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180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测试,特别是一种汽车白车身扭转 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静刚度是乘用车白车身结构必须满足的性能之一,而车身静刚度的最佳 值的确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可靠和可行的理论模型和试验方法。一般以目前出现在市场 上的车辆的车身静刚度可作为评价车身必要静刚度的大致标准。虽然利用计算机解析车身 结构能较精确地计算车身的静刚度和变形。但是,由于静刚度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 舒适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评价静刚度是否合适依然要根据已有的车身试验数据资料。乘 用车白车身结构静刚度测试系统是开发乘用车产品必不可少的设备。涉及这方面的主要技术文献如下在由刘惟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 设计》及已有的专利等资料中都提了乘用车白车身结构静刚度试验的方法和设备。车身静 刚度测试包括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和车身扭转刚度试验,提出了约束与加载的基本要求。约 束装置主要包括左右支座和与连接件,车身上的左右后悬架上支承位置通过连接件与支座 连接;左右支座一般为千斤顶结构原理,底部固定在T型工作台上。左右支座和T型工作台 无法移动,该连接方式不便于在测试前期对左右支座位置的调节,乃至后期其他连接功能 的扩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台架上移 动且连接固定牢固,并提供了与白车身连接更充裕的空间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 约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 悬约束装置,包括支座和与支座顶部相连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的底部具有扁 平状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开有若干条条状的定位通孔。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主要约束部件由加载台架、前悬约束装置、后悬约束装 置组成;通过三者配合,实现车身的固定。支座固定在台架上,连接件连接车身与支座,支 座的连接部上开有定位通孔方便移动支座并同台架连接固定。支座和台架通过螺栓螺母相 连,螺栓的头部依次穿过台架和定位通孔与螺母相连。当螺母被拧紧时,支座固定在台架 上,确保了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且当拧松螺母时支座能够沿着定位通孔纵向移动,改变 支座位于台架上的位置,为白车身与后悬约束装置连接提供了更充裕的扩充空间,也即能 满足本后悬约束装置与不同车型白车身相连的需要。在上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上开有两条平 行设置的定位通孔。为了保证支座被固定的牢固度,两条定位通孔应分别为连接部的两侧。在上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上开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通孔一;在连接部上还开有两条与定位通孔一相垂直的定位通孔二。同样为 了保证支座被固定的牢固度,定位通孔一和定位通孔二均应位于连接部的侧部处,该结构 使支座即可以横向移动又可以纵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增大支座移动的空间,保证能够满足 后悬不同宽度的需求。在上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中,所述的支座上连接有能够沿 其轴向移动的加载螺杆,加载螺杆的顶部固连有具有固定孔的加载盘;上述的连接件与加 载盘的固定孔相连。旋转加载螺杆,加载螺杆沿支座轴向移动,即能够改变汽车车身与台架 的距离,使车身位于一个适合的高度上,方便加载装置对车身的施力。在上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中,所述的加载螺杆和支座之间 通过连接螺母相连,所述的连接螺母固定在支座的支撑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中的支座能够移动, 使其改变位于台架上的位置,为白车身与后悬约束装置连接提供了更充裕的扩充空间,也 即能满足本后悬约束装置与不同车型白车身相连的需要,提高了应用范围。

图1是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座与台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架;2、前悬约束装置;3、车身;4、支座;41、连接部;411、定位通孔; 412、定位通孔一 ;413、定位通孔二 ;42、支撑部;5、连接件;6、加载螺杆;7、加载盘;71、固 定孔;8、连接螺母;9、定位销;10、手把;11、螺栓;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主要约束部件由加载T型台架1、前悬约束 装置2、后悬约束装置组成;通过三者配合,实现车身3的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包括支座4和连接件 5。具体来说,支座4具有位于底部呈扁平状的连接部41和位于连接部41上呈柱状 的支撑部42。支座4的支撑部42上设有能够沿其轴向移动的加载螺杆6,加载螺杆6的顶 部固连有具有固定孔71的加载盘7,连接件5通过螺栓螺母与加载盘7相连。连接件5可 根据不同的车型设计使其与该车身3后悬挂相匹配,加载盘7的固定孔71就是为了能使所 有不同的连接件5均能与加载盘7相连。如图2和图5所示,加载螺杆6和支座4的支撑部42之间通过连接螺母8相连, 支撑部42上周向分布有若干个定位销9,定位销9的头部穿入连接螺母8使连接螺母8有效的固定在支座4的支撑部42上。显而易见,加载螺杆6和连接螺母8之间为螺纹连接, 且当周向转动加载螺杆6,加载螺杆6便轴向移动。为了方便周向转动加载螺杆6,在加载 盘7上设有手把10。实施例一如图3和图6所示,支座4的连接部41上开有两条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支撑部 42两侧呈直条状的定位通孔411,设置定位通孔411方便移动支座4并同台架1连接固定。 支座4和台架1通过螺栓11螺母12相连,螺栓11的头部依次穿过台架1和定位通孔411 与螺母12相连。当螺母12被拧紧时,支座4固定在台架1上,确保了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 性。且当拧松螺母12时支座4能够沿着定位通孔411纵向移动,改变支座4位于台架1上 的位置,为白车身3与后悬约束装置连接提供了更充裕的扩充空间,也即能满足本后悬约 束装置与不同车型白车身3相连的需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4所示,为 了进一步增大支座4移动的空间,在连接部41上开有两条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支撑部42 两侧的定位通孔一 412 ;在连接部41上还开有两条与定位通孔一 412相垂直的定位通孔二 41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台架1 ;前悬约束装置2 ;车身3 ;支座4 ;连接部41 ;定位 通孔411 ;定位通孔一 412 ;定位通孔二 413 ;支撑部42 ;连接件5 ;加载螺杆6 ;加载盘7 ;固 定孔71 ;连接螺母8 ;定位销9 ;手把10 ;螺栓11 ;螺母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 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 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包括支座(4)和与支座(4)顶部相连的连接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4)的底部具有扁平状的连接部(41),所述的连接部(41)上开有若干条条状的定位通孔(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连接部(41)上开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通孔(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连接部(41)上开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通孔一(412);在连接部(41)上还开有两条与 定位通孔一(412)相垂直的定位通孔二(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支座(4)上连接有能够沿其轴向移动的加载螺杆(6),加载螺杆(6)的顶部固连 有具有固定孔(71)的加载盘(7);上述的连接件(5)与加载盘(7)的固定孔(7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加载螺杆(6)和支座(4)之间通过连接螺母(8)相连,所述的连接螺母(8)固定在支座 (4)的支撑部(4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悬约束装置支座固定在T型工作台上无法移动,不便于在测试前期对左右支座位置的调节,乃至后期其他连接功能的扩充。一种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包括支座和与支座顶部相连的连接件,支座的底部具有扁平状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开有若干条条状的定位通孔。本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中的支座能够移动,使其改变位于台架上的位置,为白车身与后悬约束装置连接提供了更充裕的扩充空间,也即能满足本后悬约束装置与不同车型白车身相连的需要,提高了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1716169SQ201020203529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万杰, 刘强, 李书福, 李俊贤, 杨健, 王海林, 肖俊香, 赵福全, 金海玲,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