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058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地面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面处理装置。
技术背景[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智能产品,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 阶段是固定的、净化单元不能升降式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通过物理式净化方 式(如活性炭或HEPA过滤网)、静电式净化方式(如负离子)或者是化学式净化方 式(如光催化法或甲醛清除剂或药剂等),在固定位置、固定高度来净化空气。第二 阶段是固定的、净化单元可升降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安装在固定位置,但净 化器中的空气净化单元可以在不同高度视情况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有效循环某一区 域空气的作用。[0003]空气处理装置中一般包括有传感单元,该传感单元中设置的绝大多数传感器是 出于空气处理装置工作时的安全考虑,例如下视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等等。下视传感 器在空气净化器中属于现有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碰撞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与空气 净化器上的整机撞板类似,具体来说碰撞传感器在空气净化器的下主体上是半包围结 构,而碰撞传感器在空气净化器的上主体是整体包围结构,不同之处在于碰撞感应波及 的范围不同。[0004]第二阶段的相关空气净化器的具体技术方案请见专利号为ZL03106666.6,名称 为《空气净化器》的专利文献。在该专利文献中,披露了如下内容净化器上设有升 降单元,该单元包括纵向地设置在机壳内表面上的齿条,在壳体的外表面上纵向形成以 便容纳齿条、从而对壳体的升降运动进行导向的导槽;与齿条啮合并由壳体可转动地支 撑的小齿轮;以及设置在壳体处使小齿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电动机。电动机旋转 时,使得空气净化单元通过齿条在垂直方向上运动。[0005]在空气净化装置上一般设有撞板机构,该撞板机构仅是靠撞板相对于机器主体 作旋转运动。通过位于撞板机构两侧的传感器来感测碰撞撞板的障碍物是位于撞板的 前方、左侧或是后侧。但是,上述得空气净化装置上没有检测上、下方向的撞板探测机 构,不能检测空气净化装置高度方向是否有障碍物的存在。实用新型内容[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处理装置,包括上主体和 下主体,其中,上盖设置在上主体的顶部,底盖设置在上主体的底部,上主体通过升降 机构与下主体连接,使得升降机构带动上主体作同步升降;上盖和底盖分别与上主体的 壳体呈浮动设置,上主体内设有位置检测装置;地面处理装置内设有控制单元,当障碍 物抵压到所述上盖时,位置检测装置被触发;位置检测装置将检测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兀。[0007]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摆臂和信号检测单元,摆臂分别位于底板的两3侧,共同与底板一轴枢轴连接;两个摆臂的纵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触发件且设置方向 相反,底板左右两侧的相应处各有一个信号检测单元,两个摆臂的触发件各自受外力作 用沿枢轴转动时,摆臂随之转动,信号检测单元各自检测出摆臂的位置变化并将检测信 号传出给控制单元。[0008]两个信号检测单元为对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元件。[0009]摆臂与底板之间设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摆臂和底板相连接。[0010]底板的底面上设有通槽,触发件穿过通槽,通槽口径限制触发件的摆动幅度。[0011]壳体通过导柱与底盖连接,位于壳体与底盖之间的导柱上设有弹簧。[0012]导柱与壳体连接,导柱与底盖上的孔间隙配合;底盖的孔的直径比导柱的直径 大0.3 Imm ;底盖上的孔的直径比导柱的直径大0.5mm。[0013]壳体通过导柱与上盖连接,壳体与上盖之间的导柱上处设有弹簧。[0014]导柱与壳体连接,导柱与上盖上的孔位间隙配合;上盖上的孔的直径比导柱的 直径大0.3 Imm ;上盖上的孔的直径比导柱的直径大0.5mm。[0015]所述地面处理装置为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或者,所述地面处 理装置设置空气加湿/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加湿/除湿处理。[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7]本地面处理装置能够在升降过程中感知障碍物的存在,并采取停止上升或下 降、避让等措施,避免对地面处理装置造成损坏。[0018]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面处理装置中的升降单元未上升时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地面处理装置中的升降单元上升时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4]附图标记[0025]1.上主体2.下主体3.升降单元4.上盖5.底盖[0026]6.壳体7.导柱8.碰板组件81碰板支架[0027]9位置检测装置11、12.弹簧91.底板94.枢轴[0028]921、922 摆臂 951、952.触发件[0029]931、932.信号检测单元961、962.拉簧[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地面处理装置包括上主体1和下主体2,其中,上主体 1内设有空气净化单元,下主体2为固定底座,在上主体与下主体之间设有升降单元3, 通过升降单元3的升降从而带动上主体1与升降单元3作同步升降,如图2所示。地面 处理装置设置空气净化单元之外,还可以设置加湿/除湿单元。[0032]结合图3和图4所见,上主体1的顶部设置一个上盖4,上主体1的底部设置一 底盖5;壳体6位于上盖4与底盖5之间,壳体6可容纳空气净化单元等单元。在壳体 6侧壁上延伸出四个凸台,该台阶上设有通孔;底盖5正面一侧为外观件,其背面一侧设 有若干个筋板,并且在底盖5的底部面上设有四个通孔,该四个通孔的孔位与壳体6侧壁上四个凸台上的通孔孔位相对应。底盖5与壳体6分别通过四个导柱7将彼此设有的通孔 连接在一起,底盖5上的孔径比导柱7的直径大0.3 1mm,优选方案中为0.5mm,使得 底盖5与导柱7实现间隙配合。同时,导柱7与壳体6所设的通孔为紧配合。并且,导 柱7在底盖5与壳体6之间部分处套设有弹簧12。如此一来,当有外力抵压底盖5时, 底盖5受力而相对于壳体6作向上运动;一旦外力消失,在弹簧12回复力的作用下,底 盖5回复到原来位置。[0033]在壳体6的顶部设有上盖4,上盖4的上端面为外观件,其下端面上设有四个通 孔,该四个通孔的孔位与壳体6侧壁上四个凸台上的通孔孔位相对应。上盖4与壳体6 分别通过四个导柱7将彼此设有的通孔连接在一起,上盖4设的孔径比导柱7直径要大一 些,其范围为0.3 1_,优选方案中为0.5mm,如此设置使得上盖4与导柱7实现间隙 配合。同时,导柱7与壳体6所设的通孔为紧配合。并且,导柱7在上盖4与壳体6之 间部分处套设有弹簧11。如此一来,当有外力抵压上盖4时,上盖4受力而相对于壳体 6作向下运动;一旦外力消失,在弹簧11回复力的作用下,上盖4回复到原来位置。[0034]壳体6内设有碰板组件8,碰板组件8位于壳体6的内部。碰板组件8中包括一 个碰板支架81,在碰板支架81上设有四个通孔,该四个通孔的孔位与固设在壳体6上的 四个导柱7的位置相对应。底盖5安装在壳体6上后,在上盖4未安装在壳体6之前, 将碰板组件8通过导柱7与孔的配合安装在壳体6内,碰板支架81的下端面与壳体6凸 台的上端面紧密接触,同样也使得碰板组件8固定在壳体6内。在碰撞支架81左右两侧 的端面上设有槽位,该槽位用于放置位置检测装置9,位置检测装置9用于探测上盖4或 者底盖5是否相对于壳体6产生移动。[0035]下面,对位置检测装置9的结构进行说明。[0036]如图5所述,位置检测装置9包括底板91、摆臂和信号检测单元931、932,两 个摆臂921和摆臂922分别位于底板91的左右两侧,且共同与底板91上的枢轴94连接; 摆臂921和摆臂922的纵向端面上分别设有触发件951和触发件952,触发件951和触发 件952设置方向相反,底板91左右两侧的相应处各有一个信号检测单元931、932,触发 件951和触发件952各自受外力作用沿枢轴94转动时,摆臂921和摆臂922随之转动, 信号检测单元931和信号检测单元932分别检测出摆臂921和摆臂922的位置变化,信号 检测单元931和信号检测单元932分别将检测信号传出给控制单元。信号检测单元931 和信号检测单元932为对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元件,摆臂921和摆臂922与底板91之间分 别设有拉簧961、962,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摆臂和底板91相连接。底板91的底面上设有 通槽,触发件穿过该通槽,并且该通槽口径限制触发件的摆动幅度。[0037]下面,对位置检测装置9的检测过程进行说明。[0038]位置检测装置9位于到碰板支架相应的槽位中,以使得本装置固设在内。安装 到位后,位置检测装置9的上下两个触发件突出于碰板支架的上下两个端面。在位置检 测装置处于未被激活状态时,与触发件相连的摆臂遮挡信号检测单元的信号发射,以使 得信号接收区接收不到该检测单元的信号。[0039]如图5所示,当地面处理装置的底盖5被障碍物碰撞,造成底盖5相对于壳体6 做向上运动时,底盖5将触及位置检测装置的触发件951。由于触发件951相对于本装置 的底板91呈枢轴设置,因触发件951向上让位,原本阻断信号检测单元中的信号接收元件接收不到信号发射元件信号的,现在信号接收元件接收到对应的信号发射元件所发射 的信号。信号检测单元931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而控制升降单 元停止下降或者进行上升。当障碍物不再抵触到底盖时,由于拉簧961的作用,使得触 发件951回复到原位置。[0040]当本地面处理装置的上盖4被障碍物碰撞造成上盖4相对于壳体6做向下运动 时,该上盖4将触及位置检测装置9中的触发件952。由于触发件952相对于本装置的 底板呈枢轴设置,因触发件952向下让位,原本阻断信号检测单元中的信号接收元件接 收不到信号发射元件信号的,现在信号接收元件接收到对应的信号发射元件所发射的信 号。信号接收元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而控制升降单元停止上 升或者进行下降。当障碍物不再抵触到上盖时,由于拉簧962的作用,使得触发件952 回复到原位置。[0041]除了本实施例中地面处理装置为固定式空气处理装置之外,还可以是自移动空 气处理装置,该装置的行走单元位于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部,其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实现 在待处理地面上进行移动。有关自移动装置如何实现移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 述。
权利要求1.一种地面处理装置,包括上主体(1)和下主体0),其中,上盖(4)设置在上主体 (1)的顶部,底盖( 设置在上主体(1)的底部,上主体(1)通过升降机构与下主体(2) 连接,使得升降机构带动上主体(1)作同步升降;其特征在于上盖(4)和底盖(5)分别 与上主体(1)的壳体(6)呈浮动设置,上主体(1)内设有位置检测装置(9);地面处理装 置内设有控制单元,当障碍物抵压到所述上盖(4)时,位置检测装置(9)被触发;位置检 测装置(9)将检测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9)包括 底板(91)、摆臂和信号检测单元(931、932),摆臂(921、922)分别位于底板(91)的两 侧,共同与底板(91)上的一个枢轴(94)连接;两个摆臂(921、922)的纵向端面上分别 设有一个触发件(951、95 且设置方向相反,底板(91)左右两侧的相应处各有一个信号 检测单元(931、932),两个摆臂(921、922)的触发件(951、952)各自受外力作用沿枢 轴(94)转动时,摆臂(921、922)随之转动,信号检测单元(931、932)各自检测出摆臂 (921、922)的位置变化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信号检测单元(931、 932)为对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摆臂与底板(91)之间设有拉 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摆臂和底板(9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91)的底面上设有通 槽,触发件穿过通槽,通槽口径限制触发件的摆动幅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6)通过导柱(7)与底盖 (5)连接,位于壳体(6)与底盖(5)之间的导柱(7)上设有弹簧(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柱(7)与壳体(6)连接,导 柱(7)与底盖(5)上的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盖( 上的孔的直径比导柱 (7)的直径大0.3 1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盖( 上的孔的直径比导柱 (7)的直径大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6)通过导柱(7)与上 盖⑷连接,壳体(6)与上盖⑷之间的导柱(7)上处设有弹簧(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柱(7)与壳体(6)连接, 导柱(7)与上盖(4)上的孔位间隙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4)上的孔的直径比导 柱⑵的直径大0.3 1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4)上的孔的直径比导 柱(7)的直径大0.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处理装置为空气净 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处理装置设置空气 加湿/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加湿/除湿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处理装置,包括上主体(1)和下主体(2),其中,上盖(4)设置在上主体(1)的顶部,底盖(5)设置在上主体(1)的底部,上主体(1)通过升降机构与下主体(2)连接,使得升降机构带动上主体(1)作同步升降;上盖(4)和底盖(5)分别与上主体(1)的壳体(6)呈浮动设置,上主体(1)内设有位置检测装置(9);空气处理装置内设有控制单元,当障碍物抵压到所述上盖(1)时,位置检测装置(9)被触发;位置检测装置(9)将检测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地面处理装置能够在升降过程中感知障碍物的存在,并采取停止上升或下降、避让等措施,避免对装置造成损坏。
文档编号G01V8/12GK201811353SQ20102018028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沈象波 申请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