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切换和控制变速器的功能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164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用于切换和控制变速器的功能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动力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在变速器连接侧面上具有用于将控制装置连接到要被控制的变速器上的接头并且在至少一个另外的侧面上具有用于电控单元和/或促动器的至少一个接头。
【背景技术】
[0002]这种控制装置通常用在自动化的换挡变速器中。为了在要被控制的变速器中挂入相应的挡位,同类的控制装置通常具有许多元件。大多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促动器,其中,相应的一个促动器用于选择挡位槽道以及相应的另一个促动器用于选择挡位。由于不同的促动器以及机械行程的转换,这种控制装置通常需要大的结构空间。一方面,同类装置本身的尺寸就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构造方式在例如由于维护或故障而需要拆卸组件时也带来缺陷。
[0003]例如由DE102010009338A1已知一种变速器调节器,其中,设置有用于沿着选择槽道移动挡位选择元件的槽道选择调节缸,以及设置有用于沿着相应的挡位槽道移动挡位选择元件以便挂入挡位的挡位选择调节缸。建议通过设置用于选择槽道的止动元件来简化构造方式,使得取代相应于各挡位槽道的多个位置,槽道选择调节缸能构成为只具有两个位置的缸,并且中间位置借助于止动元件保持。
[0004]在DE102006005249A1中公开了按另一种构造方式的变速器调节装置。其具有能借助于促动器沿着切换轴纵轴线运动的切换轴。在切换轴上固定地安装有切换拨指。通过切换轴的轴向运动,切换拨指与切换杆协调。借助于另一铰接在切换轴上的促动器,该切换轴绕其纵轴线旋转,使得切换拨指与相应的切换杆嵌接并且为了挂入挡位而移动该切换杆。在变速器拨指周围设置有闭锁装置,其用于将未被选择的切换杆借助于止挡部保持在中性位置中。该构造方式基本上证明是合适的,但是根据安装情况也需要大的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根据开头所述类型的用于控制在动力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紧凑的构造方式,在该控制装置中,尤其是部件数量减少,并且各元件能以简单的方式方法更换。在这种控制装置中尤其是应最小化位于外部的电缆和/或软管。
[0006]该目的由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出发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相结合地实现。接着的从属权利要求描述本发明有利的扩展方案。
[0007]本发明包括这样的技术教导,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支承在壳体上的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为了选择变速器挡位能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并且为了选择变速器槽道能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运动。
[0008]由此实现一种明显更紧凑的构造方式。整个控制装置由壳体限定并且调节元件支承在壳体上。调节元件优选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在壳体上。按本发明,调节元件为了选择变速器挡位能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并且为了选择变速器槽道能在第二方向上运动。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运动不仅包括平移的运动而且包括旋转的运动,即不仅包括在直线轨迹上来回的运动而且包括围绕限定的轴线来回的枢转运动。这些运动也可以组合。此外,也可以设置沿着弯曲轨迹的运动。优选设置两个促动器来执行这些运动,其中,尤其是每个促动器设置为用于使调节元件在其中一个方向上运动。
[0009]在优选的第一实施形式中,调节元件借助于调节轴支承在壳体上,所述调节元件能借助于调节轴绕该调节轴旋转地运动。按照该实施形式,第二方向是调节轴的平移的方向,调节元件为了选择变速器槽道能在该第二方向上运动。调节元件优选至少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调节轴上,使得该调节元件能在调节轴的轴向运动时一同运动。调节轴本身优选直接支承在壳体上并优选至少部分地穿过该壳体延伸。
[0010]此外,优选设置有至少部分地穿过壳体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调节元件嵌接,使得调节元件能绕轴、尤其是绕调节轴枢转。借助于该活塞杆,按该实施形式,调节元件能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即在此能枢转,以便切换或者说挂入挡位。为此原则上可以选择任意合适的枢转轴。然而,具有最少部件数量的最简单解决方案通过将调节轴选择为枢转轴实现。活塞杆至少部分地穿过壳体延伸并且优选直接支承在壳体上。活塞杆优选与合适的促动器连接,所述促动器设置为用于使活塞杆沿活塞杆纵轴线运动。活塞杆与调节元件之间的嵌接能例如通过合适的连接机构、例如可枢转的连接件实现,或者通过相应的一对凹部和凸部实现。
[0011]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中,调节元件具有变速器拨指,所述变速器拨指为了嵌接到变速器中而通过在壳体的壳体连接侧面中的开口从壳体延伸出来。因此,壳体在一个侧面即变速器连接侧面上具有开口,控制装置通过该开口能与动力传动系统的要被控制的变速器连接或者说耦联。开口的几何结构选择为,使得控制装置能直接装配到现有的要被控制的变速器的现有的耦合位置上。为此优选在控制装置的壳体上在开口的区域中设置有合适的装配元件、例如定心孔和/或定心销、螺纹孔和/或螺纹销、用于螺纹件的通孔、螺纹件及类似物。调节元件的变速器拨指从该开口延伸出来,使得变速器拨指能与要被控制的变速器在功能方面嵌接,使得控制装置能控制要被控制的变速器。通过该扩展方案也能实现部件数量少的紧凑构造方式。控制装置能通过在壳体中的开口直接与变速器耦联,可以省去附加的装配机构。
[0012]按照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控制元件具有嵌接凸部,所述嵌接凸部嵌接到活塞杆上的凹部中并且与变速器拨指对置地从调节元件的基体延伸出来,其中,调节轴在嵌接凸部与变速器拨指之间穿过基体延伸。调节元件在其基体上具有两个凸部:一个凸部构成变速器拨指,而另一个凸部构成嵌接凸部。基体具有凹部、优选通孔,调节轴穿过该凹部延伸。嵌接凸部优选构成为,使得在活塞杆与调节元件之间的耦合基本上不受扭矩和横向力。在此,嵌接凸部和活塞杆优选彼此不固定地相连接,而是仅通过在这两个元件之间的接触实现力传递。调节元件本身优选是一件式的,例如由金属例如钢制成。由此实现允许非常紧凑的构造方式的简化的设计结构。调节元件不仅直接与活塞杆连接以使调节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且同时直接与调节轴连接以使调节元件在第二方向上运动。避免间接的力传递和运动传递,从而也能使部件数量减少。
[0013]此外,在此优选在基体上设置有第一止动元件,并且在壳体上设置有配合的第二止动元件,使得调节元件能在中间位置中在壳体上锁止。这是优选的,以便在不挂挡时将调节元件保持在中性位置中。例如基体具有侧面的凸部,所述凸部具有例如圆锥形的凹口。于是在壳体上,配备圆锥形凸部的配合的止动元件可以支承在凹部中,例如借助于弹簧进行支承。显而易见地也能考虑其它的配置,例如在调节元件上的侧面的凹口以及在壳体上的设有构成为与该凹口嵌接的凸部的片簧。取而代之,也优选使用滑槽导向机构,以便将调节元件锁定在中间位置中。
[0014]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活塞杆与气动活塞共同作用,该气动活塞固定在壳体上并且设置为用于调节活塞杆。因此,气动活塞作为用于使活塞杆运动的促动器起作用。优选气动活塞设置为用于无级地调节活塞杆。变速器挡位借助于活塞杆选择。在此,因为根据要被控制的变速器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用以使调节元件运动或者枢转,所以优选将气动活塞设计为无级的。优选调节元件的中间位置通过在气动活塞本身中的止挡部通过活塞的气动的进气而被限定和启动。按照这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气动活塞固定在壳体上。为此,壳体具有为此设置在一个侧面上的接头,或者气动活塞直接集成到壳体中。气动活塞与壳体一起共构成一个单元,该单元作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