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94080阅读:来源:国知局
路线可以看出,本发明在运行时,主动摩擦盘7与从动摩擦盘6在变速蝶簧作用下紧密贴合,形成一个保持一定压力的自动变速机构,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变速轴套的轴向厚度来调整离合器啮合所需压力,达到传动目的,此时,动力带动主动摩擦盘7、从动摩擦盘6、传动轴1,使传动轴I输出动力逆时针旋转;此时慢挡超越离合器处于超越状
??τ O
[0045]机动车启动时阻力大于驱动力,阻力迫使传动轴I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传动轴I的外螺旋凸轮Ia的作用下,从动摩擦盘6压缩变速蝶簧;从动摩擦盘6和主动摩擦盘7分离,同步,慢挡超越离合器啮合,动力带动主动摩擦盘7、第一慢挡齿轮10、慢挡中间轴11、第二慢挡齿轮12、超越离合器的外圈15、内圈14、从动摩擦盘6和传动轴1,使传动轴I输出动力以慢挡速度转动;因此,自动实现了低速挡起动,缩短了起动时间,减少了起动力。与此同时,变速蝶簧吸收运动阻力矩能量,为恢复快挡挡位传递动力蓄备势能。
[0046]启动成功后,行驶阻力减少,当分力减少到小于变速蝶簧所产生的压力时,因被运动阻力压缩而产生变速蝶簧压力迅速释放推动下,完成从动摩擦盘6和主动摩擦盘7恢复紧密贴合状态,慢挡超越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
[0047]行驶过程中,随着运动阻力的变化自动换挡原理同上,在不需要剪断驱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变挡,使整个机车运行平稳,安全低耗,而且传递路线简单化,提高传动效率。
[004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箱体和与箱体转动配合且将动力输出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慢挡传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从动摩擦盘、主动摩擦盘和变速弹性元件; 主动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以摩擦面相互配合的方式形成传递快档的盘式摩擦传动副,主动摩擦盘的摩擦面和从动摩擦盘的摩擦面之间采用环形凸起嵌入环形槽的方式形成传递快档的盘式摩擦传动副,且环形凸起的横截面和环形槽的横截面为梯形使主动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形成内外双锥面摩擦传动;变速弹性元件施加使从动摩擦盘与主动摩擦盘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从动摩擦盘外套于传动轴且与其通过主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所述驱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于箱体,外转子与主动摩擦盘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转子通过传动支架与主动摩擦盘传动配合,所述慢挡传动机构包括超越离合器和中间减速传动机构,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和滚动体,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外圈轴向端面形成环形凹陷,所述内圈转动配合设置于该环形凹陷内且啮合空间形成于内圈外圆与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之间;所述主动摩擦盘通过中间减速机构将动力输入至超越离合器外圈,所述超越离合器内圈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至从动摩擦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转动配合外套于传动轴至少设有一个中间凸轮套,所述中间凸轮套一端与从动摩擦盘通过凸轮副I传动配合,另一端通过凸轮副II与超越离合器内圈传动配合并将慢挡动力由中间减速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递至从动摩擦盘;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在动力输出旋转方向上与外圈之间超越,所述主动摩擦盘通过中间减速传动机构与超越离合器的外圈传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还包括支撑辊组件,所述支承辊组件至少包括平行于超越离合器轴线并与滚动体间隔设置的支承辊,所述支承辊外圆与相邻的滚动体外圆接触,所述支承辊以在超越离合器的圆周方向可运动的方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轴向延伸出外圈的环形凹陷且延伸部内圆具有可与传动轴配合的内圈支撑部,所述外圈内圆具有可与传动轴配合的外圈支撑部;所述内圈支撑部的外圆形成外螺旋凸轮I,中间凸轮套设有内螺旋凸轮I,该内螺旋凸轮I与外螺旋凸轮I相互配合形成螺旋凸轮副I,所述凸轮副II为螺旋凸轮副I。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组件还包括支承辊支架,所述支承辊以可沿超越离合器圆周方向滑动和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通过支承辊支架支撑于外圈的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和内圈外圆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支架包括对应于支承辊两端设置的撑环I和撑环II,所述撑环I和撑环II分别设有用于供支承辊两端穿入的沿撑环I和撑环II圆周方向的环形槽,所述支承辊两端与对应的环形槽滑动配合;所述外圈的环形凹陷轴向底部设有用于通过润滑油的过油孔,所述撑环I位于环形凹陷轴向底部且撑环I的环形槽槽底设有轴向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凸轮副由所述从动摩擦盘一体成型的从动盘轴套内圆设有的内螺旋凸轮II和传动轴设有的内螺旋凸轮II相互配合形成,所述主动摩擦盘以可轴向滑动的方式外套于从动盘轴套形成盘式摩擦传动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传动支架一端与主动摩擦盘连接并传动配合,远离主动摩擦盘的一端转动配合支撑于变速箱体,所述变速弹性元件位于传动支架与传动轴之间的空间且外套于外套于传动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外转子电机双锥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包括外转子驱动电机、箱体和传动轴,还包括慢挡传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的主动摩擦盘的摩擦面和从动摩擦盘的摩擦面采用双锥面摩擦传动,本发明采用摩擦盘形成分离结合的结构,具有反应灵敏的优点,且轴向尺寸较小;同时,采用摩擦面的径向截面呈梯形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相互嵌合的结构,形成双锥面,分散摩擦面的接合,不但利于保证主动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的同轴度,还利于增大摩擦面,保证在有限的弹性力条件下保持良好的传动;还利于保证分离、接合的灵敏,提高传动精度,适用于电动车领域。
【IPC分类】F16H15/04
【公开号】CN105114572
【申请号】CN201510565770
【发明人】梁稚子
【申请人】梁稚子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