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6294发布日期:2021-04-09 12:40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供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普遍应用的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气主要的储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压缩天然气(cng)的形式,一种是液化天然气(lng)的形式。目前基于液化天然气储存空间占用方面较压缩天然气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当前在水上运输船舶领域主要是用lng作为燃料。

lng燃料通过液化船用罐进行存储,其在进行使用时,需要用到供气系统来将lng燃料进行输送。其中供气系统主要包括加压泵与汽化系统,汽化系统主要是将液化的天然气进行汽化,汽化系统又包括lng气化器和ng加热器,气化器分为水浴式气化器,空浴式气化器,强制通风式气化器,电加热式气化器,固体导热式气化器等。

在气化器工作时,外界空气自上而下沿气化器内的翅片流动,并放出热量被lng燃气吸收,由于lng燃气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气化器周围温度会急剧降低,空气中的大量水分在气化器表面结霜、结冰、结露,从而导致气化器内部结冰而影响使用。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以解决上述的气化器在使用时,lng燃料吸收大量的热而导致气化器结冰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包括气化器主体,所述气化器主体内设有汽化反应机构,所述气化器主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贯通气化器主体与汽化反应机构相连通,所述气化器主体和汽化反应机构之间设有发热缓冲腔,所述发热缓冲腔内设有发热机构;

所述发热机构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设于发热缓冲腔内,所述金属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金属网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气化器主体上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金属网上放置有发热材料,所述气化器主体上连接有空气入管,所述空气入管与发热缓冲腔相连通。

一实施例中,所述汽化反应机构与气化器主体之间设有干燥滤网,所述干燥滤网设于发热缓冲腔内,通过干燥滤网的设置,便于过滤干燥热空气与汽化反应机构外壁接触时产生的水,使得水不易影响到发热材料的使用。

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化器主体上设有观察带,便于使用者观察发热材料的反应情况,以便及时的进行更换。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位于气化器主体外的一端上连接有把手,便于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拉动金属网,从而便于对金属网上的发热材料进行更换。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材料的外侧依次设有透气膜和无纺布袋,通过透气膜和无纺布袋的设置,便于保护发热材料,使得发热材料不易外界空气杂质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化器内设有发热机构,使得气化器在使用时,气化器的周围温度不易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气化器的表面不易结霜、结冰、结露,便于使用者对气化器的使用,提高lng燃料的汽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的立体图。

图中:1.气化器主体、101.汽化反应机构、102.进气管、103.出气管、104.发热缓冲腔、105.干燥滤网、106.空气入管、107.观察带、2.发热机构、201.金属网、202.连接板、203.把手、204.卡块、205.发热材料、206.透气膜、207.无纺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船用罐tcs供气系统主控设备,参图1~图3所示,包括气化器主体1、设于气化器主体1内侧的发热机构2。

参图1~图2所示,气化器主体1内设有汽化反应机构101,便于进行lng燃料汽化,气化器主体1上连接有进气管102和出气管103,进气管102和出气管103贯通气化器主体1与汽化反应机构101相连通,气化器主体1和汽化反应机构101之间设有发热缓冲腔104,通过发热缓冲腔104的设置,利于对发热机构2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热保温,使得热量不易流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汽化反应机构101与气化器主体1之间设有干燥滤网105,干燥滤网105设于发热缓冲腔104内,通过干燥滤网105的设置,便于干燥发热机构2产生的热气与汽化反应机构101外壁接触时产生的水,使得水不易影响到发热材料205的使用,气化器主体1上连接有空气入管106,空气入管106与发热缓冲腔104相连通,便于使用者通过空气入管106对发热缓冲腔104加注空气,从而利于发热材料205与空气产生热量,使得汽化反应机构101的外壁温度不易过低而结冰、结霜、结露。

其中,气化器主体1上设有观察带107,便于使用者观察发热材料205的反应情况,以便及时的进行更换。

参图1~图2所示,发热缓冲腔104内设有发热机构2,发热机构2包括金属网201,便于放置发热材料205,金属网201设于发热缓冲腔104内,金属网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2,连接板202位于气化器主体1外的一端上连接有把手203,便于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203,拉动金属网201,从而便于对金属网201上的发热材料205进行更换,金属网201远离连接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04,气化器主体1上设有与卡块204相匹配的卡槽,通过卡块204卡合卡槽,连接板202卡合气化器主体1的内壁,实现金属网201的固定,金属网201上放置有发热材料205,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空气入管106为发热缓冲腔104加注空气,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无纺布袋207进入内部,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具体地,发热材料205由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等合成的聚合物组成,便于发热材料205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产生大量的热,使得汽化反应机构101的外壁温度不易过低,从而使得汽化反应机构101外壁不易结霜、结冰、结露。

参图1~图3所示,发热材料205的外侧依次设有透气膜206和无纺布袋207,通过透气膜206和无纺布袋207的设置,便于保护发热材料205,使得发热材料205不易受外界空气杂质的影响。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化器内设有发热机构,使得气化器在使用时,气化器的周围温度不易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气化器的表面不易结霜、结冰、结露,便于使用者对气化器的使用,提高lng燃料的汽化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