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找正气门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442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找正气门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力车内胎气门芯类,F16k 15/20。
现有的申请号为89201200.5的力车胎气门芯是由上芯体、弹簧、芯杆、下芯体、外密封圈、内密封圈、芯座所组成的。上芯体是一个联接件,上部的螺纹可以联接防尘帽,下端口联接着下芯体;上芯体中部外缘上有两个对称的竖向凸台,两个凸台插在气门咀上端的两个凹缺中使之定位不能转动,在压帽的压力下使整个气门芯被压固在气门咀中,并使气门芯下芯体外缘上的外密封圈紧贴在气门咀的锥孔段上使之密闭。这种气门芯的不足之处是上芯体与下芯体两者之间是通过过盈配合插接成一体的结构,当气门芯插入气门咀中后,通过压帽固定时,由于压帽与气门咀的不同心作用,使气门芯在气门咀中产成倾斜状态,进而使气门芯的下芯体上的外密封圈与气门咀的锥孔段贴合不严,产生漏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气门芯下芯体外缘上的外密封圈与气门咀锥孔段能自动找正贴合严密不漏气的气门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采用上芯体下端口与下芯体上端外缘是套铰联接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是下芯体上端外缘有环形的凸台,而上芯体下端口内壁上有环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气门芯,由于上芯体与下芯体是套铰联接的结构形式,使下芯体相对上芯体有多向移动,使下芯体上的外密封圈能与气门咀的锥孔段自动找正贴合严密,有不漏气的积极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芯体,它是一个联接件,上部的螺纹可以联接防尘帽,下端口联接着下芯体4,下芯体外面套有外密封圈5;上芯体体中部外缘上有两个对称的竖向凸台(图中没有画出),本实用新型也可将两个凸台变为一个环形的凸台A。图中3是芯杆,芯杆3上套有弹簧2、内密封圈6和芯帽7,芯杆3的下端墩粗将芯帽7封住。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芯体1的下端口与下芯体4上端外缘是套铰联接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可以是下芯体4上端外缘有环形的凸台,而上芯体1下端口内壁上有环形的凹槽;这种结构可使下芯体4相对上芯体1有多向的移动,使下芯体4上的外密封圈5能与气门咀的锥形孔段自动找正贴合严密,不产生漏气。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找正气门芯,是由上芯体、弹簧、芯杆、下芯体、外密封圈、内密封圈、芯座组成的,其特征是上芯体下端口与下芯体上端外缘是套铰联接的结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芯,其特征是a、套铰联接的装配结构是下芯体上端外缘有环形的凸台,而上芯体下端口内壁上有环形的凹槽的联接结构;b、上芯体中部两个竖向凸台的位置上是一个环形的凸台。
专利摘要自动找正气门芯,是由上芯体、弹簧、芯杆、下芯体、外密封圈、内密封圈、芯座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将原上芯体与下芯体两者之间通过过盈插接成一体的装配结构,改为套铰联接的装配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是下芯体上端外缘有环形的凸台,而上芯体下端口内壁有环形的凹槽的联接结构;使下芯体相对上芯体有多向的移动,进而使外密封圈能与气门嘴的锥孔段自动找正贴合严密;还可将上芯体中部的两个对称的竖向凸台改为一个环形的凸台。
文档编号F16K15/20GK2106281SQ9122448
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4日
发明者王宝胜, 薛艳清, 李维成 申请人:公主岭气门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