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及其供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03363发布日期:2019-07-17 06:1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及其供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及其供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加气站内通用的加气方式为,在临近进出站道路侧设置加气罩棚,加气罩棚下设置1.2m宽、2~4m长、200mm高的混凝土加气岛(加气罩棚柱一般位于加气岛范围内),在加气岛上设置加气机,通过加气机自带的6m长软管为加气车辆进行充装天然气,当加气作业完成,通过加气机自带的结算系统进行结算,并收取燃料费。

在城市建成区日渐拥挤的今天,说站区用地寸土寸金毫不为过,加气站选址占地面积越来越小,留给站内罩棚下可通行车辆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很多选址,商业价值巨大,财务分析状况也很好,只是因为占地面积较小,无法设置足够的加气装置,限制了加气的发展程度。

加气装置通常设置在狭长的加气岛上,占据了罩棚下宝贵的空间,使罩棚下可行驶车辆的空间变小。

考虑到各种加气车辆的车体大小不一、驾驶人员数量程度不同等因素,加气车辆在罩棚下停放的位置会随时进行改变,存在后排车辆在进行加气作业,而前排车辆已完成加气并离开,排队的车辆无法越过后排车辆进入前排进行加气的情况。

加气装置置于地面上,虽然设置了防撞柱对加气机进行保护,不过依然无法避免加气车辆或cng槽车误撞上加气机,产生泄露等危险,

综合看来,现有的加气技术都是将加气装置置于地面上,制约了加气站的发展,限制了加气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及其供气方法,解决了以下问题:

1、解决了加气罩棚下行车空间不足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加气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将加气罩棚下宝贵的空间留给加气车辆;

2、受场地面积或加气车辆驾驶人员驾驶熟练程度所限,有后排车辆阻挡加气排队车辆进入前排加气的情况发生,使加气站得不到充分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这种状况,增加加气机的利用效率、提高加气作业的灵活性;

3、加气装置置于地面上,存在车辆剐蹭加气机的可能,本发明将加气装置置于空中,可以避免车辆对加气装置造成损坏,提高了加气站内的安全系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包括加气罩棚,所述加气罩棚与地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加气罩棚与地面之间设置有四个罩棚立柱,四个所述罩棚立柱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所述罩棚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加气罩棚的下端面以及地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气罩棚下端设置有若干加气机,所述加气罩棚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若干所述加气机分别与两个导轨滑动安装,所述加气罩棚下方设置有接上游供气端,所述接上游供气端埋设在地下,所述接上游供气端固定连接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上端伸入至加气罩棚,所述供气管一端通过供气软管与加气机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气罩棚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辅助拉绳,若干所述辅助拉绳两两分为一组,若干所述加气机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加气软管,所述加气软管分别与若干辅助拉绳固定连接,所述加气软管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加气枪,所述加气罩棚一侧选择一合适位置固定安装工业装置区。

作为优选,压缩天然气在工艺装置区经过过滤、计量后,通过上游供气端、供气管输送至加气罩棚,可以拖动供气软管或者加气机实现变换位置为车辆加气。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罩棚立柱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结算装置,所述控制结算装置分别与两个加气机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接上游供气端与加气站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气管为无缝钢管材料制成,可以为承压软管或者万向节管两种的任意一种。

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加气枪悬挂在加气罩棚下的半空中,所述加气机进气端采用硬管加万向节或软管与上游供气管进行连接,所述加气罩棚下侧设置导轨及悬挂固定点,所述加气机顶部设置滑轮,可在导轨范围内自由移动;所述控制结算装置集成在罩棚立柱一侧,方便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将加气软管和加气枪悬挂置于半空中,从悬挂固定点引一根辅助拉绳,用于悬挂固定加气软管,等待加气作业时,加气机及加气软管悬挂置于半空中,加气车辆进入罩棚下,引导加气车辆到达加气装置附近位置,随后进行加气作业,将加气软管从悬挂点取下,对车辆进行加气作业,因为站内其他车辆阻挡因素,发生加气软管距离加气车辆较远时,可将加气机沿导轨进行移动,待加气软管足够靠近加气车辆后进行加气作业,加气作业完毕,将加气软管重新置于半空中,通过设置在罩棚立柱外侧的控制结算装置进行结算并收取燃料费,从而完整的完成一次加气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及其供气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释放了加气站内罩棚下的空间。现有技术中,罩棚下设置的加气岛及加气装置严重挤占了罩棚下的宝贵空间,本发明可以取消地面上的加气岛及加气装置,扩大了行车空间;

2、增加了加气站内加气作业的灵活性;现有技术中,常常出现加气机得不到有效利用的情况,本发明可以通过移动加气装置、加气软管等方式,扩大加气可操作区域,增加加气作业的灵活性;

3、减少了加气站内的不安全因素,传统加气站内的方法,加气装置置于地面上,有被车辆剐蹭的风险,本发明将加气装置置于半空中,有效的避免了剐蹭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加气站内的不安全因素,提高站区的安全系数。

4、本项目投资成本低,实际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本发明采用的管材、管件、管件设备都是在成熟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解、优化、组合,不存在试验新材料等不确定因素,预期本发明的可使用范围会非常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示意图。

图中:1、加气罩棚;2、罩棚立柱;3、加气机;4、导轨;5、接上游供气端;6、供气管;7、供气软管;8、辅助拉绳;9、加气软管;10、加气枪;11、控制结算装置;12、工业装置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包括加气罩棚1,所述加气罩棚1与地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加气罩棚1与地面之间设置有四个罩棚立柱2,四个所述罩棚立柱2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四个所述罩棚立柱2的上下端分别与加气罩棚1的下端面以及地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气罩棚1下端设置有若干加气机3,所述加气罩棚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导轨4,两个所述导轨4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若干所述加气机3分别与两个导轨4滑动安装,所述加气罩棚1下方设置有接上游供气端5,所述接上游供气端5埋设在地下,所述接上游供气端5固定连接有供气管6,所述供气管6上端伸入至加气罩棚1,所述供气管6一端通过供气软管7与加气机3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气罩棚1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辅助拉绳8,若干所述辅助拉绳8两两分为一组,若干所述加气机3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加气软管9,所述加气软管9分别与若干辅助拉绳8固定连接,所述加气软管9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加气枪10。

其中,其中一个罩棚立柱2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结算装置11,所述控制结算装置11分别与两个加气机3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接上游供气端5与加气站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气管6为无缝钢管材料制成,所述供气软管7为无缝钢管与万向节转动安装的组合体。

一种加气站内悬挂供气装置及其供气方法,所述加气枪10悬挂在加气罩棚1下的半空中,所述加气机3进气端采用硬管加万向节或软管与上游供气管6进行连接,所述加气罩棚1下侧设置导轨4及悬挂固定点,所述加气机3顶部设置滑轮,可在导轨4范围内自由移动;所述控制结算装置4集成在罩棚立柱2一侧,方便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将加气软管9和加气枪10悬挂置于半空中,从悬挂固定点引一根辅助拉绳8,用于悬挂固定加气软管9,等待加气作业时,加气机3及加气软管9悬挂置于半空中,加气车辆进入罩棚下,引导加气车辆到达加气装置附近位置,随后进行加气作业,将加气软管9从悬挂点取下,对车辆进行加气作业,因为站内其他车辆阻挡因素,发生加气软管9距离加气车辆较远时,可将加气机3沿导轨4进行移动,待加气软管9足够靠近加气车辆后进行加气作业,加气作业完毕,将加气软管9重新置于半空中,通过设置在罩棚立柱2外侧的控制结算装置11进行结算并收取燃料费,从而完整的完成一次加气作业。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加气罩棚1之外的适当地点设置工艺装置区12(可与压缩机、储气瓶组等区域合并设置,也可以单独设置),将加气装置设置在该区域;加气机3将过滤计量后的天然气输送至罩棚顶管,与加气软管7相连;加气软管7悬挂置于半空中;将控制结算装置11集成在罩棚立柱2一侧,方便人员进行观察及操作,可以拖动供气软管7,实现变换位置加气其他加气作业同方法一,将过滤、计量、截断装置置于工艺装置区12,将经过过滤、计量的压缩天然气输送至罩棚处进行加气作业。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当加气罩棚1面积较小或者有其他因素限制的情况下,可对方法一进行延伸,将加气机3固定置于加气罩棚1下的半空中,变为不可移动装置,不需设置导轨4,仅移动加气软管7进行加气作业,其他同方法一。

方法1-方法3均是将控制结算装置11集成在罩棚立柱2一侧,可将控制结算装置11设置在值班室内,或者将结算数据直接发送到加气操作人员的手持移动设备上,均有利于增加加气效率,属于本发明的延伸内容。

方法1-方法3均是通过罩棚上设置的固定点将加气软管固定在半空中,可将加气软管7一端固定在罩棚立柱2上,加气软管7可绕着罩棚立柱2,为周围360°、6m范围的加气车辆进行加气作业,也属于本发明的延伸内容。

本发明的主旨就是扩大罩棚下部行车空间,增加加气作业的灵活性,提高加气站内的安全系数,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可通过不同部位的不同方法的组合,找出适合不同情况下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的优化加气站的设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