动杆部32的左端进入至手动旋钮7右部的阀杆移动槽70内,导致无法判断移动杆部32在阀杆移动槽70内的位置,不便于操作,并且也能通过手动旋钮7带动阀杆3向左移动,将安全阀打开。移动杆部32左侧设置有挡圈槽321,挡圈槽321上套设有挡圈9,通过挡圈9用于将外凸环10进行限位,防止外凸环10脱离移动杆部32。手动旋钮7的左部与外凸环10之间设置有移动间隙71,手动旋钮7上的限位凸环73经过移动间隙71后与外凸环10相配合移动。防止使限位凸环73直接拉动外凸环10向左侧移动,使阀芯直接打开,没有缓冲或逐渐打开的过程,以直接打开的方式对安全阀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手动旋钮7的左部内侧设置有配合卡口72,手动旋钮7的左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8,防护盖8的右部外壁设置有配合卡环81,配合卡环81与配合卡口72相配合固定连接,通过防护盖8实现将阀杆3设为内置,防止外漏安装,从而防止外界其他因素对阀杆造成干扰,将阀杆触碰使安全阀开启,影响空压机正常工作,同时也对气压控制有所影响。
[0030]
本实施例1通过连接螺母5的左端与手动旋钮7的内圈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螺母5与手动旋钮7的内圈螺纹的行程大于限位凸环73与外凸环10之间的距离,通过旋动手动旋钮7,手动旋钮7左移,限位凸环73能驱动外凸环10拉动移动杆部32左移使阀芯2脱离常闭状态。通过旋转防护罩7带动连接螺母5将阀杆3进行横向位置调节,并且防护套7与连接螺母5以螺纹配合的方式代替滑动配合,便于操作员更好的进行控制,也防止直接拉动将安全阀快速打开对安全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使用效果。
[0031]
本实施例1的安全阀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安全阀工作原理相同。但在安全阀失效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将安全阀打开,通过旋转手动旋钮7带动向左侧移动,从而使手动旋钮7上的限位凸环73带动移动杆部32上的外凸环10向左移动,进而使阀杆3带动阀芯向左侧移动将安全阀开启。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正常使用时,定期通过旋转防护罩7,再通过防护罩7拉动阀杆3来打开安全阀排气,清理阀内污物。
[0033]
实施例2
[0034]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使用方式相同,仅在连接螺母5和手动旋钮7配合上存在不同。
[0035]
如图3所示,连接螺母5的左端与手动旋钮7的内圈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螺母5与
手动旋钮7的内圈螺纹的行程小于等于限位凸环73与外凸环10之间的距离,通过旋动手动旋钮7使连接螺母5与手动旋钮7的内圈螺纹脱离连接,拉动手动旋钮7左移,限位凸环73能驱动外凸环10拉动移动杆部32左移使阀芯2脱离常闭状态。
[0036]
在安全阀失效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将安全阀打开,通过先旋转后拉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拉动效率,不用一直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安全阀缓慢打开,节省旋转的时间。
[0037]
实施例3
[0038]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使用方式相同,仅在连接螺母5和手动旋钮7配合上存在不同。
[0039]
如图4所示,连接螺母5上设置一个弹性凸台50,手动旋钮7内圈设置有一个滑道700,该滑道700具有一个锁止凹槽和至少一条直槽,弹性凸台50在锁止凹槽内锁定,在旋转手动旋钮7一个角度后,弹性凸台50脱离锁止凹槽,能在直槽上滑动,使手动旋钮7左移,限位凸环73能驱动外凸环10拉动移动杆部32左移使阀芯2脱离常闭状态。
[0040]
在安全阀失效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将安全阀打开,通过将手动旋钮7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与连接螺母5脱离,并通过手动旋钮7上的滑道与直槽相配合直接进行拉动,通过锁止拉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拉动效率,不用一直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安全阀缓慢打开,节省旋转的时间。
[004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质量稳定,性能安全可靠,很少出现故障,安全阀应定期检查(一般一个月一次),偶有发生漏气,使空压机工作压力降低,达不到额定工作压力,不会产生其它安全问题,并且该安全阀也避免了部分国家无法使用外露阀杆的安全阀的问题,增大了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