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石脑油槽车卸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6430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火车石脑油槽车卸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行业火车卸车扫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火车石脑油槽车卸车系统。



背景技术:

沈阳蜡化油品分厂火车装卸车栈台设有石脑油卸车系统,该系统采用上卸工艺,卸车鹤管装有液动潜油泵,并带有扫仓功能。该系统在实际卸车过程中,存在扫仓不彻底情况,每台卸后槽车都留有100公斤左右底油,年累计达180吨,存在严重浪费现象。扫仓不彻底主要原因有:一、由于火车槽车集油坑(俗称肚脐眼)直径比较小,与潜油泵泵头大小差不多,潜油泵不能很好的放置到集油坑正中;二、火车槽车型号不同,部分槽车底部集油坑与装卸人孔不在同一直线上,潜油泵不能放置到集油坑中;三、槽车内油液较少潜油泵无法吸油时,关闭潜油泵(关闭马达)打开鹤管放气阀,鹤管内存油又流回槽车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车石脑油槽车卸车系统,以解决火车槽车卸不净的问题,尽可能回收底油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火车石脑油槽车卸车系统,包括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包括与输油管道连通的立管,转管和带有潜油泵的垂管,其技术要点在于:还包括扫仓单元,所述扫仓单元包括扫仓管,与扫仓管相连的气动隔膜泵,气动隔膜泵出口与卸车鹤管立管连通;所述扫仓管为防静电胶管,在防静电胶管下方固定有铝头,在铝头下方设有若干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扫仓管铝头上设有挂钩,扫仓管管体通过卡扣或绑缚的方式固定在卸车鹤管的转管上,所述挂钩挂接在设在卸车鹤管的转管上的固定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结构有效解决了潜油泵扫仓火车槽车残留底油过多,造成油品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扫仓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为石脑油槽车,2为潜油泵,3为立管,4为转管,5为垂管,6为扫仓管,7为气动隔膜泵,8为防静电胶管,9为铝头,10为缺口,11为挂钩,12为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火车石脑油槽车1卸车系统,包括分别对应各节车体的若干结构相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带潜油泵2的卸车鹤管,所述卸车鹤管包括与输油管道连通的立管3、转管4和带有潜油泵的垂管5,还包括扫仓单元,所述扫仓单元包括扫仓管6,与扫仓管相连的气动隔膜泵7,气动隔膜泵出口与卸车鹤管立管连通;所述扫仓管为防静电胶管8,在防静电胶管下方固定有铝头9,在铝头下方设有若干缺口10。

扫仓管采用防静电胶管,在防静电胶管下方固定有铝头的结构有效的减少了静电产生的可能,并且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安全,铝头下方设有缺口,可以有效的保证扫仓管内的气压平衡,防止胶管发行变形,提高了扫仓效率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扫仓管铝头上设有挂钩11,扫仓管管体通过卡扣或绑缚的方式固定在卸车鹤管的转管上,所述挂钩挂接在设在卸车鹤管的转管上的固定扣12上。

优选的:在扫仓管与气动隔膜泵之间设有扫仓管道,如图1中下部长直线所示。在扫仓管与气动隔膜泵上均设有阀门,用于控制不同支路开启。

在卸车过程中,当剩余的少量潜油泵不能吸取的底油时,利用扫仓单元进行吸取,先打开泵出口阀,使扫仓泵出口管线与立管连通从而灌满油;打开气动隔膜泵与对应的扫仓管之间的阀门,然后缓慢开启扫仓泵动力(氮气)球阀,控制压力不大于0.4MPa。

本结构有效解决了潜油泵扫仓火车槽车残留底油过多,造成油品损失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