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动接触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205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动接触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的密封圈,是一种用于液压油缸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
现用于液压油缸中动接触的密封圈有V、Y、U等型,其封油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为逆向封油即压力油的封堵,另一种为顺向封油即回油的封堵,逆向封油条件靠压力油的压力就能满足,而顺向封油条件需要密封圈提供一定的封油线压力,其中Y型以HG4-335-66标准为代表,其密封性能靠压力油压迫密封圈的内外唇边使其紧贴摩擦面来保证,这样就主要用于封堵压力油,而忽略了回油的封堵,其后果导致液压油缸的缸口渗油,并且由于选择材料偏重于弹性形变性能,必然降低了材料的抗蠕变(抗老化)性能,从而密封圈的使用寿命短,而且V、Y型密封圈还易在径背被撕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往复动接触密封圈由径背、外唇和内唇组成,是对现有V、Y、U等型密封圈的动接触的内唇作了改进,使内唇的背推作用段延伸至径背,并与径背的部分或全部的轴向位置重叠;这样,就补强了回油封油线上的压力,增强了易渗漏的回油的封堵,提高了密封效果,并且减小了密封圈材料的预变形,使所选材料的抗蠕(抗老化)性能提高,从而延长了工作寿命,并且由于背推作用段延伸至径背并与径背的部分或全部的轴向位置重叠,这也有效地防止了密封圈在径背被撕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剖示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剖示图。附图中的编码为1--径背,2--外唇,3--内唇,4--背推作用段,5--楔角,6--轴线,7--应位角,8--调应斜角;a--紧口延伸段,b--定位直段,c--应力斜段。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
图1所示,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接触内唇3的背推作用段4被延伸至径背1,但仅与径背1的部分的轴向位置重叠,其背推作用段4的紧口延伸段a为0.5至3.0mm,其背推作用段4的预变形量为0.6至2.0mm。由于实施例1能提供足够的封油线压力,因此对压力油和回油都有很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其背推作用段4的预变形量较大,也有效地延长了工作寿命。
如附图2所示,实施例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接触内唇3的背推作用段4被延伸至径背1,但与径背1的全部的轴向位置重叠,而径背1可由定位直段b和应力斜段c组成,其b为3.0至7.0mm,两段有一夹角即楔角5,大小为0°至20°,最佳值为10°;动接触的内唇3的截面外缘与轴线6有一夹角即应位角7,其值比楔角5小2°至7°;外唇2的截面外缘与轴线6有一夹角即调应斜角8,其值比楔角5小2°至5°。实施例2是在充分考虑了密封圈在油缸中的特点(即逆向封堵的油为高压油和顺向封堵的油为低压油),并为改善材料的应力状态、增加蠕变(抗老化)性能、延长工作寿命而设计的。
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规格尺寸可以参照现行国标HG4-335-66、HG4-337-66等标准而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液压油缸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由径背1、外唇2和内唇3组成,其特征在于动接触的内唇3的背推作用段4被延伸至径背1,并与径背1的部分或全部的轴向位置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背推作用段4的紧口延伸段a为0.5至3.0mm,其背推作用段4的预变形量为0.6至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径背1可由定位直段b和应力斜段c组成,其b为3.0至7.0mm,两段有一夹角即楔角5,大小为0至20°,最佳值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动接触的内唇3的截面外缘与轴线6有一夹角即应位角7,其值比楔角5小2°至7°。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外唇2的截面外缘与轴线6有一夹角即调应斜角8,其值比楔角5小2°至5°。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液压油缸的往复动接触密封圈,由径背、外唇和内唇组成,是对现有V、Y、U等型密封圈的动接触的内唇作了改进,使内唇的背推作用段延伸至径背,并与径背的部分或全部的轴向位置重叠;这样,就补强了回油封油线上的压力,增强了易渗漏的回油的封堵,提高了密封效果,并且减小了密封圈材料的预变形,使所选材料的抗蠕(抗老化)性能提高,从而延长了工作寿命。
文档编号F16J9/00GK2068621SQ9020655
公开日1991年1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2日
发明者郑洪柱 申请人:郑洪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