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939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的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尤其是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在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站机组循环水流量由于管径大,压头低,无法实现在线测量;采用超声波流量计离线测量,受测量条件限制很难测量,即使测量出准确度也很低。由于机组没有循环水流量,给机组冷端系统优化运行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机组节能降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目的是实现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的在线测量工作,并且测量准确度较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它包括水塔,循环水流量管道及凝汽器,是在流量装置内的循环水流量的管道上设有旁路管道,在旁路管道前的主管道上设有取压孔;在旁路区间内的主管道上设有取压孔。所述的取压孔设有两个。所述的取压孔为校准装置。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现有流量测量装置进行了改造,并结合本实用新型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其理论推导正确,与试验室水力实验结果相吻合;2、解决了现场循环水流量无法进行在线测量问题;3、为机组冷端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运行参数,对国家发改委倡导的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4、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作为产品广泛生产,效益可观。由于循环水管道较粗,流量较大,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流量测量装置能在线测量循环水流量。而本实用新型则有效的解决了管径大、压头低等在线测量难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社会效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计算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示意图。图中水塔1,循环水流量2,凝汽器3,第一校准装置4,第二校准装置5,流量装置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它包括水塔1,循环水流量管道及凝汽器3,主要是在流量装置6内的循环水流量2的管道上增加一段旁路管道,测量该旁路的循环水流量G2。并在旁路管道前的主管道上增加两个取压孔作为第一校准装置,测量其差压;在旁路区间内的主管道上增加两个取压孔作为第二校准装置,测量其差压。根据第一校准装置、第二校准装置测得的差压计算出流量系数k,最终计算得到循环水流量Gp如图2所示,经水塔I冷却后的循环水,依次通过循环水泵、循环水流量2入水管道,进入汽轮机凝汽器3中进行换热,然后经过循环水流量2出水管道进入水塔I冷却,如此循环往复。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法如下在循环水流量主管道加装分支管路,采用一定手段测量分支管路流量。在理论上通过伯努利方程推导出主、分管道流量关系,试验室水力实验验证了理论上推导的正确性,通过测量分支管道流量达到测量循环水流量目的,其中可通过现场热平衡试验取得系数K。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装置进行测量的方法,是通过G1 =kG2来得到的。公式推导过程如下如图I所示,取I,II,III,IV两组测量截面,根据粘性流体恒定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可列出如下方程式(I): I,II截面P' τ,τV,,+ — + = % + — + + Ar!
PM 2gpg Ig(2) :III,IV截面
..-I P\W , rIlI _ " I Av , F1V , uz,u + 5 + i ~ W L其中z是流体所具有的位置能头;$是流体所具有的测压管能头,P为流体密度;
F2是流体所具有的速度能头;
2ghw是流体的能量损失,h = XLlL,对于层流运动入仅为雷诺数的函数,即
r D Ig
h = — — ―― ^ Ry = ~~,υ为流体运动粘度只与温度有关。
Re U Zgυ由于管道水平,这里Z1=Z11, zni=zw,同时两截面距离相对较短且L1=L3,可以认为V I =vn, Viii=V w。由上述(I), (2)步骤得到
Pi~Pm — h(3)
权利要求1.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它包括水塔(I),循环水流量管道及凝汽器(3),其特征是在流量装置(6)内的循环水流量(2)的管道上设有旁路管道,在旁路管道前的主管道上设有取压孔;在旁路区间内的主管道上设有取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取压孔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取压孔为校准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的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测量装置,尤其是大管径低压头水流量在线测量装置。包括水塔,循环水流量管道及凝汽器,是在流量装置内的循环水流量的管道上设有旁路管道,在旁路管道前的主管道上设有取压孔;在旁路区间内的主管道上设有取压孔。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现有流量测量装置进行了改造,并结合本实用新型方法进行理论推导,解决了管径大、压头低等现场循环水流量无法进行在线测量的问题;为机组冷端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运行参数,对国家发改委倡导的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其市场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可观。
文档编号G01F1/42GK202599454SQ20122020474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郭宝仁, 杨剑永, 王政先, 刘利 申请人: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