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密封组件及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9863发布日期:2021-11-25 13:0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料密封组件及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料密封组件及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2.填料密封又称"填料函密封",是指通过预紧或介质压力的自紧作用使填料与转动件及固定件之间产生压紧力的动密封装置。
3.填料密封的结构形式较多,主要由填料、填料箱和填料固定件组成,常用的填料材料有石棉织物、碳纤维、橡胶、柔性石墨和工程塑料等,预制成环状或条状(有的需预先浸渍润滑性好的填充物),并采用多环或螺旋状多层结构。填料箱用以安置填料。填料固定件包括压盖、螺栓和弹簧等,用以使填料预紧,工作时阻止介质外漏。
4.填料装入填料箱以后,经填料固定件对它作轴向压缩预紧,由于填料的塑性,使它产生径向力,与轴紧密接触,与此同时,填料中浸渍的润滑剂被挤出,在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从而起阻止液流泄漏的作用。
5.要保持填料密封良好的密封效果,需要保持适当的压紧,一旦填料被压得过紧,不仅会使得填料与轴之间的径向力增加,而且会使油膜中断,造成填料与轴之间出现较大的干摩擦,最后导致烧轴和出现严重磨损的问题。
6.另外,为了方便填料压盖的拆卸组装,填料压盖通常与填料箱侧壁、轴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这不仅进一步造成泄漏的可能,而且可能会造成填料压盖轻微的中心偏移,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填料密封组件及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
8.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填料密封组件,包括填料箱、填料以及填料压盖,所述填料箱上形成有填料槽、压盖槽,所述压盖槽位于填料槽的上方且压盖槽的直径大于填料槽,所述压盖槽与填料槽之间形成限位斜面;所述填料设置在填料槽中,所述填料压盖设置在压盖槽,所述填料压盖下端形成有伸入填料槽并压紧填料的填料压环,填料压盖的凸肩呈与限位斜面适配的斜面结构,填料压盖的凸肩与限位斜面构成限位配合。
9.所述填料压盖外圈与填料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填料压盖内圈设有第二密封圈。
10.还包括压块,所述压盖槽的上方还设有螺纹槽,所述压块与螺纹槽螺纹连接,并压紧填料压盖。
11.还包括若干螺杆,所述填料压盖通过螺杆与填料箱固定连接。
12.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芯;所述阀体包括进口通道、出口通道以及中腔,所述进口通道与中腔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口通道与中腔的上端相连通,所
述阀盖安装在阀体上端;所述阀杆穿过阀盖并连接阀芯;所述阀体的中腔内安装有下填料箱,所述下填料箱与阀体螺纹密封连接,所述下填料箱上形成有填料腔,所述填料腔内依次设有密封填料、阀座,所述阀座与下填料箱,并压紧密封填料;所述阀芯从上至下贯穿阀座、密封填料以及下填料箱,所述阀芯侧壁与密封填料密封贴合,所述阀芯侧壁与阀座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阀芯上端形成有第一密封凸台,所述第一密封凸台下端形成有与阀座密封配合的第一锥形密封面,所述阀芯下部侧壁则形成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变小的调节槽;还包括填料箱、填料以及填料压盖,所述填料箱通过加长管与阀盖连接,所述阀杆上端穿出填料箱,所述填料箱上形成有填料槽、压盖槽,所述压盖槽位于填料槽的上方且压盖槽的直径大于填料槽,所述压盖槽与填料槽之间形成限位斜面;所述填料设置在填料槽中,所述填料压盖设置在压盖槽,所述填料压盖下端形成有伸入填料槽并压紧填料的填料压环,填料压盖的凸肩呈与限位斜面适配的斜面结构,填料压盖的凸肩与限位斜面构成限位配合。
13.所述填料压盖外圈与填料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填料压盖内圈与阀杆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14.还包括压块,所述压盖槽的上方还设有螺纹槽,所述压块与螺纹槽螺纹连接,并压紧填料压盖。
15.所述密封填料底部与下填料箱为斜面配合。
16.所述阀座上端外圈形成有第二密封凸台,所述第二密封凸台下端形成有与下填料箱密封配合的第二锥形密封面;所述下填料箱上端外圈形成有第三密封凸台,所述第三密封凸台下端形成有与阀体密封配合的第三锥形密封面。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填料压盖的凸肩与压盖槽底部的限位斜面构成限位配合,不仅能够对填料压盖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填料压盖压的过紧,导致填料密封失效以及造成阀杆磨损的问题,同时通过斜面限位的结构,能够起到一个中心导向定位的作用,确保填料压盖的中心不会偏移,受力平衡,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小流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填料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

2所示,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81、阀盖82、阀杆83、阀芯84、下填料箱85、密封填料86、阀座87。
26.所述阀体81内形成有进口通道811、出口通道812以及中腔813,所述进口通道811与中腔813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口通道812与中腔的上端相连通。
27.所述阀盖82安装在阀体81上端,且所述阀盖82与阀体81螺纹连接。
28.所述阀杆83穿过阀盖82并连接阀芯84。
29.所述下填料箱85安装在阀体81的中腔813内,并与阀体81螺纹密封连接,所述下填料箱85上形成有填料腔51,所述密封填料86与阀座87依次设置在填料腔851内,其中,所述阀座87与下填料箱85螺纹密封连接,并压紧密封填料86。
30.所述阀芯84从上至下贯穿阀座87、密封填料86以及下填料箱85,所述阀芯84侧壁与密封填料86密封贴合,所述阀芯84侧壁与阀座87之间则存在间隙871,所述阀芯84上端形成有第一密封凸台841,所述第一密封凸台841下端形成有与阀座87密封配合的第一锥形密封面,所述阀芯84侧壁下部则形成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变小的调节槽842。其中,所述调节槽842为三角体形槽,且所述调节槽842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
31.上述微小流量调节阀组装装配时,先将下填料箱85安装至阀体81的中腔813内,然后在所述填料腔851内依次放入密封填料86与阀座87,并旋紧阀座87,再插入阀芯84,最后将阀盖82固定安装在阀体81上端,安装操作非常方便。
32.上述微小流量调节阀工作时,介质从进口通道811流向出口通道812,当微小流量调节阀关闭时,所述阀芯84的调节槽842位于阀座87的下方,阀芯84侧壁与密封填料86密封贴合形成第一道密封,阀芯84的第一锥形密封面841与阀座87形成第二道密封,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有效防泄漏;
33.当微小流量调节阀开启时,阀芯84上移,使得调节槽842高出阀座87底部,介质通过调节槽842能够从进口通道811流向出口通道812,由于调节槽842沿进水方向逐渐变小,因此通过改变阀芯84的位置,进而改变调节槽842的位置,能够实现微小的流量调节,通过调节槽842进行流量调节,不仅流量调节精度高,而且调节槽842渐变式的结构设计,实现介质增速冲刷的效果,避免出现堵塞的问题,流量调节更加稳定可靠。
34.其中,所述密封填料86底部与下填料箱85为斜面配合,当阀座87压紧密封填料86时,其斜面配合结构能够使得密封填料86沿斜面向内挤压,从而确保密封填料86与阀芯84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35.所述阀座87上端外圈形成有第二密封凸台872,所述第二密封凸台872下端形成有与下填料箱85密封配合的第二锥形密封面,除了本身螺纹配合实现的密封之外,进一步增加一个锥形密封,进一步提高阀座87与下填料箱85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泄露。
36.同样的,所述下填料箱85上端外圈形成有第三密封凸台852,所述第三密封凸台852下端形成有与阀体81密封配合的第三锥形密封面,除了本身螺纹配合实现的密封之外,进一步增加一个锥形密封,进一步提下高填料箱85与阀体81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泄露。
37.如图1及3

4所示,还包括填料密封组件,所述填料密封组件包括填料箱1、填料2、填料压盖3、压块6,所述填料箱1通过加长管88与阀盖82连接,所述阀杆83上端穿出填料箱1,所述填料箱1上形成有填料槽11、压盖槽12、螺纹槽14,所述压盖槽12位于填料槽11的上方且压盖槽12的直径大于填料槽11,所述压盖槽12与填料槽11之间形成限位斜面13;所述填料2设置在填料槽21中,所述填料压盖3设置在压盖槽12,所述填料压盖3下端形成有伸入填料槽21并压紧填料2的填料压环31,填料压盖3的凸肩32呈与限位斜面13适配的斜面结构,填料压盖3的凸肩32与限位斜面13构成限位配合,所述压块6与螺纹槽14螺纹连接,并压紧填料压盖3。
38.当然,填料密封组件也可以如图5

6所示,通过螺杆7与填料箱1实现固定连接。
39.通过填料密封组件能够实现阀杆83的密封,填料压盖3的凸肩32与压盖槽12底部的限位斜面13构成限位配合,不仅能够对填料压盖3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填料压盖压3的过紧,导致填料密封失效以及造成阀杆83磨损的问题,同时通过斜面限位的结构,能够起到一个中心导向定位的作用,确保填料压盖3的中心不会偏移,受力平衡,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40.其中,加长管88与填料箱1、阀盖82之间均通过焊接密封,结构稳定、密封可靠,通过加长管88的加长,使得上述微小流量调节阀能够适用于低温工况。
41.所述填料压盖3外圈与填料箱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所述填料压盖3内圈与阀杆83之间则设有第二密封圈5,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4与第二密封圈5,实现填料压盖3与填料箱1、阀杆83之间的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杜绝因填料压盖3的间隙导致的泄露可能。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4.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