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263发布日期:2018-10-12 22:1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转动零件的配合位置添加润滑油,以及产品组件的耐压检测和通电检测的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



背景技术:

以往产品性能检测,安规检测,传动齿轮润滑油加注,要在多个治具与操作岗位间转换,生产效率极低。如今使用“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能实现一个操作岗位完成多个生产工序的功能,提高生产效率50%,进一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其减少生产过程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及加工位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其检测更简单,精度更高,更能满足生产使用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包括检测平台、耐压通电检测仪、产品固定夹具、润滑油储存罐,所述检测平台上相对设置产品固定夹具、润滑油储存罐,产品固定夹具将零部件固定后通过气动推动定位,所述润滑油储存罐通过气动推动控制添加油量,所述产品固定夹具、润滑油储存罐一侧设有耐压通电检测仪,耐压检测,零部件固定且定位后通过线路连接到耐压通电检测仪进行耐压通电检测。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储存罐采用可调式气缸结构,使润滑油添加均匀、润滑油使用量可控。

优选地,所述可调式气缸结构包括罐体、气缸、活塞杆、调节螺母、T型推杆,所述罐体固定在检测平台上,罐体内密封设有T型推杆,T型推杆一端延伸出罐体且连接到气缸得活塞杆,所述T型推杆上设有螺纹,调节螺母套接在螺纹上,通过调整调节螺母在T型推杆上的螺纹处的位置,调节T型推杆移动距离,进而控制罐体内润滑油出油量。

优选地,所述气缸固定在罐体侧面。

优选地,所述气缸两端分别设有气管接头。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储存罐末端设有加油嘴,加油嘴与产品固定夹具上的代加工零部件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产品固定夹具采用可调式行位结构与气阀压力控制,所述产品固定夹具包括缸体、活塞杆、调节螺母、夹固体,所述缸体固定在检测平台上,缸体内密封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两端分别延伸出缸体,活塞杆一端设有夹固体,零部件固定在夹固体上,活塞杆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上套接调节螺母,通过调整调节螺母在活塞杆一端的螺纹处的位置,控制活塞杆移动的距离,从而对活塞杆另一端夹固体上的零部件定位。

优选地,所述缸体两端分别设有气管接头。

优选地,所述检测平台上还设有气阀机构,气阀机构通过气管分别连接到产品固定夹具、润滑油储存罐。

本发明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的有益效果是:其减少生产过程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及加工位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其检测更简单,精度更高,更能满足生产使用需求。

解决生产过程中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对产品转动零件的配合位置添加润滑油所造成的润滑油涂抹不均匀、润滑油使用量难以保持一致等问题。

采用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操作岗位取代添加润滑油、耐压检测、通电检测等多个人工操作岗位,从而提高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解决现代制造行业操作人员紧缺的问题。

该产品操作方便简洁,性能检测,安规检测,传动齿轮润滑油加注达到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的可调式气缸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的产品固定夹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注检测台,包括检测平台1、耐压通电检测仪2、产品固定夹具3、润滑油储存罐4,所述检测平台1上相对设置产品固定夹具3、润滑油储存罐4,产品固定夹具3将零部件固定后通过气动推动定位,所述润滑油储存罐4通过气动推动控制添加油量,所述产品固定夹具3、润滑油储存罐4一侧设有耐压通电检测仪2,耐压检测,零部件固定且定位后通过线路连接到耐压通电检测仪2进行耐压通电检测。

所述润滑油储存罐4采用可调式气缸结构,使润滑油添加均匀、润滑油使用量可控,避免了产品转动结构因润滑油加注不均匀而造成的质量不稳定,以及提高润滑油的使用率,减少润滑油的浪费。

如图2所示,所述可调式气缸结构包括罐体41、气缸42、活塞杆43、调节螺母44、T型推杆45,所述罐体41固定在检测平台1上,罐体41内密封设有T型推杆45,T型推杆45一端延伸出罐体41且连接到气缸42得活塞杆43,所述T型推杆45上设有螺纹,调节螺母44套接在螺纹上,使用时,通过调整调节螺母44在T型推杆45上的螺纹处的位置,调节T型推杆45移动距离,进而控制罐体41内润滑油出油量。

所述气缸42固定在罐体41侧面。

所述气缸42两端分别设有气管接头,用于连接气管。

所述润滑油储存罐4末端设有加油嘴5,加油嘴5与产品固定夹具3上的代加工零部件相对设置。

所述产品固定夹具3采用可调式行位结构与气阀压力控制,提高检测台的通用性与生产效率。如图3所示,所述产品固定夹具3包括缸体31、活塞杆32、调节螺母33、夹固体34,所述缸体31固定在检测平台1上,缸体31内密封设有活塞杆32,活塞杆32两端分别延伸出缸体31,活塞杆32一端设有夹固体34,零部件固定在夹固体34上,活塞杆32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上套接调节螺母33,通过调整调节螺母33在活塞杆32一端的螺纹处的位置,控制活塞杆32移动的距离,从而对活塞杆32另一端夹固体34上的零部件定位。

所述缸体31一端连通加油嘴5,缸体31内的润滑油通过加油嘴5送出。

所述缸体31两端分别设有气管接头,用于连接气管。

所述检测平台1上还设有气阀机构6,气阀机构6通过气管分别连接到产品固定夹具3、润滑油储存罐4,提供稳定、可调节的气压。

使用时,将产品零部件置于产品固定夹具3上,启动气阀结构6完成零部件的固定,并接通“耐压通电检测仪2的测试电路,启动耐压通电检测仪2启动按钮,对产品零部件进行耐压测试与通电运转测试;启动润滑油储存罐4的气阀开关(设置在气阀结构6上),将润滑油储存罐4内的润滑油通过加油嘴5添加至产品零件配合位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