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筒式易拉罐灌装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87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量筒式易拉罐灌装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灌装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筒式易拉罐灌装阀。



背景技术:

饮料灌装机按灌装原理可分为常压灌装机、压力灌装机和真空灌装机,这些灌装机都属于机械灌装方式,即灌装方式采用机械灌装阀来实现饮料的灌装,例如啤酒、汽水、红酒、白酒等。近年来,随着原材料的价格攀升,节能降耗已成为各啤酒饮料厂家的共同目标。传统的机械式灌装阀,容量精度不高,而国家质检标准又将商品的容量定为不得低于标称值,这样生产厂家生产时要考虑到灌装阀误差,必须将容量设定到更高的值。易拉罐空罐进入灌装机后,升降气缸把空罐顶至灌装阀对中罩中,并由密封圈封住与大气相通的灌装阀下端面,此时,需要控制灌装机上阀门来对易拉罐进行充气,当易拉罐内压力与灌装机内的压力平衡时,灌液阀门打开,将液料注入罐内,该过程中需要控制液位高度,易拉罐的压力等,现有的灌装阀存在结构复杂,精度差,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量筒式易拉罐灌装阀,解决现有灌装阀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量筒式易拉罐灌装阀,包括依次排列分布的定心罩、灌装阀体、物料量筒、量筒进液阀、膜片阀组,所述膜片阀组包括依次分布的CIP膜片控制阀、排气膜片控制阀、慢灌膜片控制阀、快灌膜片控制阀;

所述灌装阀体中间安装有灌装阀杆,灌装阀杆底部连接有灌装分流伞;所述物料量筒中间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中间安装有液位控制浮球;所述量筒进液阀底部与储液室相连通;所述膜片阀组顶部设有与物料量筒相连通的进液管道;所述膜片阀组底部设有相连通的CIP腔室和二氧化碳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定心罩包括依次连接的顶座、压杆、夹持座,顶座中间安装有滚轮,压杆中间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灌装阀体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手动涡轮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灌装阀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灌装阀整体采用304不锈钢进行锻造,耐腐蚀性能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依次排列分布的定心罩、灌装阀体、物料量筒、量筒进液阀、膜片阀组,实现了对易拉罐的有效灌装,结构紧凑,运行稳定,造型美观,可广泛应用于含气饮料易拉罐灌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定心罩、2-灌装阀杆、3-灌装阀体、4-灌装分流伞、5-储液室、6-二氧化碳腔室、7-CIP腔室、8-CIP膜片控制阀、9-排气膜片控制阀、10-慢灌膜片控制阀、11-快灌膜片控制阀、12-量筒进液阀、13-进液管道、14-液位控制浮球、15-导向杆、16-物料量筒、101-顶座、102-压杆、103-夹持座、104-滚轮、1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量筒式易拉罐灌装阀,包括依次排列分布的定心罩1、灌装阀体3、物料量筒16、量筒进液阀12、膜片阀组,膜片阀组包括依次分布的CIP膜片控制阀8、排气膜片控制阀9、慢灌膜片控制阀10、快灌膜片控制阀11,如图2所示,定心罩1包括依次连接的顶座101、压杆102、夹持座103,顶座101中间安装有滚轮104,压杆102中间安装有弹簧105,灌装阀体3连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手动涡轮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灌装阀的高度,灌装阀整体采用304不锈钢进行锻造,耐腐蚀性能好;

灌装阀体3中间安装有灌装阀杆2,灌装阀杆2底部连接有灌装分流伞4;物料量筒16中间安装有导向杆15,导向杆15中间安装有液位控制浮球14;量筒进液阀12底部与储液室5相连通;膜片阀组顶部设有与物料量筒16相连通的进液管道13;膜片阀组底部设有相连通的CIP腔室7和二氧化碳腔室6。

饮料先经过物料量筒16计量,当物料量筒16进液达到设定的液位时,右边的阀杆在气缸的作用下,关闭进液通道。然后如上所述进入灌装过程。依次是依CO2冲洗、等压、灌装、静置、卸压、出罐。在出罐过程中,量筒右侧的阀杆由于顶部气缸卸压,重新打开进液,为下次循环作好准备。

本发明通过依次排列分布的定心罩、灌装阀体、物料量筒、量筒进液阀、膜片阀组,实现了对易拉罐的有效灌装,结构紧凑,运行稳定,造型美观,可广泛应用于含气饮料易拉罐灌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推广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