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阻尼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5114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阻尼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离合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飞轮与离合器之间装有阻尼器的离合器。
在使用离合器把发明机-从动飞轮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起来的车辆中,具有不断提高可变速性及减小在空转及驱动工况时的机械磨损的要求。通过减小在工作范围内在传动线上的过分的正比的振动及增加离合器的偏转量和转矩负载量可实现上述要求。
为了保持平稳的变速条件,要求在齿轮换挡时保持系统内的惯性。为了适应各种工作参数,要求有提高的灵活性的阻尼器的设计。现在的阻尼器设计一般不用于宽范围的工作条件,因为设计包含的内容受限制,(例如级数和所用的阻尼弹簧的类型方面的灵活性)。为了消除空转的齿轮机械磨损及驱动的机械磨损,要求提供很软的及部分负值弹簧特性,在空转时弹簧有长的偏转,在名义的驱动范围有大的滞后特性。如果可能的话,传动线在工作范围的谐振,应当减小。谐振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更明显,并使装有传动线的车辆性能恶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飞轮离合器组件,包括设置在离合器外壳内的一离合器和一飞轮,其中一个阻尼器设置在飞轮和离合器外壳之间,在两者的外面。所述的阻尼器允许在离合器外壳和飞轮之间,在阻尼器的弹性极限内作相对运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在外壳内的离合器机构包括一个刚性的从动盘,它保证了改善可变速性的最小惯性,而离合器外壳起到辅助飞轮的作用。离合器外壳,以及长的弹簧偏转和比较软的弹力作用,使飞轮和离合器组件的空转及传动工况下的机械磨损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阻尼器包括多个弧形的板簧,每个板簧的一端与飞轮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器外壳连接。板簧的弹力允许当把飞轮和离合器外壳偏压到板簧不受力状态时飞轮和离合器外壳之间作相对的角度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上述的中间装着一个阻尼器的飞轮和离合器外壳组件与用在驱动一车辆的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组合装置。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对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会更清楚,在附图中同样或类似的零部件标以同样的标号,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原理的外阻尼离合器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阻尼离合器的分解侧视图;
图3是使用有一组板簧的阻尼器的图1和2所示的阻尼离合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阻尼器的前平面图;
图5是图3和4所示的一块板簧的转矩与角度偏转的关系曲线。
参见图1和2,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原理的外阻尼离合器10,其中,由发动机13驱动的一飞轮12通过设置在离合器组件14和飞轮12之间的阻尼器16与离合器组件14相连接。离合器组件14把飞轮12与轴19相连,而轴19又与,例如一个车辆的变速器相连。在离合器组件14中有一个固定到输出轴19上的盘21,该盘21还被离合器弹簧(未示出)以普通方式偏压着与摩擦表面24相啮合。离合器盘21是由联轴器26与轴19刚性地键连接着一个刚性盘。该轴19是变速器20的输入轴。轴19上的轴承28、30同轴地安装着一个重的离合器外壳32,使得当轴与离合器组件14脱开时,轴可相对于离合器外壳转动。通常,通过把刚性的离合器盘21压靠着摩擦面24而使离合器14与离合片22啮合时,输出轴19随飞轮12转动。当离合器14脱开时,输出轴19不再与飞轮12及重的外壳32连接,飞轮12与输出轴19可以作相对的转动。
按照本发明的原理,阻尼器16通过定位装置33设置在飞轮12和离合器外壳32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3有插在外壳32上的槽36中的一个突边34和镶嵌在飞轮12的后面的另一个突边36把组件固定在一起,但允许飞轮与外壳32之间可作相对的运动。外壳32有一支撑毂40,它穿过阻尼器16中的圆孔42,并作为轴颈插在飞轮12的轴承44中,使离合器外壳32可相对于飞轮12转动。阻尼器16提供在飞轮12和外壳32之间的弹性连接。允许飞轮和外壳在阻尼器16提供的弹性偏移的限度内作相对的运动。作更宽的解释,阻尼器16可采用各种形式,其中,当外壳和飞轮从阻尼器的不受力状态作偏移时,在飞轮12和外壳32之间的相对运动弹性地加载到阻尼器上。
下面参见图3和4公开的阻尼器16的一个特殊的阻尼器的实施例45,可见该阻尼器包括多个板簧42、44、46和48。板簧42有一第一端50及第二端54,第一端50通过销52与飞轮12作枢转连接,第二端54通过销56与外壳32的后壁58作枢转连接。类似地,板簧44有第一端60和第二端62,它们分别通过销64和66与飞轮12和外壳32的后壁58作枢转连接;而板簧46有第一端68和第二端70,分别通过销72和74与飞轮及外壳的后壁作枢转连接,而板簧48有第一端76和第二端78,分别通过销80和82与飞轮和离合器外壳的后壁作枢转连接。销52、64、72和80设在阻尼器45的驱动侧,而销56、66、74和82则设在阻尼器45的从动侧。
在图3、4中的实施例中,阻尼器45使用四个板簧42-48,但也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板簧。例如,在已转让的上述美国专利申请07/813702号“阻尼从动盘组件”中用了三个板簧,该专利申请人为安得生·扎特考夫斯基(AndrzejSzadkowski),本说明书用该专利申请作为对比文件。如在本申请的共同悬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阻尼从动盘组件”公开的盘组件中,把板簧42、44、46、48的第二端与外壳32的后壁58作枢转连接的第二端销56、66、74和82可与使板簧的第一端与飞轮12作枢转连接的第一销52、64、72和80偏开超过190°。这样提供了部分负值弹簧特性,它可减少固定到输出轴19上的变速器20的空转的齿轮的机械磨损以及驱动的机械磨损。板簧42-48可以有很软的弹性,由于它们的螺旋形结构,提供了长的偏转以及在名义范围的大的滞后作用。
由于外阻尼器16安装在飞轮12和离合器14之间,外阻尼器允许飞轮12和离合器组件14在阻尼器偏转限制的范围内可以相对转动。如在上述申请人的共同未决的美国申请“阻尼从动盘组件”中所提出的,该相对转动可以比较大。在该申请中,专门提出的角度偏转范围为约41°。如果需要或有要求的话,对本发明的外阻尼离合器装置10的该偏转角度可以增加或减小。
本发明提供的离合器外壳32相对于飞轮12的角度偏转范围为+30°至-30°,这是相对于由板簧42、44、46、48的非偏转状态为0°参考位置而测定的。而板簧42、44、46和48的第二端54、62、70、78相对于第一端50、60、64和68角度偏转范围为150°到210°,是由板簧非偏转状态为180°的参考位置而测定的。
为了提供如图5所举例说明的部分负值弹性特性,板簧42、44、46、48的第二端54、62、66和70可与板簧的第一端50、60、68、76偏开180°以上。
当刚性驱动盘21的惯性减小时,除飞轮12外,重的离合器外壳32也起到辅助飞轮的作用。另外,压力片22上的载荷提供了必要的滞后控制。外阻尼离合器10的这些特性改善了通过输出轴19驱动的变速器20的可变速性,同时在车辆在空转或驱动工况时都提供无机械磨损的环境。
上面提到的专利申请、专利及出版物结合作为本申请的对比文件。
通过上面的说明,本专业技术人员可很容易地明白本发明的实质特点,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变化及改型,以使它适应多种用途及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绕轴转动的离合器飞轮组件,包括一飞轮(12),一离合器(14),包括离合器外壳(32),在外壳(32)中设置的一从动盘(21),一压力板(22)和一摩擦面(24),所述的从动般(21)设置在摩擦面(24)和压力板(22)之间,一轴(19),所述的外壳(32)通过轴承装在其上,所述的轴(19)固定到从动盘(21),可一起转动,而压力板(22)推动盘(21)与摩擦面(24)啮合,一设置在飞轮(12)和离合器组件(14)之间的阻尼器(16),它包括多个具有第一端(50、60、68、76)和第二端(54、62、70、78)的板簧(42-48),其中第一端与飞轮(12)相连接,而第二端与离合器外壳(32)相连接,每板簧的第一和第二端之间隔开角度大于180°的小于一圈的角度间隔,该角度足够提供部分负值弹簧特性,因而板簧(42、44、46、48)从不受力状态弹性地偏开使飞轮(12)和离合器外壳(32)之间可作相对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飞轮和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和所述的飞轮相互是同轴地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飞轮和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外壳中有一与飞轮同轴的轴向伸出的轴,使离合器外壳相对于飞轮是可转动地安装着的。
4.发动机与变速器的组合装置,其中有一可绕轴转动的离合器飞轮组件,所述的离合器飞轮组件包括一飞轮(12),一离合器(14),包括离合器外壳(32),在外壳(32)内设置一从动盘(21),一压力板(22)和一摩擦面(24),所述的从动盘(21)设置在摩擦面(24)和压力板(22)之间。一输出轴(19),所述的外壳(32)通过轴承装在其上,所述的轴(19)固定到从动盘(21)可一起转动,而压力板(22)推动盘(21)与摩擦面(24)啮合;一阻尼器(16),有一偏压的飞轮(12)和离合器外壳(32)使阻尼器(16)处在不受力的一个相对的角度位置,阻尼器(16)设置在飞轮(12)和离合器组件(14)之间,阻尼器(16)包括多个具有第一端(50、60、68、76)和第二端(54、62、70、78)的板簧(42-48),其中第一端与飞轮(12)相连接,而第二端与离合器外壳(32)相连接,每个板簧的第一和第二端之间隔开角度为大于180°而小于一圈的角度间隔,该角度足够提供部分负值弹簧特性,因而板簧(42、44、46、48)从不受力状态弹性地偏开使飞轮(12)和离合器外壳(32)之间可作相对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簧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用枢轴销与飞轮及离合器外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簧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用枢轴销与飞轮及离合器外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板簧至少有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簧都设置在与组件的转轴垂直的一个公共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4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簧至少有三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簧都设置在与组件的转轴垂直的一个公共平面内。
全文摘要
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飞轮离合器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和离合器外壳之间的外阻尼器,它允许飞轮和离合器外壳之间作相对运动而弹性地阻止在驱动及空转工况时的相对运动。离合器外壳相对比较重,在它由组件的主飞轮带动转动时起辅助飞轮的作用。设置在外壳内的离合器机构包括一刚性的从动盘,它保证在传动线上最低的惯性。阻尼器可以包括多个弧形的成组板簧,它们一端与飞轮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器组件的重的外壳相连接。这种组件提供了改进的可变速性,同时在传动线的空转和传动工况都可减少机械磨损。
文档编号F16F15/121GK1074985SQ9211498
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安德茨·萨兹考斯克 申请人:达纳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