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钻用驱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694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自动钻用驱动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动力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钻用驱动器。
【背景技术】
[0002]驱动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设备上。例如,台钻等等设备。传统驱动器的结构包括了丝杆和丝杆螺母的结构,驱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转动,即将动力输出。
[0003]目前,现有的驱动器其冷却效果较差(丝杆螺母和丝杆传动产生热量),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散热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自动钻用驱动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自动钻用驱动器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滚珠丝杆和套设在滚珠丝杆上的丝杆螺套,在滚珠丝杆穿设在具有腔室的缸体上且与缸体转动连接,在滚珠丝杆的上端连接有驱动带轮,在缸体的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冷却油进口,在缸体的另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冷却油出口 ;所述的冷却油进口和冷却油出口之间连接有循环管,所述的缸体内设有套在滚珠丝杆外围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油进口和冷却油出口上,在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换热管连接且能防止换热管晃动的定位结构。设置了定位结构能够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0006]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缸体内壁的若干圆周分布的连接架,所述的换热管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上。
[0007]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缸体包括居中设置的筒状体,在筒状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的筒状体和端盖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连。
[0008]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筒状体内的连接杆,在每个端盖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连接杆——对应且与连接杆螺纹相连的连接螺栓。
[0009]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筒状体和端盖之间密封连接。
[0010]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缸体外壁设有散热结构。
[0011]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圆周分布在缸体外壁的散热筋。
[0012]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循环管为弯曲管和直管中的任意一种。
[0013]在上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中,所述的换热管为换热盘管且分布在缸体的内壁。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应自动钻用驱动器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由于设置了具有腔室的缸体和与腔室连通的冷却油进口和冷却油出口,该结构能将腔室中的热量带动,从而保证滚珠丝杆的使用寿命,无形中延长了电动缸的使用寿命。2、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3、由于设置了换热管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丝杆螺套11、滚珠丝杆12、驱动带轮12a、缸体2、腔室21、冷却油进口 22、冷却油出口 23、循环管24、循环栗25、散热筋26、连接架27、筒状体2a、端盖2b、连接杆31、连接螺栓32、换热管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自动钻用驱动器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滚珠丝杆12和套设在滚珠丝杆12上的丝杆螺套11,在滚珠丝杆12穿设在具有腔室21的缸体2上且与缸体2转动连接,在滚珠丝杆12的上端连接有驱动带轮12a,在缸体2的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冷却油进口 22,在缸体2的另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冷却油出口 23 ;所述的冷却油进口 22和冷却油出口 23之间连接有循环管24,在循环管24上设有循环栗25。所述的缸体2内设有套在滚珠丝杆12外围的换热管4,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油进口 22和冷却油出口 23上,在缸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换热管4连接且能防止换热管4晃动的定位结构。换热管4为换热盘管且分布在缸体2的内壁。
[0019]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缸体2内壁的若干圆周分布的连接架27,所述的换热管4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27上。
[0020]其次,在缸体2外壁设有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包括若干圆周分布在缸体2外壁的散热筋26。
[002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缸体2包括居中设置的筒状体2a,在筒状体2a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2b,筒状体2a和端盖2b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筒状体2a和端盖2b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连。进一步地,这里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筒状体2a内的连接杆31,在每个端盖2b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连接杆31 —一对应且与连接杆31螺纹相连的连接螺栓32。
[0022]当腔室中填充有润滑油时,将换热管4的两端连接在冷却油进口 22和冷却油出口23上,通过换热管4将润滑油中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的目的。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丝杆螺套11、滚珠丝杆12、驱动带轮12a、缸体2、腔室21、冷却油进口 22、冷却油出口 23、循环管24、循环栗25、散热筋26、连接架27、筒状体2a、端盖2b、连接杆31、连接螺栓32、换热管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自动钻用驱动器,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滚珠丝杆(12)和套设在滚珠丝杆(12)上的丝杆螺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珠丝杆(12)穿设在具有腔室(21)的缸体(2)上且与缸体(2)转动连接,在滚珠丝杆(12)的上端连接有驱动带轮(12a),在缸体(2)的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冷却油进口(22),在缸体(2)的另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冷却油出口(23);所述的冷却油进口(22)和冷却油出口(23)之间连接有循环管(24),所述的缸体⑵内设有套在滚珠丝杆(12)外围的换热管(4),换热管⑷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油进口(22)和冷却油出口(23)上,在缸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换热管(4)连接且能防止换热管(4)晃动的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缸体(2)内壁的若干圆周分布的连接架(27),所述的换热管(4)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2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2)外壁设有散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圆周分布在缸体(2)外壁的散热筋(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4)为换热盘管且分布在缸体(2)的内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动力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钻用驱动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散热性差等技术问题。本自动钻用驱动器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滚珠丝杆和套设在滚珠丝杆上的丝杆螺套,在滚珠丝杆穿设在具有腔室的缸体上且与缸体转动连接,在滚珠丝杆的上端连接有驱动带轮,在缸体的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冷却油进口,在缸体的另一端侧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冷却油出口;所述的冷却油进口和冷却油出口之间连接有循环管,所述的缸体内设有套在滚珠丝杆外围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油进口和冷却油出口上,在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换热管连接且能防止换热管晃动的定位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散热性好且实用性强。
【IPC分类】F16H25/22
【公开号】CN204878575
【申请号】CN201520678929
【发明人】过丽清
【申请人】过丽清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