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677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定水分含量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排加试剂并 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
技术背景在分析仪器领域内,目前和库仑法微量水测定仪配套使用的有膜电解电极,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此结构的有膜电解电极只能起单纯的电解作用,而对于长 期工作在一线的操作者来说,此结构的电极在分析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当阴极室的电解液作废时,需要人工将此废液清理。其缺点是浪费时 间、影响分析进度。同时操作者势必与电解液直接接触,由于此类分析仪器所 使用的电解液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易对操作者造成人身伤害。另外手动清理 废液,易对阴极室造成污染,影响分析结果,同时阴极液含水过多容易渗透至 阳极室内也影响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敏、准确、高效、人 性化的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在筒状电解室中安装了 阳电极和阴电极,在电解室内设有从上到下的两跟电极丝导管并与电解室相支 撑固定。电解室底部的内、外层分别由铂金网构成阴、阳电极,两铂丝网中间 是多孔陶瓷,阻隔阴极室和阳极室液体的快速渗漏,阳极铂丝穿过电极丝导管 与阳极铂网相连,阴极铂丝穿过电极丝导管与阴极钿网相连,另外在电解室的 上半壁上有平衡透孔,下半壁靠近内层阴极铂网处,置一个一定长度、 一定内
径的两通排液管,使阴极室与阳极室相通。其具体的设计方案是在电解室的顶部有阳极铂丝通入电解室内的导管至中 部、阳极柏丝穿过电解室的管壁、从该管壁的外侧延至底部与下口外的阳极铂 网相连接,阴极铂丝从电解室的顶部通入导管直至底部与下口内的阴极铂网相 连接,在阳极铂网和阴极铂网之间设有与电解室的下口相吻合的渗透陶瓷板, 有排液管橫置于电解室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电解室的管壁与之相固定,在 电解室上部的边壁上有透孔。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电解室、导管均由透明的绝缘材料 制成。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 步的改进,所述的渗透陶瓷板是由微粒陶瓷粉沫烧 结板制成。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能够通过对阳极室进行排、加液进而对阴极室也相应的进行排、加液,同时有 效的完成了阴、阳极液的快速混合、交替,使分析更加灵敏、准确、快速。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是在电解室1的顶部 有阳极柏丝2通入电解室1内的导管3至中部、阳极铂丝2穿过电解室的管壁、 从该管壁的外侧延至底部与下口外的阳极铂网4相连接,阴极铂丝5从电解室1 的顶部通入导管6直至底部与下口内的阴极柏网7相连接,在阳极钼网4和阴 极铂网7之间设有与电解室1的下口相吻合的渗透陶瓷板8,有排液管9横置于
电解室1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电解室1的管壁与a目固定,在电解室1上部的边壁上有透孔10。所述的电解室l、导管3和导管6均由透明的绝缘材料制成,如玻璃。 所述的渗透陶资板8是由微粒陶资粉沫烧结板制成。
权利要求1、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是由电解室、导管、电极丝及电极构成,其特征是在电解室(1)的顶部有阳极铂丝(2)通入电解室(1)内的导管(3)至中部、阳极铂丝(2)穿过电解室(1)的管壁、从该管壁的外侧延至底部与下口外的阳极铂网(4)相连接,阴极铂丝(5)从电解室(1)的顶部通入导管(6)直至底部与下口内的阴极铂网(7)相连接,在阳极铂网(4)和阴极铂网(7)之间设有与电解室(1)的下口相吻合的渗透陶瓷板(8),有排液管(9)横置于电解室(1)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电解室(1)的管壁与之相固定,在电解室(1)上部的边壁上有透孔(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其特征在 于电解室(1)、导管(3)和导管(6)均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其特征在 于渗透陶瓷板(8)是由微粒陶瓷粉沫烧结板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排加试剂并快速净化的电解电极属于测定水分含量的装置,是在电解室的顶部有阳极铂丝通入电解室内的导管至中部、阳极铂丝穿过电解室的管壁、从该管壁的外侧延至底部与下口外的阳极铂网相连接,阴极铂丝从电解室的顶部通入导管直至底部与下口内的阴极铂网相连接,在阳极铂网和阴极铂网之间设有与电解室的下口相吻合的渗透陶瓷板,有排液管横置于电解室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电解室的管壁与之相固定,在电解室上部的边壁上有透孔。其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对阳极室进行排、加液进而对阴极室也相应的进行排、加液,同时有效的完成了阴、阳极液的快速混合、交替,使分析更加灵敏、准确、快速。
文档编号G01N27/30GK201016957SQ200720115778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史万龙, 李卫红, 段景峰 申请人:段景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