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436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
【背景技术】
[0002]变速箱输出轴齿轮一般包括传动齿轮和用于与套筒啮合的花键,安装时,变速箱输出轴齿轮旋转配合套装在输出轴上,当套筒不与花键啮合时,输出齿轮空转,当套筒与花键啮合后,输出轴齿轮通过套筒驱动输出轴旋转,以实现动力输出的目的。
[0003]现有的输出轴齿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仍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由于齿轮具有在传动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力,传统的齿轮在硬度上存在一定不足,常常受到磨损;其次,润滑效果差,由于贯通孔内壁与输出轴之间润滑不充分,常常存在摩擦,影响使用寿命;还有耐腐蚀性能差,由于润滑油中含有硫等化学元素,常常会腐蚀齿轮表面,加速齿轮磨损;此外,与套筒挂档操作时,往往还存在卡涩、磕碰等问题,导致变速箱的变速操作不平稳,影响变速箱的换挡操作手感。上述因素均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和寿命O
[0004]针对贯通孔内壁与输出轴之间润滑不充分常常存在摩擦的情况,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186940 U在齿轮本体上设置斜油槽的方式,增加进入通孔内的润滑油的量,但是在本体上增设斜油槽会影响齿轮的强度,一定程度上影响齿轮的使用。
[0005]因此,一种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减小齿轮与输出轴之中的摩擦,还能够具有较高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减小齿轮与输出轴之中的摩擦。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具有较高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包括:
[0009]齿轮本体,在其轴向中心设有贯通孔,齿轮本体由同轴小轮盘和大轮盘组成;
[0010]小轮盘,其位于齿轮本体的前部,在小轮盘的外圆周设有花键,其用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以及
[0011]大轮盘,其位于齿轮本体的后部,在大轮盘的外圆周设有传动齿轮,在大轮盘的后部均布设有用于增加齿轮强度的筋板,大轮盘用于与从动轮相啮合;
[0012]其中,在齿轮本体的内圆周设有螺纹状油槽,所述螺纹状油槽便于润滑油进入并存留在贯通孔内,能够长久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
[0013]优选的是,所述传动齿轮为渐开线齿轮。
[0014]优选的是,所述花键为渐开线花键。
[0015]优选的是,在所述花键的前端设有弧形曲面,便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
[0016]优选的是,在所述大轮盘上设有与贯通孔连通的第一环形油槽,第一环形油槽与螺纹状油槽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进入螺纹状油槽内部。
[0017]优选的是,在所述小轮盘上设有与贯通孔连通的第二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与螺纹状油槽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进入螺纹状油槽内部。
[0018]优选的是,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外部设有氧化涂层,能够有效地增加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耐腐蚀性。
[0019]优选的是,所述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由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镁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设有螺纹状油槽,使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减小齿轮与输出轴之中的摩擦;2、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由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镁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3、在齿轮本体上设有氧化层,能够防腐蚀。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的剖示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的俯视图。
[0023]图中:齿轮本体1,大轮盘110,传动齿轮111,第一环形油槽112,筋板113,小轮盘120,花键121,贯通孔130,螺纹状油槽1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如图1所示,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在齿轮本体I轴向中心设有贯通孔130,齿轮本体I由同轴小轮盘和大轮盘组成;小轮盘120,小轮盘120位于齿轮本体I的前部,在小轮盘120的外圆周设有花键121,小轮盘120用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以及大轮盘110,大轮盘110位于齿轮本体I的后部,在大轮盘110的外圆周设有传动齿轮111,在大轮盘110的后部均布设有用于增加齿轮强度的筋板113,大轮盘110用于与从动轮相啮合其中,在齿轮本体I贯通孔130的内圆周设有螺纹状油槽130,所述螺纹状油槽130便于润滑油进入并存留在贯通孔内,能够长久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
[0026]在使用过程中,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旋转连接在输出轴上,当套筒不与花键121啮合时,传动齿轮111空转,当套筒与花键121啮合后,传动齿轮111通过套筒驱动输出轴旋转,以实现动力输出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润滑油通过螺纹状油槽130进入并存留在贯通孔130内,能够长久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111为渐开线齿轮,其相较其他齿轮而言传动更加平稳且振动小。
[002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花键121为渐开线花键,其相较其他类型齿轮而言齿数多、齿端,齿根部厚,承载能力强,易自动定心,安装精度高,有利于增加轴的刚度。
[002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花键121的前端设有弧形曲面,便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弧形曲面有利于减小套筒与花键121啮合操作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其啮合的过程更加平滑,避免了卡涩、磕碰等问题。
[00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大轮盘110上设有与贯通孔130连通的第一环形油槽112,第一环形油槽112与螺纹状油槽131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进入螺纹状油槽131内部。
[003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小轮盘120上设有与贯通孔130连通的第二环形油槽122,第二环形油槽122与螺纹状油槽131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进入螺纹状油槽131内部。
[003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齿轮本体I的外部设有氧化涂层,能够有效地防止润滑油中含有硫等化学元素对齿轮表面的腐蚀,能够有效地增加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耐腐蚀性。
[003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由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镁铝合金制成,先将铝镁和金在氮气条件下熔融,冷却后再在550-580°C高温回火处理,采用均化退火的方式使其冷却。经过热处理后的铝镁合金,有效地改善了镁铝合金内部的晶格状态,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
[003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镁铝合金齿轮,由于设有螺纹状油槽,使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减小齿轮与输出轴之中的摩擦;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由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镁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齿轮本体上设有氧化层,能够防腐蚀。
[0035]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齿轮本体,在其轴向中心设有贯通孔,齿轮本体由同轴小轮盘和大轮盘组成; 小轮盘,其位于齿轮本体的前部,在小轮盘的外圆周设有花键,其用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以及 大轮盘,其位于齿轮本体的后部,在大轮盘的外圆周设有传动齿轮,在大轮盘的后部均布设有用于增加齿轮强度的筋板,大轮盘用于与从动轮相啮合; 其中,在齿轮本体的内圆周设有螺纹状油槽,所述螺纹状油槽便于润滑油进入并存留在贯通孔内,能够长久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为渐开线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为渐开线花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花键的前端设有弧形曲面,便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轮盘上设有与贯通孔连通的第一环形油槽,第一环形油槽与螺纹状油槽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进入螺纹状油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轮盘上设有与贯通孔连通的第二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与螺纹状油槽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进入螺纹状油槽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外部设有氧化涂层,能够有效地增加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耐腐蚀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由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镁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用铝镁合金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在其轴向中心设有贯通孔,齿轮本体由同轴小轮盘和大轮盘组成;小轮盘,其位于齿轮本体的前部,在小轮盘的外圆周设有花键,其用于与变速箱套筒相啮合;以及大轮盘,其位于齿轮本体的后部,在大轮盘的外圆周设有传动齿轮,大轮盘用于与从动轮相啮合;其中,在齿轮本体的内圆周设有螺纹状油槽,所述螺纹状油槽便于润滑油进入并存留在贯通孔内,能够长久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螺纹状油槽,使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减小齿轮与输出轴之中的摩擦;由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镁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耐腐蚀。
【IPC分类】F16H55-17, F16H57-04, F16H55-06
【公开号】CN204553762
【申请号】CN201520225253
【发明人】周影, 齐锦刚, 王冰, 王润泽, 王建中
【申请人】辽宁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