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膜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342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振光膜载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光膜载体,特别涉及在检查适用于LCD的偏振光膜时能够以维持平坦度的状态保持偏振光膜并将其移送到各作业位置的载体。
背景技术
适用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偏振光膜具有碘类、染料类、相位差、半透射以及反射型等种类偏振光膜。其中,碘类偏振光膜作为具有高透射以及高偏光特性的高精细LCD用偏振光膜,将碘用在透明的PVA(Poly 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薄膜中,从而可以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
偏振光膜的结构大致由TAC(Tri-Acetyl-Cellulose三乙酰纤维素)薄膜、粘结剂、偏振光元件、粘结剂以及TAC薄膜依次层叠而成。为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偏振光膜,由于需要使用辊(roller)等,从而在偏振光膜的制造过程中,辊的摩擦力可能产生细微的刮痕(scratch),由此可能产生因在PVA膜层上细微变形或者损伤等引起的漏光(クニツク)。在这种偏振光膜中产生漏光或者刮痕等的情况下对LCD画面进行驱动时,可能发生画面中产生斑点的致命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对是否存在可能给LCD画面产生致命缺陷的偏振光膜缺陷情况进行检查,采用偏振光膜检查装置。偏振光膜检查装置将其对包含在偏振光膜中而产生缺陷的异物或气泡等进行检查的检查作业位置与对漏光的次品进行检查的检查作业位置分开来进行检查。在将适用于如17英寸(inch)或19英寸的小画面LCD的偏振光膜移送到上述的偏振光膜检查装置的各检查作业位置时,需要能够在维持偏振光膜的平坦度的状态下移送其偏振光膜的载体。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光膜载体,在使用偏振光膜检查装置对有没有偏振光膜次品进行检查时,这种偏振光膜载体能够在维持偏振光膜的平坦度的状态下移送该偏振光膜。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光膜载体,这种偏振光膜载体能够在维持偏振光膜的平坦度的状态下将其安全地移送到偏振光膜检查装置的各检查作业位置,并且在各检查作业位置上可具有偏振光膜的检查台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carrier)包括第一夹紧部,设置在底座(base frame)的一侧,并包括延伸部件和第一夹紧器,所述第一夹紧器具有与延伸部件一体形成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第二夹紧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并包括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第一夹紧器,可沿第一滑动导向部件移动,并对偏振光膜进行保持;第一张力调节部,在第一夹紧器保持偏振光膜后,使第一夹紧器沿着第一滑动导向部件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第三夹紧部,设置在底座的前端,并包括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第一移动板,被第二滑动导向部件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保持偏振光膜;第二张力调节部,设置在第二夹紧器上,在第二夹紧器保持偏振光膜后,使第二夹紧器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第四夹紧部,设置在底座的后端,并包括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第二移动板,被第三滑动导向部件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设置在第二移动板上,保持偏振光膜;为了进行与偏振光膜大小相对应的排列,在第二夹紧部上设置有第一宽度调节部,该第一宽度调节部使第二夹紧部相对第一夹紧部前后移动,在第三和第四夹紧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宽度调节部,该第二宽度调节部使第三和第四夹紧部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前后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具有下述优点,在检查是否有偏振光膜次品时,能够在偏振光膜载体上以维持偏振光膜的平坦度的状态保持偏振光膜后,在各检查作业位置上安全且迅速地移送偏振光膜,通过在各检查作业位置上起到偏振光膜的检查站的功能,可改善偏振光膜的检查作业的生产性。


图1是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偏振光膜载体的分解组装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宽度调节部的分解组装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第二夹紧部的分解组装立体图;图5是图2所示的第三夹紧部的分解组装立体;图6是图5所示的第二夹紧器的分解组装立体;图7是图6所示的第二上侧夹紧部件及下侧夹紧部件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1 底座10 第一夹紧器11 第一保持气缸12 第一移动部件13 第一辊14 第一倾斜部件15 第一铰链部件16 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7 第一下侧夹紧部件20 第二夹紧器21 第二保持气缸22 连杆部件23 夹子24 第二倾斜部件26 第二上侧夹紧部件
27 第二下侧夹紧部件110 第一夹紧部120 第二夹紧部130 第三夹紧部140 第四夹紧部150 第一宽度调节部160 第二宽度调节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用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偏振光膜载体的分解组装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宽度调节部的分解组装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包括第一夹紧部110,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并包括延伸部件111,以及具有与延伸部件111一体形成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的第一夹紧器10;第二夹紧部120,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侧,并包括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第一夹紧器10,可沿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移动,并对偏振光膜7进行保持;第一张力调节部121,在第一夹紧器10保持偏振光膜7后,使第一夹紧器10沿着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第三夹紧部130,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端,并包括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第一移动板132,被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20,设置在第一移动板132上,保持偏振光膜7;第二张力调节部133,设置在第二夹紧器20上,在第二夹紧器20保持偏振光膜7后,使第二夹紧器20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第四夹紧部140,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后端,并包括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41;第二移动板142,被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41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20,设置在第二移动板142上,保持偏振光膜7;为了进行与所述偏振光膜7大小相对应的排列,在第二夹紧部120上设置有第一宽度调节部150,该第一宽度调节部150使第二夹紧部120相对第一夹紧部110前后移动,在第三和第四夹紧部130、140侧设置有第二宽度调节部160,该第二宽度调节部160使第三和第四夹紧部130、140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前后移动。
下面使用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100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100包括第一至第四夹紧部110、120、130、140,并包括用来排列偏振光膜7的第一及第二宽度调节部150、160,以使在保持偏振光膜7后对其张力进行调节,由此对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进行调节。在此,图2为图1所示的偏振光膜载体100沿箭头“A”方向的示意图。
首先,依次对第一宽度调节部150和第二宽度调节部160进行说明。这些调节部在将偏振光膜8更换为较大的偏振光膜7,或者与此相反地,将偏振光膜7更换为较小的偏振光膜8时,通过作业人员的手工操作,将第二至第四夹紧部120、130、140向箭头“a1、a2、a3”方向移动调整。
第一宽度调节部150设置在第二夹紧部120上,以将第二夹紧部120相对第一夹紧部110前后移动。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设置在第二夹紧部120的第一宽度调节部150包括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和多个第一锁定部件152。图4为图2所示的第二夹紧部120沿箭头“B”方向的示意图。
第一宽度调节部150包括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和第一锁定部件152,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由两端设置在底座1的滑动导向部件(图中未示出)被导向移动,并且在其两端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长孔151a,第一锁定部件152分别设置在长孔151a上。作业人员为了用手工操作并且使用这样的第一宽度调节部150将第二夹紧部120调整到偏振光膜7上,首先,用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对第二夹紧部120进行导向,将该第二夹紧部120移动到偏振光膜7侧。在第二夹紧部120移动到偏振光膜7侧后,使第一锁定部件152锁定在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上,由此结束对第二夹紧部120的宽度调节作业。
如上所述第一锁定部件152在将第二夹紧部120布置在偏振光膜7上后,对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进行锁定,该第一锁定部件152包括锁定节152a和锁定块152b。锁定节152a在插入形成于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的长孔151a的状态下与锁定块152b结合,在该状态下如果作业人员对锁定节152a进行旋转,则锁定块152b锁定在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151上,结束对第二夹紧部120的宽度调节作业。如果第二夹紧部120排列在偏振光膜7上,则使第三及第四夹紧部130、140分别沿相对方向前后移动,将这些夹紧部排列在偏振光膜7上。为此,在第三及第四夹紧部130、140依次设置第二宽度调节部160。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宽度调节部160包括第一、第二齿条齿轮161、162、齿杆163和第二锁定部件164。
第一、第二齿条齿轮161、162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移动板132、142一侧,以分别沿着多个第二及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31、141移动,齿杆163设置在第一、第二齿条齿轮161、162之间,通过第一、第二齿条齿轮161、162之一的齿条齿轮161、162进行旋转,使第一、第二齿条齿轮161、162分别前后移动,对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移动板132、142的第三、第四夹紧部130、14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例如,如果作业人员使第一移动板132沿着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移动,则通过该移动,第一齿条齿轮161移动。通过第一齿条齿轮161的移动,齿杆163被旋转,通过齿杆163的旋转,与齿杆163啮合的第二齿条齿轮162移动,通过该移动,第二移动板142沿着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41移动,通过第二移动板142移动,第三夹紧部130和第四夹紧部140向相互接近或者远离的方向移动。
通过第一、第二齿条齿轮161、162和齿杆163,第三、第四夹紧部130、140之间的距离被调整,在这些夹紧部排列在偏振光膜7时,作业人员对第二锁定部件164进行操作,锁定分别沿着多个第二、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31、141移动的第一、第二移动板132、142。为此,有多个第二锁定部件164,设置在第二、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31、141上,各个第二锁定部件164包括锁定节164a和锁定夹子164b。如果作业人员对构成第二锁定部件164的锁定节164a进行旋转,则锁定夹子164b分别与第二、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31、141贴紧,对第一、第二移动板132、142进行锁定,将第三、第四夹紧部130、140分别向偏振光膜7的前侧端和后侧端调整。
在第一至第四夹紧部110、120、130、140通过第一、第二宽度调节部150、160与偏振光膜7的大小相对应地调整后,第一至第四夹紧部110、120、130、140保持住偏振光膜7。
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保持偏振光膜7一侧的第一夹紧部110包括延伸部件111,以及具有与该延伸部件111一体形成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的第一夹紧器10。该第一夹紧部110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并保持住偏振光膜7的一侧,用来在调整偏振光膜7时将其作为基准。
第二夹紧部120以与保持偏振光膜7一侧的第一夹紧部110相对的方式设置,用来夹紧偏振光膜7的另一侧。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夹紧部120包括第一张力调节部121,该第一张力调节部121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侧,用来在保持偏振光膜7后调节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第二夹紧部120还包括第一夹紧器10和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
第二夹紧部120包括的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包括支承部件122a、LM导向件(Linear Motion guide直线移动导向件)122b、LM块122c以及固定部件122d。在第二夹紧部120对偏振光膜7的张力进行调节时,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对第一夹紧器10进行导向。
为了对设置在第二夹紧部120的第一夹紧器10进行导向,支承部件122a固定在底座1上,在支承部件122a的内侧固定有LM块122c,LM导向件122b与该LM块122c结合,固定在LM导向件122b一端的固定部件122d分别设置在设于第二夹紧部120的第一夹紧器10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对第一夹紧器10进行导向。
在以可沿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移动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夹紧器10保持住偏振光膜7后,由第一张力调节部121对偏振光膜7的张力进行调节,由此调节平坦度。在第一夹紧器10保持偏振光膜7后,对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的第一张力调节部121使第一夹紧器10沿着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进行调节。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将和第二张力调节部133的说明一起进行。
如图4所示,第一夹紧器10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夹紧部110、120上,第一和第二夹紧部110、120保持通过第一张力调节部121进行平坦度调节的偏振光膜7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包括第一保持气缸11、第一移动部件12、第一铰链部件15、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以及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
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在设于第一夹紧部110包括的第一夹紧器10上时,与延伸部件111(图3所示)一体形成,在设于第二夹紧部120包括的第一夹紧器10上时,其不同点是,其中设有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的固定部件122d,相同点是,与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相啮合来保持偏振光膜7。
在与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相啮合并且保持偏振光膜7的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的一侧,设置有具有倾斜面14a的第一倾斜部件14,多个第一铰链部件15分别包括支承部件15a、铰链15b和弹簧15c,其第一铰链部件15设置在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的一侧。在设置于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的第一倾斜部件14的倾斜面14a上以可沿着倾斜面14a移动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辊13,第一辊13设置在第一移动部件12的一侧,在第一移动部件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持气缸11。
设置在第一移动部件12一侧的第一保持气缸11产生用于使第一移动部件12前进和后退的驱动力,通过该驱动力第一移动部件12移动,由此第一辊13沿着第一倾斜部件14的倾斜面14a移动。在第一辊13沿着倾斜面14a向前后移动方向移动时,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以多个第一铰链部件15为中心转动预定角度,与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啮合,保持住偏振光膜7。
在对第一、第二夹紧部110、120的说明之后,下面详细说明分别保持偏振光膜7的前侧和另一侧的第三、第四夹紧部130、140的结构。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夹紧部110、120中分别设有第一夹紧器10,该第一夹紧器10通过第一上侧夹紧部件16以第一铰链部件15为中心轴转动与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啮合来保持住偏振光膜7。
第三夹紧部130设置在底座1的前端,包括第二夹紧器20、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第一移动板132和第二张力调节部133。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固定在底座1的两侧,第一移动板132被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20固定在由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131导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板132上,可保持偏振光膜7。在第一移动板132上设置有第二张力调节部133,用来在设置在第一移动板132上的第二夹紧器20保持偏振光膜7后,对张力进行调整,以对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进行调节。在此,第二张力调节部133设置在第三夹紧部130的第一移动板132上,在第二夹紧器20保持住偏振光膜7后,使第二夹紧器20向前或向后移动,由此调整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
如图2所示,第四夹紧部140以与包括用来调节偏振光膜7的平坦度的第二张力调节部133的第三夹紧部130相对的方式设置在底座1的后端,用来保持偏振光膜7,并且包括第二夹紧器20、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41、第二移动板142。在此,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41固定在底座1的两侧,第二移动板142由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141导向移动,在该第二移动板142上第二夹紧器20以可保持偏振光膜7的方式固定。
如图6所示,第二夹紧器20包括第二保持气缸21、连杆部件22、多个夹子23、第二倾斜部件24、多个第二上侧夹紧部件26和多个第二下侧夹紧部件27,所述第二夹紧器20为了保持偏振光膜7,固定在第二移动板142上,或者,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板132上。在此,图6为沿着箭头“C”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第二夹紧器20的图。
对于构成第二夹紧器20的多个夹子23而言,在其内侧通过铰链23d与具有倾斜面24a的第二倾斜部件24结合,其内侧上部通过第一弹性部件23a与第二倾斜部件24的上侧连接,在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23c和第二弹性部件23b。在多个夹子23的内侧设有铰链23d,在第二倾斜部件24的倾斜面24a上分别设有第二辊22a,该第二辊22a分别设置在连杆22的两侧端,在连杆部件22的底面设置有第二保持气缸21。
在设置在连杆部件22底面的第二保持气缸21产生驱动力时,通过该驱动力使第二辊22a沿着倾斜面24a移动,通过该移动,使固定在第二倾斜部件24一侧的多个第二上侧夹紧部件26移动预定距离n1(如图7所示),通过该移动,多个第二上侧夹紧部件26与多个第二下侧夹紧部件27相互啮合,保持偏振光膜7。
在第二夹紧器20包括的多个第二上侧夹紧部件26与多个第二下侧夹紧部件27相互啮合保持偏振光膜7后,通过图4和图5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张力调节部121、133,对偏振光膜7的张力进行调节,调整平坦度。
对偏振光膜7的张力进行调节而调整平坦度的第一张力调节部121对偏振光膜7的长边方向的张力进行调整,为了对偏振光膜7的长边方向的张力进行调整,如图4所示,第一张力调节部121包括第一张力调节气缸121a、第一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21b和第一张力调节连接部件121c。
第一张力调节气缸121a产生使第一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21b前后移动的驱动力,通过该驱动力第一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21b向前或向后移动,由此第一张力调节连接部件121c向前或向后移动。第一张力调节连接部件121c设置在第二夹紧部120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17上,通过第一张力调节气缸121a的驱动,使第一夹紧器10沿着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122前后移动,对保持在第一夹紧器10的偏振光膜7的张力进行调整,由此调节平坦度。
平坦度的调整不仅可在偏振光膜7的长边方向进行,而且在偏振光膜7的短边方向上也可以进行。其中,可采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对偏振光膜载体100(图2所示)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在对偏振光膜7的长边或者短边方向上调节张力时,可在偏振光膜7的长边方向上调整平坦度的同时在偏振光膜7的短边方向上调整平坦度,或在调节长边方向的平坦度后,可进行在短边方向的平坦度的调节。
如图5所示,通过对偏振光膜7的短边方向的张力进行调整来对其平坦度进行调节的第二张力调节部133包括多个第二张力调节气缸133a、多个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33b、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以及多个第二张力调节导向部件133f。
多个第二张力调节气缸133a分别设置在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33b的一侧,产生使多个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33b前后移动的驱动力,通过该驱动力,多个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33b移动。为此,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33b通过多个第二张力调节导向部件133f分别向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导向而前后移动。
对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进行引导的第二张力调节导向部件133f固定在第一移动板132上,且在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被多个第二张力调节气缸133a前后移动期间进行引导,第二夹紧器20的第二下侧夹紧部件27固定在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上,或者与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一体地形成,以便在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133e前后移动期间,第二夹紧器20同时被前后移动,调整被保持的偏振光膜7的张力,由此调节平坦度。
在此,导向杆133c(未说明)和弹簧133d设置在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133b上,另外,没有进行描述但表示在图1及图2的电磁阀组件(solenoid valve assembly)5设置在底座1的上侧。另外,在底座1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带钩部件4或气压连接器3,用来在偏振光膜载体100移动到偏振光膜检查装置(图中未示出)的检查作业位置时,使偏振光膜载体100固定在各检查作业位置上,或者将外部效能提供给偏振光膜载体100,在底座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移动块2,这些移动块2在偏振光膜载体100移动时设置在偏振光膜检查装置的移送器(图中未示出)上。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所示的偏振光膜8以安装在偏振光膜载体100的状态下更换为比偏振光膜8更大的偏振光膜7时,作业人员则利用第一和第二宽度调节部150、160手动地将第二至第四夹紧部120、130、140向箭头“a1、a2、a3”方向移动,对其进行排列。
例如,在本发明的偏振光膜载体100上更换比偏振光膜8大的偏振光膜7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首先利用第一宽度调节部150以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夹紧部110为基准使第二夹紧部120前后移动,在偏振光膜7的一侧调整第二夹紧部120,再利用第二宽度调节部160使第三和第四夹紧部130、140向相互相对的方向前后移动,使第三和第四夹紧部130、140排列在偏振光膜7上。
在利用第一和第二宽度调节部150、160使第二至第四夹紧部120、130、140对齐排列在更换的偏振光膜7上后,通过对偏振光膜载体10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自动地对第一至第四夹紧部110、120、130、140分别包括的第一和第二夹紧器10、20进行控制,由此保持偏振光膜7,然后,通过控制装置对第一和第二张力调节部121、133进行控制,由此对偏振光膜7进行长边和短边方向平坦度的调整。
在通过第二至第四夹紧部120、130、140对偏振光膜7进行平坦度调整时,调整的范围为±0.5mm以内,如图7所示,第一夹紧器10(在图4中显示)和第二夹紧器20(在图6中显示)分别包括的第一、第二上侧夹紧部件16、26和第一、第二下侧夹紧部件17、27相互啮合而保持偏振光膜7后,第一、第二上侧夹紧部件16、26能够以比第一、第二下侧夹紧部件17、27进一步突出预定距离n1的状态保持偏振光膜7,第一、第二上侧夹紧部件16、26所突出的预定距离n1为0至0.5mm以内。
在第一、第二上侧夹紧部件16、26和第一、第二下侧夹紧部件17、27保持住偏振光膜7后,保持的间隔n2为从偏振光膜7的边缘起向内2.0至2.5mm,该保持间隔n2使偏振光膜7的损失最小,同时可在尽可能最大的范围内保持偏振光膜7,防止其弯曲。另外,为了使因第一夹紧器10及第二夹紧器20保持引起的损失最小,第一、第二上侧夹紧部件16、26和第一、第二下侧夹紧部件17、27的表面可以用无光泽的白色橡胶材料或无光泽的白色塑料材质进行涂覆,通过增加摩擦力来稳定地进行保持。
综上所述,在利用偏振光膜检查装置对是否有偏振光膜次品进行检查时,能够在偏振光膜载体上以维持偏振光膜的平坦度的状态保持偏振光膜后,在各检查作业位置上安全且迅速地移送偏振光膜,通过在各检查作业位置上起到偏振光膜的检查站的功能,可改善偏振光膜的检查作业的生产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部,设置在底座的一侧,并包括延伸部件和第一夹紧器,所述第一夹紧器具有与所述延伸部件一体形成的第一下侧夹紧部件;第二夹紧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并包括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第一夹紧器,可沿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件移动,并对偏振光膜进行保持;第一张力调节部,在所述第一夹紧器保持偏振光膜后,使所述第一夹紧器沿着第一滑动导向部件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第三夹紧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端,并包括多个第二滑动导向部件;第一移动板,被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件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保持偏振光膜;第二张力调节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器上,在第二夹紧器保持偏振光膜后,使第二夹紧器前后移动,对偏振光膜的平坦度进行调节;第四夹紧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后端,并包括多个第三滑动导向部件;第二移动板,被所述第三滑动导向部件导向移动;第二夹紧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保持偏振光膜;为了进行与所述偏振光膜大小相应的排列,在第二夹紧部上设置有第一宽度调节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部使第二夹紧部相对第一夹紧部前后移动,在第三和第四夹紧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宽度调节部,所述第二宽度调节部使第三和第四夹紧部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前后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的第一夹紧器包括第一下侧夹紧部件;第一上侧夹紧部件,其一侧设置有具有倾斜面的第一倾斜部件;多个第一铰链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上侧夹紧部件的一侧;第一移动部件,在其一侧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一倾斜部件的倾斜面移动的第一辊;第一保持气缸,使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前后移动,所述第一上侧夹紧部件以多个第一铰链部件为中心转动预定角度,并与第一下侧夹紧部件啮合,保持住偏振光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部的第一张力调节部包括第一张力调节连接部件;第一张力调节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连接部件的一侧;第一张力调节气缸,使所述第一张力调节移动部件前后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夹紧部的第一夹紧器保持偏振光膜,并可沿着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偏振光膜的平坦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调节部设置在底座上,并包括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其两侧分别形成有长孔;多个第一锁定部件,在所述第二夹紧部沿着所述多个第一滑动导向部件向所述第一夹紧部一侧前后移动而调节宽度后,所述第一锁定部件被插入所述长孔,锁定第一宽度调节移动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紧部的第二张力调节部包括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二张力调节导向部件引导;多个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张力调节移动板的一侧;多个第二张力调节气缸,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上,分别使第二张力调节移动部件前后移动,在所述第三夹紧部的第二夹紧器保持偏振光膜后,通过第二夹紧器的前后移动能够调节偏振光膜的平坦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宽度调节部包括第一、第二齿条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移动板一侧,以分别沿着多个第二及第三滑动导向部件移动;齿杆,设置在第一、第二齿条齿轮之间,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齿条齿轮啮合旋转,以对第三、第四夹紧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在所述第三及第四夹紧部之间的距离被调节后,通过第二锁定部件对第一及第二齿条齿轮进行锁定,所述第二锁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及第三滑动导向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膜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紧部的第二夹紧器包括分别为多个的第二上侧/下侧夹紧部件;多个夹子,在其内侧通过铰链与具有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部件结合,其内侧通过第一弹性部件与第二倾斜部件的上侧连接,在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连杆部件,在其两侧设置有在第二倾斜部件的倾斜面上分别设置的第二辊;第二保持气缸,设置在所述连杆部件的底面,通过所述第二上侧夹紧部件移动预定距离,所述第二上侧夹紧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侧夹紧部件相互啮合,保持偏振光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光膜载体,包括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的第一夹紧部(110)、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的第二夹紧部(120)、设置在底座的前端的第三夹紧部(130)、设置在底座的后端的第四夹紧部(140),为了进行与偏振光膜大小相应的排列,在第二夹紧部上设置有使第二夹紧部相对第一夹紧部前后移动的第一宽度调节部(150),在第三和第四夹紧部一侧设置有使第三和第四夹紧部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前后移动的第二宽度调节部(160),在第二夹紧部和第三夹紧部上分别包括有用来在保持偏振光膜(7)后对其平坦度进行调节的第一张力调节部(121)和第二张力调节部(133)。
文档编号G01N21/88GK1866097SQ20061005783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珉硕 申请人:恩富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