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4450发布日期:2021-03-05 14:2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换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化石能源载体的可预见的枯竭和降低空气污染物和co2排放的必要性在热量生产中导致重新考虑并且使替选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无污染物的应用获得更大的认同,热量生产的尤其吸引人的形式在于使用地热。地热或者地热能是地表之下的以热量形式存储的能量,这种温度随着深度渐增而提高,热量获取通常借助于地热换热器本体来进行,地热换热器本体承担下述任务:将存在于土层中的敏感的热能传输给在换热器中循环的载热介质,所述载热介质将来自于土层的热能运输到表面上。
3.现有的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地热换热器本体放置在安装机构上之后便难以将其抬起进行位置的调整,需要比较大的体力,因此需要多人进行配合,无法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安装过程存在弊端,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将地热换热器本体放置在安装机构上之后便难以将其抬起进行位置的调整,需要比较大的体力,因此需要多人进行配合,无法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包括地热换热器本体,所述地热换热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上端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固定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臂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臂两两对应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两侧位置,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螺孔;
6.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上端设置有滚珠,所述接触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底座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移动板活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插接在底座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丝杆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轴承,且丝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且承接板的内部开设有槽孔。
8.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滚珠活动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
9.优选的,所述滚珠与槽孔呈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承接板的厚度小于滚珠顶端至接触板的垂直距离。
10.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与接触板均呈弧形设置,且其凸凹方向相同,所述承接板与接触板之间相互贴合。
11.优选的,所述丝杆贯穿在移动板的内部,且移动板与丝杆呈螺纹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装地热换热器本体时,滚珠突出于承接板与地热换热器本体接触,进而工作人员能够对地热换热器本体进行位置调整,可将地热换热器本体进行水平推动或者原地转动,再或者移动式的转动,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需要将地热换热器本体搬动调整,位置调整到位之后,工作人员可两人配合同时对底座两侧的手柄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使移动板在条形槽的内部向下进行移动,进而便能够将接触板在安装槽的内部下移,于是便能够使滚珠由槽孔的内部脱离,进而能够使地热换热器本体与承接板之间密切接触,于是便难以将地热换热器本体的位置进行改变,之后将固定臂通过铰链进行转动与地热换热器本体贴合,并通过螺丝配合螺孔将对立的连接板进行连接固定,于是固定臂能够对地热换热器本体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地热换热器本体的安装,且能够便于对地热换热器本体安装过程中的调整,较为便捷,适用性较好。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与移动板的结合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与固定板的结合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臂与连接板的结合视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地热换热器本体;2、固定臂;3、连接板;4、底座;5、移动板;6、固定板;7、接触板;8、滚珠;9、安装槽;10、槽孔;11、承接板;12、铰链;13、条形槽;14、丝杆;15、手柄;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技术方案: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固定装置,包括地热换热器本体1,地热换热器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且底座4的上端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臂2,固定臂2与底座4之间设置有铰链12,固定臂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底座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9,固定臂2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臂2两两对应分别设置在底座4的上端两侧位置,连接板3的内部开设有螺孔;
23.安装槽9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接触板7,接触板7的上端设置有滚珠8,接触板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底座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6,且固定板6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4,底座4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13,移动板5活动连接在条形槽13的内部,移动板5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插接在底座4的两侧,丝杆14贯穿在移动板5的内部,且移动板5与丝杆14呈螺纹连接,工作人员可两人配合同时对底座4两侧的手柄15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使移动板5在条形槽13的内部向下进行移动,进而便能够将接触板7在安装槽9的内部下移,于是便能够使滚珠8由槽孔10的内部脱离,进而能够使地热换热器本体1与承接板11之间密切接触。
24.滚珠8突出于承接板11与地热换热器本体1接触,进而工作人员能够对地热换热器本体1进行位置调整,可将地热换热器本体1进行水平推动或者原地转动,再或者移动式的转动,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丝杆14与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轴承16,且丝杆1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15,底座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11,且承接板11的内部开设有槽孔10,接触板7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滚珠8活动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8的直径,滚珠8与槽孔10呈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承接板11的厚度小于滚珠8顶端至接触板7的垂直距离,承接板11与接触板7均呈弧形设置,且其凸凹方向相同,承接板11与接触板7之间相互贴合。
2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底座4放置在使用位置,之后再将地热换热器本体1安装在底座4上的承接板11上,在安装地热换热器本体1时,滚珠8突出于承接板11与地热换热器本体1接触,进而工作人员能够对地热换热器本体1进行位置调整,可将地热换热器本体1进行水平推动或者原地转动,再或者移动式的转动,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要将地热换热器本体1搬动调整,位置调整到位之后,工作人员可两人配合同时对底座4两侧的手柄15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使移动板5在条形槽13的内部向下进行移动,进而便能够将接触板7在安装槽9的内部下移,于是便能够使滚珠8由槽孔10的内部脱离,进而能够使地热换热器本体1与承接板11之间密切接触,于是便难以将地热换热器本体1的位置进行改变,之后将固定臂2通过铰链12进行转动与地热换热器本体1贴合,并通过螺丝配合螺孔将对立的连接板3进行连接固定,于是固定臂2能够对地热换热器本体1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地热换热器本体1的安装,且能够便于对地热换热器本体1安装过程中的调整,较为便捷,适用性较好。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7.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