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785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地图信息的同时在该地图上显示到达目的地为止的诱导路径的导航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接收到的道路交通信息而引导交通阻塞信息的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普遍在车辆上装载有对车辆进行行驶引导而使驾驶员容易的到达所期望的目的地的导航装置。该导航装置是一种能够进行如下操作的装置由GPS接收机等检测出车辆的当前位置,并通过DVD-ROM和HDD等记录介质、或网络而取得与该当前位置对应的地图数据,然后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该地图数据。然后,从记录介质中读出包括车辆的当前位置的地图数据,并基于地图数据描画车辆的当前位置周围的地像并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同时在地像上重叠显示车辆位置标记,然后,根据车辆的移动而卷动(scroll)地像,或将地像固定在画面上并移动车辆位置标记,从而使车辆现在行驶在哪个地点一目了然。
在此,提出有各种各样的基于接收到的道路交通信息而引导交通阻塞信息的导航装置。
例如,有一种在显示画面上描画与汽车的位置对应的地图的同时从外部接收道路的交通拥挤信息、并在地图上显示道路交通拥挤状况的导航装置,该导航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从外部接收表示位于预先区分的各区域(网目(Mesh))内的监视道路的交通阻塞距离、交通阻塞程度的道路交通拥挤信息,并对每个区域,考虑区域内的监视道路的全长、交通阻塞距离、交通阻塞程度而计算出该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拥挤度,通过控制该区域的地像的色调或明暗灰度,使得能够识别道路交通拥挤程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283589号公报(第0007~0020段,图1~图5)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导航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问题由于以各区域(网目)为单位识别显示平均的道路交通拥挤程度、即平均的交通阻塞程度,因此,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例如,利用能够把握都市中心整体的比例尺的广域显示)时,因为在各区域(网目)内会省略显示很多的道路,所以,在各区域(网目)内,很难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另外,由于对道路交通拥挤程度进行了平均化,所以所显示的道路交通拥挤程度不正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导航装置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显示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的位置的交通阻塞信息,而能够使用户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
(A)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包含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信息;交通阻塞信息取得单元,其基于上述交通信息,取得与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有关的交通阻塞信息;交通阻塞信息提取单元,其从由上述交通阻塞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提取规定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群;重复判定区域作成单元,其基于上述交通阻塞信息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所包含的道路链,作成将该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重复判定区域;分组单元,其对上述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其连接与由上述分组单元所分组的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从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显示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使得将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而以能够识别的方式进行显示。
(B)另外,如上述(A)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通阻塞信息提取单元针对多种交通阻塞程度的每一种依次提取交通阻塞信息群,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作成与由该交通阻塞信息提取单元提取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群对应的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上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该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而以能够相互识别的方式进行显示。
(C)另外,如上述(B)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相互不同,并重叠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进行显示。
(D)另外,如上述(A)~(C)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具有假想道路链作成单元,其在与上述重复判定区域没有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所包含的各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直接连接时,作成连接该各道路链的假想道路链;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作成单元,其基于上述假想道路链,作成将该假想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将上述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和与该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连接,从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
(E)进而,如上述(A)~(D)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上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该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并进行显示。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上述(A)中的导航装置中,基于接收到的交通信息,取得与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之后,从该交通阻塞信息中提取规定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然后,基于该交通阻塞信息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中所包含的道路链,作成将该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重复判定区域,并对该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接着,连接与被分组的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并将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而可识别地进行显示。
因此,由于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是一种连接基于规定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所包含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将该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而作成的重复判定区域而构成的区域,所以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也会以沿着所显示的道路的形式形成,因此用户能够瞬间识别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从而根据地图信息能够容易地决定绕过交通阻塞的绕回路径。另外,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由于也可连接与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上的交通阻塞信息的道路链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进行而形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所以能够以沿着该省略显示的道路的形式显示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上的交通阻塞信息,从而用户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
另外,在上述(B)中的导航装置中,针对多种交通阻塞程度的每一个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并将该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而能够相互识别地进行显示,因此,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也能够相互识别地显示与各交通阻塞程度对应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
由此,能够详细地显示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上的交通阻塞信息,并能够显示交通阻塞程度的分布状态,从而用户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
另外,在上述(C)中的导航装置中,使上述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相互不同,并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重叠显示上述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因此,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用户也能够瞬间识别所显示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从而能够根据地图信息更加容易地决定绕过交通阻塞的绕回路径。
另外,在上述(D)中的导航装置中,当与上述重复判定区域没有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所包含的各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相连接时,设置连接该各道路链的假想道路链,并基于该假想道路链而在其间作成将该假想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再连接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由此能够显示无高低差和畸变等的交通阻塞程度区域。
进而,在上述(E)中的导航装置中,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在该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重重叠显示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因此,即使在省略显示的道路变多时,也能够正确地显示位于该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的交通阻塞信息,从而用户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导航装置的区块图。
图2是针对导航装置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之间的通信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导航装置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显示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信息显示处理的主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的子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3中的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的子流程图。
图6是对图5中的步骤115至步骤116的直线前进时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7是对图5中的步骤116至步骤117的直线前进时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8是对图5中的步骤115至步骤117的左转弯或右转弯时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图5中的步骤126中所执行的十六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广域显示(十六万图)的显示画面以及交通阻塞信息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并基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导航装置详细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例的导航装置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导航装置1的区块图。图2是针对导航装置1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之间的通信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导航装置1由如下部分构成当前位置检测处理部11,其检测自身车辆的当前位置(以下,称为“自身车辆位置”);数据存储部12,其中存储有各种数据;导航控制部13,其基于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各种计算处理;操作部14,其接收来自操作员的操作;液晶显示器15,其对操作员显示地图等信息;扬声器16,其输出路径引导或与后述的交通管制信息和交通阻塞信息的引导有关的语音引导;通信装置17,其在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等信息中心之间进行通信。另外,在导航控制部13连接有检测自身车辆行驶速度的车速传感器21。
另外,如图2所示,导航装置1经由网络2而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注册商标)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3相连接。而且,导航装置1经由网络2而每隔规定时间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信息,该信息是收集警察、日本道路公团等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而作成的与道路交通阻塞等有关的信息、和交通管制信息等道路交通信息。另外,该道路交通信息例如是与道路交通阻塞等有关的道路交通阻塞信息、因道路施工、建筑施工等而实施的交通管制信息等与道路交通信息相关的详细信息。是为道路交通阻塞信息时,该详细信息为后述的VICS道路链ID、交通阻塞的实际长度、交通阻塞程度(区分为无交通阻塞/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等)、交通阻塞中的车速、旅行时间、交通阻塞车道的前进方向、交通阻塞解除的预期时刻等,是为交通管制信息时,该详细信息为后述的VICS道路链ID、道路施工、建筑施工等的持续时间、禁止通行、单侧交替通行、车道管制等交通管制的种类、交通管制的时间段等。
另外,作为网络2,例如可以使用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内联网(Intranet)、移动电话网、电话网、公众通信网、专用通信网、因特网等通信网络等的通信系统。并且,也可以使用利用广播卫星的CS广播、BS广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FM多路广播等通信系统。进而,也可以使用用于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 Systems)的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专用短程通信(DSRCdedicated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系统等通信系统。
下面,基于图1对构成导航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当前位置检测处理部11由GPS31、地磁传感器32、距离传感器33、方向盘传感器34、作为方位检测部的陀螺传感器35、高度计(未图示)等构成,并能够检测出当前的自身车辆的位置、方位、到达目标物(例如交叉路口)为止的距离等。
更具体地说,GPS31通过接收由人造卫星发射的电波而检测出在地球上的自身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地磁传感器32通过测定地磁而检测出自身车辆的方位,距离传感器33检测出在道路上的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等。在此,作为距离传感器33,例如可以使用测定自身车辆的车轮(未图示)的转速并基于所测定的转速检测出距离的传感器、测定加速度并对所测定的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而检测出距离的传感器等。
另外,方向盘传感器34检测自身车辆的舵角。在此,作为方向盘传感器34,例如可以使用安装在方向盘(未图示)的旋转部件的光学旋转传感器、转动阻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轮上的角度传感器等。
并且,陀螺传感器35检测自身车辆的旋回角。在此,作为陀螺传感器35,例如可以使用气体速率陀螺仪、振动陀螺仪等。另外,对由陀螺传感器35所检测出的旋回角进行积分,从而能够检测出自身车辆的方位。
另外,数据存储部12具有作为外部存储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的硬盘(未图示)、记录头(未图示),该记录头为用于读出存储在硬盘的交通信息DB22、地图信息DB25以及规定的程序等的同时将规定的数据写入硬盘的驱动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了硬盘而作为数据存储部12的外部存储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但除了硬盘之外,也可以使用软盘等磁盘而作为外部存储装置。另外,作为外部存储装置,也可以使用存储卡、磁带、磁鼓、CD、MD、DVD、光盘、MO、IC卡、光卡等。
另外,在交通信息DB22中存储有根据与现在的道路交通阻塞等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所作成的交通阻塞信息23,该道路交通信息由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到的交通阻塞的实际长度、交通阻塞程度(区分为无交通阻塞/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等)、交通阻塞中的车速、旅行时间、交通阻塞车道的前进方向、交通阻塞解除的预期时刻等构成。另外,在该交通信息DB22中存储有交通管制信息24,该交通管制信息24是根据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到的与因带交通管制的道路施工、建筑施工等而实施的交通管制信息等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作成的。
另外,在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到的各道路交通信息中,与各种信息、位置、交通阻塞区间的距离、交通阻塞程度等信息一起包括有VICS道路链ID。该VICS道路链ID是对于按照每个规定的交叉路口分割道路而进行规格化的行驶引导用道路链、即VICS道路链所赋予的识别代码。此外,在上述道路交通信息中还包括有各VICS道路链的起点以及终点的坐标、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等信息。
在此,存储在地图信息DB25中的道路(道路链)与VICS道路链并不是相同的道路链(一般来说,道路(道路链)比VICS道路链被分得更细)。因此,在交通信息DB22中具有对各道路(道路链)作为识别代码而赋予的道路链ID和VICS道路链ID之间的转换表(对照表),从而能够基于VICS道路链ID确定对应的道路链ID。因此,当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到VICS道路链ID时,导航装置1基于该VICS道路链ID而能够确定应显示交通阻塞信息等道路交通信息的道路区间。并且,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到的与现在的道路交通阻塞等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的VICS道路链ID被转换为道路链ID,作为交通阻塞信息23而被存储。另外,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接收到的与交通管制信息等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的VICS道路链ID被转换为道路链ID,作为交通管制信息24而被存储。
另外,在地图信息DB25中,存储有在导航装置1进行行驶引导或路径搜索时所使用的导航地图信息26。在此,导航地图信息26由路径引导以及地图显示所需的各种信息构成,例如,由用于确定各新设道路的新设道路信息、用于显示地图的地图显示数据、与各交叉路口有关的交叉路口数据、与节点有关的节点数据、与作为设施的一种的道路(道路链)有关的道路链数据、用于搜索路径的搜索数据、与作为设施的一种的店铺等POI(Point ofInterest兴趣点)有关的店铺数据、用于搜索地点的搜索数据等构成。
并且,通过从未图示的地图信息发布中心经由通信装置17而下载所发布的更新信息,从而更新地图信息DB25中的内容。
在此,特别是,地图显示数据由将以10km×10km划分的二维网目为基础而进行4分割(长度1/2)、16分割(1/4)、64分割(1/8)的单元构成,并且,以使各单元的数据量变成大致相同水平的方式设定各地的单元。最小的64分割尺寸的单元的大小约为1.25km见方。
另外,作为节点数据存储有实际道路的分岔点(也包括交叉路口、T字路口等);根据曲率半径等而每隔规定距离设定在各道路上的节点的坐标(位置);表示节点是否为与交叉路口相对应的节点等的节点属性;作为与节点连接的道路链的识别代码即道路链ID列表的连接道路链代码列表;作为经由道路链而与节点相邻的节点的节点代码的列表的相邻节点代码列表;与各节点的高(高度)等相关的数据等。
另外,作为道路链数据而分别存储有关于构成道路的各道路链,存储有表示道路链所属的道路的宽度、坡度、倾斜弯道(cant)、内侧倾斜(bank)、路面的状态、道路的车道数目、车道数目减少的位置、宽度变窄的位置、铁路道口等的数据;关于弯道,存储有表示曲率半径、交叉路口、T字路口、弯道的入口以及出口等的数据;关于道路属性,存储有表示下坡路、上坡路等的数据;关于道路的种类,除了国道、省级公路、次要街道等一般公路之外,还存储有表示高速汽车国道、城市快速路、一般收费公路、收费桥等收费公路的数据。另外,关于收费公路,存储有与收费公路的入口以及出口的便道(service road)(ramp way倾斜通道)、收费站(Interchange交流道)等相关的数据。
另外,作为搜索数据而存储有在搜索以及显示到达设定的目的地为止的路径时所使用的数据,并由如下数据等构成成本数据,其用于计算出搜索成本,该搜索成本由通过节点时的成本(以下,称为节点成本)和构成道路的道路链的成本(以下,称为道路链成本)组成;路径显示数据,其用于在液晶显示器15的地图上显示通过路径搜索选择的诱导路径。
另外,作为店铺数据而与确定POI的ID一起存储有与各地区的旅馆、医院、加油站、停车场、观光设施等有关的数据。此外,在上述地图信息DB25中还存储有用于由导航装置1的扬声器16输出规定信息的语音输出数据。
另外,如图1所示,构成导航装置1的导航控制部13具有CPU41,其被用作对导航装置1进行整体控制的计算装置以及控制装置;以及,RAM42、ROM43、闪存器44等内部存储装置,其中,在CPU41进行各种计算处理时,RAM42被用作内存储器(working memory),并存储搜索到路径时的路径数据和后述的存在交通阻塞信息的道路链ID等,在ROM43中,除了控制用程序之外,还存储有交通阻塞信息显示处理程序(参照图3),该交通阻塞信息显示处理程序在对后述的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例如,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例如,都市中心整体的区域显示)时,引导显示交通阻塞信息,并且,闪速存储器44存储从ROM43所读出的程序;计时器45,其计测时间。并且,作为上述RAM42、ROM43、闪速存储器44等,可以使用半导体存储器、磁芯存储器(magneticcore)等。而且,作为计算装置以及控制装置,也可以取代CPU41而使用MPU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ROM43中存储有各种程序,而在上述数据存储部12中存储有各种数据,但也可以从相同的外部存储装置、存储卡等读出程序、数据等,而将程序、数据等写入到上述闪速存储器44中。进而,可以通过更换存储卡等而更新上述程序、数据等。
进而,在上述导航控制部13电连接有操作部14、液晶显示器15、扬声器16、通信装置17的各周边装置(actuator执行单元)。
操作部14由各种键等多个操作开关构成,并且,在修改开始行驶时的当前位置并输入作为引导开始地点的出发地以及作为引导结束地点的目的地时、或搜索与设施相关的信息时被操作。并且,导航控制部13基于通过各开关的按压等被输出的开关信号,进行用于执行所对应的各种动作的控制。此外,作为操作部14,可以使用键盘、鼠标、条码阅读器、远程操作用遥控装置、操纵杆(joystick)、光笔(light pen)、输入笔(stylus pen)等。进而,也可以由设置在液晶显示器15的前表面的触摸屏构成。
另外,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操作说明、操作菜单、键的说明、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为止的诱导路径、沿着诱导路径的引导信息、交通信息、新闻、天气预报、时刻、邮件、电视节目等。此外,可以取代液晶显示器15而使用CRT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或者,也可以使用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投影全息图像的全息图像装置等。
另外,扬声器16基于来自导航控制部23的指示,输出对沿着诱导路径的行驶进行引导的语音引导、和引导交通阻塞信息的语音引导。在此,作为进行引导的语音引导,例如可采用“前方200m,○○交叉路口右转弯”或“前方交通阻塞3km左右”等。此外,作为从扬声器16所输出的语音,除了被合成的语音之外,还可以输出各种效果音、预先录音在磁带或存储器等中的各种引导信息。
并且,通信装置17是一种信标接收机,其通过沿着道路所配设的无线电信标装置、光信标装置等,而作为无线电信标、光信标等而接收由从交通信息中心、例如从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等发送的交通阻塞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停车场信息、交通事故信息、服务区的交通拥挤状况等各信息而成的道路交通信息。另外,通信装置17是一种在作为网络2的LAN、WAN、内联网、移动电话网、电话网、公众通信网、专用通信网、因特网等通信网等的通信系统中能够进行通信的网络设备。进而,通信装置17具有FM接受机,该FM接受机除了接收来自道路交通信息中心(VICS)3的信息之外,经由FM广播电台而作为FM多路广播(FM multiple broadcasting)还接收由新闻、天气预报等信息构成的FM多路信息。此外,上述信标接收机以及FM接受机被单元化而可作为VICS接收机来配设,但也可以将它们分别独立地配设。
接着,基于图3至图9,针对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导航装置1中CPU41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例如,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例如,都市中心整体的区域显示)时显示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信息显示处理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导航装置1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显示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信息显示处理的主流程图。图4以及图5是表示“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的子流程图。图6是对图5中的步骤115至步骤116的直线前进时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7是对图5中的步骤116至步骤117的直线前进时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8是对图5中的步骤115至步骤117的左转弯或右转弯时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在图5中的步骤126中所执行的十六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广域显示(十六万图)的显示画面以及交通阻塞信息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此外,在以下的图3至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存储在导航装置1所具有的RAM42或ROM43中,并通过CPU41被执行。
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以下,略称为S)10中,CPU41执行判定处理,判定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是否为规定比例尺以上(例如,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例如,都市中心整体的区域显示)。然后,在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不小于规定比例尺时(例如为八万分之一的比例尺)(S10“否”),CPU41结束该处理。
另一方面,在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为规定比例尺以上时(S10“是”),CPU41转移至S11的处理。在S11中,CPU41决定经由操作部14所指示的、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5上的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
另外,在S12中,CPU41从交通信息DB22的交通阻塞信息23中读出与在上述S11所决定的显示区域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
然后,在S13中,从RAM42中再次读出在上述S12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并按照随着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的比例尺的增大、即随着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5上的显示范围的增大而被省略的道路种类顺序对该交通阻塞信息进行排序,然后再次将其存储在RAM42中。
例如,以将与次要街道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配置在第一位、其次将与省级公路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配置在第二位、将与国道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配置在第三位、将与一般收费道路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配置在第四位、将与城市快速路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配置在第五位、将与高速汽车国道相关的交通阻塞信息配置在第六位的方式进行排序,并再次将其存储在RAM42中。
接着,在S14中,CPU41将对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的分组条件设定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即,对于赋予了“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且,作成表示交通阻塞的最多分布区域(例如,在国道、省级道路等一般公路中,车速为0≤时速<20km的区域;另外,在城市快速路中,车速为0≤时速<40km的区域;另外,在高速汽车国道中,车速为0≤时速<60km的区域。)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参照图9)并决定表示意向。
然后,在S15中,CPU41执行后述的“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参照图4以及图5),从而在液晶显示器15上以规定显示色(例如为橙色)显示表示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区域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
之后,在S16中,CPU41将对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的分组条件设定为“交通阻塞”。即,对于赋予了“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且,作成表示交通阻塞的中心分布区域(例如,在国道、省级道路等一般公路中,车速为0≤时速<10km的区域;另外,在城市快速路中,车速为0≤时速<20km的区域;另外,在高速汽车国道中,车速为0≤时速<40km的区域。)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B(参照图9)并决定表示意向。
然后,在S17中,CPU41还执行后述的“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参照图4以及图5),从而在液晶显示器15上以规定显示色(例如为红色)显示表示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的区域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B。由此,例如,在橙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的上侧重叠显示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B,从而显示“交通阻塞”和“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的分布状态。
接着,在S18中,CPU41将对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的分组条件设定为“无交通阻塞”。即,对于赋予了“无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且,作成表示几乎无交通阻塞的区域(例如,在国道、省级道路等一般公路中,车速为20km≤时速<30km的区域;另外,在城市快速路中,车速为40km≤时速<50km的区域;另外,在高速汽车国道中,车速为60km≤时速<70km的区域。)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C(参照图9)并决定表示意向。
然后,在S19中,CPU41还执行后述的“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参照图4以及图5),从而在液晶显示器15上以规定显示色(例如为蓝色)显示表示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的区域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C。
然后,在S20中,CPU41从地图信息DB25中读出根据显示区域的比例尺所显示的道路种类的各道路的地图信息,并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之后,结束该处理。
接着,基于图4以及图5,对在上述S15、S17、S19中所执行的“区域信息描画处理”的子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首先,在S101中,CPU41按照在上述S13中排序的顺序从RAM42中依次读出作为分组条件而被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并提取作为分组条件而被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例如,在S15中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另外,在S17中为“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程度;另外,在S19中为“无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然后将其存储在RAM42中。然后,CPU41从RAM42中依次读出构成该提取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例如,在S15中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另外,在S17中为“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程度;另外,在S19中为“无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程度。),并且,作成将该各交通阻塞信息的道路链(以下,称为“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例如,约为300m~700m。)的重复判定区域,并将其与各交通阻塞信息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
例如,如图6所示,CPU41作成将构成作为分组条件而被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的交通阻塞信息J1的交通阻塞道路链R1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重复判定区域P1,并将其与该交通阻塞信息J1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另外,同样地,CPU41作成将构成该交通阻塞信息群的交通阻塞信息J2的交通阻塞道路链R2线宽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重复判定区域P2,并将其与该交通阻塞信息J2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另外,同样地,CPU41作成将构成该交通阻塞信息群的交通阻塞信息J3的交通阻塞道路链R3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重复判定区域P3,并将其与该交通阻塞信息J3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
在此,虽然将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例如,约为500m。)而作成了重复判定区域,但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处理。由此,能够作成更加符合实际交通情况的重复判定区域。
(1)在是为顺道的道路(左右方向具有小于约15度的弯曲角度的、大致直线的道路。)的交通阻塞信息时,将各交通阻塞道路链的长度方向、即道路方向的扩张长度设定为比宽度方向的规定长度长(例如,向宽度方向扩张约500m,向长方度向扩张约800m。),由此作成重复判定区域也可。
(2)在道路网络上,将相连接的道路方向的重复判定区域扩张得更长也可。例如,在国道1号线与国道2号线的连接点,在道路方向上将各交通阻塞道路链扩张得更长也可。
(3)根据道路种类(城市间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般收费公路、国道、省级公路等)改变各交通阻塞道路链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扩张长度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也可。例如,对于城市快速路,可以将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700m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对于国道,可以将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500m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对于省级公路,可以将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300m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
(4)根据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程度,改变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扩张长度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也可。例如,当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时,可以将扩张长度设定为500m;当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时,可以将扩张长度设定为800m。
(5)根据相反侧车道的道路的交通阻塞程度,扩张或缩小重复判定区域也可。例如,在相反侧车道的道路的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且前进方向的车道无交通阻塞时,也可以将交通阻塞道路链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扩张长度缩小为二分之一。
(6)根据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的比例尺,改变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扩张长度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也可。例如,在采用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尺时,可以将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500m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在采用二十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尺时,可以将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1000m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
(7)通过迪杰斯特拉(Dijkstra)法对从自身车辆位置到目的地为止的路径进行搜索,并对于各节点赋予了成本时,对与该各节点连接的各道路链的每一个赋予从自身车辆位置指向目的地的方向。然后,根据与该所赋予的方向一致的交通阻塞道路链的车道的交通阻塞信息,将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并且,对于与所赋予的方向相反方向的交通阻塞道路链的车道的交通阻塞信息,也可以不作成重复判定区域。由此,能够在液晶显示器15上只显示往自身车辆的目的地的方向的交通阻塞信息。
然后,在S102中,CPU41首先从RAM42中读出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的第一个交通阻塞信息,并读入存储在该交通阻塞信息中的组识别代码(以下,称为“组ID”),然后将其存储在RAM42中。并且,当起动时,作为组ID,在各交通阻塞信息中存储有表示没有赋予该组ID数据“00”。
接着,在S103中,CPU41从RAM42中读出该组ID,并执行判定处理,判定是否未设定组ID、即判定组ID是否为“00”。
然后,在还未设定组ID时、即组ID为“00”时(S103“是”),CPU41转移至S104的处理。在S104中,CPU41对还未设定该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赋予组ID之后,转移至S105的处理。即,在该交通阻塞信息的组ID中存储表示属于第一组的数据“01”。然后,CPU41将赋予给各交通阻塞信息的组ID的种类依次存储在RAM42中。
另一方面,在已设定组ID时、即组ID不是“00”时(S103“否”),CPU41转移至S105的处理。
接着,在S105中,CPU41从RAM42中读出与在上述S102中读出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并搜索与该重复判定区域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
例如,如图6所示,CPU41搜索与交通阻塞信息J1的重复判定区域P1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P2。
然后,在S106中,CPU41将同一个第一组的组ID数据“01”存储在与在上述S105中搜索的重复判定区域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中。
例如,如图6所示,CPU41将表示属于第一组的“01”存储在与重复判定区域P2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J2的组ID中。
并且,根据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的实际长度、交通阻塞程度(区分为无交通阻塞/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等)、旅行时间进行筛选,而且在交通阻塞的实际长度小于100m等时,可以不存储组ID数据“01”。即,可以从分组中剔除。由此,能够剔除传感器误测定的交通阻塞信息。
接着,在S107中,CPU41还执行判定处理,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中判定是否存在如下的交通阻塞信息该阻塞信息既是还未设定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存储有的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又是重叠于与在上述S104以及S106中被存储组ID的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的重复判定区域中的交通阻塞信息。
例如,CPU41判定是否存在如下的交通阻塞信息该交通阻塞信息既是存储有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又是重叠于存储有图6所示的第一组的组ID数据“01”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J2的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的重复判定区域中的交通阻塞信息。
然后,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中存在既是还未设定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存储有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又是重叠于与在上述S104以及S106中被存储组ID的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的下一个重复判定区域所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信息时(S107“是”),在S108中,CPU41从RAM42中读出该下一个重复判定区域的交通阻塞信息,并再次执行S106以后的处理。由此,在依次重叠于与上述S104中被存储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而连续的各重复判定区域的交通阻塞信息中,存储同一个组ID。
例如,在与图6所示的存储有第一组的组ID数据“01”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J2的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相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的交通阻塞信息中,存储表示属于第一组的组ID“01”。
另一方面,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中存在既是还未设定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存储有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又是重叠于与在上述S104以及S106中被存储组ID的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的下一个重复判定区域所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信息时时(S107“否”),CPU41转移至S109的处理。
在S109中,CPU41执行判定处理,判定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中是否存在还未设定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存储有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
然后,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中存在还未设定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存储有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时(S109“是”),在S110中,CPU41读出该交通阻塞信息群的还未设定组ID的第一个交通阻塞信息,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然后再次转移至S102的处理,读出该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并读入存储在该交通阻塞信息中的组ID,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
然后,CPU41再次执行S103以后的处理。此外,在S104中,CPU41将在上次赋予的组ID数据上加“1”的数据作为组ID而存储在交通阻塞信息中。
另一方面,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中不存在还未设定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存储有组ID“00”的交通阻塞信息时(S109“否”),CPU41转移至S111的处理。由此,CPU41转移至对每个组依次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例如为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参照图9)。)的处理。
在S111中,CPU41设定最初的组,即,作为存储在处理对象的交通阻塞信息中的组ID数据,将“01”存储在RAM42中而作为“处理组ID”。
然后,在S112中,CPU41再次从RAM42中读出处理组ID,并从在上述S101中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的交通阻塞信息中读出作为组ID而存储该处理组ID的最初的交通阻塞信息。
接着,在S113中,CPU41读入对应于与在S112所读出的交通阻塞信息的重复判定区域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并将其作为“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而存储在RAM42中。
例如,如图6所示,CPU41从重叠的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等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J2等中依次读出各交通阻塞道路链R1、R2等,并将其作为“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而依次存储在RAM42中。
然后,在S114中,CPU41从存储在RAM42中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中读出最初所存储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
接着,在S115中,CPU41执行判定处理,判定该读出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是否在道路网络上与存储在RAM42中的下一个“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相连接。
然后,在读出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没有与存储在RAM42中的下一个“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相连接时(S115“否”),CPU41转移至S118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读出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与存储在RAM42中的下一个“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相连接时(S115“是”),CPU41转移至S116的处理。在S116中,CPU41进行判定处理,判定与在道路网络上相连接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是否没有相连接、即判定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是否没有相连接。
然后,在与在道路网络上相连接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相连接时、即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相连接时(S116“否”),CPU41转移至S118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与在道路网络上相连接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没有相连接时、即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没有相连接时(S116“是”),CPU41转移至S117的处理。在S117中,CPU41作成具有“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并作成将该“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例如约为300m~700m。)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然后将其与该“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其中,上述“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用于连接该还未连接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另外,CPU41在该“假想交通阻塞信息”的组ID中存储该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所连接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组ID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然后转移至S118的处理。
在此,尽管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相连接、且交通阻塞信息被判定为同一个组,但在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没有连续地连接时,在顺道的道路(在左右方向发生小于约15度的弯曲角度的几乎直线的道路。)的交通阻塞信息中,若将各重复判定区域直接连接而作成后述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61B、61C并进行显示,则会产生高低差(凹陷)。另外,在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没有连续地连接时,在左转弯或右转弯弯的道路的交通阻塞信息中,若将各重复判定区域直接连接而作成后述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61B、61C并进行显示,则会产生畸变。
然而,在S116~S117中,作成具有“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并且,作成将该“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例如约为300m~700m。)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并将其与该“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从而使各重复判定区域经由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平滑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在作成后述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61B、61C(参照图9)并进行显示时,能够防止产生高低差(凹陷)或畸变。
例如,如图7所示,与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J2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R2虽没有相连接,但在道路网络上由顺道的道路相连接时,作成具有将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R2连接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100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100,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另外,作成将该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100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100,并将其与该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100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
也就是说,由于与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J2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R2没有相连接,所以当连接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时会产生高低差(凹陷),但作成具有将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R2连接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100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100,另外,作成将该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100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100,则能够使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经由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100而平滑地连接在一起。
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与各重复判定区域P10、P12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0、J12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0、R12虽没有相连接,但在道路网络上由右转弯的道路相连接时,作成具有将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0、R12连接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200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200,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另外,作成将该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200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200,并将其与该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200建立对应关系而存储在RAM42中。
也就是说,与各重复判定区域P10、P12对应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0、J12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0、R12虽没有相连接,但由于在道路网络上由右转弯的道路相连接,因此,作成以交通阻塞道路链R10的前头为中心的椭圆形的右转弯的扩张重复判定区域P50,并判定该扩张重复判定区域P50是否与重复判定区域P12重叠。然后,因为扩张重复判定区域P50与重复判定区域12重叠,所以若将各重复判定区域P10、P12由扩张重复判定区域P50直接连接,则角部分会向外侧突出,从而产生畸变。因此,作成具有将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R10、R12连接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200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200,另外,作成将该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R200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约500m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200,从而使各重复判定区域P10、P12经由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200而平滑地连接。
接着,在S118中,CPU41执行判定处理,判定是否存在下一个连接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即判定是否存在连续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
然后,在存在下一个连接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时、即存在连续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时(S118“是”),CPU41转移至S119的处理。在S119中,CPU41在读出该连续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之后,再次执行S115以后的处理。由此,作成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以及与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上述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以及与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用于将依次重叠于与在S114中所设定的最初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的各重复判定区域平滑地连接。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下一个连接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时、即不存在下一个连续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时(S118“否”),CPU41转移至S120的处理。在S120中,CPU41再次从RAM42中读出处理组ID,并执行判定处理,判定在作为组ID而存储有该处理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是否存在还未进行上述S113~S119的处理的交通阻塞信息。
然后,在存储有处理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中存在还未进行上述S113~S119的处理的交通阻塞信息时(S120“是”),在S121中,CPU41从存储有处理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中读出顺序最先的还未进行上述S113~S119的处理的交通阻塞信息,然后再次执行S113以后的处理。由此,作成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以及与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上述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各假想交通阻塞道路链以及与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用于将与存储有同一个组ID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对应的各重复判定区域平滑地连接。
然后,在存储有处理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中不存在还未进行上述S113~S119的处理的交通阻塞信息时(S120“否”),CPU41转移至S122的处理。在S122中,CPU41再次读出处理组ID,并从RAM42中读出与存储有该处理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以及与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以及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然后,连接该各重复判定区域以及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由此,作成与该存储有“处理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的组对应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
此外,在连接各重复判定区域以及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时,利用B样条曲线(B-spline Curve)、贝吉曲线(BézierCurve)等进行使形成在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周边部的角平滑的处理也可。
例如,如图7所示,连接与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J2对应的各重复判定区域P1、P2以及与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100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100等,从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
另外,如图8所示,连接与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J10、J12对应的各重复判定区域P10、P12以及与假想交通阻塞信息J200对应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200等,从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并且,使用B样条曲线、贝吉曲线等进行使连接各重复判定区域P10、P12与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P200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的各内侧角部平坦的处理也可。
然后,在S123中,CPU41决定与作为分组条件而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对应的显示色,并作为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该作成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
例如,在S15中,在作为分组条件而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时,将“橙色”决定为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另外,在S17中,在作为分组条件而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时,将“红色”决定为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另外,在S19中,在作为分组条件而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时,将“蓝色”决定为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
接着,在S124中,CPU41从RAM42中读出“处理组ID”,并执行判定处理,判定在上述S101所存储的交通阻塞信息群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是否存在存储有对该处理组ID数据加“1”的组ID的交通阻塞信息、即判定是否存在还未处理的下一组交通阻塞信息。
然后,在存在还未处理的下一组交通阻塞信息时(S124“是”),在S125中,CPU41读出“处理组ID”,并对该处理组ID数据加“1”,然后,存储在RAM42中而再次作为“处理组ID”,并执行S112以后的处理。例如,CPU41从RAM42中读出的“处理组ID”数据为“01”时,将对该“01”加“1”而得到的“02”作为“处理组ID”数据而存储在RAM42中,然后执行S112以后的处理。
由此,能够依次作成与剩余的交通阻塞信息的各组对应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并能够与作为分组条件而被设定的交通阻塞程度对应而决定该被作成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还未处理的下一组交通阻塞信息时(S124“否”),CPU41转移至S126的处理。在S126中,CPU41从RAM42中依次读出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与该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并在将其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之后,结束该子处理,并返回到主流程。
在此,基于图9说明以十六万分之一的比例尺执行广域显示(十六万图)时的交通阻塞信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
如图9的上图所示,在液晶显示器15的八万分之一的比例尺的地像(八万图)中,显示有可由八万图显示的道路种类(例如,高速汽车国道、城市快速路、一般收费公路、国道、省级公路、次要街道。),并在画面的中央部显示有表示自身车辆位置的车辆位置标标记51。另外,在车辆位置标记51的左右以及上侧,沿着各道路而显示有表示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拥挤”(例如,在国道、省级道路等一般公路中,车速为0≤时速<20km的区间;另外,在城市快速路中,车速为0≤时速<40km的区间;另外,在高速汽车国道中,车速为0≤时速<60km的区间。)的交通阻塞信息的“橙色”的各箭头X1~X4。另外,在橙色的各箭头X3、X4的左右,沿着各道路而显示有表示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例如,在国道、省级道路等一般公路中,车速为0≤时速<10km的区间;另外,在城市快速路中,车速为0≤时速<20km的区间;另外,在高速汽车国道中,车速为0≤时速<40km的区间。)的交通阻塞信息的“红色”的各箭头Y1~Y6。进而,在橙色的各箭头X3、X4的上侧,沿着各道路而显示有表示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例如,在国道、省级道路等一般公路中,车速为20km≤时速<30km的区间;另外,在城市快速路中,车速为40km≤时速<50km的区间;另外,在高速汽车国道中,车速为60km≤时速<70km的区间。)的交通阻塞信息的“蓝色”的各箭头Z1~Z2。此外,随着在各交通阻塞区间的车速变慢,对各箭头X1~X4、Y1~Y6、Z1~Z2以宽度尺寸增大的方式进行显示。
另外,如图9的下图所示,用户对操作部14进行操作而将该八万图变更为以十六万分之一的比例尺的广域显示(十六万图)时,在液晶显示器15的中央部缩小显示八万图。并且,取代上述各箭头X1~X4、Y1~Y6、Z1~Z2,而首先以沿着各道路的形式描画连接与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以及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各重复判定区域以及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的“橙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即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橙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接着,以沿着各道路的形式,在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上重叠描画连接与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的各交通阻塞信息以及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各重复判定区域以及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的“红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B、即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的“红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B。接着,以沿着各道路的形式描画连接与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的各交通阻塞信息以及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各重复判定区域以及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的“蓝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C、即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的蓝色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C。然后,在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61A、61B、61C上重叠描画由十六万图可显示的道路种类(例如为高速汽车国道、城市快速路、一般收费公路、国道。因此,省级公路、次要街道等一般道路没有显示。)的各道路,并且在画面中央部显示车辆位置标记51。
如上述的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导航装置1中,当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例如,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例如,都市中心整体的区域显示)时,首先,CPU41从与以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5上的方式所决定的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提取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信息,并作成将该提取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重复判定区域(S101)。然后,CPU41对该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针对每组,连接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然后以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所对应的显示色(例如,橙色)在液晶显示器15上描画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S14~S15)。接着,CPU41从与以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5上的方式所决定的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提取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信息,并作成将该提取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重复判定区域(S101)。然后,CPU41对该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针对每组,连接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然后以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所对应的显示色(例如,红色)在液晶显示器15上描画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S16~S17)。另外,接着,CPU41从与以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5上的方式所决定的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提取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的交通阻塞信息,并作成将该提取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重复判定区域(S101)。然后,CPU41对该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针对每组,连接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然后以交通阻塞程度为“无交通阻塞”所对应的显示色(例如,蓝色)在液晶显示器15上描画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S18~S19)。然后,CPU41从地图信息DB25中读出根据显示区域的比例尺所显示的道路种类的各道路的地图信息,并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S20)。
因此,由于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是一种按照每组连接基于包含在各交通阻塞信息中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将该交通阻塞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而作成的重复判定区域而构成的区域,所以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也会以沿着所显示的道路的形式形成,因此用户能够瞬间识别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从而能够根据地图信息容易地决定绕过该交通阻塞的绕回路径。另外,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由于也按照每组连接与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的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阻塞道路链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而形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因此能够以沿着该省略显示的道路的形式详细地显示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的交通阻塞信息,从而用户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
另外,由于以不同的显示色重叠显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交通阻塞”、“无交通阻塞”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所以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也能够详细地显示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的交通阻塞信息,并能够显示交通阻塞程度的分布状态,因此,用户能够瞬间识别所显示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进而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哪个道路、哪个区域正在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从而能够根据地图信息更加容易地决定绕过交通阻塞的绕回路径。
进而,与重复判定区域没有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所包含的各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相连接时,设置具有连接该重复交通阻塞道路链的假想道路链的假想交通阻塞信息,并在其间作成基于该假想道路链将该假想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然后连接各重复判定区域和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从而能够显示没有高低差或畸变等的交通阻塞程度区域。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理所当然地,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如下。
(A)在上述实施例中,分别以单一的显示色(例如,橙色、红色、蓝色。)显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交通阻塞”、“无交通阻塞”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但以随着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交通阻塞程度变高而其程度变高的方式立体地进行显示也可。
(B)在上述实施例中,分别以单一的显示色(例如,橙色、红色、蓝色。)显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交通阻塞”、“无交通阻塞”的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但通过浓度渐变(Gradation)使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边界部分的边界线模糊也可。
(C)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交通阻塞”、“无交通阻塞”的各交通阻塞程度决定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但也可以考虑旅行时间而决定显示色。
(D)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显示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之后,从地图信息DB25中读出各道路的地图信息而在液晶显示器15上进行描画,但根据道路种类调整描画顺序也可。例如,首先从地图信息DB25读出省级公路的地图信息而在液晶显示器15上描画之后,描画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然后从地图信息DB25读出城市快速路的地图信息而在液晶显示器15上描画也可。
(E)在上述实施例中,CPU41分别对“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的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对每组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之后,以与各自的交通阻塞程度对应的单一的显示色(例如,将“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设定为“橙色”,将“交通阻塞”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设定为“红色”。)重叠显示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由此显示“交通阻塞”和“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的分布状态(S14~S17),但也可以如下进行显示。
CPU41只对“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而且对该每组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并根据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交通阻塞状况决定显示色。然后,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即,CPU41执行上述S101~S126的处理。但是,取代上述S123的处理,CPU41执行如下的“显示色决定处理”。
首先,CPU41计算出“所有交通阻塞长度”,该“全交通阻塞长度”是构成在上述S122中所作成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的所有交通阻塞信息各自的“交通阻塞长度”的合计值。另外,CPU41计算出“所有交通拥挤长度”,该“所有交通拥挤长度”是构成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拥挤”的所有交通阻塞信息各自的“交通阻塞长度”的合计值。接着,CPU41计算出“所有道路交通拥挤长度”,该“所有道路交通拥挤长度”是对“所有交通阻塞长度”乘以预先存储在ROM43中的“交通阻塞系数”(例如为“4”等。)所得到的值、和对“所有交通拥挤长度”乘以预先存储在ROM43中的“交通拥挤系数”(例如为“2”等。)所得到的值的合计值。然后,在以“所有交通阻塞长度”除该“所有道路交通拥挤长度”而得到的值大于或等于预先存储在ROM43中的“阈值”(例如为“3”等。)时,CPU41将在上述S122中作成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决定为预先存储在ROM43中的第一色(例如为“红色”。),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另外,在以“所有交通阻塞长度”除该“所有道路交通拥挤长度”而得到的值小于预先存储在ROM43中的“阈值”(例如为“3”等。)时,CPU41将在上述S122中作成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决定为预先存储在ROM43中的第二色(例如为“橙色”。),并将其存储在RAM42中。
由此,只对“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并对该每组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之后,对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决定显示交通阻塞状况的显示色,并通过执行上述S126的处理,能够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5上显示“交通阻塞”和“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程度的分布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包含交通阻塞信息的交通信息;交通阻塞信息取得单元,其基于上述交通信息,取得与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有关的交通阻塞信息;交通阻塞信息提取单元,其从由上述交通阻塞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提取规定交通阻塞程度的交通阻塞信息群;重复判定区域作成单元,其基于上述交通阻塞信息群的各交通阻塞信息所包含的道路链,作成将该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重复判定区域;分组单元,其对上述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进行分组;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其连接与由上述分组单元所分组的各交通阻塞信息对应的重复判定区域,从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显示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而以能够识别的方式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通阻塞信息提取单元针对多种交通阻塞程度的每一种依次提取交通阻塞信息群,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作成与由该交通阻塞信息提取单元提取的各交通阻塞信息群对应的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上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该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而以能够相互识别的方式进行显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多种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的显示色相互不同,并重叠在上述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进行显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具有假想道路链作成单元,其在与上述重复判定区域没有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中所包含的各道路链在道路网络上直接连接时,作成连接该各道路链的假想道路链;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作成单元,其基于上述假想道路链,作成将该假想道路链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扩张规定长度的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该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作成单元,将上述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和与该连接用重复判定区域重叠的重复判定区域连接,从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上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重叠在该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上并进行显示。
全文摘要
一种导航装置,即使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也能正确显示位于省略显示的道路位置的交通阻塞信息。在对地图信息的显示区域执行规定比例尺以上的广域显示时,提取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或交通拥挤”的交通阻塞信息而作成重复判定区域。对该重复判定区域所重叠的交通阻塞信息分组,对每组连接重复判定区域而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并以与其交通阻塞程度对应的显示色在液晶显示器上进行描画。另外,对交通阻塞程度为“交通阻塞”、“无交通阻塞”的各交通阻塞信息,也同样作成同等交通阻塞程度区域,以与各交通阻塞程度对应的显示色在液晶显示器上描画后,描画与显示比例尺对应的道路种类的各道路。
文档编号G01C21/36GK101030331SQ20071008504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远山康博, 南敏彰, 青柳直子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