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瓶套筒及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785阅读:3743来源:国知局
开瓶套筒及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瓶套筒及开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红酒开瓶器的开瓶活动套都是不具有引导红酒瓶与开瓶器进行轴线对齐的结构,这样在开瓶过程中,由于瓶口不能与开瓶器保持在相同的轴线上,使得在螺旋杆牵拉瓶塞时,瓶塞将螺旋杆作用在其上的转动力施加在开瓶活动套上,从而会导致开瓶失败,同时,偏心后的酒瓶会蹭坏开瓶器外壳造成整机的失效。

在专利公告号为CN10146267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动开瓶器,其提供一种螺旋钩不易偏心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公开了设置于滑套内腔的滑块和滑块弹簧,其中,滑块与滑套相滑动连接,滑块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旋钩的固定头和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穿过并套于螺旋钩的外围,被用于限定螺旋钩在设定的轨迹上移动,该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使螺旋钩不易偏心,对于酒瓶口能否与开瓶器保持一条轴线上,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瓶套筒,在开瓶时能够使开瓶器与酒瓶口处于同一轴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瓶套筒,用在开瓶器上,所述开瓶器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开瓶套筒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端内,所述开瓶套筒包括筒体和瓶口导引部,其中,所述筒体的内腔为圆柱形,所述瓶口导引部设置在所述筒体一端,且所述瓶口导引部的内腔为圆台形,所述瓶口导引部在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筒体连接,且彼此同轴设置,所述瓶口导引部的内腔的内径较大一端的直径大于瓶口的外径,以便瓶口导入到瓶口导引部13的内腔的适当位置,通过所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引导瓶口在适当的位置与所述筒体在同一轴线上,进而解决瓶口与所述开瓶器处在不同轴线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瓶口导引部的圆台形的内腔的母线所在的直线和所述筒体的圆柱形的内腔的母线所在的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使得瓶口能够被引导地滑入与所述套筒同轴线的预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为45°,在该角度的情况下,瓶口能够快速进入设定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筒体沿其轴向在其内壁上设有至少两条凸起筋,所述凸起筋用于阻止所述瓶塞转动,通过这样的结构,且在瓶塞与凸起筋之间存在过盈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瓶塞只能沿其轴向移动,以便于瓶塞的拔出。

优选地,所述凸起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使瓶塞的圆周面受力均匀,避免造成所述瓶塞的损坏,进而导致开瓶失败。

优选地,所述凸起筋成对设置,其中,每对所述凸起筋分别关于所述筒体的轴线对称设置,同样是使瓶塞的圆周面受力均匀,使瓶塞不会损坏。

优选地,所述凸起筋为凸棱状,在确保阻止瓶塞周向转动的前提下,避免由于瓶塞的膨胀,导致凸起筋嵌入瓶塞的表面,进而影响瓶塞在所述筒体内的直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凸起筋靠近瓶口一端的端部形成用于使所述瓶塞顺利导入所述筒体的导滑面,便于瓶塞与筒体保持同轴线,使得所述瓶塞在筒体内在其周面上受力均匀。

优选地,所述导滑面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便于引导瓶塞进入所述筒体。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一种开瓶器,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机连接并在其带动下转动的螺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还包括上述的开瓶套筒,所述开瓶套筒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端内,通过所述开瓶套筒,引导瓶口与所述开瓶套筒同轴线,完成开瓶的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开瓶套筒的结构能够快速地使瓶口与开瓶器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使用者能够顺利完成开瓶的目的,且避免酒瓶对开瓶器外壳的损坏,造成整机的失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开瓶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开瓶套筒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开瓶套筒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瓶塞部分地处于开瓶套筒内;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开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开瓶套筒 2 螺旋杆 7 电机

8 控制电路 11 瓶颈 12 瓶塞

13 瓶口导引部 14 导滑面 16 凸起筋

17 筒体 33 壳体 100 开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开瓶套筒1及开瓶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开瓶套筒1用在开瓶器100上,用于使瓶口与开瓶套筒1同轴线对齐,方便瓶塞12顺利进入开瓶套筒1的内腔,达到顺利开瓶的目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开瓶器100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33,开瓶套筒1设于壳体33的开口的一端内,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开瓶套筒1包括筒体17和瓶口导引部13,其中,筒体17的内腔为圆柱形,瓶口导引部13设置在筒体17一端,且瓶口导引部13的内腔为圆台形,瓶口导引部13的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筒体17连接,且彼此同轴设置,由此能够轻松实现瓶口与筒体17在同一轴线上,在此,筒体17的材料优选使用金属,但不做具体限定;筒体17的长度也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为了实现在开瓶过程中,瓶口能够顺利地被导入开瓶套筒1,需要使瓶口与筒体17在同一轴线上,参见图2和图3,将瓶口导引部13的内腔设置为圆台形,且瓶口导引部13的内腔的内径较大一端的直径大于瓶口的外径,使得瓶口以最佳的方式直接被导入到瓶口导引部13的内腔的适当位置,确保瓶口与筒体17处在同一轴线上,在此,瓶口导引部13的圆台形的内腔的母线所在的直线和与筒体17的圆柱形的内腔的母线所在的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优选地,第一夹角为45°,通过第一夹角使瓶口在该角度的引导下,沿瓶口引导部的内曲面顺利地进入到设定的位置,进而使得瓶口与筒体17能够快速地实现在同一轴线上,为顺利开启瓶塞12做准备。

结合图1至图4,为了在牵拉瓶塞12的过程中,确保瓶塞12沿筒体17的轴向只做直线运动,而不做围绕轴向的转动,因此特别地,筒体17沿其轴向在其内壁上设有至少两条凸起筋16,且将凸起筋16设置为凸棱状,由于瓶塞12在从瓶口出来后会发生膨胀的特殊性,使得瓶塞12与凸起筋16形成过盈配合,如果将凸起筋设置得过于锋利,会导致凸起筋进入瓶塞的周面,进而影响瓶塞在筒体17内的直线运动,凸棱状的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阻止瓶塞12转动,同时最小程度地避免阻碍瓶塞12沿筒体17的轴向做直线运动。

在瓶塞12进入到筒体17内的时候,为确保瓶塞12的周面受力均匀,避免造成瓶塞12的损坏,特别地,将凸起筋16均匀布置在筒体17的内壁上,此外,凸起筋16还可以成对地设置,当成对设置时,每对凸起筋16分别关于筒体17的轴线对称设置,这样的设置同样可以使瓶塞12的周面受力均匀,避免瓶塞12损坏,最终实现开瓶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有关凸起筋16的长度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能够阻止瓶塞12转动的目的即可,优选地为筒体17长度的四分之三。

为了使瓶塞12从瓶口出来后顺利进入筒体17,优选地,在凸起筋16靠近瓶口一端的端部形成用于使瓶塞12顺利导入筒体17的导滑面14,这样很容易地将瓶塞12直接导入筒体17,使得瓶塞12的直线运动最小程度地受到阻碍;优选地,导滑面14与筒体17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优选地,所述第二夹角为45°,特别地,瓶塞12通过导滑面14能够顺利地导入至筒体17设置凸起筋16的区域。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开瓶器100,具体结合图4和图5,开瓶器100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33、设置于壳体33内的电机7、用于控制电机7正转或反转的控制电路8、与电机7连接并在其带动下转动的螺旋杆2,开瓶器100还包括前述的开瓶套筒1,开瓶套筒1设于壳体33的开口的一端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待开启瓶塞12的酒瓶,在开瓶套筒1的引导下,瓶颈11上的瓶口与开瓶套筒1对齐,并处在同一轴线上,随后接通电源,电机7在控制电路8的操控下开始转动,并带动螺旋杆2转动,此时,螺旋杆2开始牵拉瓶塞12,在牵拉的过程中,瓶塞12始终在限定的方向上移动,由此顺利完成开瓶的动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