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1326发布日期:2022-06-11 04: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包括减速箱电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电机主体(1)的前端设有电机齿轮(2),所述减速电机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过载行星架(3),所述防过载行星架(3)的前端内变面设置有防过载太阳齿(4),所述防过载行星架(3)的后端内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齿轮轴(5),所述第一齿轮轴(5)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行星齿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载太阳齿(4)的外壁啮合有若干第二行星齿轮(7),若干所述第二行星齿轮(7)之间啮合连接有所述防过载太阳齿(4),所述第二行星齿轮(7)的前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轴(8),所述第二齿轮轴(8)的外壁设置有输出行星架(9),所述输出行星架(9)的前端内表面连接有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24),所述输出轴(10)的外壁安装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与所述输出轴(10)之间设有孔用卡簧(12)和第二滚珠轴承(13),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3)位于所述孔用卡簧(12)的前端,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3)的前端外表面连接有输出轴垫片(14),所述输出轴垫片(14)的前端外表面安装有轴用卡簧(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的外壁之间啮合有太阳齿轮(16),所述太阳齿轮(16)的后端外壁安装有第一行星架(17),所述第一行星架(17)的后端内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轴(18),所述齿轮轴(18)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斜行星齿轮(19),若干所述斜行星齿轮(19)之间啮合连接有所述电机齿轮(2);所述减速箱电机本体(1)前端设有底板(23);套筒(20),所述套筒(20)的前端与所述盖板(11)后端连接,所述套筒(20)后端与所述底板(23)前端连接,所述套筒(20)内壁上设有定位齿(25)和斜内齿轮(21),所述斜内齿轮(21)设于所述定位齿(25)后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和第二行星齿轮(7)均匀所述定位齿(25)啮合,所述斜行星齿轮(19)与所述斜内齿轮(21)的内壁啮合,所述斜内齿轮(21)的后端与所述底板(23)之间设有底板垫片(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载行星架(3)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防过载太阳齿(4)相适配,所述防过载太阳齿(4)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防过载行星架(3)的前端内表面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载行星架(3)的后端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齿轮轴(5)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轴(5)的外壁通过第一滑槽与防过载行星架(3)的后端内表面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轴承(24)转动套接于所述输出轴(10)上,所述第一滚珠轴承(24)位于所述输出行星架(9)与所述盖板(1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17)的后端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齿轮轴(18)相适配,所述齿轮轴(18)的外壁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一行星架(17)的后端内表面活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的一端与卡块连接,所述固定杆(26)的另一端依
次穿过所述盖板(11)和套筒(20)与所述底板(23)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装置(27),所述缓冲装置(27)包括:安装箱(28),所述安装箱(28)内设有缓冲腔(29),所述减速箱电机主体(1)、盖板(11)和套筒(20)均设于所述安装箱(28)内,所述安装箱(28)上设于若干通风孔(30);过滤网(31),所述通风孔(30)内壁上设有所述过滤网(31);圆环(32),所述圆环(32)的外壁与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之间设有橡胶片(33),所述圆环(32)的内壁与所述输出轴(10)的外壁转动连接。缓冲器,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对称设有两个缓冲器,相邻两个所述缓冲器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绳(44)连接,所述缓冲器包括:拉伸装置,若干所述拉伸装置设于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上,所述拉伸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35),所述第一固定块(35)设于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块(35)的一侧设有第三固定块(39);第二固定块(36),所述第二固定块(36)设于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块(3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5)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块(36)的一侧设有第四固定块(42);第一螺纹杆(34),所述第一螺纹杆(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35)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块(36)和安装箱(28)与第一把手(37)连接;第二螺纹杆(40),所述第二螺纹杆(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39)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4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块(42)和安装箱(28)与第二把手(38)连接;第一滑动块(43),所述第一滑动块(43)套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4)上,所述第一滑动块(43)与所述第一螺纹杆(3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43)与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43)之间通过一个所述弹性连接绳(71)连接;第二滑动块(41),所述第二滑动块(41)套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40)上,所述第二滑动块(41)与所述第二螺纹杆(4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41)与所述缓冲腔(29)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41)之间通过另一个所述弹性连接绳(44)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28)顶端还设有辅助固定装置(44),所述辅助固定装置(44)包括:卡块(45),所述卡块(45)设于所述安装箱(28)顶端,所述卡块(45)内设有气腔(46),所述气腔(46)的上方设有抽吸腔(49),所述抽吸腔(49)的一侧设有同步腔(58),所述抽吸腔(49)与所述气腔(46)之间设有第一气管(54);电机(56),所述电机(56)设于所述卡块(45)内,所述电机(56)位于所述抽吸腔(49)的一侧;第一转动杆(57),所述第一转动杆(57)的一端与所述电机(56)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5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抽吸腔(49)和同步腔(58);抽吸孔(53),所述气腔(46)与所述缓冲腔(29)之间设有若干所述抽吸孔(53);第二气管(55),所述第二气管(55)的一端与所述抽吸腔(49)连接,所述第二气管(55)
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块(45);第一叶片(59),所述第一叶片(59)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7)上,所述第一叶片(59)位于所述抽吸腔(49)内;第一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62)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7)上,所述第一齿轮(62)位于所述同步腔(58)内;第二转动杆(61),所述第二转动杆(61)的一端伸入所述同步腔(58)内与第二齿轮(63)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3)与所述第一齿轮(62)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6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抽吸腔(49)内与第二叶片(60)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卡块(45)内,所述抽吸腔(49)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离心腔(47),所述离心腔(47)设于所述卡块(45)内,所述离心腔(47)位于所述抽吸腔(49)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杆(57)穿过所述离心腔(47),所述离心腔(47)的下方设有磁铁腔(48),所述磁铁腔(48)的一侧设有滑动腔(50);离心轮(63),所述离心轮(63)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7)上,所述离心轮(63)位于所述离心腔(47)内,所述离心轮(63)上设有若干离心槽(65),所述离心槽(6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磁铁块(65),所述第一磁铁块(65)与所述离心槽(64)之间设有第一弹簧(66);连接杆(68),所述连接杆(68)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铁腔(48)内与第二磁铁(67)连接,所述连接杆(68)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滑动腔(50)内与连接块(70)连接,所述连接块(7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腔(50)内,所述连接块(70)与所述滑动腔(50)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9),所述第二弹簧(69)套接于所述连接杆(68)上;滑动杆(51),所述滑动杆(5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70)连接,所述滑动杆(51)的另一端深入所述缓冲腔(29)内与夹紧块(5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包括减速箱电机主体,减速箱电机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齿轮,减速箱电机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过载行星架,防过载行星架的前端内变面设置有防过载太阳齿,防过载行星架的后端内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轴。该可防撞防过载可离合行星减速电机,通过构成新设计的太阳齿行星架结构,优化为太阳齿轮与第一行星架分体式离合打滑结构,优化后的结构在大力矩过载使用和反向转动输出轴时太阳齿和行星架在承载一定扭矩后会出现打滑,可以防止齿轮箱内部出现断齿不良现象,同时保护电机出现烧坏不良现象,这样通过机械离合的结构解决了齿轮箱电机断齿和电机烧坏的问题。齿轮箱电机断齿和电机烧坏的问题。齿轮箱电机断齿和电机烧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赛仑特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6/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