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

文档序号:5950587阅读:1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饮用水加氯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一次性完成的管网中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消毒是我国水厂普遍采用的消毒方式,其优点是成本低廉、消毒效果明显,缺点是在水质较差的水中衰减较快。近年来,由于水源水 质的恶化,虽然水厂清水池加氯后,出厂水中余氯浓度能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大于O. 3mg/L的要求,但是余氯衰减很快,导致管道内余氯浓度很低,管道末梢余氯浓度达不到规范大于O. 05mg/L的要求,细菌在管道内滋生,降低了饮用水水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与城市供水管网连接的小城镇及农村的饮用水水质要求。小城镇及农村管网的二次加氯示范工程开始进行。在工程操作过程中发现,虽然加氯点处余氯浓度达到了 O. 6mg/L,但是余氯衰减很快,在中途就衰减完毕。可见我国管网末端的水质也较不理想,影响了余氯在小城镇及农村管网中的保持。虽然添加过量的次氯酸钠能够保证管道内水的余氯含量,但是由于一方面水中余氯浓度大于O. 5mg/L时嗅味很重,影响了饮用水的口感;另一方面较高的余氯浓度下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生成量也较大。如何确定一个既能保证余氯在主体水中较慢地衰减,保持管道内一定量的余氯,又能保证余氯在到达用户水龙头时不发生嗅味问题以及降低的消毒副产物含量和加氯费用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研究表明,余氯衰减在较差水质的水中含有两类反应,一类是快速反应,一般在O. 5小时内完成,并且消耗掉30°/Γ60%的余氯(百分比值随初始余氯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类是慢速反应,一般需1(Γ20小时完成。可见只要能够测定出参与快反应的总的需氯量(以浓度表示),再加上在给水管网中消耗掉的余氯浓度,就可以得出在水厂清水池中需要加氯得到的初始余氯浓度。这样既保证了余氯在给水管网内的浓度要求,又能节省成本,避免嗅味问题和消毒副产物的问题。公开号为CN 101793902Α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动注射快速分析水质余氯的装置及其分析方法,其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缓冲溶液为载流液,通过载流液注射泵将载流液连续注入毛细管的管路中;b.通过采样阀将样品和DH)显色剂注入上述毛细管管路中的载流液中,样品在定向流动的载流液中扩散,与Dro显色剂和缓冲溶液混合反应,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C.红色化合物随载流液进入比色流通池,在波长为510nm的光源下照射并比色流通池中红色化合物,测量光电压的峰高,获得有相应峰高和峰宽的响应曲线图,将峰高或峰宽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水试验曲线比较,通过吸光度及光电转换即分光光度法计算出样品的余氯含量;d.最后载流液从流通池的出口毛细管流出。虽然该分析方法可以在装置中快速测定样品的余氯含量,可以实时在线监测饮用水、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在线监控,简便而快速地获得即时的分析数据,但是无法得到余氯衰减快速反应的需氯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不同时间下测得余氯浓度,对所测定的结果采用平行一级反应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所要求的快反应需氯量,方法简单有效,易于操作。一种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向需消毒的水中加入次氯酸钠,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为I. lmg/L^l. 7mg/L的消毒处理水;2)取步骤I)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测得余氯浓度C,并采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c = xC0e~k/! +(I-Jc)C0^avQ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tl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得到x、kf和ks,将x与C。相乘,再乘以调整系数I. l(Tl. 20即为快反应需氯量。所述的余氯为游离性余氯,是指含有的氧化态氯,即化合价为0、+1、+3、+4、+5、+7的氧化态氯,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是指Cl2、HClO和C10_的浓度之和。为了得到更好的发明效果,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步骤I)中,所述的次氯酸钠以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有利于控制次氯酸钠的加入量。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300mg/L 1000mg/L,采用上述浓度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有利于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Img/L^l. 7mg/L的消毒处理水。步骤I)中,向需消毒的水中加入次氯酸钠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Img/L^l. 7mg/L的消毒处理水,包括以下步骤a)将需消毒的水加入至棕色瓶中,将棕色瓶置于恒温箱内,温度恒定控制在IO0C 25°C区间内的某个值,隔10mirT30mi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得到预处理的水;b)用干净烧杯量取IOOml纯水,用Iml移液管向纯水中加入次氯酸钠试剂,配成次氯酸钠浓度为300mg/L 10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c)向步骤a)中预处理的水中加入步骤b)中次氯酸钠浓度为300mg/L"l0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lmg/Π. 7mg/L的消毒处理水。步骤a)中,温度恒定控制在13°C 19°C区间内的某个值。控制温度不变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余氯衰减能够在同一个温度下进行,各个测量数据不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在上述温度的区间内,能够比较准确和方便测量得到快反应需氯量。步骤b)中,所述的次氯酸钠试剂采用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59Γ1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自由氯是指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C10_)之和。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59Tl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可采用市售产品。 步骤2)中,所述的不同时间t之间的时隔为5min"60min,所述的不同时间t的数量为10个以上,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拟合结果。所述的不同时间t为在加入次氯酸钠后的第5min、lOmin、15min、25min、35min、65min、95min、125min、155min、185min、215min、245min、305min、365min、425mino 在上述的
各时间下测得的余氯浓度,有利于得到准确模拟曲线,从而快速、准确得到快反应需氯量。所述的调整系数为I. 15,有利于得到更准确的快反应需氯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本发明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步骤简单,耗材少,一天之内即可完成。根据上述的快反应需氯量的测试步骤,可测出快反应需氯量。根据快反应需氯量,一方面,可使水厂在清水池加氯时更加经济和精确,使得余氯在出厂后保持较慢的衰减;另一方面,可指导以后的二次加氯工程,使得第一次加氯时消耗掉快反应,第二次加氯时的余氯衰减就变得缓慢,从而分两次加氯使得水中的余氯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二、本发明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使用范围广,由于水厂滤后水中均会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物,且有机物组成成分复杂,使得快反应普遍存在水厂滤后水和供水管网末梢水中,因此,都可以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快反应需氯量的快速确定。三、本发明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能够解释村镇管网二次加氯示范工程中加氯点处余氯浓度较高而用户水中余氯浓度很低的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本发明方法快速、准确的确定快反应需氯量,从而根据快反应需氯量,进行准确的二次加
5 O


图I为实施例I中总初始余氯浓度为I. 6mg/L,测试时间为28h,各时间下测得的余氯浓度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曲线;图2为实施例2中总初始余氯浓度为I. 6mg/L,测试时间为425min,各时间下测得的余氯浓度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曲线;图3为实施例3中总初始余氯浓度为I. 13mg/L,测试时间为425min,各时间下测得的余氯浓度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曲线;图4为应用例I中第一次加氯初始余氯浓度为O. 69mg/L,第二次加氯的余氯浓度为O. 5mg/L的余氯衰减曲线;图5为应用例2中第一次加氯初始余氯浓度为O. 88mg/L,第二次加氯余氯浓度为
O.5mg/L的余氯衰减曲线;图6为应用例3中初始余氯浓度为I. 64mg/L,测试时间为480min,各时间下测得的余氯浓度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曲线;图7为应用例3中初始余氯浓度为I. 05mg/L,各时间下测得的余氯浓度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中R2为相关系数,拟合得到的R2值为回归平方和/总平方和,总平方和为各测量值与所有测量值平均值的平方差之和,回归平方和为总平方和减去残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为拟合值与测量值的平方差之和。实施例II)将水厂滤后 水加入棕色瓶中,将棕色瓶置于恒温箱内,温度恒定控制在19°C,隔20mi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得到预处理的水;2)用干净烧杯量取IOOml纯水,用Iml移液管向纯水中加入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成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3)向步骤I)中预处理的水中加入步骤2)中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6mg/L的消毒处理水;4)取步骤3)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进行余氯浓度C (mg/L)的测定,不同时间t是指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lOmin、15min、25min、35min、65min、95min、125min、155min、185min、215min、245min、305min、365min、425min、21h、23h、26h、28h,并米
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C = xCQekft + (Ι-x) CQeKt 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tl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I所示,得到X、kf和ks,x=0. 358,kf = 6. 817,ks=0. 027,R2=O. 9905,将 x=0. 358 与 C0=L 6mg/L 相乘,再乘以调整系数I. 15即为快反应需氯量,为O. 655mg/L。R2为相关系数,拟合得到的R2值为回归平方和/总平方和,总平方和为各测量值与所有测量值平均值的平方差之和,回归平方和为总平方和减去残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为拟合值与测量值的平方差之和。即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同时间t下(5min、10min、15min、25min、35min、65min、95min、125min、155min、185min、215min、245min、305min、365min、425min、21h、23h、26h、28h)得到不同的余氯浓度的测量值。总平方和为各余氯浓度的测量值与所有余氯浓度的测量值平均值的平方差之和,回归平方和为总平方和减去残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为图I曲线余氯浓度拟合值与余氯浓度的测量值的平方差之和。实施例2步骤4)中,不同时间t为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10min、15min、25min、35min、65min、95min、125min、155min、185min、215min、245min、305min、365min、425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2所示,得到X、kf和ks,x=0. 334,kf = 8. 019,ks=0. 039,相关系数 R2=O. 9901,将 x=0. 334 与 C0=L 6mg/L 相乘,再乘以调整系数I. 15即为快反应需氯量,为O. 615mg/L。如图I和图2所示,实施例I中的数据采集从加完次氯酸钠水溶液后开始持续时间为28h,实施例2中的数据采集从加完次氯酸钠水溶液后开始持续时间为425min,两者得到的快反应需氯量结果相差O. 04mg/L,两者测试的结果数据基本一致。故延长测试时间对结果影响不大,因此,一般采集数据采集从加完次氯酸钠水溶液后开始持续7h即可,最优选的时间为实施例2中的不同时间t。实施例3
步骤3)中,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13mg/L的消毒处理水,步骤4)中,不同时间t为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lOmin、15min、25min、35min、65min、llOmin、140min、170min、200min、230min、290min、350min、410min、470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 I 相同。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3所示,得到X、kf和ks,x=0. 503,kf = 6. 355,ks=0. 066,相关系数 R2=O. 9922,将 x = O. 503 与 C0=L 13mg/L 相乘,再乘以调整系数I. 15即为快反应需氯量,为O. 654mg/L。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I中的快反应需氯量O. 655mg/L、实施例2中的快反应需氯量O. 615mg/L与实施例3中快反应需氯量O. 654mg/L基本一致,可见,故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只要定在I. Γ1. 7mg/L即可,便可得到准确的快反应需氯量。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快反应在O. 5h内即可消耗完全,若水厂清水池中的滤后水停留时间为O. 5h,则出厂 水的余氯衰减即会变得缓慢,且出厂水余氯浓度为O. 5mg/L,就可以符合规范对于出厂水余氯浓度大于O. 3mg/L的要求。应用例II)将水厂滤后水加入棕色瓶中,将棕色瓶置于恒温箱内,温度恒定控制在19°C,隔20mi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得到预处理的水;2)用干净烧杯量取IOOml纯水,用Iml移液管向纯水中加入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成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3)向步骤I)中预处理的水中加入步骤2)中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O. 69mg/L的消毒处理水;4)取步骤3)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进行余氯浓度C (mg/L)的测定,不同时间t是指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lOmin、15min、25min、35min、45min, 55min,65min、95min、125min、155min,并采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C = xC0ekft + (I — X) C0eKt 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tl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4所示,得到X、kf和ks,x=0. 522,kf = 7. 940,ks=0. 479,相关系数 R2=O. 9892。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160min,向消毒处理水中再加入步骤2)中的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二次加氯,使得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浓度为 O. 5mg/L,然后在第 161min、165min、175min、195min、225min、255min,55min,285min、315min、345min、375min测定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浓度C,将这些时间t下测得的余氯浓度C通过公式CzQe-kt进行拟合,得到曲线,如图4所示,余氯衰减速率k=0. 085,相关系数R2=O. 9892。在确定快反应需氯量为O. 655mg/L后,可在第一次加氯时,初始余氯浓度高于快反应需氯量,第一次加氯后,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O. 69mg/L,从而使得第二次加氯余氯衰减变得缓慢,通过第二次加氯后,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浓度基本维持稳定,衰减缓慢。可见,通过实施例1、2、3得到的快反应需氯量后,作为参考,具体在处理水厂滤后水中,可以分两次进行加氯,第一次加氯时的初始余氯浓度高于快反应需氯量,第二次加氯可以使得余氯浓度为O. 5mg/L左右,第二次加氯余氯衰减变得缓慢,因而,可以保证符合规范对于出厂水余氯浓度大于O. 3mg/L的要求。应用例2I)将水厂滤后水加入棕色瓶中,将棕色瓶置于恒温箱内,温度恒定控制在19°C,隔20mi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得到预处理的水;2)用干净烧杯量取IOOml纯水,用Iml移液管向纯水中加入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成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3)向步骤I)中预处理的水中加入步骤2)中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O. 88mg/L的消毒处理水;4)取步骤3)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进行余氯浓度C (mg/L)的测定,不同 时间t是指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lOmin、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60min、90min、150min、210min,并采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C = xCQekft + (Ι-x) CQeKt 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tl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5所示,得到X、kf和ks,x=0. 541,kf = 7. 030,ks=0. 368,相关系数 R2=O. 9957。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211min,向消毒处理水中再加入步骤2)中的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二次加氯,使得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浓度为 O. 5mg/L,然后在第 212min、215min、220min、240min、270min、300min, 330min, 390min、450min、510min测定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浓度C,将这些时间t下测得的余氯浓度C通过公式C=CQe_kt进行拟合,得到曲线,如图5所示,余氯衰减速率k=0. 061,相关系数R2=O. 9176。在确定快反应需氯量为O. 655mg/L后,可在第一次加氯时的初始余氯浓度高于快反应需氯量,第一次加氯后,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O. 88mg/L,从而使得第二次加氯余氯衰减变得缓慢,通过第二次加氯后,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浓度基本维持稳定,衰减缓慢。可见,通过实施例1、2、3得到的快反应需氯量后,作为参考,具体在处理水厂滤后水中,可以分两次进行加氯,第一次加氯时的初始余氯浓度高于快反应需氯量,第二次加氯可以使得余氯浓度为
O.5mg/L左右,第二次加氯余氯衰减变得缓慢,因而,可以保证符合规范对于出厂水余氯浓度大于O. 3mg/L的要求。应用例3近年来,国家对与城市供水管网相连接的小城镇及农村的水质要求有进一步地提高。故小城镇二次加氯示范工程得到了开展。在示范工程中了解到,余氯在加氯点处虽然较高(达到O. 6mg/L),但是发现衰减得很快,在中途就衰减完毕。为能够得到较为缓慢的余氯衰减并且不浪费氯的投加,需要确定快反应加氯量。取某小城镇的管道末端水。I)将管道末端水加入棕色瓶中,将棕色瓶置于恒温箱内,温度恒定控制在19°C,隔20mi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得到预处理的水;2)用干净烧杯量取IOOml纯水,用Iml移液管向纯水中加入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成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
3)向步骤I)中预处理的水中加入步骤2)中次氯酸钠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64mg/L的消毒处理水;4)取步骤3)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进行余氯浓度C (mg/L)的测定,不同时间t是指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lOmin、15min、20min、30min、40min、60min、80min、llOmin、140min、170min、200min、230min、270min、290min,并米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
反应模型拟合数据,C = xC0e~kft + (Ι-x) C0e-kJ 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tl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6所示,得到X、kf和ks,x=0. 355,kf = 12. 672,ks=0. 114,相关系数 R2=O. 9859,将 x=0. 355 与 C0=L 64mg/L 相乘, 再乘以调整系数I. 15即为快反应需氯量,为O. 67mg/L。快反应需氯量确定后,在小城镇管网进水端二次加氯时,可使得初始余氯浓度高出快反应需氯量O. 4mg/L左右,即可采用初始余氯浓度为I. 07mg/L左右。采用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05mg/L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进行余氯浓度C(mg/L)的测定,不同时间t是指在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后的第5min、10min、15min、25min、55min、75min、105min、135min、180min、240min、300min、360min、420min、480min,并米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C = xC0e k,t + (I-x)CQe~k$1 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tl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模拟曲线如图7所示,得到X、kf和ks,x=0. 506,kf= 11. 143,ks=0. 381,相关系数R2=O. 9968。如图7所示,可知快反应在O. 5h内完成衰减,之后余氯衰减变得缓慢,8h时仍然满足规范规定的管网末梢余氯浓度大于等于
O.05mg/L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需消毒的水中加入次氯酸钠,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lmg/n. 7mg/L的消毒处理水; 2)取步骤I)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测得余氯浓度C,并采用公式①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 C 二 xC0e kft +(l_x) C0e~kJ 公式①中,X表示参与快反应的初始余氯浓度占总初始余氯浓度的百分比,Cci为总初始余氯浓度,kf为余氯快反应衰减常数,ks为余氯慢反应衰减常数; 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得到x、kf和ks,将X与Ctl相乘,再乘以调整系数I. I (Tl. 20即为快反应需氯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次氯酸钠以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形式加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300mg/L 10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向需消毒的水中加入次氯酸钠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lmg/n. 7mg/L的消毒处理水,包括以下步骤 a)将需消毒的水加入至棕色瓶中,将棕色瓶置于恒温箱内,温度恒定控制在IO0C 25°C区间内的某个值,隔10mirT30mi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得到预处理的水; b)用干净烧杯量取IOOml纯水,用Iml移液管向纯水中加入次氯酸钠试剂,配成次氯酸钠浓度为300mg/L 10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 c)向步骤a)中预处理的水中加入步骤b)中次氯酸钠浓度为300mg/L"l000mg/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tl为I. lmg/n. 7mg/L的消毒处理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温度恒定控制在13°C 19°C区间内的某个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次氯酸钠试剂采用自由氯重量百分含量为59Tl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不同时间t之间的时隔为5min 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不同时间t的数量为10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不同时间t为在加入次氯酸钠后的第5min、10min、15min、25min、35min、65min、95min、125min、155min、185min、215min、245min、305min、365min、425mino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调整系数为I. 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加氯后余氯衰减的快反应需氯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需消毒的水中加入次氯酸钠,配制成总初始余氯浓度C0为1.1mg/L~1.7mg/L的消毒处理水;2)取步骤1)中的消毒处理水,在不同时间t下测得余氯浓度C,并采用公式的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拟合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x、kf和ks三个参数,得到x、kf和ks,将x与C0相乘,再乘以调整系数1.10~1.20即为快反应需氯量。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安全的特点,同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易放大,易于工业化生产。可以通过本发明方法快速、准确的确定快反应需氯量,从而根据快反应需氯量,进行准确的加氯。
文档编号G01N33/18GK102707027SQ2012101981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张可佳, 张土乔, 李聪, 毛欣炜, 虞介泽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