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664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主要包括输入轴、差速机构、双离合机构、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无级变速机构、传动机构和输出轴。本实用新型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是按一定的规则控制双离合机构、行星齿轮系和无级变速机构,通过循环两次控制无级变速机构的主、从动工作轮的工作半径,从而达到大大地改变传动的传动比。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无极变速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以及差速机构的优点,大大地增大了无极变速器传递的扭矩、冲击性、变速范围以及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广泛使用的一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
【专利说明】
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变速器,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无极变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目前,无极变速器有多种。例如液压无极变速器,电力无极变速器,机械式无极变速器等。因液力无极变速器效率低,加工要求高。电力无极变速器材料要求高,结构复杂等,机械无极变速器不适合大扭矩,承载能力耐冲击性差,速比变化范围小等,故一般适合中小功率的传动并难以适合大功率传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差速机构、双离合机构、无级变速机构、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和传动机构;
[0006]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差速机构连接;
[0007]所述差速机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双离合机构连接;
[0008]所述差速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
[0009]所述双离合机构一端连接所述无极变速机构;
[0010]所述双离合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也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
[0011 ]所述无极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
[0012]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
[0013]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所述输出轴;
[0014]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和轴结构。
[0015]所述差速机构主要包括差速机构输入端、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差速机构行星轮、差速机构上半轴、差速机构下半轴;
[0016]所述差速机构可以为太阳齿轮差速机构;
[0017]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齿轮、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C、锥齿轮D、齿轮A、惰轮和齿轮B;
[0018]所述输入轴齿轮连接所诉差速机构的输入端;差速机构的输入端与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相连;
[0019]所述差速机构行星齿轮可以自由绕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转动;
[0020]所述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和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与差速机构行星轮啮合;
[0021]所述锥齿轮A和锥齿轮B分别与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和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连接;
[0022]所述锥齿轮A和锥齿轮B还分别与锥齿轮C和锥齿轮D啮合;
[0023]所述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C、锥齿轮D只是传递动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它们之间传动比可以经需要而改动。
[0024]所述双离合机构有两个离合器与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上的双离合机构工作原理一样;或者第一离合器接合,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接合,第一离合器分离,没有两离合器同时分离的状态;
[0025]所述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无极变速机构的主动轮;
[0026]所述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齿轮A;
[0027]所述齿轮A与惰轮啮合;
[0028]所述惰轮与齿轮B啮合;
[0029]所述惰轮为单齿轮或双齿轮惰轮;
[0030]所述齿轮A、齿轮B的转速关系与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最大传动比时主动轮、从动力的轮的转速相同。
[0031 ]所述无极变速机构主要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控制件;
[0032]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是现有的不能适合大功率大扭矩的无极变速器,如:KRG锥环式无极变速器、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金属链式无极变速器等;
[0033]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是通过循环两次控制无级变速机构的主、从动工作轮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的传动比。
[003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主要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直接挡离合器A、制动器;
[0035]所述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的太阳轮;
[0036]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行星轮啮合,与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连接;
[0037]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行星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齿圈啮合;
[0038]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齿圈与所述制动器和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连接;
[0039]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行星架与锥齿轮C连结;
[0040]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只是一种可行的装置,并不一定为行星齿轮系,可以是定轴轮系;
[0041]所述制动器制动,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分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为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最大传动比的平方;
[0042]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接合,所述制动器分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为I。
[0043]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主要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直接挡离合器B、倒挡制动器;
[0044]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齿圈为动力输入端;
[0045]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齿圈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行星轮啮合;
[0046]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行星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太阳轮啮合;
[0047]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行星架与直接挡离合器B和倒挡制动器连接;
[0048]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太阳轮与直接挡离合器B和输出轴连接;
[0049]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只是一种倒挡可行的装置,并不一定为行星齿轮系,可以是定轴轮系。
[005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1]本实用新型双离合差速式无级变速器,是在现有无级变速器,例如:机械、电器、液压、或者液力等无级变速器,上加一个差速机构,利用差速机构的两个半轴将动力进行分流,使一部分动力通过高效率的齿轮传到车轮;则另一部分动力通过双离合机构将动力合理交替传给无级变速器和齿轮机构,最后通过齿轮机构将两动力合并,从而提高可承载能力以及广范围变速变矩等。
[0052]本实用新型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是通过循环两次控制无级变速机构的主、从动工作轮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金属带传动的传动比。主、从动工作轮的可动部分的轴向移动是根据汽车的行驶工况,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连续地调节而实现无级变速传动的这部分和现有的无极变速器原理差不多。
[0053]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无极变速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以及差速机构的优点,大大地增大了无极变速器传递的扭矩、冲击性、变速范围以及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0054]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中,1:输入轴;2:输入轴齿轮;3:差速机构输入齿轮;4: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5: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6:锥齿轮A; 7:倒挡制动器;8:锥齿轮C; 9:制动器;10:无极变速机构从动可动部分;11:直接挡离合器A; 12:无极变速机构从动固定部分;13:无极变速机构钢带;14:无极变速机构主动可动部分;15:无极变速机构主动固定部分;16: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7:齿轮A ;18:锥齿轮D ; 19锥齿轮B ; 20: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1:差速机构行星齿轮;22: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3:惰轮;24:齿轮B; 25:输出轴;26:直接挡离合器B; 27:双离合机构;28:无极变速机构;29:第一行星齿轮系;30:第二行星齿轮系;31:差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技术方案进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57]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上”、“下”是为描述目的和附图所示的方位,仅只是为了区分描述和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重要性和特定性。
[0058]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解释,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摩擦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60]如图1所示,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差速机构31、第一离合器16、第二离合器22、直接挡离合器11、制动器9、第一行星齿轮系29、第二行星齿轮系30、无级变速机构28、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25。输入轴I与输入轴齿轮2连接,输入轴齿轮2与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啮合(设分度圆直径比1:2)并与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相连,与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相连接的差速机构行星齿轮21可以各自绕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灵活自由转动,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与差速机构行星轮21啮合(设分度圆直径比1:1);锥齿轮A 6和锥齿轮B 19分别与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通过轴连接,锥齿轮A 6与锥齿轮C 8啮合(设分度圆直径比1:1);锥齿轮B19与锥齿轮D 18啮合(设分度圆直径比1:1);锥齿轮D 18通过轴分别与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和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相连,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又与无极变速机构28的主动轮的可动部分14以及主动轮的固定部分15相连;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可动部分14与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固定部分15通过摩擦力与无极变速机构钢带13连接;无极变速机构钢带13与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可动部分1和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固定部分12通过摩擦力连接(设无极变速机构最大有效传动比3,最小有效传动比1/3);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可动部分10和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固定部分12通过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系29的太阳轮连接,太阳轮又通过行星轮啮合,行星轮又和齿圈啮合,行星架通过轴与锥齿轮C 8固定连结;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和齿轮A 17连结,齿轮A 17与惰轮23啮合,惰轮23与齿轮B 24啮合。齿轮B 24与锥齿轮C 8通过轴连接;锥齿轮A 6通过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系30的齿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系30的太阳轮与输出轴25连接。
[0061]根据上面说明设的,无极变速机构最大有效传动比3,最小有效传动比1/3可以确定齿轮17和齿轮24转速比为3,如果无极变速机构最大有效传动比2.5,最小有效传动比2/5可以确定齿轮17和齿轮24转速比为2.5,也就是说齿轮17和齿轮24转速的比和无极变速机构最大有效传动比相等。当制动器9制动,直接挡离合器11分离时可以确定行星齿轮系29的传动比为9(也就是3的平方),如果无极变速机构最大有效传动比2.5,最小有效传动比2/5时制动器9制动,直接挡离合器11分离时可以确定行星齿轮系29的传动比为6.25(也就是
2.5的平方),也就是说当制动器9结合直接挡离合器11分离时行星齿轮系29的传动比为无极变速机构最大有效传动比的平方。
[0062]实施例:
[0063](I)当汽车要怠速时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和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都处分离状态或者直接挡离合器B 26和倒挡制动器7都处分离状态。发动机传来的扭矩经过输入轴I和输入轴齿轮2传给差速机构31,由于输出轴25不转所以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不转,根据差速机构的原理此时行星齿轮转的最快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的转速是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的两倍,又因为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和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都处分离状态所以动力无法传递从而达到怠速要求。或者直接挡离合器B 26和倒挡制动器7都分离状态。此时行星齿轮系的行星轮处于自由转动,因此动力也无法传到输出轴25,从而达到怠速要求。
[0064](2)当汽车刚起步时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处于结合状态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处于分离状态,动力不经过齿轮A 17,而是经过无极变速机构28;并且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可动部分14和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固定部分15之间的距离最远,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可动部分10和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固定部分12之间的距离最近,也就是说无极变速机构的有效传动比最大;并且第一行星齿轮系29的制动器9处于制动状态直接挡离合器A11处分离状态;并且第二行星齿轮系30的直接挡离合器B 26处于结合倒挡制动器7处于分尚状态。动力传递路线分两部分顺序依次为:①输入轴1、输入轴齿轮2、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锥齿轮A6、第二行星齿轮系30、直接挡离合器B 26,最后是输出轴25 ;②输入轴I,输入轴齿轮2,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锥齿轮B 19,锥齿轮D 18,双离合机构27,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可动部分14,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可动部分10,行星齿轮系29,锥齿轮C 8,锥齿轮A 6,第二行星齿轮系30,直接挡离合器B 26,输出轴25。
[0065](3)当汽车起步并且到一定速度还要加速时,也就是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可动部分14和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的固定部分15之间的距离最近,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可动部分10和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的固定部分12之间的距离最远,也就是无极变速机构的有效传动比最小时,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迅速分离,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迅速结合动力不经过无极变速机构,此时动力传递依次顺序为:①输入轴1、输入轴齿轮2、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锥齿轮B 19、锥齿轮D 18、双离合机构27、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齿轮A 17、惰轮23、齿轮B 24、锥齿轮C 8、锥齿轮A 6、直接挡离合器B26最后是输出轴25;②输入轴1、输入轴齿轮2、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锥齿轮A 6、第二行星行星齿轮系30、直接挡离合器B26,输出轴25,此时,无极变速机构28没有动力流过,这时制动器9迅速分离,直接挡离合器A11迅速结合,无极变速机构又调到起步时的位子,也就是无极变速机构的有效传动比最大,上面这个过程是瞬间同时完成的,当完成这个过程变速箱电脑会控制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迅速结合,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迅速分离,动力重新经过无极变速机构28;此时动力又分两部分:①输入轴1、输入轴齿轮2、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锥齿轮A 6、第二行星行星齿轮系30、直接挡离合器B 26,最后是输出轴25 ;②输入轴1、输入轴齿轮2、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差速机构行星齿轮轴4、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锥齿轮B 19、锥齿轮D 18、双离合机构27、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第一行星齿轮系29、直接挡离合器A 11、锥齿轮C 8、锥齿轮A
6、第二行星行星齿轮系30、直接挡离合器B 26,最后是输出轴25。
[0066](4)当汽车倒车时按照汽车起步时的情况下只要把直接挡离合器B 26分离,倒挡制动器7慢慢制动就可以了。
[0067](5)当汽车下长坡时需要发动机制动时只需要结合双离合机构中的第二离合器22,分离双离合机构中的第一离合器或分离直接挡离合器A 11,制动器9制动。
[0068]关于转速转矩情况分析:设输入轴I的转速为28η,转矩为M,无功率损耗。当汽车刚起步双离合机构中的第一离合器16和直接挡离合器Β26完全结合时差速机构输入齿轮3转速14η,转矩为2Μ;又根据差速机构原理可知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转矩都为Μ;又根据汽车刚起步的情况无极变速机构28的传动比为3,行星齿轮系29的传动比为9,所以锥齿轮D 18和锥齿轮C 8的转速比27,转矩比1/27。又因为设了锥齿轮A 6、锥齿轮C 8、锥齿轮D 18、锥齿轮B 19分度圆直径相等,所以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的转速为η,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转速为27η,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转速27为η,转矩为M,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转速为9η,转矩为3Μ,锥齿轮C 8转速为η,转矩为27Μ,所以锥齿轮A 6转速为η,转矩为28Μ,所以输出轴25转速为η,转矩为28Μ。当无极变速机构的有效传动比调节到快最小1/3时,如果还要变速可分四个过程:①首先无极变速机构的有效传动比调节到最小1/3时锥齿轮D 18和锥齿轮C 8的转速比为3,转矩比1/3,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的转速为7η,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转速为2 In,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转速为21η,转矩为M,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转速为63η,转矩为1/3Μ,锥齿轮C 8转速为7η,转矩为3Μ,锥齿轮A 6转速为7η,转矩为4Μ,输出轴25转速为7η,转矩为4Μ时。②然后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迅速分离,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迅速结合动力不经过无极变速机构,因为齿轮A 17和齿轮B 24转速比为3,转矩比1/3,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的转速为7η,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转速为21η,锥齿轮C8转速为7η,转矩为3Μ,所以锥齿轮A 6转速为7η,转矩为4Μ,所以输出轴25转速为7η,转矩为4Μ,此时和无极变速机构之前传动比调节到最小1/3时刻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将无极变速机构的动力转到齿轮传动机构。但就在这个过程,无极变速机构又调到起步时传动比最大的位子,制动器9迅速分离,直接挡离合器A 11迅速结合。③再然后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迅速分离,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迅速结合,动力重新经过无极变速机构28,无极变速机构28传动比为3,行星齿轮轮系29的传动比为I,所以锥齿轮D 18和锥齿轮C 8的转速比也为3,转矩比也为1/3。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的转速为7η,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转速为21η,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转速为2 In,转矩为M,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转速为7η,转矩为3Μ,锥齿轮C 8转速为7η,转矩为3Μ,所以锥齿轮A 6转速为7η,转矩为4Μ,所以输出轴25转速为7η,转矩为4Μ。④最后只要再次重复调节无极变速机构,使无极变速机构的有效传动比从最大3调节到最小1/3时,这就完成了总的变速过程。计算得最后这个过程差速机构上半轴齿轮5的转速为2 In,差速机构下半轴齿轮20转速为7η,无极变速机构主动轮转速7为η,转矩为M,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转速为2In,转矩为Μ/3,锥齿轮C 8转速为2In,转矩为Μ/3,所以锥齿轮A6转速为21η,转矩为4Μ/3,所以输出轴25转速为21η,转矩为4Μ/3。
[0069]在第二个过程中因为全齿轮传动相当一个固定档位,这个过程允许输入轴I转速升高,因为这不影响整个变速过程。
[0070]当输入轴I转速、转矩不变,最低档时输出轴25转速为η转矩为28Μ到最高档输出轴25转速为21η,转矩为4Μ/3。
[0071]根据转速转矩情况分析,当汽车起步时无极变速机构28最大只承受3Μ转矩,而输出轴25最大切承受28Μ转矩,承受转矩提高9倍多,也就是说用两个相同承载能力的无极变速箱,一个按照这种方案设计安装到汽车上,另一种直接安装到汽车上,假设后面的这种直接安装的可以承受2.0L排量的发动机,那么按照这种方案设计安装到汽车上最少可以承受18L排量的发动机,可想而知这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箱可以适合所有的轿车,客车,货车等大排量汽车,并且可以大大提高耐冲击性。
[0072]根据转速情况分析,汽车起步时输入轴I的转速为28η,输出轴25的转速为η,当变到最高挡时设输入轴I的转速也为28η,那么输出轴25的转速为21η,这是现在无极变速箱的变速范围的几倍,这样发动机可以在超出现在几倍的范围内变速变距也就不需要液力变矩器,使发动机在在超出现在几倍的范围内“舒服”的工作这样可以更省油提高燃油效率。
[0073]所以本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可以用于各种小、中、大型车辆和需要变速的大型机械设备上,测底冲出当前这种“摩擦式无极变速不能大转矩输出”的瓶颈。
[0074]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系放到输入轴端,这样并不影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的工作,因为它只做倒挡功能。
[007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差速机构、双离合机构、无级变速机构、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和传动机构; 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差速机构连接; 所述差速机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双离合机构连接; 所述差速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 所述双离合机构一端连接所述无极变速机构; 所述双离合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也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 所述无极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连接所述输出轴; 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和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机构为传统差速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锥齿轮A、B、C、D;所述输入轴连接差速器外壳,差速器两半轴分别与所述锥齿轮A、B连接;所述锥齿轮A、B分别与所述锥齿轮C、D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机构有两个离合器与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上的双离合机构工作原理一样;或者第一离合器接合,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接合,第一离合器分离,没有两离合器同时分离的状态; 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A、齿轮B、惰轮; 所述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无极变速机构的主动轮; 所述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齿轮A; 所述齿轮A与惰轮啮合; 所述惰轮与齿轮B啮合; 所述惰轮为单齿轮或双齿轮惰轮; 所述齿轮A、齿轮B的转速关系与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最大传动比时主、从动轮的转速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变速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控制件; 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是现有的不能适合大功率大扭矩的无极变速器; 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是通过循环两次控制无级变速机构的主、从动工作轮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的传动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直接挡离合器A、制动器; 所述无极变速机构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的太阳轮;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行星轮啮合,与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行星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齿圈啮合;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齿圈与所述制动器和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行星架与锥齿轮C连结; 所述制动器制动,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分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为所述无极变速机构最大传动比的平方; 所述直接挡离合器A接合,所述制动器分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为I。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直接挡离合器B、倒挡制动器;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齿圈为动力输入端;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齿圈与第二行星齿轮系行星轮啮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行星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太阳轮啮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行星架与直接挡离合器B和倒挡制动器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系太阳轮与直接挡离合器B和输出轴连接。
【文档编号】F16H37/08GK205479217SQ20152088178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发明人】欧阳恒
【申请人】欧阳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