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752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的装置,尤其是小型化、高频化、薄 型化的smd晶片的视觉定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设备、手机、电脑、家电及网络等应用电子产品市场的飞速发展,SMD石 英晶片元器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超高频、超薄型和超小型晶片的厚度甚至在0.03 毫米以下,长与宽最小尺寸是0.5X0.5毫米,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选由于静电的千扰 容易造成空吸、空测等现象,影响了分选效率,所以现有的对石英晶片和陶瓷片的分选 测试方法不能简单移用于此。
本申请人已经申请过对晶片自动测量的方法和系统,例如中国专利CN00240759. 0 石英晶片自动定位测频分选装置、CN0327889L6片式压电陶瓷及相关器件自动定位 测试装置和CN200520076016. 7晶片分选装置。现有的技术一般是经过螺旋送料器将零散 的晶片排列后送到直线送料器的末端,机械手搬运晶片至分度盘,分度盘带晶片移位至 测量工位进行测量。得到的信号送到计算机内处理。然后分度盘带晶片继续移位至下料 工位,计算机根据处理的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结果并控制下料部分,将晶片送入设定
的料盒内。
现有的技术采用螺旋送料器送料,晶片长时间在螺旋盘里振动,相互摩擦,容易产 生静电,造成走片不畅,吸附现象严重,引起晶片,特别是高频化、薄型化的smd晶片 的破损,影响产品质量。现有的分度盘转移SMD晶片方式,容易发生塞片现象,影响测 试精度,并且现有的分选装置,结构复杂,维修困难,故障率高。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而可靠的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 置,对SMD晶片的分选的工艺和装置作优化实现SMD晶片的自动传送、搬运,在测量工 位对晶片的性能指标进行测量,测量分选后自动送入料盒,保证整个分选装置的稳定性 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由传送单元和图象识别 处理单元构成,传送单元包括加料装置、圆盘料台、机械手搬运装置,图象识别处理单 元包括摄像头、光源;散乱的待测晶片经加料器后进入圆盘料台,抖动或振动的圆盘料 台将成堆的SMD晶片散开。圆盘料台上设有对晶片的中心位置进行视觉定位识别的工
位,此视觉定位识别釆用图象识别处理方法进行,然后机械手将识别出的晶片搬运至测 量工位,在测量工位,上、下测试电极组成谐振腔,晶片、测量仪器组成振荡电路完成 对该晶片的非接触式测量,测量仪器是特有的高精度的网络测试仪,来进行频率、阻抗、 寄生等参数的测试,计算机将测量后的参数进行处理,通过显示器显示结果,同时机械 手将晶片搬至可翻转的磁性小斗内,计算机控制下料分类部分,将晶片送入设定的料盒内。
加料器一般为一个带有旋转螺纹的圆柱形容器,由步进电机驱动其动作。 圆盘料台下设有一伺服电极,伺服电极顺时针匀速转动,带动圆盘料台和其上的晶 片相应转动,将晶片输送至图象识别位置进行识别。
本装置的测试采用单工位无触点式的静态测量方式,即设有一个测试下电极工位和 一个可搬运晶片的机械手式上电极。这个机械手在测量时是测试单元的上电极。在测量 前和测试完成后,这个机械手式上电极又能实现对晶片的搬运。在测量工位,上电极位 置固定,下电极位置由电子数显内径千分尺来进行上下调整,保证上下电极有固定的相
对位置,防止SMD晶片被砸坏、损伤。
机械手一般是由一个金属(铜质)材料的负压吸头构成,由电磁阀控制其进出气方
式,同时也是测试工位的测试上电极。流程加料器和平台匀速转动送料器、图象识别 系统进行晶片中心位置判别,双机械手搬运,双工位同时测量,直线运输至下料翻转小 斗,分类落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装置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 障率低,采用视觉判别系统定位,较之现有的分度盘定位测试方式,定位精确可靠,判 断准确,识别率高,特别适合小型化、高频化、薄型化的smd晶片的定位。采用圆盘平 台匀速转动送料,摒弃了传统的振动方式,避免了SMD晶片频率分选中常见的静电千扰, 降低了晶片的破损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机械手搬运式上电极,实现送料、 测试、放料的直线运输,既简捷、快速、可靠、方便,又保证了SMD晶片的单片测试, 增强了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送料部分采用专用加料器存放待测SMD晶片,存取 方便,减少了停机处理的时间,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四

图l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料料台结构示意图
1、加料器,2、加料料斗,3、圆盘料台,4、光源,5、负压吸头(上电极),6、电 子数显内径千分尺,7、测试下电极,8、料盒,9、翻转小斗,10、机械臂,11、摄像 头,12、磁翻转圆盘、21、圆盘料台、22、凹形槽、23、接料盒、24、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机械手在机械臂上直线运动,完成吸取SMD晶片、测量、放下SMD晶片一系列动作。 翻转小斗内的SMD晶片随磁翻转圆盘一步一步转动,当小翻斗转到相应档位处时,
PLC接受计算机发出的信号,控制此位的小翻斗翻转,SMD晶片被送入相应的料盒中。
若料盒已满,系统报警。
伺服电极带动圆盘料台匀速转动,将一批SMD晶片输送至图象识别位,图象识别系
统接受到信息后,将信号传给计算机,计算机控制料台停止转动,图象识别系统寻找单
片SMD晶片的中心位置,识别结束,机械手工作,吸取SMD晶片,同时圆盘料台继续转动,
输送下一批SMD晶片。
圆盘料台的圆周边有一圈凹形槽,防止SMD晶片散落到平台外。凹形槽里设有两个椭圆形的孔,将溅落到槽里的SMD晶片处理到椭圆孔下方的接料盒里。测试单元由上、下电极、电子数显内径千分尺、LED指示灯、高精度滑块等部件组成。对同规格的SMD晶片批量分选前,需要对测试工位上的上、下电极的间隙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测试单元上电极的位置固定,通过调整下电极的位置来保证上、下电极 之间的适当的间隙,从而完成对SMD晶片各种参数的测量。下电极位置调整的方法触点A和触点B之间连有一LED指示灯,当它们相接触时, LED灯亮。顺时针旋转电子数显内径千分尺,千分尺的内径慢慢伸出,将滑块和连接块 A向上托起,连接块A和B之间设有一拉簧,在拉簧的作用下,连接块B和下电极缓慢向 上移动,当上、下电极相碰时,触点A 、 B分开,LED灯灭,电子数显内径千分尺通过 数据通讯口将当前位置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处理后,将合适的间隙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回旋千分尺至计算机提示的间隙,即可使上、下电极间有固定的间隙,既保证了测量精 度,有可防止晶片被损伤。装置包括传送单元包括加料装置、平台转动装置、机械手搬运装置、图象识别处 理单元包括摄像头、光源;辅之于测试单元包括专用网络仪及与被测晶体组成的振荡电 路,可与数据处理部分通讯、由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组成的数据处理单元、计算机及PLC 控制器构成的控制单元;由同步电机及其驱动器、磁翻转小斗、磁翻转线包、存料盒等 等部件组成下料分类处理单元构成。从而构成比较完整的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分选装置开始工作,加料器将散乱的待测SMD晶片 经加料料斗送入旋转的圆盘平台,圆盘平台抖动成堆的SMD晶片散开,并继续匀速转动 将SMD晶片向图象识别位输送。此时摄像头拍照,将图象传输给计算机进行SMD晶片中 心位置的识别。接着,负压吸头机械手动作,吸住经图象处理系统判别出中心位置的单 片SMD晶片,机械手在机械手臂上直线运动,将单片SMD晶片搬至测试工位的测试下 电极上,吸取SMD晶片的机械手同时也是测试工位的上电极,与下电极组成谐振腔,SMD 晶片、测量仪器组成振荡电路,测量该SMD晶片的频率、杂波、寄生等各种参数。测试 参数通过相关电路送至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此SMD晶片进行分类。测试完毕,机械手将 该SMD晶片输送至下料磁翻转圆盘的翻转小斗内,然后机械手回到初始位置,等待吸取 下一个SMD晶片,同时翻转小斗内的已测SMD晶片随下料磁翻砖圆盘转动,到指定位置 后,计算机信号控制其倾倒,将其倒入相应的料盒。当运行出现故障或料盒已满时,系 统报警。重复上述动作。
权利要求1、 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由传送单元和图象识别处理单元构成,传送单元 包括加料器、圆盘料台、机械手搬运装置构成,图象识别处理单元包括摄像头、光源, 待测晶片经加料器后进入圆盘料台,圆盘料台上设有对晶片的中心位置进行视觉定位识 别的工位,其特征是所述机械手搬运装置在测量时是测试单元的上电极,机械手由一个 金属材料的负压吸头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加料装置为 一个带有旋转螺纹的圆柱形容器,由步进电机驱动其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圆盘料台下设 有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顺时针匀速转动,带动圆盘料台和其上的SMD晶片相应转动, 将SMD晶片输送至视觉定位工位。
专利摘要视觉定位式SMD晶片检测装置,由传送单元和图象识别处理单元构成,传送单元包括加料器、圆盘料台、机械手搬运装置构成,图象识别处理单元包括摄像头、光源,待测晶片经加料器后进入圆盘料台,圆盘料台上设有对晶片的中心位置进行视觉定位识别的工位,所述机械手搬运装置在测量时是测试单元的上电极,机械手由一个金属材料的负压吸头构成。装置的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采用视觉判别系统定位,较之现有的分度盘定位测试方式,定位精确可靠,判断准确,识别率高,特别适合小型化、高频化、薄型化的smd晶片的定位和搬运。
文档编号G01R31/26GK201156073SQ200720130900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周文俊, 孙迎春, 秩 张, 徐华军, 钟丹秋, 义 黄 申请人:南京熊猫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