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辐射消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810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波辐射消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波辐射消除器,尤指一种可消除电磁波,并可重复检查电源中的地线及火线,避免将火线误判为地线,导致外壳漏电的装置。
一般的电器产品接通电后均在周围产生交变的电场及磁场,即俗称的电磁辐射。就目前的医学报告指出长期暴露于电磁场下的人罹患脑瘤及癌症的机率较高,故如何降低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波己成为目前重要的课题。就目前的家电用品中,即属电视与电脑屏幕与人的接触最为频繁,危害人体机率最甚,故为有效减低电器用品对人体的危害,该种电器用品在制造时,其电源插头有三只插脚,其中扁平的二个插脚为电源的地线及火线,而圆型脚则为外壳的接地线,可利用圆型脚将外壳的电磁波导引至别处,避免危害人体。然而,国内的标准插座皆为两线式的电源,故在使用此类电器时,必须拔除圆型脚,相对的丧失了消除电磁辐射的效果。因此,有人研发出一种如公告号第316030号所示的专利案,其主要是利用人体为第三点参考电位,并藉由电子组成的电子电路予以判断电源线何者为地线,进而锁定负载物(如电视或电脑)的接地点使其接地,适当地将负载物的电磁波转移,同时降低了负载物的电磁波与人体接触的机会。但是,上述现有结构粗看之下似乎具有消除电磁波的功能,实际上并不甚理想,其主要缺陷详列如下1.该种结构是利用人体接触至触摸点,以人体为参考电位,致使属火线的电源线于通电时会有微小的电流流通人体,使氖灯发光致使感应器得以感测,进而可准确地判断地线与火线,而使地线可与负载物的接地线相接,将电磁波导引至别处。然而,一旦用户站立于绝缘性极佳的场所,如木质地板、塑胶地板或毛毯上时,即无法产生准确的参考电位,使该结构难以判别,甚至有误判的情形存在时,将使火线与负载物的接地点相接,致使负载物外壳充满110V的电力,导致触电的意外产生。
2.该种结构是将负载物的电磁波藉由接地点导引到电源转换装置上,该电源转换装置并不具有任何导引作用,无法有效引导电磁波。事实上,除了负载物上不具有电磁波外,电源转移装置与其电源线皆存有强大的电磁波,若无远距离隔离该电源转换装置及其电线,该电磁波仍存在于人体周围,其只不过由负载物转移至电源转换装置上,根本无法有效避免掉电磁波。
3.该结构是利用人体接地的方式进行地线的判断,若在接触处的皮肤若有受损,使得该处的皮肤电阻值降低,容易使电流流至心脏造成休克,产生微电击死亡的结果,故该结构存在有一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前述现有结构利用人体接地的方式进行地线的判断不尽理想,申请人在以前提出一专利号为88216346的专利案,其主要技术手段是藉由电源中的电场而予以感应出火线与地线,进而使电源中的地线与负载物的接地线相接通,从而将负载物的电磁波导入地线中,而得以消除电磁波。然而,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主要是利用电场予以判别地线与火线,虽具有一安全性及便利性,然而,该结构在使用上仍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1.该结构主要是利用直流电池予以提供电路中的判别单元电源动作,在长时间使用时,电池常在无形中耗费殆尽,故每隔一段时间,即必需更换干电池,虽该结构具有一警报单元可供警示用户以更换电池,一旦用户不知如何更换电地时,该结构即使再好形同虚设。
2.该结构在判断电场时,该检测端若感应到为一火线时,即判断该检测端为一火线状态,而电源另一端则为地线,在判别程序上仅判别一次,该结构若用于一般的电路系统中,可正常判别使用,通常不会有误判的情形;一旦若用于较特殊的情形时(如电源二端皆为火线而无地线存在的场所),由于电源检测端感应到火线电场,即迳直认定另一端为地线,但实际上的情形并非如该结构所判断的一样,使得该结构造成误判而使负载物的接地线与火线相接,致使负载物外壳充电,导致用户一旦触模负载物外壳,即有触电的情形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波辐射消除器,其是提供一种可反复检查电源中特定一端的地线与火线,藉以避免误判导致触电的情形产生的结构设计;其技术手段主要是使对应电场检测特定端的电路中设置二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及一组接地用的继电器,藉由电场检测电路来检测电源端中特定一端是否存在火线电场,该火线电场可随输入的电力频率不同而感应一正弦波信号,经电压比较电路后输出一交流的方波信号(若检测特定端为地线则电压比较电路输出一直流电位信号),接着,主控制集成电路再驱动二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以变换电源另一端为特定检测端点,再使电场检测电路动作一次,经过二次的检测判断,确定电源的地线端后,则使接地用继电器导通,以将负载物的电磁波导人地线;反之,若无法正确找出地线端,则使警报电路动作警示,以避免误判导致负载物表面有触电情形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十分节省电力的电磁波辐射消除器,其主要是利用电路中的充电电容器于电源开启时进行充电,待充电后可提供电源给电场检测电路,用以判别电场检测特定端的地线、火线状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波辐射消除器,主要是在一电源盒体内置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主要包括有电源稳压电路、电场切换电路、电场检测电路、微电脑IC电路及警示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稳压电路可将输入电压滤波为较平稳的直流电流,以提供控制电路稳压的电源;电场切换电路的电场检测特定端分别接设一组具有NO及NC电磁接点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该二组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的共同接点分别接于电源稳压电路与电场检测电路,该接设于电场检测电路上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所接通的电场检测特定端即为火线电场检测端,该火线电场检测端是用来检测该电场检测特定端上所存在的火线电场,并使火线电场检测端上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再接一组接地用继电器而与负载端的接地线相接;电场检测电路是利用电压比较器外接充电电容器、继电器及光耦合器,其中,电压比较器的输入接脚与电场感应电路相接,输出接脚则与光耦合器相接,且该充电电容器另与继电器相接,藉由继电器导通时可与电源连通充电,待充电后,该继电器可自动跳开断路,使充电电容器放电提供电压比较器所需电源;微电脑IC电路是以一主控制IC外接上述各组继电器的激磁线圈以及一警示电路,该主控制IC是依据电场检测电路的光耦合器的信号而动作;通过使电场检测电路检测电场检测特定端是否存在火线电场,若有火线电场存在,则主控制IC再驱动二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以变换电源另一端为电场特定检测端点,再使电场检测电路又作动一次,经过二次的检测判断,确定电源的地线端后,则使接地用继电器导通,将负载物的电磁波导入地线;反之,若无法正确找出地线端,则使警报电路动作警示,以避免误判导致负载物表面有触电情形产生。
该电源盒体内侧包复一层金属材料,而与负载端的接地线相接连。
该电源盒体可在内侧喷复金属漆以替代包复的金属材料。
下面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和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与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及电源启动的初始状态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与火线相接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检测到火线电场而切换成与地线相接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检测为地线并使接地用继电器导通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与地线相接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切换至与火线相接再次检测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检测为火线后跳回与地线相接并启动接地用继电器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场检测端与火线相接的电路图。
图9是图8的火线电场检测端切换后再次检测火线电场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样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实施样态侧视图。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该控制电路的架构组成主要概分为电源稳压电路1、电场切换电路2、电场检测电路3、微电脑IC电路4及警示电路5,其中电源稳压电路1是由降压单元11、整流器D1~D4、滤波电容器C2、C3、稳压IC(7805)构成,藉以将交流输入电压整流滤波稳压为直流电源5V;电场切换电路2是以二电场检测定端21及电场检测定端22分别接设一组具NO及NC接点的继电器23、24,该二组的继电器23、24的共同接点分别接于电源稳压电路1与后述的电场所检测电路3,该接设于电场检测电路3的继电器24所接通的电场检测特定端21、22即为火线电场检测端A,该火线电场检测端A是用来判别电场检测特定端21、22上所存在的火线电场,并使火线电场检测端A上的继电器24再接一组接地用的继电器25,而与负载端26的接地线相接,藉以将传统用二孔插座转为三孔插座的形式;电场检测电路3主要利用一电压比较器31外接充电电容器32、电容充电用继电器33及光耦合器34,其中,电压比较器31的输入接脚与电场切换电路2相接,输出接脚则与光耦合器34相接;该充电电容器32另与电容充电用继电器33相接,藉由电容充电用继电器33闭合导通时可与电源5V连通充电;微电脑IC电路4是以一主控制集成电路41外接上述四组继电器23、24、25、33的激磁线圈231、241、251、331,以及一由发光二极管51所构成的警示电路5,该主控制集成电路41是接受电场检测电路3的光耦合器34所送出信号控制。
在启动电源时,该电容充电用继电器33的电磁接点是一闭合导通状态,使得5伏特电源可流经充电电容器32进行充电,待充电电容器32充电完成后,可使继电器33的电磁接点跳开断路,使得充电电容器32开始放电,提供电压比较器31所需电源,而无需利用外来电源即可使电压比较器31得以动作,以进行下列的电路检测,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插接于壁面的插孔中,插孔内具有火线与地线,也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形,二插孔皆为火线的状态,以下就三种不同情形下的电路动作分别详加说明如下第一种动作情形为电场检测特定端21为地线,而电场检测特定端22为火线时如图2所示,该电场检测电路3的火线电场检测端A可检测电场检测特定瑞22是否存在一火线电场,该火线电场可随输入的电力频率不同而惑应一个60(或50)赫兹的正弦波信号B,经电场检测电路3反相输出一个60(或50)赫兹的方波信号C,进而提供信号给微电脑IC电路4的主控制集成电路(41),使其启动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3、24的激磁线圈231、241激磁,使得对应电场检测特定端21、22的二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3、24得以同时激磁,使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3、24由原先的接点,转换为与另一接点接合,藉以变换另一电场检测特定端21为火线电场检测端A而与电场检测电路3连接(如图3所示),再使电场检测电路3再动作一次,再次感应该变换后的火线电场检测端A是否存在一火线电场,一旦火线电场检测端A感测到电场检测特定端21为地线,则使电场检测电路3判读后输出高电位信号D,使微电脑IC电路4的激磁线圈251激磁,而使电场切换电路2的接地用继电器25导通闭合,如图4所示,使得负载端26的接地线与电场检测特定端21的地线相连接,恰好一并引导负载物的电磁波接地,可确实消除电磁波。
第二种动作情形为电场检测特定端21为火线,而电场检测特定端22为地线时如图5所示,电场检测电路3所接设的火线电场检测端A电测电场检测特定端22为一地线时,则使电场检测电路3判读后输出高电位信号C,使微电脑IC电路4的激磁线圈231、241激磁,而使电场切换电路2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3、24变换闭合接点,进而变换火线电场检测端A,再进行第二次的检测,如图6所示,若火线电场检测端A检测存在一火线电场,则主控制集成电路41则使激磁线圈231、241再度激磁,变换电场切换电路2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3、24回复至原先的闭合接点,如图7所示,并使接地用继电器25得以导通闭合,藉以消除负载端26的电磁波。
第三种动作情形为电场检测特定端21为火线,而电场检测特定端22为火线时如图8、图9所示,由于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4变换火线电场检测端A进行二次的判别皆为火线,该电场检测电路3的电源比较器31则二次皆送出方波信号C,使主控制集成电路41得以获知电场检测特定端21、22并无地线存在,而使电场切换用继电器23、24跳回至原先状态,同时,并可送出信号使警示电路5的发光二极管51发光,藉以警示用户。
又,如图10、图1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主要是使一电源盒体6内置上述的控制电路,该电源盒体内面包复金属材料或喷复金属漆,从而可与控制电路中的接地线相接触,使负载物的电磁波可经由电源盒体6内的金属材料或金属漆传导接地,使得电源盒体6完全不残留电磁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波辐射消除器,其结构可将负载物的电磁波引导回归至大地,并可反复检测电源插入端的地线及火线状态,绝无误判导致漏电的可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波辐射消除器,主要是在一电源盒体内置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主要包括有电源稳压电路、电场切换电路、电场检测电路、微电脑IC电路及警示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稳压电路可将输入电压滤波为较平稳的直流电流,以提供控制电路稳压的电源;电场切换电路的电场检测特定端分别接设一组具有NO及NC电磁接点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该二组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的共同接点分别接于电源稳压电路与电场检测电路,该接设于电场检测电路上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所接通的电场检测特定端即为火线电场检测端,该火线电场检测端是用来检测该电场检测特定端上所存在的火线电场,并使火线电场检测端上的电场切换用继电器再接一组接地用继电器而与负载端的接地线相接;电场检测电路是利用电压比较器外接充电电容器、继电器及光耦合器,其中,电压比较器的输入接脚与电场感应电路相接,输出接脚则与光耦合器相接,且该充电电容器另与继电器相接,藉由继电器导通时可与电源连通充电,待充电后,该继电器可自动跳开断路,使充电电容器放电提供电压比较器所需电源;微电脑IC电路是以一主控制IC外接上述各组继电器的激磁线圈以及一警示电路,该主控制IC是依据电场检测电路的光耦合器的信号而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辐射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盒体内侧包复一层金属材料,而与负载端的接地线相接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辐射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盒体可在内侧喷复金属漆以替代包复的金属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波辐射消除器,主要使对应电源插入端的电路中设置二组继电器及一组接地用的继电器,藉由电场检测电路来检测电源中特定一端是否存在火线电场,该火线电场可随输入的电力频率不同而感应一正弦波信号,经电压比较电路后输出一交流的方波信号,接着,主控制集成电路再驱动二组继电器以变换电源另一端为特定检测端点,使电场检测电路再动作一次,经过二次的检测判断,确定电源的地线端后,则使接地用的继电器导通,并将负载物的电磁波导入地线,以避免误判导致触电。
文档编号G01R19/145GK2484571SQ0026156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3日
发明者陈俊嵘 申请人:利佳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