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的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596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的测量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以下说明涉及测量设备以及使用该测量设备的测量方法,该测量设备用于通过热通量传感器测量的热通量的变化来测量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绝热板与现存的热绝缘体相比具有优异的热绝缘性能,因而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诸如建筑物、家庭用具等等。这样的真空绝热板包括维持热绝缘体的外形的多孔内芯部件、具有阻气性能并且围绕内芯部件以维持真空的外表面膜、以及用于长时间维持真空的气体干燥剂。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性能根据真空绝热板内部的真空度来决定,当真空绝热板内部的压力达到指定水平或更高时,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性能迅速下降。真空绝热板内的吸气剂或干燥剂抑制这种由真空绝热板的内压增大而导致的热绝缘性能的退化,于是真空绝热板长时间维持高的热绝缘性能。有多种因素导致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性能的退化,这些因素中,主要的因素是操作和运输真空绝热板时外部冲击对外表面膜的损伤引起的气体渗透。外表面膜包括:由厚度为6~7m的铝箔形成的金属薄膜,其用于防止气体渗透;保护金属薄膜的外部塑料膜;以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层,其用作用于制造袋的热熔合层。当外表面膜被撕破时,气体被瞬间引入真空绝热板内,真空绝热板膨胀,于是进入真空绝热板内的气体渗透被肉眼识别,但是如果发生缓慢泄漏,则气体渗透缓慢进行,于是由于吸气剂或干燥剂的吸附的影响,会难以用肉眼识别这样的气体渗透。

然而,在真空绝热板已经被埋入电冰箱或建筑物的墙壁内后,会难以用新的真空绝热板来替换该真空绝热板。具体地,在电冰箱的情形下,当在真空绝热板已经埋入电冰箱后检测到真空绝热板的缺陷时,整个电冰箱产品被废弃。因此,安装真空绝热板之前进行可靠性测试以检查真空绝热板的内压或热导率的必要性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测量方法,该设备快速且准确地测量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测量方法,该设备测量热绝缘体被安装在产品内时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的方面将部分地在随后的说明中被阐述,部分地将因该描述而显然,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被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包括:热通量传感器,其具备一个适于接触待测物体的表面;第一热源,其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的上表面上以向热通量传感器供热;第二热源,其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周围以防止热通量传感器周围热流的产生;以及热绝缘体,其布置在第一热源的上表面上。

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热源,其布置在热绝缘体的上表面上,以防止热通量传感器上方热流的产生。

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其调整第一热源、第二热源和第三热源的温度。

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热源、第二热源和第三热源的温度,使得第一热源、第二热源和第三热源的温度相等。

热通量传感器可以是接触型热通量传感器。

热绝缘体可以是真空绝热板或真空玻璃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自动测量系统包括: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其包括具有一个适于接触待测物体的表面的热通量传感器、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的上表面上以向热通量传感器供热的第一热源、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周围以防止热通量传感器周围热流的发生的第二热源、以及布置在第一热源的上表面上的热绝缘体;驱动装置,其将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前后移动,且使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以指定的压力与待测物体接触;以及压力传感器(load cell),其测量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与待测物体之间施加的压力。

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提供驱动力的电动机;以及将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的滚珠丝杠。

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气缸。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热绝缘性能测量方法包括:将热通量传感器加热至指定温度;将热通量传感器周围的区域加热至指定温度,以防止热通量传感器周围区域处热流的发生;将热通量传感器上方的区域加热至指定温度,以防止热通量传感器上方的区域处热流的发生;以及借助第一热通量测量待测物体的热绝缘性能,通过被加热至指定温度的热通量传感器与待测物体的接触由热通量传感器测得所述第一热通量。

待测物体的热绝缘性能可以借助自热通量传感器与待测物体接触开始经过指定时间后由热通量传感器测得的第一热通量来测量。

对待测物体的热绝缘性能的测量可以包括:使用热导率测量设备测量多个样品的第一热导率;通过使用热通量传感器测量样品的第二热通量来获得有关第一热导率和第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数据;以及通过利用第二热通量基于第一数据判断待测物体的热导率来测量待测物体的热绝缘性能。

待测物体的热绝缘性能的测量可以包括:在调整真空绝热板的内压的同时,用热导率测量设备测量内压可调的真空绝热板的第一热导率;通过使用热通量传感器测量真空绝热板的第二热通量来获得有关第一热导率和第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数据;以及通过利用第二热通量基于第一数据判断真空绝热板的热导率来测量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性能。

待测物体的热绝缘性能的测量还可以包括:在将真空绝热板的内压调整至各程度的同时,用热通量传感器在各程度的真空绝热板内压下测量内压可调的真空绝热板的第三热通量;以及通过比较第三热通量与第三数据比较来修正第一数据,该第三数据有关真空绝热板的内部真空度与热导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电冰箱包括形成电冰箱外观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侧且形成储存室的内壳、以及埋在外壳和内壳之间以阻挡储存室内的冷气的热绝缘部件,其中,热绝缘部件包括贴附在外壳内表面上由真空绝热板形成的第一热绝缘部件、以及通过在已经布置了第一热绝缘部件后剩下的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内注入聚氨酯泡沫形成的第二热绝缘部件,并且在由真空绝热板形成的第一热绝缘部件被贴附到外壳上之前,只有其指定热绝缘性能已经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予以确定的真空绝热板形成的第一热绝缘部件被用来形成热绝缘部件,于是因最终热绝缘部件的缺陷导致的产品的废弃得以防止。

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可以包括:热通量传感器;第一热源,其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的上表面上,以向热通量传感器供热;以及第二热源,其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周围,以防止热流朝向热通量传感器周围区域的移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因以下结合附图的对多个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显然和更易于理解,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一视图,示出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的下部;

图3是横截面视图,示出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4是分解透视图,示出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5是曲线图,示出通过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测量的热通量的变化;

图6是曲线图,示出热导率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

图7是示出内压可调的真空绝热板的视图;

图8是曲线图,示出真空绝热板的内压和热导率之间的关系;

图9是一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测量系统;

图10是一视图,示出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被用于测量真空玻璃板的热绝缘性能的状态;

图11是一视图,示出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测量电冰箱内埋入的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的状态;以及

图12是一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冰箱的自动测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实施方式被描述于下以参照附图阐明本公开。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

如图1至图4所示,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包括:盖11,其形成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的外观;以及把手12,其安装在盖11的上部上。

盖11被配置来使得盖11的下部敞开,盖11的下部与盖11的其上安装有把手12的上表面背对,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可以包括安装在盖11内的热通量传感器100、第一热源120、第二热源110、热绝缘体130和第三热源140。

热通量传感器100可以布置在盖11的敞开的下部的中心,以接触待测物体V的表面。热通量传感器100可以是接触型热通量传感器100,且在此情形下,热通量传感器100可以包括膜型薄片。

在热通量传感器100内,热通量测量方向被设定。热通量传感器100可以被布置来使得热通量测量方向朝向待测物体V。

将热通量传感器100加热至指定温度的第一热源120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100的上表面上。第一热源120可以被构造成例如电加热器被插入在诸如铜或铝的具有优异热导率的金属内的形状,或者被构造成薄膜加热器被贴附在金属上的类型。此外,第一热源120可以被配置来使得被加热至恒定温度的液体循环,且可以包括感测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一热源12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21。第一热源120可以具有一个表面,该表面具有与热通量传感器100的上表面相应的尺寸以覆盖热通量传感器100的整个上表面。

第二热源110布置在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一热源120周围,且可以具有与热通量传感器100的厚度和第一热源120的厚度之和相同的厚度。第二热源110可以按照与第一热源120相同的方式,被构造成电加热器被插入在金属内的形状,或者被构造成薄膜加热器贴附在金属上的类型。此外,第二热源110可以被配置来使得被加热至恒定温度的液体循环,且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111以感测第二热源110的温度。

支撑第二热源110以维持第二热源110和盖11的内表面之间的隔离状态的支撑部件150可以被安装在第二热源110和盖11的内表面之间。

支撑部件150将第二热源110支撑成与盖11的内表面隔离的状态,于是将第二热源110运行时至盖11的热传递最小化。因此,支撑部件150防止盖11被加热至接近第二热源110的温度。

具有优异热绝缘性能以将自第一热源120产生的全部热送往待测物体V的热绝缘体130可以被布置在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的上表面上。这样的热绝缘体130可以由真空绝热板(VIP)形成。

第三热源140可以被设置在热绝缘体130的上表面上。第三热源140可以按照与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相同的方式,被构造成电加热器被插入在金属内的形状,或者被构造成薄膜加热器贴附在金属上的类型。此外,第三热源140可以被配置来使得被加热至恒定温度的液体循环,且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141以感测第三热源140的温度。

保护性热源110(即第二热源110)、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可以用通过电线13从控制器20供给的电力来加热,通过安装在各个热源110、120和140上的温度传感器111、121和141测量的各个热源110、120和140的温度通过电线13被输入至控制器20。

在监测通过安装在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上的温度传感器121和141测量的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的温度的同时,控制器20控制给第一热源120和背部热源140(即第三热源140)的电力供给,从而控制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以达到相同的温度。当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被设置至同样的温度时,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之间的温差变为0,于是不产生热的流动,同时基于第一热源120的与待测物体V相反的方向上的热通量因位于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之间的热绝缘体130而变为0,于是测量的准确度得以提高。

以同样的方式,控制器20根据通过安装在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上的温度传感器121和111测量的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的温度,控制给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的电力供应,从而控制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以达到相同的温度。因此,控制器20可以控制第一热源120、第三热源140和第二热源110的操作,使得背部热源140和第二热源110的温度与第一热源120的温度相同。

如果第一热源120和第二热源110如上所述地被设置至相同的温度,则第二热源110和被第一热源120加热至与第一热源120相同的温度的热通量传感器100之间没有温差,于是当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接触待测物体V时,待测物体V的表面上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二热源110之间的热通量可以基本上变为0。此外,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ID)温度控制,以上三个热源110、120和140可以在任意时刻维持相同的温度,于是可以实现连续测量。

第二热源110可以布置在第一热源120周围,且可以与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一热源120隔开指定距离。

即使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之间的微小温差突然产生,布置在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之间的热绝缘体130因其低的传热系数而阻挡热流,热绝缘体130于是可以用作缓冲器以防止第一热源120和第三热源140之间热通量的发生。

因此,由于基于热通量传感器100的除了朝向待测物体V的方向外的所有方向上的热通量可以基本上变为0,所以接触待测物体V的热通量传感器100在热通量传感器100、第一热源120、第二热源110和第三热源140的温度变得相等的状态下测量的所有热通量可以被可靠地当作热通量传感器100和待测物体V之间产生的热通量。

以下,将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待测物体V的热绝缘性能的方法。

首先,为了测量热绝缘性能,热通量传感器100通过第一热源120被预热至指定温度,且第二热源110和第三热源140被加热至与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一热源120的温度相同的温度。这里,加热温度可以从约70℃至约90℃。

当热通量传感器100、第一热源120、第二热源110和第三热源140的温度变成相等时,可以开始测量。

为了进行测量,使布置在盖11的下表面上的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二热源110与待测物体V的表面接触。这里,待测物体V可以是真空绝热板。如图3所示,真空绝热板可以包括多孔芯部件V2和围绕芯部件V2的外表面且维持芯部件V2的真空状态的保护膜V1。

如图5所示,在热通量传感器100接触待测物体V(即真空绝热板)之前,热通量传感器100测量的热通量值低,当热通量传感器100和第二热源110接触待测物体V(即真空绝热板)的表面时,热通量传感器100所测的热通量值迅速升高。这样的原因在于,形成真空绝热板的表面的真空绝热板的保护膜V1的热导率高于内部芯部件V2的热导率,于是由于一种表面作用,在热通量传感器100接触真空绝热板的表面的早期阶段,朝向具有相对高的热导率的保护膜V1产生高的热通量。

然而,随着热通量传感器100与真空绝热板V的表面接触之后时间流逝,热通量传感器100测得的热通量值逐渐降低。其原因是,在接触的早期状态下,热通量值因层叠在保护膜V1内的金属箔而迅速升高,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保护膜V1被加热至与热通量传感器100的温度近似的温度,表面作用消失,芯部件V2的低热导率特性被反映出来。

因此,从热通量传感器100与真空绝热板V的接触开始的指定测量等待时间过去之后由热通量传感器100测得的热通量值可以被当作热绝缘性能的测量指标。

不言而喻,如果真空绝热板处于正常状态,则热通量传感器10测得的热通量值形成如曲线G那样的图形,且向较低的值收敛;然而如果真空绝热板处于非正常状态,则热通量传感器100测得的热通量值向如曲线N中的那样的值收敛,该值高于曲线G上的值。

在真空绝热板V的情形下,以上测量等待时间可以根据保护膜V1的材料或厚度而改变,于是可以考虑重复实验中测量值可靠性的确保和快速测量热绝缘性能的需要来确定测量等待时间。在通常的真空绝热板的情形下,测量等待时间可以是从约7秒至约15秒。

热通量值最终通过上述过程由热通量传感器100测量,但是热通量值不直接表明热导率。

然而,因为一定的物体的热导率和热通量彼此成线性比例,所以可以通过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多个不同的热绝缘体的热通量,然后建立测得的热导率和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得的热通量之间的关系存储于其中的数据库,来获得如图6所示的示出热导率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所述多个不同的热绝缘体的热导率提前用另外的热导率测量设备(未示出)测得。

即,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的热通量通过热通量传感器100以电势差的形式输出。然而,真空绝热板V的热导率可以用如图6所示的提前准备的数据来判断;因而,通过用借助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的热通量来判断真空绝热板V是否具有正常范围内的热导率,可以检查真空绝热板是否正常地工作。

此外,可以通过定期地按上述方法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多个不同的热绝缘体的热通量,定期地修正关于热导率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所述多个不同的热绝缘体的热导率提前用另外的热导率测量设备(未示出)测量。

此外,关于热导率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可以用如图7所示的内压可测且可调的真空绝热板A来获得,且关于这些关系的数据可以被定期修正。

在如图7所示的内压可测且可调的真空绝热板A中,包括测量真空绝热板A的内压的压力计A1和调整真空绝热板A的内压的调整阀A2。因此,使用者可以在用压力计A1监测真空绝热板A的内压的同时,通过调整阀A2调整真空绝热板A的内压(内部的真空度)。

可以获得关于用另外的精细热导率测量设备(未示出)在真空绝热板A的内压(内部的真空度)被调整的条件下测量的真空绝热板A的热导率和用热通量传感器100(参见图3)测量的真空绝热板A的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且可以基于该数据由所测得的待测物体V的热通量来判断待测物体的热导率。

此外,真空绝热板的内压和真空绝热板的热导率彼此成正比,如图8的曲线图所示。因此,如果给出了真空绝热板的内压(或内部真空度),则真空绝热板的热导率可以用图8的曲线图来判断。通过这样的方法,通过对调整真空绝热板的内压至若干程度的同时根据各内压用图8的曲线图判断出的真空绝热板的热导率进行计算,并且通过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热通量,可以修正关于热导率和热通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

以上的图8的曲线图通过实验来建立,于是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可以组成如图9所示的自动测量系统200。自动测量系统200可以包括:主框架210;驱动装置220,其垂直移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从而引起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与待测物体V的恒定压力下的接触;压力传感器(load cell)230,其测量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与待测物体V之间施加的压力;以及导杆240,其引导驱动装置220和压力传感器230的相对于主框架210的垂直移动。

驱动装置220可以包括提供驱动力的伺服电机221和将伺服电机221产生的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的滚珠丝杠222。

压力传感器230和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被安装在驱动装置220的下面。可以设置多根导杆240,且所述导杆240可以与主框架210上设置的引导孔212结合,从而驱动装置220可以相对于主框架210垂直移动。

滚珠丝杠222的螺母部分223安装在主框架210的上板211上。因此,当滚珠丝杠222的螺杆部分224被伺服电机221旋转时,螺杆部分224垂直移动,于是驱动装置220、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和压力传感器230垂直移动。

现在,将说明自动测量系统200的工作过程。首先,待测物体V被安置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下方主框架210中的工作台213上,然后使伺服电机221工作,以导致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的向下移动。随着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开始接触待测物体V,压力传感器230感测由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施加在待测物体V上的压力,伺服电机221在这样的压力达到适当的值之前运转,伺服电机221的运转在压力达到该适当的值时停止,然后开始使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的测量过程。

之后,当使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的测量过程已经完成时,伺服电机221沿与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向下移动时伺服电机22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运转,于是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向上移动,并被恢复至其起始状态。

虽然图9示出的自动测量系统200将驱动装置220显示为包括伺服电机221和滚珠丝杆222,但是驱动装置220不限于此,且可以包括导致线性往复运动的任何驱动元件。例如,驱动装置220可以包括通过气压操作的气缸、通过液压操作的液压缸、或直线电动机。此外,驱动装置220的伺服电机221可以以步进电机来替代。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不限于真空绝热板作为待测物体,而是可以被用于真空玻璃板G。自动测量系统200或手动操作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可用于测量真空玻璃板G的热绝缘性能,在真空玻璃板G中,真空空间G2形成在两块玻璃薄板G1之间。然而,与真空绝热板的外表面膜不同,例如,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穿过玻璃薄板,因此用来在热通量稳定之后测量真空玻璃板G的热绝缘性能的时间会较长,例如约1分钟。

此外,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测量诸如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的方法可以用作测量埋在电冰箱内的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的方法。此外,可以通过在已经布置了诸如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体之后的电冰箱的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剩余空间内注入诸如聚氨酯泡沫而形成另一热绝缘部件。

如图11所示,为了测量埋在电冰箱R内的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靠近电冰箱R的外壁,使得热通量传感器100(参见图3)和第二热源110(参见图3)接触电冰箱R的外壁,然后向电冰箱R的外壁施加压力。

因为电冰箱R的外壁由与电冰箱R内安装的热绝缘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热导率的金属板或塑料树脂形成,所以按照与真空绝热板相同的方式,在测量的早期状态下,热通量传感器100测量的电冰箱R的外壁的热通量值快速地升高。具体地,因为电冰箱R的外壁与真空绝热板的保护膜相比具有更大的厚度,所以将电冰箱R的外壁加热至与热通量传感器100的温度相似的温度以消除表面作用所耗费的时间会长于真空绝热板中耗费的时间。因此,埋在电冰箱R内的热绝缘体的测量等待时间会比真空绝热板的长。然而,当电冰箱R的外壁被加热至与热通量传感器100的温度相似的温度且表面作用消失时,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效果反映在热通量值中,于是随着时间流逝,测得的热通量值逐渐减小,并收敛于指定的值。因此,使测量值收敛所耗费的时间被用作测量等待时间,并且可以用自测量开始起的测量等待时间过去之后的测量值来检查埋在电冰箱R内的热绝缘体是否正常工作。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可以组成用于电冰箱的自动测量系统300,以测量埋在电冰箱R内的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

用于电冰箱的自动测量系统300可以包括布置在电冰箱R两侧的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水平移动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的驱动装置320、以及支撑驱动装置320和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的框架310,且除了框架310外,用于冰箱的自动测量系统300的总体构造可以与图9所示的上述自动测量系统200的相似。

驱动装置320可以按照与图9所示的上述自动测量系统200的驱动装置220相同的方式,包括伺服电机321和滚珠丝杠322。

按照与图9所示的上述自动测量系统200的驱动装置220相同的方式,驱动装置320例如可以包括通过气压操作的气缸、通过液压操作的液压缸、或直线电动机。

此外,可以在驱动装置320和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330,压力传感器330测量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接触待测物体时由热绝缘性能测量设备10向待测物体施加的压力。

用于电冰箱的自动测量系统300可以被应用于电冰箱生产线,且可以被用作最终质量检测设备,该最终质量检测设备通过最终测量热绝缘体的热绝缘性能来判断沿传送带(未示出)移动的电冰箱R的侧表面内埋的热绝缘体是否正常工作。

具体地,即使在真空绝热板V被埋入电冰箱R之前的检测中,真空绝热板V(参见图3)被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真空绝热板V的保护膜V1(参见图3)在真空绝热板V埋入电冰箱R的过程中可能被损坏,真空绝热板V的内压可能升高,于是真空绝热板V的缺陷可能产生。因此,为了对电冰箱R的制造中的缺陷发生可能性有准备,可以通过在产品制造的最终阶段用自动测量系统300测量电冰箱R内的真空绝热板的热绝缘性能,来检测真空绝热板是否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被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内,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由计算机实现的用于执行各种操作的程序指令。该介质也可以单独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可以结合程序指令地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记录在该介质上的程序指令可以是为实施方式的目的特别设计和编制的那些指令,或者它们可以是计算机软件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和可获得的那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的磁介质;诸如CD ROM盘和DVD的光介质;诸如光盘的磁光介质;以及被特别构建来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可以是分布式网络,从而程序指令以分布的方式被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可以由一个或更多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可以以执行(像处理器那样处理)程序指令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至少之一来实现。程序指令的示例既包括机器码(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又包括文件,所述文件含可用解释程序由计算机执行的更高级代码。为了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操作,上述装置可以被构造来像一个或更多个软件模块那样运作,或者反之亦然。

虽然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已经被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更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主旨,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中定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