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742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利用二个相对应的 一第一反射面与一第二反射面进行导光,而架构成一光路简单及结构简化的孔 内壁检视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发达,各项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也愈来愈严格。而工业 制品中,孔的加工经常可见,尤其是金属零组件,经常需要以各式的加工技术, 例如钻、铣、或化学蚀刻等技术,来使金属零组件上被加工形成孔洞。
由于加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各种的因素,例如灰尘、杂屑,或加工机器 或机件的不良或不稳定,造成孔洞内壁面受到损伤,而形成所谓的瑕疵。此时, 若未能将其在孔洞内已产生有瑕疵的部件,在进行利用之前,先将瑕疵检视出 来,以做汰换或预做处理, 一旦利用之后,对于后绩的利用产生严重的影响时, 其更大的损失就更令人后悔不及。因此,为了避免前述的遗憾情事发生,公知 已有人开发出专门供操作人员来检视加工部件的孔内壁中是否有瑕疵的检视 装置。
就本发明人所知,公知用来检视孔内壁的技术已很多,例如美国第4, 865, 448号专利案,是利用一个具有反射面的杆体伸人孔内,再自外部一个反射镜 后方投射雷射光束,穿透反射镜,并经反射面而至孔内壁,再由孔内壁反射以 同一光路回至反射镜,经反射镜反射至感测器。然而,以该前案技术所设计的 光路,其只能针对一个贯穿两端的孔才能检视,对于一端封闭的孔则不适用, 否则雷射光会受到杆体的阻挡而无法导至孔内壁,因此该前案技术对于孔的适 用性受到了限制。
再如日本公开第平-2-95205号专利案,其是于一导光用筒体内面形成光的 反射面,并于筒体的一端设反射锥面,再将光源自筒体一侧呈具角度的方式射 向筒内壁,经多次反射后抵达待检视的孔内壁,再以反射锥面将光反射到筒体 另一端,并经几个透镜聚光而至感测器接收。然而,该前案技术,光路较为复 杂,设计精度必须很高,且须加设多个透镜聚光,整体结构及组件较为复杂, 不仅成本高,而且维护不易。
此外,也有日本公开第特开平10-318727号专利案,其技术基本上也是在一导光体(如光纤)内面形成光反射面,并在导光体一端设一兼具透光及反射光 的反射锥面,将光源导至待检视的孔内壁,再经由反射锥面及导光体回传至感 测器。然而,此一专利技术与上一个日本专利案技术原理很类似,都是透过折 射及反射,精密的角度计算来设计而成,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很高,相对成本 高,同样地也是会产生日后维护不易的问题。
有监于以上所提几个公知专利前案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及产制一个光路与 结构简化,易于制造及维护的孔内壁检视装置有迫切的需求性。本发明人凭借 着多年的研究开发经验,积极投入研发,经多次的设计与试验后,开发出确实 可以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缺失,及可达成本发明目的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简便检视孔内壁及提高检视效果的方 法。而达成此目的的主要具体方法,是准备间隔固定的一第一反射面与一第二 反射面,使第二反射面移人待检视的孔内,再将光源投射至第一反射面而反射 至位在孔内的第二反射面,并由位在孔内的第二反射面将光束反射至该孔内 壁,再以位在孔内的第二反射面接收来自该孔内壁反射回来的影像,并将影像 反射至一影像感测器接收,最后由该影像感测器将影像讯号传送出去以供利用 及显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成本低,及易于维护的孔内壁 影像检视装置。其具体结构包括一个本体,用以定位相互固定间隔的一第一反 射面与一第二反射面,及光源以提供光束经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投射至待 检视的孔内壁,再将孔内壁影像直接反射至一影像感测器,再传送出去做显示 或利用,以此简化的光路架构,即可达成孔内壁的检视,因而确实可达成上述 的目的。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孔内壁360度影像检视装置,其包括
一个纵伸的本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 的中心纵轴;
至少一光源;
间隔地定位在该本体上且相互朝向并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及 一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并用以反射来自该光源 的初始光束,该第二反射面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用以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面 所反射来的初始光束反射至待检视的孔内壁,及将孔内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
朝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反射;及
一光束感测器,用以接收该第二反射面将来自孔内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 的感测器。
一种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包括-
一个纵伸的本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
的中心纵轴;
至少一光源;
间隔地定位在该本体上且相互朝向并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及 一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为一第一反射锥面并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并 用以反射来自该光源的初始光束,该第二反射面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用以 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锥面所反射来的初始光束反射至待检视的孔内壁,及将孔内 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朝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反射;
一位于该第一反射锥面中央部位的穿越区域;及
一光束感测器,用以接收该第二反射面将来自孔内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 的感测器。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本体呈管状,该本体的该第二端内 固设有一透明固定片,该固定片上植设有一沿着该本体的该中心纵轴延伸的固 定杆,该固定杆末端设置该第二反射面,并使该第二反射面突出该本体的该第 二端外。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固定片的宽面与该中心纵轴的夹角 介于0 70度之间,以消除残影。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光束感测器为一摄影机的影像感测器。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摄影机与一包括有一显示器的显示 装置做讯号连通,使该影像感测器所感测到的影像讯号可传送至该显示装置; 而由该显示装置的该显示器做即时显示。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感测器包括有一光学广角镜头,该 镜头可供调整以将影像聚焦在该感测器。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均为圆 锥面。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更包括有一架体,该架体上设有一导轨, 该导轨上设有滑块,该滑块上设有固定装置,以该固定装置固定该本体,使该 本体可被调整而沿着该导轨移动。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为一分光镜。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的相对应面加设一第三
反射面,该光源投射光束至该第三反射面,再由该第三反射面反射至该第一反射面。
一种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 准备有相互呈固定间隔距离且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与一第
二反射面;
(b) 将该第二反射面移人一待检视的孔内; (C)将光源投射至该第一反射面;
(d)以该第一反射面将光束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面;
(e) 以该第二反射面将光束反射至该孔内壁;
(f) 以该第二反射面接收该孔内壁反射回来的影像;
(g) 再由该第二反射面将该影像反射越过该第一反射面而至一影像感测器,
而由该影像感测器接收;及
(h) 由该影像感测器将影像讯号传送出去以供利用。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影像感测器是将该影像讯号传送至
一包括有一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并由该显示器做即时显示。14、根据权利要 求1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二反射面呈相 对地布置于一本体上,该本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 第二端的中心纵轴,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分别与该中心纵轴具有夹 角。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本体呈管状,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 内围设置一透明固定片,使该第二反射面经由该固定片而突伸位于该本体的该 第二端外,以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面的光束做转折的方式反射而照射至该孔内 壁。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固定片的宽面与该中心纵轴的夹角 介于0 70度之间,以消除残影。
上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于步骤(g)中是使由该第二反射面反射 至该影像感测器的影像,中间未再经过任何反射而穿越过该第一反射面上所提 供的一穿越区域而抵达该影像感测器,并在该穿越区域与该影像感测器之间提 供一广角镜头,以供该影像穿透该穿越区域及该广角镜头而抵达该影像感测 器。
本发明的特点及效益
在述本发明的光路及元件设计之下,可归纳本发明具有下列几个重要的特点。
1、 本发明的光路及元件相当简化。
2、 本发明光路不易受到干扰,可提升检视效果。
3、 本发明结构简化,光路直接由感测器接收及传输,并可由显示装置即时显 示,使用方便,即时监控。
4、 本发明元件简化,材料成本低,装配省工、省时,可降低成本。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元件示意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具体实施示意图3为本发明装置具体实施并显示原始光路的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反射面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5为本发明的光源来源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6为本发明装置检视到孔内壁一处瑕疵的示意图7为本发明装置检视到孔内壁另一处瑕疵的示意图8为本发明第二反射锥面较深入孔内而检视到孔内壁的瑕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 本发明的技术概念 本发明技术特征中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及方法,主要的技术概念,是将
装置结构及组成元件做特殊的设计,使检视光路及组成元件结构简化,不仅可 降低元件材料成本,及易于装配制造与维护,而且可提高检视的方便性。
为了便于审查员及熟习本技术领域而具通常知识者能确实理解本发明的 技术特征、功效及符合所欲达成的发明目的,或能根据本发明的说明书而具体 实施,将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具体实施的方法及装置并辅以图式,做进一步的 详细说明如后。
二、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位于同一中心纵轴的一第一反射面13 及一第二反射面14,且该第一反射面13及第二反射面14分别与该中心纵轴 11具有夹角(最佳实施例为具有45度夹角),让光源12的光束行进的光路,可 经由该第一反射面13与第二反射面14而投射至一孔内壁30,而当孔内壁30 有瑕疵而使光束偏离时,来自瑕疵的反射光束便会再由其第二反射面14做反 射,并穿越第一反射面13中央所提供的可穿越区域130,而直接投射至影像感 测器20,由该影像感测器20接收而产生影像讯号,并将影像讯号传送出去供 利用。通过上述的基本原理,再将本发明的第二反射面14设计成圆形锥面, 来自第一反射面13的光源,其光束便可至第二反射面14做三百六十度的散射 而环照整个孔内壁30,即可达成本发明做三百六十度孔内壁检视的目的。
上述的设计,可使得元件及光路相当简洁,且瑕疵反射回来的光束,经第 二反射面14一次反射,即不再反射而直接抵达影像感测器20,其瑕疵显像不 易被干涉,可提增检视效果及正确性与方便性。而且,就结构而言,仅要将该 第一反射面13及第二反射面14做简单的定位设计,即可构成一个良好的检视 孔内壁的装置,结构简化,易于组配制造及维护。 三、本发明的方法
如图2、 3所示,根据上述的原理,可更进一步地归纳本发明的方法,是 包括有以下具体的步骤
(a) 准备有相互呈固定间隔距离且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13与一 第二反射面14;
(b) 将该第二反射面14移入一待检视的孔内;
(c) 将光源12投射至该第一反射面13;
(d) 以该第一反射面13将光束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面14;
(e) 以该第二反射面14将光束反射至该孔内壁30;
(f) 以该第二反射面14接收该孔内壁30反射回来的影像;
(g) 再由该第二反射面14将该影像反射穿越该第一反射面13而至一影像感 测器20,而由该影像感测器20接收;及
(h) 由该影像感测器20将影像讯号传送出去以供利用。
如图3所示,本发明能达成上述光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是将该第一反射 面设为一第一反射锥面132,及该第二反射面设为一第二反射锥面140,并将 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呈相对地布置且固定于一本体10 上,该本体10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中心 纵轴11,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与该中心纵轴11呈45 度夹角,且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对称于一与该中心纵轴 垂直的平面110,如此便可使由该第一反射锥面132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锥面140 的光束是与该中心纵轴平行,而且可由第二反射锥面140以垂直中心纵轴11
的方式散射出去并垂直照射到孔内壁30。再者,本发明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中, 于步骤(g)中是使由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反射至该影像感测器20的影像,中间 未再经过任何反射而抵达该影像感测器20,而达成此一效果的方式,则是在第 一反射锥面132的中央区域提供一个可穿越区域130,通过广角镜头的收纳光 束功能,便可将反射回来的影像汇集至影像感测器20。
如图4所示,本发明达成上述光路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是将该光源反射 面设为面状的分光镜131,并将该分光镜131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呈相对地 布置且固定于一本体IO上,该本体IO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 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中心纵轴ll,该分光镜131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与该中心 纵轴11呈45度夹角,且该分光镜131投影在一与该中心纵轴11垂直的平面 上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投影在该平面上的面积,如此便可使 由该分光镜131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锥面140的光束是与该中心纵轴11平行, 而且可由第二反射锥面140以垂直中心纵轴11的方式散射出去并垂直照射到 孔内壁30。由于分光镜131也具有可被光穿透的特性,本身就已提供了可穿越 区域130,因而,于步骤(g)中也可以达成由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反射至该影像 感测器20的影像,中间未再经过任何反射而抵达该影像感测器20的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为了避免检测光束受到外界干扰, 一种较佳实施方式, 是设计使本体10呈管状。至于达成瑕疵反射光束可直接抵达感测器20的具体 实施方式,则是在本体IO的第二端内围设置一透明固定片15,并在固定片15 上设一定位杆16以接设第二反射锥面140,使第二反射锥面140经由固定片 15而突伸位于该本体10的该第二端外,以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锥面132的光束 做卯度转折的方式反射并垂直照射该孔内壁30。上述的实施例中,其固定片 15为穿透率高的透明材质,为了不让固定片15将光束反射至感测器20上造成 残影,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是该固定片15的宽面150与该中心纵轴11的 夹角介于0 70度之间,其中,最佳的实施例是45度。
如图3所示,为了能供操作者做孔内壁即时的检视及监控,本发明一种较 佳实施例,是可以设计使该影像感测器20将该影像讯号传送至一个包括有一 显示器23的显示装置24,并由该显示器23做即时显示。 四、本发明的装置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装置具体包括有
一个纵向延伸的本体10,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 该第二端的中心纵轴11;至少一光源12;
定位在该本体10上且相间隔并相互朝向且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 面及一第二反射面(本图示例,该第一反射面为第一反射锥面132,而第二反射 面为第二反射锥面140),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临近该本体10的该第一端,并 用以反射来自该光源12的初始光束,该第二反射锥面140临近该本体10的该 第二端,用以将来自该反射面13所反射来的初始光束反射至待检视的孔内壁 30,及将孔内壁30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朝该本体10的该第一端反射;
一位于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中央部位的可穿越区域130;及
一光束感测器20,是一个用以接收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将来自孔内壁30 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的感测器20。
如图3所示,本发明达成上述光路的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是将该反射 面设为第一反射锥面132,并由该光源12提供环绕该第一反射锥面132的光束, 并将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呈相对地布置且固定于一本体 10上,该本体IO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中 心纵轴11,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与该中心纵轴11呈45 度夹角,且该第一反射锥面132与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对称于一与该中心纵轴 ll垂直的平面llO,如此便可使由该第一反射锥面132,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锥 面140的光束是与该中心纵轴11平行,而且可由第二反射锥面140以垂直中 心纵轴11的方式散射出去并垂直照射到孔内壁30,而后孔内壁30的影像再由 该第二反射锥面140反射经过第一反射锥面132的穿越区域130而至该影像感 测器20。
再者,如图5所示,本发明光源来源的另一种设计方式,可在反射面13 的相对应面加设一与之平行的第二反射面133,当光源投射至第二反射面133, 便可反射至反射面13,即可依上述方式继绩行进。
如图3所示,本发明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则是将本体10设计成管状。 第一反射锥面132与第二反射锥面140固定间隔的方式,则是将第一反射锥面 132直接固定在本体10的第一端,而本体10的第二端内则固设有一透明固定 片15,该固定片15上设有一沿着该本体10的该中心纵轴延伸的固定杆16, 该固定杆16末端再供设置第二反射锥面140,并使该第二反射锥面140突出该 本体10的该第二端外。通过固定片15的设置已使第二反射锥面140可将光束 有效反射至孔内壁30,但为了避免造成对光束产生干扰,则是设计使固定片 15设置在本体IO上时,其宽面150与该中心纵轴11的夹角介于0 70度之间,
藉以消除残影。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调整检视孔内壁不同位置,本发明更可设计包括有 一架体17,于该架体17上设有一导轨18,该导轨18上设有滑块19,该滑块 19上设有固定装置1卯,以该固定装置190固定该本体10,使该本体10可被 调整而沿着该导轨18移动,如此便可调整检视孔内壁上下不同位置。 五、本发明的使用操作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用的感测器20,是摄影机21的影像感测器,再将 该摄影机21与一个包括有一显示器23的显示装置24做讯号连通,其中,该 摄影机21可包括有一光学广角镜头22,该镜头22可供调整以将影像聚焦在该 影像感测器20。本图中显示,光源12为启开状态,其因孔内壁30无瑕疵,因 而在显示器23荧幕上显示只是单纯的圆环形光环40。操作者,可借着调整滑 块19沿着导轨18上下移动,使第二反射锥面140在孔内上下移动,以检视孔 内不同位置的状况。
如图6所示,光源12为启开状态,其因孔内壁30左边较接近第二反射锥 面140上缘处有一瑕疵31 ,因而在显示器23上所显示的圆环形光环40左侧较 接近圆心处有一瑕疵影像41。
如图7所示,光源为启开状态,其因孔内壁30右边较接近第二反射锥面 140上缘处有一瑕疵31,因而在显示器23上所显示的圆环形光环40右侧较接 近圆心处有一瑕疵影像41。
如图8所示,光源为启开状态,其第二反射锥面140略微入孔底部,使得 孔内壁30左边相对于图5较远离第二反射锥面140上缘处的一瑕疵31,在显 示器23上所显示的圆环形光环40左侧较远离圆心处显示有一瑕疵影像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一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举依据下列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内容、特征以及其精神而为之其他变化的等 效实施,皆应包含于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孔内壁360度影像检视装置,其包括一个纵伸的本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中心纵轴;至少一光源;间隔地定位在该本体上且相互朝向并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并用以反射来自该光源的初始光束,该第二反射面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用以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面所反射来的初始光束反射至待检视的孔内壁,及将孔内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朝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反射;及一光束感测器,用以接收该第二反射面将来自孔内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的感测器。
2、 一种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包括一个纵伸的本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 的中心纵轴;至少一光源;间隔地定位在该本体上且相互朝向并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及 一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为一第一反射锥面并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并 用以反射来自该光源的初始光束,该第二反射面临近该本体的该第二端,用以 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锥面所反射来的初始光束反射至待检视的孔内壁,及将孔内 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朝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反射;一位于该第一反射锥面中央部位的穿越区域;及一光束感测器,用以接收该第二反射面将来自孔内壁反射回来的检测影像 的感测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本体呈管状,该本体的该第二端内固设有一透明固定片,该固定片上植设有一沿着该本体的该中心纵轴延伸的固定杆,该固定杆末端设置该第二反射面,并使该第二反射 面突出该本体的该第二端外。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固定片的宽面与该中心纵轴的夹角介于0 70度之间,以消除残影。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光束感测器为一摄影机的影像感测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摄影机与一包括有 一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做讯号连通,使该影像感测器所感测到的影像讯号可传送 至该显示装置;而由该显示装置的该显示器做即时显示。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感测器包括有 一光学广角镜头,该镜头可供调整以将影像聚焦在该感测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及 该第二反射面均为圆锥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更包括有一架体,该架体上设有一导轨,该导轨上设有滑块,该滑块上设有固定装置,以该固定装 置固定该本体,使该本体可被调整而沿着该导轨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为一分 光镜。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的 相对应面加设一第三反射面,该光源投射光束至该第三反射面,再由该第三反 射面反射至该第一反射面。
12、 一种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 准备有相互呈固定间隔距离且可相互反射光束的一第一反射面与一第 二反射面;(b) 将该第二反射面移人一待检视的孔内;(C)将光源投射至该第一反射面;(d) 以该第一反射面将光束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面;(e) 以该第二反射面将光束反射至该孔内壁;(f) 以该第二反射面接收该孔内壁反射回来的影像;(g) 再由该第二反射面将该影像反射越过该第一反射面而至一影像感测器, 而由该影像感测器接收;及(h) 由该影像感测器将影像讯号传送出去以供利用。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影像感测器是将 该影像讯号传送至一包括有一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并由该显示器做即时显示。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第一反射面与该 第二反射面呈相对地布置于一本体上,该本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及延伸连 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中心纵轴,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分别与该中3心纵轴具有夹角。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本体呈管状,于 该本体的该第二端内围设置一透明固定片,使该第二反射面经由该固定片而突 伸位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外,以将来自该第一反射面的光束做转折的方式反射 而照射至该孔内壁。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该固定片的宽面与 该中心纵轴的夹角介于0 70度之间,以消除残影。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其中,于步骤(g)中是使由 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至该影像感测器的影像,中间未再经过任何反射而穿越过该 第一反射面上所提供的一穿越区域而抵达该影像感测器,并在该穿越区域与该 影像感测器之间提供一广角镜头,以供该影像穿透该穿越区域及该广角镜头而 抵达该影像感测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壁影像检视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在一本体上设有固定间隔距离的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二反射面,并使该第二反射面移人待检视的孔内。将光源投射出光束,光束经该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对应反射后,照射至孔内壁以提供照明,并由位在孔内的第二反射面将孔内壁影像反射至一影像感测器,由该影像感测器接收后,再将影像讯号传送出去以供利用及显示,藉以简化的光路及结构,达到降低成本及易于维护的目的。
文档编号G01N21/954GK101206183SQ20061016770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9日
发明者廖茂钦, 沈建文 申请人: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