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体转运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5082发布日期:2019-01-05 09:3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体转运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瓶体转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灌装机大都是逐个进行灌装,也即将瓶体依次输送至灌针下方,完成灌装之后再输送至称重部件上进行称重,以检测灌装装量是否合格,灌装装量不合格的瓶体被剔除,合格的瓶体则输送至加塞部件完成加塞,最后输出。随着用户对于灌装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灌装机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为了实现批量化的灌装,需要将输瓶机构上不合格的瓶体进行剔除,然后将合格瓶体批量取出并转移至灌装部件进行灌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的瓶体转运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瓶体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体转运装置,包括输瓶机构,还包括用于阻挡输瓶机构输送的瓶体的挡瓶件、设于挡瓶件挡瓶处的瓶体检测件、以及用于将挡瓶件挡住的瓶体取出并转移至目标位置的转运机构,所述挡瓶件设于一往复运动机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机械手以及设于转运机械手上的取料夹具,所述取料夹具上设有用于夹持瓶体瓶颈的夹持部以及用于吸附瓶体瓶身的真空吸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挡瓶件与所述输瓶机构输送面的间距大于等于瓶体的最大直径且小于瓶体的高度时,所述挡瓶件与所述输瓶机构之间形成倒瓶剔除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瓶机构包括输瓶网带及设于输瓶网带上方的多列分瓶栏栅,相邻两列分瓶栏栅之间形成分瓶通道,所述瓶体检测件、夹持部及真空吸盘均为多个并与各分瓶通道一一对应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挡瓶件高度的第一滑套、以及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套滑设于所述升降驱动件上并通过第一紧固把手锁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沿所述输瓶机构的输瓶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套上并通过第二紧固把手锁紧,所述瓶体检测件和所述挡瓶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套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检测件为光纤检测部件。

一种上述瓶体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瓶: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运动至输瓶机构上方挡瓶,输瓶机构启动输瓶,当瓶体检测件检测瓶体到位后输瓶机构停止输瓶;

s2、取瓶: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离开挡瓶位置以让出瓶体上部空间,转运机构从挡瓶件上方取瓶;

s3、瓶体转运:转运机构将瓶体转运至目标位置,当转运机构带动瓶体离开挡瓶件后,执行步骤s1进下一次瓶;

s4、重复执行步骤s2至s3,直至输瓶机构内所有瓶体被取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转运机械手带动取料夹具运动至挡瓶件上方,使夹持部夹持瓶体瓶颈且真空吸盘吸附瓶体瓶身,然后转运机械手朝输瓶机构输瓶方向的反方向推瓶,最后带动取料夹具回到挡瓶件上方;步骤s4中,转运机构带动瓶体移动至目标位置后,真空吸盘停止吸附瓶体瓶身,然后夹持部从瓶体瓶颈退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上升至与输瓶机构的间距大于等于瓶体的最大直径且小于瓶体的高度,所述挡瓶件与所述输瓶机构之间形成倒瓶剔除通道,挡瓶时倾倒的瓶体从倒瓶剔除通道通过,竖立的瓶体则被挡瓶件挡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的瓶体转运装置,利用输瓶机构进瓶;利用挡瓶件挡住输瓶机构输送的瓶体,以便转运机构取瓶;利用瓶体检测件检测瓶体是否到位,以保证转运机构能够取到瓶子;挡瓶件设于一往复运动机构上,可以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移动至挡瓶位置挡瓶、以及离开挡瓶位置方便转运机构取瓶,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有利于瓶体在输瓶机构与目标位置之间可靠转移。

本发明公开的瓶体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挡瓶件挡瓶,有利于转运机构每次从相同的位置取瓶,瓶体检测件检测瓶体是否到位,避免转运机构取不到瓶体;瓶体输送到位后,输瓶机构停止进瓶,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离开挡瓶位置以让出瓶体上部的空间,有利于转运机构可靠地挟持住瓶体;转运机构带动瓶体离开挡瓶件往目标位置移动的同时,挡瓶件再次回到挡瓶位置、输瓶机构启动进下一次瓶,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瓶体转运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倒瓶剔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瓶体转运装置使用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取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输瓶机构;11、输瓶网带;12、分瓶栏栅;13、分瓶通道;51、挡瓶件;52、升降驱动件;53、倒瓶剔除通道;541、第一滑套;542、第二滑套;543、第一紧固把手;544、第二紧固把手;55、瓶体检测件;61、转运机械手;62、取料夹具;621、夹持部;622、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出了本发明瓶体转运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瓶体转运装置,包括输瓶机构1,还包括用于阻挡输瓶机构1输送的瓶体的挡瓶件51、用于检测挡瓶件51挡瓶处有无瓶体的瓶体检测件55、以及用于将挡瓶件51挡住的瓶体从上方取出并转移至目标位置的转运机构6,挡瓶件51设于一往复运动机构上。其中,挡瓶件51例如可以是挡瓶板或挡瓶杆等,瓶体检测件55例如可以是光纤检测部件等,往复运动机构例如可以是上下升降机构、沿垂直于输瓶机构1的输送方向来回伸缩的伸缩机构、或上下摆动机构等。

该瓶体转运装置利用输瓶机构进瓶;利用挡瓶件51挡住输瓶机构1输送的瓶体,以便转运机构6取瓶;利用瓶体检测件55检测瓶体是否到位,以保证转运机构6能够取到瓶子;挡瓶件51设于一往复运动机构上,可以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51移动至挡瓶位置挡瓶、以及离开挡瓶位置让出瓶体上部空间方便转运机构取瓶,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有利于瓶体在输瓶机构1与目标位置之间可靠转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转运机构6包括转运机械手61以及设于转运机械手61上的取料夹具62,取料夹具62上设有用于夹持瓶体瓶颈的夹持部621以及用于吸附瓶体瓶身的真空吸盘622。通过真空吸盘622吸附瓶体的瓶身、夹持部621夹持住瓶体的瓶颈,能够避免前后晃动以及由于瓶体过重而往下掉落,可靠性高,能够实现有效地固定住瓶体,方便转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当挡瓶件51与输瓶机构1输送面的间距大于等于瓶体的最大直径(通常瓶体的瓶颈和瓶身直径存在差异,大于等于瓶体的最大直径才能保证倒瓶顺利通过该间距)且小于瓶体的高度时,挡瓶件51与输瓶机构1之间形成倒瓶剔除通道53。当出现倒瓶现象时,倾倒的瓶体可以从挡瓶件51与输瓶机构1输送面的间距(具体为输瓶网带11上表面与挡瓶件51下表面的距离)中通过,也即从倒瓶剔除通道53内通过,使得瓶体转运装置具备倒瓶剔除和收集功能。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输瓶机构1包括输瓶网带11及设于输瓶网带11上方的多列分瓶栏栅12,相邻两列分瓶栏栅12之间形成分瓶通道13,瓶体检测件55、夹持部621及真空吸盘622均为多个并与各分瓶通道13一一对应布置。输瓶网带11输瓶,分瓶栏栅12将拥挤的瓶体分隔为多列,夹持部621和真空吸盘622对应设置为多个,可以实现瓶体的批量取出,大大提高瓶体的转运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套541、第二滑套542及升降驱动件52,也即通过升降驱动件52实现挡瓶件51的往复运动,第一滑套541滑设于升降驱动件52上并通过第一紧固把手543锁紧,第二滑套542沿输瓶机构1的输瓶方向滑设于第一滑套541上并通过第二紧固把手544锁紧,瓶体检测件55和挡瓶件51安装于第二滑套542上,使得挡瓶件51、瓶体检测件55的高度、前后位置均可调整,以便适应不同高度、不同直径的瓶体,结构简单、可靠。其中,升降驱动件52例如可以是气缸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挡瓶件51和各瓶体检测件55分别安装于不同的部件上,也可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瓶体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瓶: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51运动至输瓶机构1上方挡瓶,输瓶机构1启动输瓶,当瓶体检测件55检测瓶体到位后输瓶机构1停止输瓶;

s2、取瓶: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51运动让出瓶体上部空间,转运机构6从挡瓶件51上方取瓶;

s3、瓶体转运:转运机构6将瓶体转运至目标位置,当转运机构6带动瓶体离开挡瓶件51后,执行步骤s1进下一次瓶;

s4、重复执行步骤s2至s3,直至输瓶机构1内所有瓶体被取走。

该瓶体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挡瓶件51挡瓶,有利于转运机构6每次从相同的位置取瓶,利用瓶体检测件55检测瓶体是否到位,避免转运机构6取不到瓶体;瓶体输送到位后,输瓶机构1停止进瓶,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51离开挡瓶位置以让出瓶体上部的空间,有利于转运机构6可靠地挟持住瓶体;转运机构6带动瓶体离开挡瓶件51往目标位置移动的同时,挡瓶件51再次回到挡瓶位置、输瓶机构1启动进下一次瓶,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转运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转运机械手61带动取料夹具62运动至挡瓶件51上方,使夹持部621夹持瓶体瓶颈且真空吸盘622吸附瓶体瓶身,然后转运机械手61朝输瓶机构1输瓶方向的反方向推瓶,有利于真空吸盘622可靠地吸住瓶体瓶身、夹持部621可靠地夹持住药瓶瓶颈,最后带动取料夹具62回到挡瓶件51上方;步骤s4中,转运机构6带动瓶体移动至目标位置后,真空吸盘622停止吸附瓶体瓶身,以便取料夹具62能够与瓶体分离,然后夹持部621从瓶体瓶颈退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挡瓶件51上升至与输瓶机构1的间距大于等于瓶体的最大直径且小于瓶体的高度,也即两者之间形成倒瓶剔除通道53,挡瓶时倾倒的瓶体从倒瓶剔除通道53通过,竖立的瓶体则被挡瓶件51挡住,实现倒瓶剔除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