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8730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腐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检测装置,详细讲是一种防腐检测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随着石油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石油钻采设备的防腐蚀要求越来越高,石 油钻采设备的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钻采设备大多由钢铁制成,极易发生腐蚀。腐蚀 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使设备寿命缩短。当被腐蚀部件损坏而未及时更换,将使钻采设 备的其他部件被间接损坏,容易引发事故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 济损失约7000亿美元。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采集油气试样分析油气成份,通过 检测油气试样腐蚀检测片的程度,来确定钻采设备中被腐蚀部件的使用寿命,可以及时更 换被腐蚀部件,避免因被腐蚀部件失效引发事故的防腐检测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有防腐检测器壳体,壳体上设有连接螺孔,主要结构 特点是,壳体下端设有油气入口,油气入口上设有油气流道,油气流道两侧分别连通有采样 流道和检测流道,壳体内设有检测腔,检测流道与检测腔相连通,采样流道和检测腔上分别 设有采样阀和检测阀,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的交汇处设有针阀,针阀可以控制油 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壳体上设有压力表,压力表与采样流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检测腔上设有泄压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壳体下端设有油气入口,油气入口上设有油气流 道,油气流道两侧分别连通有采样流道和检测流道,壳体内设有检测腔,检测流道与检测腔 相连通,采样流道和检测腔上分别设有采样阀和检测阀,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的 交汇处设有针阀,针阀可以控制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间的通断,可以采集油气试 样分析油气成份,通过检测油气试样腐蚀检测片的程度,来确定钻采设备中被腐蚀部件的 使用寿命,可以及时更换被腐蚀部件,避免因被腐蚀部件失效引发事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 石油钻采设备的防腐检测。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是主 视图,图2是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防腐检测器,设有防腐检测器壳体12,壳体12上设有连接螺孔 9,壳体12下端设有油气入口 8,油气入口 8上设有油气流道7,油气流道7两侧分别连通有采样流道2和检测流道4,壳体12内设有检测腔5,检测流道4与检测腔5相连通,采样流道 2和检测腔5上分别设有采样阀1和检测阀6,油气流道7与采样流道2、检测流道4的交汇 处设有针阀3,针阀3可以控制油气流道7与采样流道2、检测流道4间的通断。壳体12上 设有压力表11,压力表11与采样流道2相连通,测试时可以观察采样流道2内的压力。检 测腔5上设有泄压阀10,可以排出检测腔5内的气体。通过检测油气试样腐蚀检测片的程 度,来确定钻采设备中被腐蚀部件的使用寿命,可以及时更换被腐蚀部件,避免因被腐蚀部 件失效引发事故。使用时,打开检测阀6,将测试片放入检测腔5内,关闭检测阀6,将连接 螺孔9内插入螺钉,用螺钉将防腐检测器连接在钻采设备上,并使油气入口 8与钻采设备相 连通,油气从油气入口 8进入油气流道7,打开针阀3,油气进入采样流道2并经检测流道4 进入检测腔5,观察压力表11,达到规定压力后关闭针阀3开始计时,到达规定的试验时间 后,打开采样阀1进行气体采样收集,以检验油气的成份;达到要求后关闭采样阀1,然后打 开泄压阀10,将检测腔5内的气体排出,最后打开检测阀6,取出测试片送检。
权利要求一种防腐检测器,设有防腐检测器壳体,壳体上设有连接螺孔,其特征是壳体下端设有油气入口,油气入口上设有油气流道,油气流道两侧分别连通有采样流道和检测流道,壳体内设有检测腔,检测流道与检测腔相连通,采样流道和检测腔上分别设有采样阀和检测阀,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的交汇处设有针阀,针阀可以控制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间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壳体上设有压力表,压力表与 采样流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检测腔上设有泄压阀。
专利摘要一种防腐检测器,涉及腐蚀检测装置,设有防腐检测器壳体,壳体上设有连接螺孔,壳体下端设有油气入口,油气入口上设有油气流道,油气流道两侧分别连通有采样流道和检测流道,壳体内设有检测腔,检测流道与检测腔相连通,采样流道和检测腔上分别设有采样阀和检测阀,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的交汇处设有针阀,针阀可以控制油气流道与采样流道、检测流道间的通断,可以采集油气试样分析油气成份;通过检测油气试样腐蚀检测片的程度,来确定钻采设备中被腐蚀部件的使用寿命,可以及时更换被腐蚀部件,避免因被腐蚀部件失效引发事故,适用于石油钻采设备的防腐检测。
文档编号G01N17/00GK201607395SQ20102011661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3日
发明者邵东波 申请人:邵东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