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710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医学检验中对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样本的测试前处理阶段,因为样本的特性,基本都需要加入一种或多 种稀释液或试剂进行混合以方便测试。现在测试基本上都有各种仪器或设备进行测试,因 此在测试前处理中,人工将样本和稀释液混合是前处理的重要工作,而且混合越均勻,无论 是采用人工的显微镜检测还是测试仪器检测,得到的结果误差度越小。因为在检测时,通常 只是取出混合后的少数样液进行测试,如果混合的均勻度不够,则测试的样液不能真实代 表样本的实际情况,测试结果就会产生误差。现在的样本前处理阶段,基本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将稀释液 和样本的混合液在混合容器内进行摇晃,通过多次摇晃和观察混合液的性状判定是否混 勻。这种方法使用了很久,但是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包括1>因为是人工摇晃混 合容器,必然每个人的晃动的力量和频率等都是不相同的,不仅难于计算这个力度,也无法 掌控这个力度;2>即使是规定一些摇晃的频率和角度等可以适当控制的参数,针对不同的 容器,可操作性也不高;3>目前确定是否混勻,可以开始检测使用完全需要依赖人工观察, 每个人的观察力不同或者观察的角度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实际上摇晃混合的最 终效果无法真正确定,也很难检测,所以实际的检测数据的误差无法判定也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解决现在 人工混合中无法精确控制混合力度及无法确定混合效果从而无法避免检测数据的误差的 缺陷。技术方案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同时盛装有样本和稀释液的封闭 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有待检验样本入口和稀释液入口及混合液出口,并连接有压力 装置,所述第一容器的混合液出口连通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分内壁呈倒圆台体形状。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分内壁倒圆台体的底面平台为一点。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分内壁与竖直方向成45度角。所述第一容器的混合液出口的延长线与第二容器的倒圆台体的内壁相交。 所述第一容器与竖直方向呈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分内壁倒圆台体的底点设置有混勻液排出口。所述的第一容器混合液出口的直径小于该容器的直径。所述第一容器顶部为可沿容器壁上下运动的容器封闭盖,容器封闭盖连接带动其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容器为医用针管形式,所述待检验样本入口和混合液出口均为利用针管 下方的同一出入口,容器封闭盖为针管上方的推拉活塞,推拉活塞连接驱动电机,由驱动电 机带动上下运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将待检测样本和稀释液加入至一个容器中后,利用一定压力 将其混合液从该容器中压至后一容器中,并在后一容器中产生类似漩涡的旋流从而达到混 合均勻的效果,实现了通过机械自动混合,并可以通过控制压力和相关条件来控制旋流的 速度,从而达到需要的效果,通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效果可比人工混合更均勻,连续操作一 致性好,从而使检验样本前处理中的重要一步实现了自动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其中1-吸样针,2-推拉活塞,3-驱动电机,4-混勻容器,5-稀释液进口,6-混勻 液排出口,11-吸样针的针尖管,12-吸样针的存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包括同时盛装有样本和稀释液的封闭的第一容 器,所述第一容器有待检验样本入口和稀释液入口及混合液出口,并连接有压力装置,所述 第一容器的混合液出口连通第二容器。所述的第一容器混合液出口的直径小于该容器的直径,这样可以加大第一容器内 的混合液输出时喷出的压力,有助于混合均勻。所述第一容器顶部为可沿容器壁上下运动的容器封闭盖,容器封闭盖连接带动其 运动的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容器为医用针管形式,所述待检验样本入口和混合液出口均为利用针管 下方的同一出入口,容器封闭盖为针管上方的推拉活塞2,推拉活塞2连接驱动电机3,由驱 动电机3带动上下运动。所述医用针管形式为利用吸样针1,吸样针下部分为针尖管11,上部分为存储管 12,吸样针1下方针尖管11既承担吸取样液的任务,也同时承担将从吸样针1上方送入吸 样针存储管12内的稀释液和吸取的样液的混合液喷出至吸样针1下方的第二容器即混勻 容器4的任务,稀释液进口 5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设在存储管12侧壁,也可以通过在存 储管12上方的推拉活塞2上安装输送管来输送稀释液。所述第二容器即混勻容器4的下半部分内壁呈倒圆锥体形状或倒圆台体形状,这 样可以保证从吸样针1下方喷出的混合液可沿圆锥体内壁形成旋流,从而达到充分混合, 旋转混勻。试验中,将所述混勻容器4的下半部分内壁与竖直方向成45度角,尤其是倒圆锥 体的内壁做成45度角,混勻效果较好。混勻后的混合液可从倒圆锥体底部的混勻液排出口 6流出或再次通过吸样针1吸取所需混勻液后,将余下的混勻液从排出口 6排出。[0028]所述第一容器的混合液出口即针尖管11的延长线与第二容器即混勻容器4的倒 圆锥体的内壁相交的话,更可以保证从吸样针1下方喷出的液体能喷在即混勻容器4的倒 圆锥体的内壁上,可以通过将第一容器即吸样针1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来达 到。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将样本和稀释液使用一定压力使其混合液在从第一容器至 第二容器的输送过程中产生类似漩涡的旋流从而达到混合均勻的效果,实现了通过机械自 动混合,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压力和其他相关条件改善混合的效果,通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效 果可比人工混合的方法和装置更均勻,连续操作一致性好,从而使医学检测样本前处理中 的重要一步实现了自动化。而且本装置简单易操作效果好,利用液体冲刷回流使其逐渐融 合,混合的均勻度特别好。因为简单快速效果好,尤其适合匹配在现在的医学即时检验设备 中。
权利要求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同时盛装有样本和稀释液的封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有待检验样本入口和稀释液入口及混合液出口,并连接有压力装置,所述第一容器的混合液出口连通第二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 分内壁呈倒圆台体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 分内壁倒圆台体的底面平台为一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的下 半部分内壁与竖直方向成45度角。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容器的混 合液出口的延长线与第二容器的倒圆台体的内壁相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容器与竖直方 向呈角度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的下半部 分内壁倒圆台体的底点设置有混勻液排出口。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容器混 合液出口的直径小于该容器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容器顶部 为可沿容器壁上下运动的容器封闭盖,容器封闭盖连接带动其运动的驱动电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容器为医用针 管形式,所述待检验样本入口和混合液出口均为利用针管下方的同一出入口,容器封闭盖 为针管上方的推拉活塞,推拉活塞连接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上下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属于检验医学领域。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同时盛装有样本和稀释液的封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有待检验样本入口和稀释液入口及混合液出口,并连接有压力装置,所述第一容器的混合液出口连通第二容器。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将待检测样本和稀释液加入至一个容器中后,利用一定压力将其混合液从该容器中压至后一容器中,并在后一容器中产生类似漩涡的旋流从而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实现了通过机械自动混合,并可以通过控制压力和相关条件来控制旋流的速度,从而达到需要的效果。
文档编号G01N1/38GK201607358SQ20092021294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邬鹏程 申请人:上海快德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