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润滑油助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1325发布日期:2018-07-07 18:1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润滑油助推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油大国,油品制造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在产油、制油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品油还是半成品油,它的输送工序非常重要。以往的增压泵之类的液体加压设备虽然加压了,但并不是压缩液体体积的,实际上也不可能压缩。增压泵之类的液体加压设备单纯只是为了给油品的流量增加压力势能,使管道的起端压力大于末端的压力,管道两端的压力差使油品从起端源源不断地流向末端,泵提供的压力用来克服管道中的阻力,这样来完成加压输送效果,但是这种加压模式对于流量的掌控并不是特别有效,而且一旦加压装置出现问题,将影响到整个管道无压力释放,使得输送停滞,无法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将空气转换为动力,并带动一系列气动部件,将润滑油进行挤压,从而为润滑油在输送的过程当中提供动力,进而达到助推效果的便于移动作业的润滑油助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润滑油助推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底座、扶把支架、助推加压罐、空气压缩器、气体输送管和气泵组成,所述扶把支架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扶把支架与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加压罐位于扶把支架的一侧,所述助推加压罐与扶把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加压罐上还设有推动机、升降柱、推动板、助推舱、进料口、输出口、若干个支撑脚和若干个固定环,所述推动机位于助推加压罐的内部,所述推动机与助推加压罐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位于推动机的中部,所述升降柱的一端与推动机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穿过助推舱与推动板为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位于助推舱的内部,所述推动板与升降柱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舱位于升降柱的上部,所述助推舱与助推加压罐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位于助推加压罐的上部,所述进料口与助推加压罐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口位于助推加压罐的一侧,所述输出口与助推加压罐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支撑脚位于助推加压罐的下部,所述支撑脚的一端与助推加压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的另一端与底座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固定环位于助推加压罐的外侧,所述固定环与扶把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器位于助推加压罐的一侧,所述空气压缩器与助推加压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管位于空气压缩器的一侧,所述气体输送管的一端与空气压缩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气泵为固定连接,所述气泵位于助推加压装置的下部,所述气泵与底座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助推加压罐为不锈钢密封罐。

进一步,所述推动机为液压式气动伸缩装置。

进一步,所述助推舱为圆柱形不锈钢密封容器。

进一步,所述助推舱上还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位于助推舱的一侧,所述出料孔的一端与助推舱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孔的另一端与输出口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料口为轮盘旋转式球形阀,所述输出口为旋钮式球形阀。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支撑脚的数量为4个,所述若干个固定环的数量为2个,并且均为圆弧形不锈钢环箍。

进一步,所述空气压缩器上还设有送气排管,所述送气排管位于助推加压罐的内部,所述送气排管的一端穿过助推加压罐与空气压缩器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排管的另一端与推动机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泵为涡轮式气体增压机。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个滚轮,任意所述滚轮位于底座的下部,所述滚轮与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若干个滚轮的数量为4个,并且均为弹簧式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是一种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将空气转换为动力,并带动一系列气动部件,将润滑油进行挤压,从而为润滑油在输送的过程当中提供动力,进而达到助推效果的便于移动作业的润滑油助推机构。在底座的下部装有四个滚轮,并且每个滚轮采用弹簧式万向轮,所以能够方便使用人员的移动,而且这种弹簧式的万向轮可以减缓整个装置在工作时候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噪音;气泵采用涡轮式气体增压机,它能够使吸入的空气气流加速,并通过气体输送管将加速气流输送到空气压缩器中,在空气压缩器的作用下,将进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空气转换为更强的动力气流,并从送气排管传送到推动机中,该推动机采用液压式气动伸缩装置,它能够将空气压缩器中所生成的动力气流转换为机械能,利用压缩后,液体体积不变的原理,将注入的润滑油从出料孔中顶出。该装置结构思路清晰,操作简便,全密封状态的空气动力设计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安全可靠,稳定性更高,占地面积小,利用液体体积不变的原理将润滑油源源不断的被挤压出,进而达到助推传送的目的,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动力,让油品的输送更加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助推加压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 2、扶把支架 3、助推加压罐

4、推动机 5、升降柱 6、推动板

7、助推舱 8、进料口 9、出料孔

10、输出口 11、支撑脚 12、固定环

13、空气压缩器 14、送气排管 15、气体输送管

16、气泵 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润滑油助推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扶把支架2、助推加压罐3、空气压缩器13、气体输送管15和气泵16组成,所述扶把支架2位于底座1的上部,所述扶把支架2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加压罐3位于扶把支架2的一侧,所述助推加压罐3与扶把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加压罐3上还设有推动机4、升降柱5、推动板6、助推舱7、进料口8、输出口10、若干个支撑脚11和若干个固定环12,所述推动机4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内部,所述推动机4与助推加压罐3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5位于推动机4的中部,所述升降柱5的一端与推动机4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5的另一端穿过助推舱7与推动板6为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6位于助推舱7的内部,所述推动板6与升降柱5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舱7位于升降柱5的上部,所述助推舱7与助推加压罐3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8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上部,所述进料口8与助推加压罐3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舱7上还设有出料孔9,所述出料孔9位于助推舱7的一侧,所述出料孔9的一端与助推舱7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孔9的另一端与输出口10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口10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一侧,所述输出口10与助推加压罐3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支撑脚11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下部,所述支撑脚11的一端与助推加压罐3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11的另一端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固定环12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外侧,所述固定环12与扶把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器13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一侧,所述空气压缩器13与助推加压罐3为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缩器13上还设有送气排管14,所述送气排管14位于助推加压罐3的内部,所述送气排管14的一端穿过助推加压罐3与空气压缩器13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排管14的另一端与推动机4为固定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管15位于空气压缩器13的一侧,所述气体输送管15的一端与空气压缩器13为固定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管15的另一端与气泵16为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6位于助推加压装置3的下部,所述气泵16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若干个滚轮17,任意所述滚轮17位于底座1的下部,所述滚轮17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助推加压罐3为不锈钢密封罐。所述推动机4为液压式气动伸缩装置。所述助推舱7为圆柱形不锈钢密封容器。所述进料口8为轮盘旋转式球形阀。所述输出口10为旋钮式球形阀。所述若干个支撑脚11的数量为4个。所述若干个固定环12的数量为2个,并且均为圆弧形不锈钢环箍。所述气泵16为涡轮式气体增压机。所述若干个滚轮17的数量为4个,并且均为弹簧式万向轮。

工作方式:该装置是一种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将空气转换为动力,并带动一系列气动部件,将润滑油进行挤压,从而为润滑油在输送的过程当中提供动力,进而达到助推效果的便于移动作业的润滑油助推机构。首先,操作人员利用扶把支架2将该装置移动到需要操作的指定位置处,在底座1的下部装有四个滚轮17,并且每个滚轮17采用弹簧式万向轮,所以能够方便使用人员的移动,而且这种弹簧式的万向轮可以减缓整个装置在工作时候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噪音;接着,操作人员将待助推传送的润滑油管口与该装置上的进料口8连接固定好,然后打开进料口8,该进料口8采用轮盘旋转式球形阀,通过开启和闭合该进料口8来调整润滑油注入的流量,润滑油通过该进料口8进入到助推加压罐3内部的助推舱7中,这时,操作人员开启气泵16,该气泵16采用涡轮式气体增压机,它能够使吸入的空气气流加速,并通过气体输送管15将加速气流输送到空气压缩器13中,在空气压缩器13的作用下,将进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空气转换为更强的动力气流,并从送气排管14传送到推动机4中,该推动机4采用液压式气动伸缩装置,它能够将空气压缩器13中所生成的动力气流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将推动机4中的升降柱5顶出,在升降柱5的顶部装有一个推动板6,该推动板6安装在助推舱7中,并且助推板6的形状与助推舱7一致,在升降柱5被顶出时,其助推舱7中的助推板7也会被顶起,利用压缩后,液体体积不变的原理,将注入的润滑油从出料孔9中顶出,最后,操作人员只需打开输出口10,从而让助推舱7中受到挤压的润滑油经输出口10流出,这样完成了润滑油的助推操作。该装置结构思路清晰,操作简便,全密封状态的空气动力设计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安全可靠,稳定性更高,占地面积小,利用液体体积不变的原理将润滑油源源不断的被挤压出,进而达到助推传送的目的,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动力,让油品的输送更加畅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