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及卸油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078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及卸油站。



背景技术:

目前油罐车的卸车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通过人工来识别车辆的信息和卸油口的信息,智能化程度低,容易出错,卸车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及卸油站,可以提高卸油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包括ic卡、第一读卡设备以及第二读卡设备;

所述ic卡用于存储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

所述第一读卡设备包括第一读卡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存储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读卡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所述第一读卡设备对应的卸油口的身份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读卡模块从所述ic卡中获取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在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卸油口的身份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将所述关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以使所述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在所述油罐车使用所述卸油口卸油时实时监测含水率变化情况;

所述第二读卡设备包括第二读卡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读卡模块相连的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读卡模块用于从所述ic卡中读取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读卡模块读取的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发送地磅系统,以使所述地磅系统根据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出站时的重量信息计算所述油罐车的卸油重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读卡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读卡模块从所述ic卡中读取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读卡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读卡模块从所述ic卡中读取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wifi模块、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wifi模块、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读卡设备还包括清除模块,所述清除模块用于清除所述ic卡中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还包括写入设备,所述写入设备用于将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写入所述ic卡。

优选地,所述写入设备还用于将所述油罐车内油的油品信息写入所述ic卡。

优选地,所述油品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油品类型、油品来源、油品编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卸油站,包括上述的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所述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以及所述地磅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卸油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卸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的示意图,该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包括ic卡(integratedcircuitcard,集成电路卡)10、第一读卡设备20以及第二读卡设备30;

所述ic卡10用于存储油罐车的身份信息(如车牌号)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

所述第一读卡设备20包括第一读卡模块21、第一通讯模块22、存储模块23以及处理模块24,所述处理模块24与所述第一读卡模块21、所述第一通讯模块22、所述存储模块23相连,所述存储模块23存储有所述第一读卡设备20对应的卸油口的身份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4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读卡模块21从所述ic卡10中获取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在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卸油口的身份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将所述关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模块22发送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以使所述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在所述油罐车使用所述卸油口卸油时实时监测含水率变化情况;

所述第二读卡设备30包括第二读卡模块31以及与所述第二读卡模块31相连的第二通讯模块32,所述第二读卡模块31用于从所述ic卡10中读取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所述第二通讯模块32用于将所述第二读卡模块31读取的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发送地磅系统,以使所述地磅系统根据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出站时的重量信息计算所述油罐车的卸油重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卸油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卸油效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读卡设备20可以设置在其对应的卸油口所在的位置,例如,可以预先对卸油站的每一个卸油口均设一第一读卡设备,并将卸油口的身份信息(如卸油口的编号)存储至对应的第一读卡设备中的存储模块中,在使用卸油口进行卸油前,用户首先将存储有油罐车的身份信息的ic卡插入要使用的卸油口对应的第一读卡设备中,该要使用的卸油口对应的第一读卡设备读取ic卡中的信息,并在读取的ic卡中的信息与所存储的卸油口的身份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之后将ic卡中的信息和卸油口的身份信息、以及该关联关系发送到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自动识别从第一读卡设备接收的信息,开始对要使用的卸油口进行监测,并将从该卸油口监测得到的含水率变化情况(如含水率变化曲线)记录为该油罐车卸油的含水率变化情况;

例如,第二读卡设备30可以设置在卸油站的出站位置,在卸油完成后,地磅系统在油罐车出站时自动获取油罐车的重量信息(即皮重),在用户(如油罐车的司机)将存储有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的ic卡插入第二读卡设备中后,该第一读卡设备自动读取ic卡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该地磅系统,地磅系统根据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以及油罐车出站时的重量信息计算所述油罐车的卸油重量,得到本次卸油的净重,另外,地磅系统可与含水率监测系统数据联网,实现数据共享,根据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监测的含水率变化情况计算出车辆卸车的油量和水量。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读卡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读卡模块从所述ic卡中读取的信息,例如,该第一显示模块可以为液晶显示屏;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读卡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读卡模块从所述ic卡中读取的信息例如,该第二显示模块可以为液晶显示屏;

此外,上述该第一读卡设备和第二读卡设备还可以包括状态指示灯(如led灯),通过该状态指示灯可以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wifi模块、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wifi模块、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读卡设备还包括清除模块,所述清除模块用于清除所述ic卡中的信息。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还包括写入设备,所述写入设备用于将所述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写入所述ic卡。

此外,所述写入设备还可以用于将所述油罐车内油的油品信息写入所述ic卡。例如,所述油品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油品类型、油品来源、油品编号。

例如,对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当油罐车进站(即进入卸油站)时,首先通过地磅系统对油罐车进行称重,得到油罐车进站时的重量信息,之后地磅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写入设备将该油罐车的身份信息(如车牌号)、该油罐车内油的油品信息以及该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写入一ic卡中,并将该ic卡交于油罐车的司机,其中,为避免混淆,每张ic卡有自己固定编号,不同ic卡的编号不同;

在油罐车进站后,在使用卸油口进行卸油前,油罐车的司机首先将该ic卡插入要使用的卸油口对应的第一读卡设备中,该要使用的卸油口对应的第一读卡设备读取ic卡中的信息,并在读取的ic卡中的信息与所存储的卸油口的身份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之后将ic卡中的信息和卸油口的身份信息、以及该关联关系发送到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自动识别从第一读卡设备接收的信息,并开始记录卸车时间、含水率变化情况、报警情况,实时保存含水率变化曲线和数据报表,方便以后实时查询历史数据;

在卸油完成后,地磅系统在油罐车出站时自动获取油罐车的重量信息(即皮重),在油罐车的司机将存储有油罐车的身份信息以及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的ic卡插入第二读卡设备中后,该第二读卡设备自动读取ic卡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该地磅系统,地磅系统根据油罐车入站时的重量信息以及油罐车出站时的重量信息计算所述油罐车的卸油重量,得到本次卸油的净重,另外,地磅系统可与含水率监测系统数据联网,实现数据共享,根据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监测的含水率变化情况计算出车辆卸车的油量和水量,之后将上述信息保存到数据库进行存储,同时第二读卡设备的清除模块清除ic卡中所有信息,并将ic卡进行回收,用于下一次卸车时重新发卡及写入车辆信息。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油罐车卸油的智能化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卸车效率,还能提高每个卸车口的使用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卸油站,包括上述的油罐车卸油管理系统、所述含水率监测报警系统以及所述地磅系统。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