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0219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其具有:行星架以及分别构成为圆柱齿轮的第一和第二从动轮,其中通过所述差速器将施加到行星架上的驱动功率分流到第一从动轮上和第二从动轮上。
【背景技术】
[0002]差速器通常构成为行星轮传动机构并且主要用于将经由功率输入端输送的输入功率分流或分配到两个驱动轴上。差速器极其频繁地用作为汽车制造中的所谓的车桥差速器。在此,通过驱动发动机提供的驱动功率经由差速器分配到被驱动的转动轮的轮驱动轴上。这两个朝转动轮引导的轮驱动轴在此各以相同大的转矩、即以均衡的方式驱动。在直线行驶的情况下,转动轮相同快地转动。在弯道行驶的情况下,转动轮的转速彼此不同。车桥差速器实现转速差。转速能够自由地调整,仅这两个速度的平均值不变。在过去,该差速器以大的宽度构成为所谓的锥齿轮差速器。除了该构型之外,差速器也以所谓的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形式构成。在该圆柱齿轮差速器中,将作用为功率输出端的从动轮经由至少两个彼此接合的进而以能沿相反方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地耦联的回转行星件耦联,所述回转行星件典型地构成为圆柱齿轮。
[0003]从US 8, 221,278 B2中已知一种圆柱齿轮差速器,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架由圆柱齿轮齿圈以及一对轴向地结合在圆柱齿轮齿圈上的毂覆盖件组成。毂覆盖件构成为板式成型件并且在轴向上轮廓构成为,使得所述毂覆盖件在组装的状态下形成容纳空间,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容纳分别构成为圆柱齿轮的第一和第二从动轮。这两个从动轮经由回转行星件反向传动地耦联。回转行星件形成第一回转行星组和第二回转行星组。第一回转行星组的回转行星件与第一从动轮接合,第二回转行星组的回转行星件与第二从动轮接合。通过将回转行星件在圆柱齿轮装齿部相互轴向错开的情况下组装,进行回转行星件的传动的耦联。圆柱齿轮齿部的在此保持空出的、彼此背离的部段接合到相应的从动轮中。此外,回转行星件经由支承销来支承。支承销以其端部部段安装在本身构成在毂覆盖件中的容纳孔中。设置用于驱动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圆柱齿轮齿圈和安装在所述圆柱齿轮齿圈上的毂覆盖件形成刚性的行星架结构。从动轮在该行星架结构中经由滚动轴承轴向地和径向地支撑。所述滚动轴承构成为滚柱轴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实现开始所提出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特征在于有利的机械的运行性能和高运动刚度并且还能够成本适宜地制造。
[0005]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差速器实现,其具有:
[0006]-行星架,
[0007]-行星架轴承装置,用于支承行星架以围绕回转轴线回转,
[0008]-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回转轴线同轴地设置并且形成第一从动轮齿部,
[0009]-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同样与回转轴线同轴地设置并且形成第二从动轮齿部,
[0010]-回转行星装置,所述回转行星装置本身将第一和第二从动轮以能沿相反方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地耦联,并且为此包括回转行星件,所述回转行星件随行星架回转并且相对于行星架能够围绕行星轮轴线转动,
[0011]-其中行星架轴承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分别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并且
[0012]-在轴承环中的至少一个处安装有与回转轴线同轴的插入元件,所述插入元件形成引导结构,经由所述引导结构径向地和/或轴向地在轴承环上支撑从动轮中的至少一个。
[0013]由此,有利可行的是,实现一种差速器,其中设置用于支承行星架的滚动支承件承载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本身以高刚度精确地径向和轴向地支撑从动轮。有利地,由此在轴向结构空间需求小的情况下提高差速器系统的总刚度并且抵抗从动轮的倾斜和过量的轴向的移动。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差速器构成为,使得将随行星架环绕的插入元件拉近以轴向和径向地支撑从动轮。在此优选的是,实现将轴承装置联接到回转轴承上,使得轴承外环为承载行星架的那些轴承环。轴承外环与行星架的耦联在此能够通过将轴承外环分别容纳在随行星架环绕的环凸缘中的方式实现。相应的环凸缘在此能够通过毂覆盖件形成,所述毂覆盖件轴向和径向地固定在行星架上并且承载所述行星架。该毂覆盖件优选作为板式成型件制成。于是,上述相应的轴承外环能够在容易的压配合的情况下配合在环凸缘中。为了确定相应的轴承外环在环凸缘中的轴向位置,有利可行的是,在轴承外环上分别构成环形肩部,所述环形肩部本身在将所述轴承外环压入毂覆盖件的相应的环凸缘中的情况下确定相应的轴承外环的轴向的推入位置。
[0015]这两个滚动轴承有利地构成为角接触球轴承,其中优选以所谓的O形布置将滚动轴承结合到差速器中。
[0016]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能够构成为,使得相应的从动轮具有轴向地向外突出超过其齿部平面的、套筒状的连接部段,以连接轮驱动轴,其中还优选的是,行星架轴承装置构成为,使得在其相应的轴承内环和连接部段之间保留适合于容纳径向地承载轴承内环的静态部件的环形空间。每个静态部件例如能够构成为环凸缘,所述环凸缘与差速器壳体整体地构成并且轴向地沉入到所述环形空间中。
【附图说明】
[0017]本发明的其他的细节和特征从结合附图的如下描述中得出。其示出:
[0018]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轴向剖开图;
[0019]图1b示出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俯视图;
[0020]图2示出用于进一步说明用于轴向地支撑从动轮的插入元件的结构的细节图;
[0021]图3示出用于说明从动轮和相关联的回转行星件的结构的示意分解图;
[0022]图4用于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一个变型形式的结构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根据图1a的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轴向剖开图。差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差速器并且包括行星架3和构成为滚动支承件的用于支承行星架3以围绕回转轴线X回转的行星架轴承装置。
[0024]此外,差速器包括第一从动轮I,所述第一从动轮与回转轴线X同轴地设置并且形成第一从动轮齿部la。此外,差速器包括第二从动轮2,所述第二从动轮同样与回转轴线X同轴地设置并且形成第二从动轮齿部2a。
[0025]这两个从动轮1、2经由在该视图中没有进一步覆盖的行星轮装置P被以能沿相反方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地耦联。在此,行星轮装置P包括回转行星件P1、P2,所述回转行星件随行星架3回转并且相对于所述行星架能够转动。
[0026]在此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特征在于:行星架轴承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L1、L2,所述滚动轴承分别包括轴承内环Ll1、L2i和轴承外环Lla、L2a,并且在轴承环Lla、L2a中的至少一个处安装有插入元件E1、E2,所述插入元件形成引导结构,经由所述引导结构将从动轮1、2中的至少一个径向地和/或轴向地支撑。插入元件E1、E2通过轴承装置相对于回转轴线X定心。相应的插入元件1、2环盘形地构成并且在轴向剖面中具有沟槽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的沟槽底部区域朝向相邻的从动轮1、2,并且所述沟槽底部的开口区域朝向相应的轴承L1、L2。
[0027]在此示出的差速器的特征在于相对短的轴向结构长度,并且此外出于安装方面的观点能够尤其有利地组合。如可识别的那样,在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中,在那设置用于轴向和径向支承从动轮1、2的插入元件E1、E2通过相应的随行星架3回转的轴承环Lla、L2a定心并且在此与行星架3连接。插入元件E1、E2也能够配设有几何结构,所述几何结构接合在行星架上、尤其接合在其毂覆盖元件7、8上。
[0028]在这里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轴承装置中,轴承外环Lla、L2a为承载行星架3的轴承环。通过轴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