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445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度测量装 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测量金属液高温粘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粘度的测量在冶金行业应用非常广泛,是控制液体粘度,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目前粘度计的主要形式有落球式、旋转式及毛细管式等,规格达数百种,但最高测量温度一般不超过300°C,而常用金属在熔融状态下的温度很高,一般在500°C以上,因此一般粘度计无法满足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目前国内应用的高温粘度计大多数来自国外进口,其结构复杂,操作技巧要求高,测量范围窄,稳定性受现场条件制约,且价格昂贵,不适合快速直观地对金属液的高温粘度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金属液高温粘度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测量过程直观,精确度高,范围宽,稳定性好,且成本较低,可完全替代昂贵的进口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安放在基板上的圆筒形底座,座放在圆筒形底座顶部的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所述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上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进料口 ;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的腔体内设有高温支架,在高温支架上安装有石墨漏斗,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内壁设有热电偶;所述圆筒形底座的腔体内设有石墨坩埚,在圆筒形底座的内壁上部设有光电计时器;所述热电偶和光电计时器分别与设置在测温、控温、计时控制箱中的相应控制器件电连接;所述石墨坩埚、石墨漏斗和进料口以共轴线方式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料口及石墨漏斗内壁均涂有氧化锌涂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测量过程直观,精确度高,范围宽,稳定性好,且成本低,可完全替代昂贵的进口装置。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安放在基板I上的圆筒形底座3,座放在圆筒形底座3顶部的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 ;所述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上设有盖体8,盖体8上设有进料口 10 ;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的腔体内设有高温支架11,在高温支架11上安装有石墨漏斗9,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内壁设有热电偶7 ;所述圆筒形底座3的腔体内设有 石墨坩埚2,在圆筒形底座3的内壁上部设有光电计时器4 ;所述热电偶7和光电计时器4分别与设置在测温、控温、计时控制箱6中的相应控制器件电连接;所述石墨樹祸2、石墨漏斗9和进料口 10以共轴线方式设置;所述进料口 10及石墨漏斗9内壁均涂有一层耐高温防粘氧化锌涂层。所述氧化锌涂层在有效避免待测流体与石墨漏斗发生粘连污染的同时,还能防止石墨氧化,延长石墨漏斗使用寿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在进行实施作业时,将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加热至所需温度后保温,通过热电偶7实现对炉内温度的实时检测与调控,保证测量过程中炉内温度恒定;测量开始时,将一定体积的高温金属液由进料口 10加入到石墨漏斗9中,待测流体流出时,光电计时器4自动计时,直至流体不再流出时计时完毕,得出一定体积待测流体流出时间(秒数)即为该种金属液的粘度。本实用新型在原理不变的前提下,实施方案和生产细节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安放在基板I上的圆筒形底座(3),座放在圆筒形底座(3)顶部的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上设有盖体(8),盖体(8)上设有进料口(10);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的腔体内设有高温支架(11),在高温支架(11)上安装有石墨漏斗(9),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内壁设有热电偶(7);所述圆筒形底座(3)的腔体内设有石墨坩埚(2),在圆筒形底座(3)的内壁上部设有光电计时器(4);所述热电偶(7)和光电计时器(4)分别与设置在测温、控温、计时控制箱(6)中的相应控制器件电连接;所述石墨坩埚(2)、石墨漏斗(9)和进料口(10)以共轴线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及石墨漏斗(9)内壁均涂有氧化锌涂层。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液高温粘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安放在基板1上的圆筒形底座(3),座放在圆筒形底座(3)顶部的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上设有盖体(8),盖体(8)上设有进料口(10);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的腔体内设有高温支架(11),在高温支架(11)上安装有石墨漏斗(9),在无底井式电阻调温炉(5)内壁设有热电偶(7);所述圆筒形底座(3)的腔体内设有石墨坩埚(2),在圆筒形底座(3)的内壁上部设有光电计时器(4);所述热电偶(7)和光电计时器(4)分别与设置在测温、控温、计时控制箱(6)中的相应控制器件电连接;所述石墨坩埚(2)、石墨漏斗(9)和进料口(10)以共轴线方式设置。
文档编号G01N11/06GK202486015SQ20122011861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丛康丽, 刘胜新, 张冠星, 李 浩, 裴夤崟, 隋方飞, 颜新奇, 马佳, 鲍丽, 龙伟民 申请人:郑州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