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旋涡发生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5284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片旋涡发生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旋涡流量计的一种信号发生体,特别是一种叶片旋涡发生体。
旋涡流量计用来计量流体的原理为(如

图1所示)当流体流进流量计先沿着管道轴向进入传感器时,在旋涡发生体的作用下,被强制围绕中心旋转,产生涡流,旋涡在文丘利管中旋进,到达收缩段节流后,使旋涡加速,旋涡中心沿一锥体形成螺旋进动,最后又旋涡扩散整流,此时在旋涡发生体到整流叶片之间某一点形成进动脉冲,该频率与流体的流速成正比,在该点放置压电传感器检测旋涡的进动脉冲频率,该频率信号经流量积算仪放大和运算处理后转换成流量值进行就地显示或信号运转。该种流量计最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测量值范围宽,精度适中稳定可靠,现场安装技术要求不高,无机械可动件,所以使用寿命长,维修也很方便。但其最大缺点是压力损耗大,特别是检测大流量时,能耗更大,对注重能量的场合更不能采用。因此目前国内外流量计权威机构和流量权威人士对该种流量计不予认可。这将产生旋涡流量计将被淘汰使用的可能。
造成旋涡流量计压力损耗大的主要原因是旋涡发生体的结构。①如老式旋涡发生体的叶片为等距螺旋式(如图2、图3所示),叶片通道入口处流体轴向流向与入口处的旋涡叶片不相切,当流体流入时,旋涡叶片首先直接阻挡流体流入,然后产生螺旋,流体流入后在叶片间的等距螺旋式通道内流速能量逐步损耗,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大流量时压力损耗更明显。②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旋涡发生体,其旋涡叶片的为平板直线形(如图4、图5所示)。其旋涡叶片结构虽有所改进,即流体流入时阻力虽有减少,但其入口处的流体轴向流向与叶片成交叉形,还存在一定的压力损耗,另外其测量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较差,所以只能适应用于液体流量计,而不适用于气体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不仅能克服旋涡流量计存在的压力损耗大的问题,而且还能提高流量计脉冲信号的稳定性及抗干扰性用于旋涡流量计的叶片旋涡发生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旋涡发生体中的叶片为弧形螺旋形,叶片通道入口处流体轴向流向与通道入口处的旋涡叶片端口相切;叶片间的通道由通道入口至通道出口逐步缩小,形成螺旋文丘利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有原旋涡流量计的结构简单,测量值范围宽,安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且由于弧形螺旋形叶片结构的设计,使得发生体通道入口处的流体轴向流向与通道入口处的叶片端口相切,当流体轴向流入时首先与通道入口处的叶片相切,因此流体流入时几乎是无阻挡引入,然后流体随着叶片间逐步缩小的螺旋文丘利通道旋进,使得流体在该通道中流速逐步加速,最后喷射具有高压区和低压区分明的流体螺柱状,此时压电传感器取得是稳定的进动脉冲信号,从而达到明显降低压力能量损耗的目的,并且提高了测量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旋涡流量计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最早的一种旋涡发生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旋涡发生体的主视图。
图5为图4发生体中的叶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叶片旋涡发生体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生体叶片的示意图。
图中1、旋涡发生体;2、壳体;3、螺旋状流体;4、压电传感器;5、流量积算仪;6、整流体;7、叶片;8、通道入口;9、叶片端口;10、叶片间通道;11、通道法向线;12、通道出口。
图1、图2、图3、图4、图5已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重复。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叶片旋涡发生体1的叶片7为弧形螺旋形,且叶片端口9与叶片之间通道入口8流体轴向流向相切,叶片7之间的通道10由通道入口8至通道出口12逐步缩小,既叶片7之间的通道10的法向线11由通道入口8至通道出口12逐步变短,从而使得发生体的叶片7之间的通道10形成螺旋文丘利通道。
权利要求一种叶片旋涡发生体,其特征在于发生体(1)的叶片(7)为弧形螺旋形,且叶片(7)之间通道入口(8)的流体轴向流向与叶片端口(9)相切,叶片(7)之间的通道(10)由通道入口(8)至通道出口(12)逐步缩小,形成螺旋文丘利通道(10)。
专利摘要一种叶片旋涡发生体,其特征在于发生体1的叶片7为弧形螺旋形,且发生体入口处的流体流向与发生体通道入口处的叶片端口9相切,发生体中的叶片7之间通道10的法向线11由通道入口8至通道出口12逐步变短,形成螺旋文丘利通道10。当流体流入时首先与入口处的叶片相切,因此开始时流体流入时是无阻挡引入,然后流体随着螺旋文丘利通10旋进逐步加速,从而达到明显降低压力能量损耗的目的,并且提高了测量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文档编号G01F1/32GK2446498SQ0020649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7日
发明者房兆俊 申请人:房兆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