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液体灌装设备的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4272发布日期:2020-05-06 23:1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液体灌装设备的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液体灌装设备的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液体灌装机械是所有用于液体灌装设备的全称。液体灌装机械按照不同的液体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液体灌装机,比如有食用油灌装机,酒水灌装机,口服液灌装机,洗涤液灌装机,香水灌装机,化妆水灌装机,饮料灌装机,农药灌装机等设备。所有的灌装设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灌装产品的特性,在与物料接触部分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灌装需求。

现有的大型一体化灌装机的结构复杂,在出现故障后,维护的成本高,市场上的小型一体化灌装机,只能够进行简单的灌装工作,在灌装完成后需要手动将灌装好的容器进行搬运,耗费人力,非常的不便。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液体灌装设备的搬运机构,具有能够自动对灌装好的容器进行搬运,使操作更加智能化,节省人力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液体灌装设备的搬运机构,包括机架、搬运台和两个架体,所述机架上设有传输道,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灌装瓶,两个所述架体包括架体一和架体二,所述架体一和架体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架体一内设有若干箱底板,所述架体二内设有若干箱盖板,所述搬运台包括横移块、纵移块和提升块,所述纵移块位于横移块的上端,且与横移块滑动配合,所述横移块的一端固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调节螺杆一,所述调节螺杆一远离电机一的一端插接在横块的另一端,且与横移块的侧壁转动配合,所述纵移块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与调节螺杆一配合,所述提升块位于纵移块上,且与纵移块滑动配合,所述纵移块上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调节螺杆二,所述提升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调节螺杆二与螺纹孔二配合,所述提升块呈𠃍形,所述提升块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固设有两个吸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启动,带动调节螺杆一转动,调节螺杆一在螺纹孔一内转动,会驱使纵移块沿着调节螺杆一的长度方向移动,纵移块移动时会带动提升块移动,对提升块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电机二启动,带动调节螺杆二转动,调节螺杆二在螺纹孔二内转动,会驱使提升块沿着调节螺杆二的长度方向移动,对提升块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箱底板从架体一内移动到传输道上,电机一和电机二共同作用,将提升块移动到灌装瓶的正上方,提升块会带动气缸一移动,使气缸一能够位于灌装瓶的正上方,气缸一启动,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移动块带动两个吸盘向下移动,使吸盘抵在灌装瓶的上端面,将灌装瓶吸住,气缸一的输出轴向回收,带动连接块和吸盘向上移动,从而使吸盘能够将灌装片向上移动,调整提升块的位置,使提升块带动气缸一移动到箱底板的正上方,气缸一启动,将灌装瓶向下放置到箱底板的上端,之后架体二内的箱盖板从架体二内移出,提升块带动气缸移动到箱盖板的上端,气缸二启动,将箱盖板向上提起,之后再带动箱盖板移动到箱底板的上端,并将箱盖板盖到箱底板和灌装瓶上,使箱盖板和箱底板固定,实现对灌装瓶的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一的下端固设有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上端面设有导轨一,所述导轨一与箱底板配合,所述支撑架一的上端面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块一,所述推块一与导轨一滑动配合,所述架体二的下端固设有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一侧上端面设有导轨二,所述导轨二与箱盖板配合,所述支撑架二的上端面设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块二,所述推块二与导轨二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二启动,带动推块一沿着导轨一移动,推块会对架体一内最下方的箱底板的侧壁施力,将箱底板从架体一内推出并推到传输道上,使灌装瓶能够顺利的放置到箱底板上,气缸三启动,带动推块二沿着导轨二移动,推块会对架体二内最下方的箱底板的侧壁施力,将箱盖板从架体二内推出,便于吸盘将箱盖板吸住并对其进行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二远离气缸三的一端设有承台,所述承台与箱盖板相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三将箱盖板从架体二中推出后,箱盖板会移动到承台上,承台的形状与箱盖板相同,使箱盖板的位置固定,便于对箱盖板的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箱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四个定位槽一,所述灌装瓶的下端与定位槽一相配合,所述箱盖板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定位槽二,四个所述定位槽二与灌装瓶的上端相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将灌装瓶吸住并放置到箱底板上,灌装瓶的下端插入到定位槽一内,使灌装瓶无法移动,此时,启动电机一或电机二,使提升块带动吸盘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即可将吸盘从灌装瓶的上端移开,使吸盘与灌装瓶分开,当箱底板的四个定位槽一均放置有灌装瓶后,吸盘将箱盖板的上端吸住,并将箱盖板放置到箱底板上,箱盖板下端面的四个定位槽二套在四个灌装瓶的上端,此时,水平移动吸盘,即可将吸盘与箱盖板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面固设有两根稳固杆,所述提升块的下端设有两个稳固槽,两根所述稳固杆的上端分别位于两个稳固槽内,且与两个稳固槽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块移动时,会带动两根稳固杆移动,使两根稳固杆沿着两稳固槽移动,稳固槽能够将稳固杆的移动方向限制住,使稳固杆在移动时能够平稳的移动,不会晃动,从而使移动块在移动时能够更加平稳,有利于对物体的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传输道;12、灌装瓶;2、架体一;21、箱底板;22、支撑架一;23、气缸二;24、推块一;3、架体二;31、箱盖板;32、支撑架二;33、气缸三;34、推块二;35、承台;4、横移块;41、电机一;42、调节螺杆一;5、纵移块;51、电机二;52、调节螺杆二;6、提升块;61、气缸一;62、连接块;63、吸盘;64、稳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液体灌装设备的搬运机构,包括机架1、搬运台和两个架体,机架1上设有传输道11,机架1上设有若干灌装瓶12。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架体包括架体一2和架体二3,架体一2和架体二3的结构相同。架体一2内设有若干箱底板21,架体一2的下端固设有支撑架一22,支撑架一22一侧的上端面设有导轨一,导轨一与箱底板21配合。支撑架一22的上端面设有气缸二23,气缸二2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块一24,推块一24与导轨一滑动配合。箱底板21的上端面设有四个定位槽一,灌装瓶12的下端与定位槽一相配合。

气缸二23启动,带动推块一24移动,推块一24会沿着导轨一进入到架体一2内部,推块一24的一侧会抵在位于架体一2内最下端的一个箱底板21的侧壁上,并将该箱底板21向一侧推动,使箱底板21能够沿着导轨一移动,从而使箱底板21移动到传输道1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搬运台包括横移块4、纵移块5和提升块6,纵移块5位于横移块4的上端,且与横移块4滑动配合。横移块4的一端固设有电机一41,电机一4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调节螺杆一42,调节螺杆一42远离电机一41的一端插接在横块的另一端,且与横移块4的侧壁转动配合。纵移块5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一与调节螺杆一42配合。

电机一41启动,带动调节螺杆一42转动,调节螺杆一42在螺纹孔一内转动时,会驱使纵移块5沿着调节螺杆一42的长度方向移动,设调节螺杆一42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纵移块5在沿x轴方向移动时会带动提升块6沿着x轴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提升块6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提升块6位于纵移块5上,且与纵移块5滑动配合。纵移块5上设有电机二51,电机二5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调节螺杆二52,提升块6上开设有螺纹孔二,调节螺杆二52与螺纹孔二配合。

电机二51启动,带动调节螺杆二52转动,调节螺杆二52在螺纹孔二内转动时,会驱使提升块6沿着调节螺杆二52的长度方向移动,设调节螺杆二52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电机二51启动时,提升块6会沿着y轴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提升块6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1所示,提升块6呈𠃍形,提升块6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气缸一61,气缸一6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块62,连接块62的上端面固设有两根稳固杆64,提升块6的下端设有两个稳固槽,两根稳固杆64的上端分别位于两个稳固槽内,且与两个稳固槽滑动配合。连接块62的下端面固设有两个吸盘63。

提升块6在移动时,会带动气缸一61和连接块62移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为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方向。气缸一61的输出轴朝下设置,当电机一41和电机二51共同作用,将提升块6和气缸移动到灌装瓶12的正上方时,气缸一61启动,带动连接块62向下移动,使连接块62带动两个吸盘63向下移动。吸盘63向下移动直至抵在灌装瓶12的上端面,将灌装瓶12固定。

之后气缸一61的输出轴收缩,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移动块会带动两个吸盘63和灌装瓶12向上移动,将灌装瓶12提起。电机一41和电机二51启动,将灌装瓶12移动到位于传输道11的箱底板21的上端。气缸一61启动,带动移动块和灌装瓶12向下移动,使灌装瓶12的下端进入到其中一个定位槽一内。

启动电机一41或电机二51,使提升块6带动气缸一61和移动块在水平位置上移动,移动块会带动两个吸盘63在水平位置上移动,使吸盘63与灌装瓶12的上端分离,多次重复进行操作,将四个定位槽一内均放置上灌装瓶12,完成对灌装瓶12的搬运。

如图1和图2所示,架体二3内设有若干箱盖板31。架体二3的下端固设有支撑架二32,支撑架二32一侧上端面设有导轨二,导轨二与箱盖板31配合。支撑架二32的上端面设有气缸三33,气缸三3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块二34,推块二34与导轨二滑动配合。导轨二远离气缸三33的一端设有承台35,承台35与箱盖板31相配合。箱盖板31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定位槽二,四个定位槽二与灌装瓶12的上端相配合。

气缸三33启动,带动推块二34移动,推块二34会沿着导轨二进入到架体二3内部,推块二34的一侧会抵在位于架体二3内最下端的一个箱盖板31的侧壁上,并将该箱盖板31向一侧推动,使箱盖板31能够沿着导轨二移动,从而使箱盖板31移动到承台35上。

电机一41和电机二51启动,调整提升块6的位置,使提升块6能够传输道11承台35的正上方,气缸一61启动,带动移动块和吸盘63向下移动,使吸盘63将箱盖板31的上端面固定。之后气缸一61的输出轴向回缩,带动箱盖板31向上提起,实现对箱盖板31的提升。

电机一41和电机二51启动,将提升块6移动到位于传输道11上端的箱底板21的正上方,气缸一61启动,将箱盖板31盖在箱底板21上,四个灌装瓶12的上端会分别插入到四个定位槽二内,定位槽一和定位槽二的总深度与灌装瓶12的高度相同,使箱盖板31和箱底板21能够固定,实现对灌装瓶12的装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