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569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流量的測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用于垂直螺翼式水表当中的整流器。
背景技术
整流器其主要的作用是使水流紊乱的状态变得有序,可以更有利于水表的计量,提高水表的稳定性。如专利申请号201010610449. I公开的改良型螺旋翼水表中设置有整流器,其结构包括环形板、整流板和固定座,所述环形板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环形板的内圏内,所述整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环形板和所述整流板上。使用吋,水流流过整流器,水流流体状态通过整形以后,更易于流体的计量,但不可避免地会有压カ损失的产生。降低压カ损失,提高计量精度,是优化整流器结构的出发点和最終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ー种整流器,能减小液体的压カ损失,提高水表的计量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ー种整流器,包括环形板、整流板和固定座,所述环形板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环形板的内圏内,所述整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环形板和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进ロー侧,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ロー侧。大部分的水流从进水ロ通过,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在整流器的基座上开相应的小孔,尽最大可能减小压カ损失,并提闻计量精度。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I到10个。前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8个。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Imm至10mm。前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2_。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凹入区,所述凹入区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的销轴。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水流能从固定座上的通孔经过,减小了固定座对液体的阻力,也就是减少了液体的压カ损失,并提高了水表的计量精度。

图I为本实用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參见图I和图2, —种整流器,包括一个环形板I、七块整流板2和一个固定座3,环形板I的下端进ロ 11,环形板I的上端为出口 12,固定 座3位于所述环形板I的内圏内并与环形板I同轴线。整流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环形板I和固定座3上,固定座3上设置有8个通孔31,通孔的直径为1.2mm。8个通孔沿着固定座3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通孔31的一端位于进ロ 11 ー侧,通孔31的另一端位于出口 12—侧。固定座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32,安装孔32内固定有连接轴4。參见图I和图3,环形板I的侧壁上成型有矩形的凹入区13,凹入区13内成型有第二通孔14,固定座3的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二通孔14相対的销轴5。
权利要求1.一种整流器,包括环形板(I)、整流板(2)和固定座(3),所述环形板(I)的两端分别为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固定座(3 )位于所述环形板(I)的内圈内,所述整流板(2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环形板(I)和所述固定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上设置有通孔(31 ),所述通孔(31)的一端位于所述进口( 11) 一侧,所述通孔(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口(12)—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数量为I到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数量为8个。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直径为 Imm 至 10mn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直径为I.2_。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I)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凹入区(13),所述凹入区(13)内设置有第二通孔(14),所述固定座(3)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14)相对的销轴(5)。
专利摘要一种整流器,属于流体的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环形板、整流板和固定座,所述环形板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环形板的内圈内,所述整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环形板和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进口一侧,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口一侧。使用时,水流能从固定座上的通孔经过,减小了固定座对液体的阻力,也就是减少了液体的压力损失,提高了水表的计量精度。
文档编号G01F15/00GK202403751SQ20112055072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任江, 张凯, 徐亮, 杜正, 苏中地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