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可气动除霜的液化天然气气化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4397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圆柱形,所述摩擦杆的两个轴向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摩擦杆周向分布的凹槽。能够通过吸能杆同液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对沿第二连接孔的径向的振动也能够够产生响应而吸能,吸收振动能量的可靠性更好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方便快速地将换热片表面的霜除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气化段和除霜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电机的示意图。
[0021]图4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7为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9为出气管和气化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9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11为橡胶支撑垫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1的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13为图12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14为图13的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中:气化管1、出气孔11、管座12、气化段13、换热片131、弯折段14、气化管的进口端15、气化管的出口端16、出气管2、减震结构3、安装板31、蝶形弹簧32、芯套33、芯套部连接环331、调节螺母34、锁紧螺母35、调节螺杆36、橡胶衬套37、橡胶圈38、锥台形沉孔381、质量圈39、质量圈部连接环391、内管4、凸缘41、密封环42、胀开槽421、电机5、电机轴51、电机壳52、驱动齿轮53、轴承55、加油腔56、第一齿轮58、第一齿的齿顶581、第二齿轮57、短轴571、焊缝6、橡胶支撑垫7、存孔71、内腔体711、外腔体712、中间板72、弹性盖73、主摩擦通道75、摩擦板76、摩擦杆77、轴向端面771、凹槽772、支摩擦通道78、加油机构8、出油口 81、补气口 82、密封头83、第一弹簧84、缸体85、气腔851、油腔852、活塞86、单向阀861、连杆862、油道87、气道88、除霜机构9、喷头91、升降机构92、基板921、中间齿轮922、螺纹杆923、导向杆924、输出齿轮925、弹性连接臂93、进气管94、密封头伸出第一齿轮的齿顶的距离L1、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齿顶隙L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立式可气动除霜的液化天然气气化器,包括气化管1。气化管1为圆管。气化管1包括若干气化段13和弯折段14。气化段13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结构、即为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管。气化段13和弯折段14间隔设置而使得气化管1形成折返结构。气化段1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换热片131。换热片131沿气化段13的周向分布。换热片131同气化段13焊接在一起,也可以一体结构连接在一起。换热片131为平板结构。换热片131所在的平面为竖直面。每一个气化段13都设置有一个除霜机构9。弯折段1中将相邻的气化段的下端连接在一起的折弯段的下侧设有橡胶支撑垫7。
[0035]除霜机构9包括若干对喷头91和驱动喷头91升降的升降机构92。所有的喷头91共用同一个升降机构92。喷头91的对数同换热片131的数量相等。同一对喷头91中的两个喷头沿气化段13的周向分布在换热片131的两侧。升降机构92包括基板921、中间齿轮922、螺纹杆923和导向杆924。基板921同气化段13固接在一起。中间齿轮922转动连接于基板921。螺纹杆923沿上下方向延伸。螺纹杆923的数量同喷头91的数量相等。螺纹杆923的上端穿设于基板921。螺纹杆923的下端——对应地同喷头91连接在一起。导向杆924同螺纹杆923平行。导向杆924的数量同喷头91的数量相等。导向杆924的上端穿设于基板921中的导向套中。导向杆924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同喷头91连接在一起。每个喷头91还设有一根进气管94。进气管94的进气端即上端同基本连接在一起,同一个喷头91中的进气管94螺旋环绕在导向杆924上。
[0036]参见图2,升降机构还包括电机5。每一根螺纹杆92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个输出齿轮925。输出齿轮925转动连接于基板921。所有的输出齿轮925沿中间齿轮922的周向分布。输出齿轮925同中间齿轮922啮合在一起。电机5包括电机壳52和转动连接于电机壳的电机轴51。电机壳52同基板921固接在一起。电机轴51沿竖直方向延伸。电机轴51上设有驱动齿轮53。驱动齿轮53同中间齿轮922啮合在一起。位于同一片换热片两侧的喷头(即同一对喷头的两把喷头)之间通过弹性连接臂93连接在一起。
[0037]参见图3,电机轴51通过两个轴承55支撑于电机壳52。电机壳52和两个轴承55之间形成加油腔56。加油腔56内设有第一齿轮58和第二齿轮57。第一齿轮58和第二齿轮57啮合在一起。第一齿轮58同电机轴51连接在一起。第二齿轮57通过短轴571同电机壳52转动连接在一起。电机轴51内设有安装腔511。安装腔511内设有若干个沿电机轴周向分布的减震结构3。减震结构3包括安装板31和质量圈39。安装板31和质量圈39沿电机轴51的径向分布。
[0038]参见图4,第一齿轮58内设有加油机构8。加油机构8的个数同第一齿轮58的齿数相等。
[0039]参见图5,加油机构8包括出油口 81、补气口 82、密封头83、第一弹簧84、缸体85和活塞86。同一个加油机构的出油口 81和补气口 82设置于第一齿轮58的同一个齿的齿顶581上、同一个齿的齿顶只设置一个加油机构的出油口和补气口,即本实施例中加油机构和第一齿轮58的齿是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密封头83和第一弹簧84设置在出油口 81内,在第一弹簧84的作用下密封头83伸出齿顶581且密封住出油口。密封头伸出第一齿轮的齿顶的距离L1大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齿顶隙L2 (参见图6)。缸体85以一体结构的方式形成于第一齿轮58内,即为第一齿轮58内的腔。活塞86滑动密封连接于缸体85。活塞86将缸体85分割为气腔851和油腔852。活塞86设有朝向气腔851开启的单向阀861。活塞86通过连杆862同密封头83连接在一起。连杆862同第一齿轮58之间滑动密封连接在一起,使得出油口 81同气腔851断开。出油口 81通过油道87同油腔852相连通。补气口 82通过气道88同气腔851相连通。油道87和气道88都是以一体结构的方式形成于第一齿轮58内,即为第一齿轮58内的孔。
[0040]参见图7,减震结构3还包括锁紧螺母35、调节螺母34、芯套33和小端朝向芯套的蝶形弹簧32。锁紧螺母35、调节螺母34、芯套33、蝶形弹簧32和安装板31沿电机轴的径向依次抵接在一起。安装板31固接有调节螺杆36。调节螺杆36穿过蝶形弹簧32和芯套33后同调节螺母34和锁紧螺母35螺纹连接在一起。芯套33内设有橡胶衬套37。芯套33外连接有橡胶圈38。芯套33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伸入橡胶圈38中的芯套部连接环331。橡胶圈38设有压住蝶形弹簧32的锥台形沉孔381。质量圈39连接在橡胶圈38外。质量圈39为钢制作而成。质量圈39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伸入橡胶圈38中的质量圈部连接环391。减震结构3是通过将安装板31焊接在横杆内而同横杆连接在一起的。
[0041 ] 参见图11,橡胶支撑垫7为环形结构。橡胶支撑垫7的端面设有若干个沿橡胶支撑垫的周向分布的存孔71。存孔71内设有中间板72。中间板72将存孔71分割成内腔体711和外腔体712。外腔体712的下端设有弹性盖73。弹性盖73为朝向外腔体712内部拱起的碗形。
[0042]参见图12,中间板72设有若干条主摩擦通道75。主摩擦通道75连通内腔体711和外腔体712。主摩擦通道75内设有摩擦板76。
[0043]参见图13,摩擦板76中穿设有若干可沿内腔体和外腔体的分布方向即图中上下方向滑动的摩擦杆77。摩擦杆77为圆柱形。摩擦杆77设有支摩擦通道78。支摩擦通道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