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展收的折叠封套及封套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9381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展收的折叠封套及封套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展收的折叠封套及封套组合体。
【背景技术】
[0002]大型、异型的武器装备实施野外封存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加工成封套将武器装置封闭起来,封闭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事先做好整体的封套,在使用时再将其展开将武器装置封罩起来。
[0003]现有的封套未能满足野外封存快速响应要求,即采用现有的封套将武器装置封罩时、拆除封套时、拆除后将封套收叠时各过程耗费时间较多,且封套折叠及张开极为不方便,不利于野外作业。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折叠及张开,提高野外封存快速响应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便于展收的折叠封套。它包括端部遮蔽体、位于端部遮蔽体左侧的左部遮蔽体以及位于端部遮蔽体右侧的右部遮蔽体;该端部遮蔽体的边沿包括端部前边沿、与端部前边沿相对的端部后边沿、位于端部前边沿左侧的端部左边沿以及位于端部前边沿右侧的端部右边沿;该端部左边沿呈锯齿状而具有多个左锯齿,每一个左锯齿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同一个左锯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连处形成一个第一齿尖点,而相邻的两个左锯齿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第一齿根点;该端部右边沿呈锯齿状而具有多个右锯齿,每一个右锯齿包括第三边和第四边,同一个右锯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相连处形成一个第二齿尖点,而相邻的两个右锯齿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第二齿根点;该端部左边沿与端部右边沿相对于端部遮蔽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一第一齿尖点与一第二齿尖点连线形成一横向第一折痕线,每一第一齿根点与一第二齿根点连线形成一横向第二折痕线,各第一折痕线和各第二折痕线均垂直于端部遮蔽体的纵向中心线;该左部遮蔽体的边沿包括左部前边沿、与左部前边沿相对的左部后边沿、位于左部前边沿左侧的左部左边沿以及位于左部前边沿右侧的左部右边沿;该左部右边沿呈锯齿状且与端部左边沿重合相连,每个左锯齿的第一边为第三折痕线,每个左锯齿的第二边为第四折痕线;该左部遮蔽体上设有数量与第一折痕线的数量相同的第七折痕线和数量与第二折痕线的数量相同的第八折痕线,每一条第七折痕线从一个第一齿尖点延伸至左部左边沿,每一条第八折痕线从一个第一齿根点延伸至左部左边沿;该右部遮蔽体的边沿包括右部前边沿、与右部前边沿相对的右部后边沿、位于右部前边沿左侧的右部左边沿以及位于右部前边沿右侧的右部右边沿;该右部左边沿呈锯齿状且与端部右边沿重合相连,每个右锯齿的第三边为第五折痕线,每个右锯齿的第四边为第六折痕线;该右部遮蔽体上设有数量与第一折痕线的数量相同的第九折痕线和数量与第二折痕线的数量相同的第十折痕线,每一条第九折痕线从一个第二齿尖点延伸至右部右边沿,每一条第十折痕线从一个第二齿根点延伸至右部右边沿。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封套组合体,它包括多个上述封套,这些封套中,每一个封套作为一个单元体,每一个单元体的左部遮蔽体作为该单元体的一条连接臂,每一个单元体的右部遮蔽体作为该单元体的另一条连接臂,即每一个单元体具有两条连接臂,这些单元体以连接臂与连接臂相连的方式合围成一圈防护圈。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套预先设置多道折痕线,按照这些折痕线可对封套进行反复折叠和张开,使用时以张开状态,存放时以折叠状态,便于对封套的折叠及张开。通过对这些折痕线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套组合体,具备上述封套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且能够提供足够的遮蔽空间。
【附图说明】
[000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封套处于折叠状态;
[0009]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封套处于张开状态;
[0010]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将封套展平后的示意图,其中封套未设置第一至第八贴块;
[001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将封套展平后的示意图,其中封套已设置第一至第八贴块;
[0012]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至第八贴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至第八贴块未贴合至封套上;
[0013]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至第八贴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至第八贴块已贴合至封套上;
[0014]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第一至第八贴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至第八贴块已贴合至封套上;
[0015]图8示出了图7的A部局部放大图;
[0016]图9示出了图7的B部局部放大图;
[0017]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封套处于张开状态;
[0018]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封套处于折叠状态;
[0019]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封套处于张开状态;
[0020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防护圈由2个单元体合围而成;
[0021]图14a和图1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防护圈由3个单元体合围而成;
[0022]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防护圈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封顶与防护圈处于未分离状态;
[0023]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防护圈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封顶与防护圈处于装配合的组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于展收的折叠封套,包括端部遮蔽体1、位于端部遮蔽体I左侧的左部遮蔽体2以及位于端部遮蔽体I右侧的右部遮蔽体3;
[0026]该端部遮蔽体I的边沿包括端部前边沿11、与端部前边沿11相对的端部后边沿12、位于端部前边沿11左侧的端部左边沿13以及位于端部前边沿11右侧的端部右边沿14,该端部前边沿11、端部左边沿13、端部后边沿12以及端部右边沿14首尾顺次连接;
[0027]该端部左边沿13呈锯齿状而具有多个左锯齿131,每一个左锯齿131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同一个左锯齿131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连处形成一个第一齿尖点134,而相邻的两个左锯齿131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第一齿根点135;
[0028I该端部右边沿14呈锯齿状而具有多个右锯齿141,每一个右锯齿141包括第三边和第四边,同一个右锯齿141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相连处形成一个第二齿尖点144,而相邻的两个右锯齿14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第二齿根点145;
[0029]该端部左边沿13与端部右边沿14相对于端部遮蔽体的纵向中心线101对称设置,每一第一齿尖点134与一第二齿尖点144连线形成一横向第一折痕线15,每一第一齿根点135与一第二齿根点145连线形成一横向第二折痕线16,各第一折痕线15和各第二折痕线16均垂直于端部遮蔽体的纵向中心线101;
[0030]该左部遮蔽体2的边沿包括左部前边沿21、与左部前边沿21相对的左部后边沿22、位于左部前边沿21左侧的左部左边沿23以及位于左部前边沿21右侧的左部右边沿24;该左部前边沿21、左部左边沿23、左部后边沿22以及左部右边沿24首尾顺次连接;
[0031]该左部右边沿24呈锯齿状且与端部左边沿13重合相连,每个左锯齿的第一边为第三折痕线132,每个左锯齿的第二边为第四折痕线133;
[0032]该左部遮蔽体2上设有数量与第一折痕线15的数量相同的第七折痕线25和数量与第二折痕线16的数量相同的第八折痕线26,每一条第七折痕线25从一个第一齿尖点134延伸至左部左边沿23,每一条第八折痕线26从一个第一齿根点135延伸至左部左边沿23;
[0033]该右部遮蔽体3的边沿包括右部前边沿31、与右部前边沿31相对的右部后边沿32、位于右部前边沿31左侧的右部左边沿33以及位于右部前边沿31右侧的右部右边沿34;该右部前边沿31、右部左边沿33、右部后边沿32以及右部右边沿34首尾顺次连接;
[0034]该右部左边沿33呈锯齿状且与端部右边沿14重合相连,每个右锯齿的第三边为第五折痕线142,每个右锯齿的第四边为第六折痕线143;
[0035]该右部遮蔽体3上设有数量与第一折痕线15的数量相同的第九折痕线35和数量与第二折痕线16的数量相同的第十折痕线36,每一条第九折痕线35从一个第二齿尖点144延伸至右部右边沿34,每一条第十折痕线36从一个第二齿根点145延伸至右部右边沿34。
[0036]相邻两条第一折痕线15之间为一条第二折痕线16;
[0037]相邻两条第二折痕线16之间为一条第一折痕线15;
[0038]相邻两条第七折痕线25之间为一条第八折痕线26;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