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减震材料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38429阅读:来源:国知局
PVC (其中导电性微粒14.9重量%)中,加入45.7重量%减震赋予用的有机复合材料(其中层状的云母22.5重量%)、3.3重量%的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和1.5重量%的交联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制作减震材料的试料。
[0090]该比较例2中,在作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中只包含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而不包含纤维素纤维。
[0091]《基于中央加振法的损耗系数测定》
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2的试料,用中央加振法(10X200X0.8mm 12.35g钢板)测定了损耗系数的频率依赖性。
[0092]作为测定系统,使用了由振荡器为Type 2825、放大器为Type 2718、加振器为Type 4809、加速度传感器为Type 8001构成的系统(均为B&K公司制造),各机器的控制使用了个人电脑。
[0093]此时,共振频率测定了第I次~第7次。将该损耗系数的测定结果示于图5中。
[0094]《基于动态粘弹性测定的损耗角正切测定》
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2的试料,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IT计量控制公司制造DVA-200S)测定了于30°C ~70°C的损耗角正切(tan 6 )。
[0095]此时,将振动频率变为0.2Ηζ、1Ηζ、6Ηζ而进行测定。
[0096]将其结果示于图6~8中。
[0097]《基于介电色散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介电损耗率测定》
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2的试料,使用上述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测定了相对介电常数(e’)和相对介电损耗率(e")的频率依赖性。
[0098]将其结果示于图9、图10中。
[0099]《评价》
图5中所示的基于中央加振法的损耗系数测定的结果中,于约300取~约5000Hz的频率范围,在作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中混合了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和纤维素纤维两者的实施例1,与不包含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及纤维素纤维两者的比较例1、和只混合了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的比较例2比较,损耗系数明显变大,明确地显示了本发明的特征,即基于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和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的共存的协同效应。
[0100]进而,图6~图8所示的基于在0.2Hz、IHz、6Hz频率的动态粘弹性测定的损耗角正切(tan 6 )-温度(T)变化的曲线图中,于损耗角正切的温度变化大致固定的30°C -70°C的范围,在作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中混合了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和纤维素纤维两者的实施例1,与不包含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及纤维素纤维两者的比较例1、和只混合了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的比较例2比较,损耗角正切明显变大,这也明确地显示了本发明的特征,即基于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和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的共存的协同效应。
[0101]此时,根据频率,实施例1的损耗角正切与比较例I及比较例2的损耗角正切的差M0.2Ηζ>1Ηζ>6Ηζ 的顺序。
[0102]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于频率低的范围发挥更大的减震效果。
[0103]进而,本发明于频率低的范围发挥更大的减震效果的点,从以下来看也是明显的:在图10中所示的相对介电损耗率测定的曲线图中,于约500Hz以下的低频率范围,随着频率变小,实施例1与比较例I及比较例2中的相对介电损耗率(e〃)的差变大。
[0104]2.压电性纤维对于减震效果的长径比依赖性 <实施例2>
使用以下的各材料,制作实施例2的复合减震材料的试料。
[0105]作为基体用高分子材料,使用了共混有氯乙烯树脂的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PVC:商品名 NBRPVC601A INB Planning 公司制造)。
[0106]在该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了由炭黑形成的导电性颗粒。
[0107]作为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使用了具有导电体层的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商品名FT-4000石原产业公司制造,长轴长度:10 μπι,短轴直径:0.5 μ m,长径比:20)。
[0108]作为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使用了长径比为2.11的纤维素纤维(商品名SOLKA FLOCK#100今津药品工业公司制造,长轴长度:40 μπι,短轴直径:19 μπι)。
[0109]作为扁平状的填料,使用了层状的云母(商品名KURARITE MICA Kuraray公司制造)O
[0110]在48重量%的上述NBR/PVC (其中导电性微粒15重量%)中,加入3.1重量%的上述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4.3重量%的纤维素纤维、20重量%的云母、20重量%的减震赋予用的有机复合材料、3.1重量%的加工助剂和1.5重量%的交联剂,于140°C温度混炼,热棍加压成型后,切成1mmX 200mm大小,得到Imm厚的试验用膜。
[0111]〈实施例3>
除作为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使用了长径比为3.44的纤维素纤维(商品名SOLKA FL0CK#40今津药品工业公司制造,长轴长度:55 μ m,短轴直径:16 μ m)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制作了减震材料的试料。
[0112]〈实施例4>
除作为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使用了长径比为6.22的纤维素纤维(商品名SOLKA FLOCK# 1今津药品工业公司制造,长轴长度:100 μ m,短轴直径:16 μ m)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制作了减震材料的试料。
[0113]〈比较例3>
在上述NBR/PVC中不加入针状的二氧化钛微细颗粒及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制作了减震材料的试料。
[0114]在该减震材料中,含有40重量%的导电性微粒。
[0115]《基于中央加振法的损耗系数测定》
对于实施例2~4及比较例3的试料,用中央加振法(10 X 200 X 0.8mm 12.35g钢板)测定了损耗系数的频率依赖性。
[0116]作为测定系统,使用了由振荡器为Type 2825、放大器为Type 2718、加振器为Type 4809、加速度传感器为Type 8001构成的系统(均为B&K公司制造),各机器的控制使用了个人电脑。
[0117]此时,共振频率测定了第I次~第7次。将该损耗系数的测定结果示于图11中。
[0118]《评价》
如从图11所明确的那样,实施例2~实施例4的减震材料,于约60Hz~约500Hz的低频率范围,与比较例3的减震材料相比得到了 2倍以上的损耗系数,由此可以证实本发明的效果O
[0119]另外,实施例2~实施例4的减震材料,于约60Hz~约500Hz的低频率范围,以压电性纤维即纤维素纤维的长径比由大到小的顺序,即,以实施例4、实施例3、实施例2的顺序,损耗系数变大。
[0120]进而,即使在超过500Hz的频率范围,该倾向也未变化。
[0121]从该结果可以理解通过使压电性纤维的长径比增大,于压电性纤维中产生了更大的电能。
[0122]符号说明
I...复合减震材料、2...高分子材料、3...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4.??压电性纤维、5..?扁平状的填料、6..?导电性微粒。
【主权项】
1.复合减震材料,其中,在作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中,混合了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和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2.复合减震材料,其中,在作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中,混合了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由无机材料形成的扁平状的填料和导电性微粒。3.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减震材料,其中,所述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由二氧化钛形成。4.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减震材料,其中,所述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中,在由针状的二氧化钛形成的核体的表面设置了导电体层。5.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减震材料,其中,所述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由纤维素纤维形成。
【专利摘要】提供与以往技术相比可以发挥更有效的减震作用的减震材料。本发明的复合减震材料1为在作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2中混合了由二氧化钛形成的针状的高介电常数电介质3和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压电性纤维4的复合减震材料,优选为还混合了由无机材料形成的扁平状的填料5和导电性微粒6的复合减震材料。作为压电性纤维4,可以优选使用由纤维素纤维形成的压电性纤维。
【IPC分类】H01L41/193, H01L41/113, F16F15/02
【公开号】CN105190086
【申请号】CN201380075116
【发明人】住田雅夫, 金子核, 村濑和孝
【申请人】木曾兴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3年9月27日
【公告号】EP2980443A1, US20160040744, WO2014155786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